回覆列表
-
1 # 肝膽胰外科胡醫生
-
2 # 我是你的私人醫生麗莎
膽囊息肉病變臨床並不少見,手術是根治的方法,但並非所有膽囊息都需手術治療.因其病變型別不同,大小不一,疾病轉歸亦不盡相同,因此其手術適應症各家掌握也不一致.對直徑小於5毫米無症狀病人應間隔3--5個月隨訪檢查.一旦病變增大或症狀明顯可經醫生認定是否行手術治療.近幾年,非手術和中藥治療膽囊息肉病已引起醫療界的廣泛重視,各種偏方,配方,驗方等在消炎,利膽,控制膽囊炎,膽囊息肉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針對膽囊息肉的專科用藥也取得了很大成就,隨著中醫中藥研究的深入,非手術治療膽囊息肉的治癒率,也在迅速提高.飲食療法宜多食各種新鮮水果,蔬菜,進低脂肪,低膽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帶,藕,魚肉,兔肉,雞肉,鮮豆類等.宜多食幹豆類及其製品.宜選用植物油,不用動物油.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
-
3 # 肝膽外科張軍醫生
對於體檢發現的膽囊息肉樣病變,<5mm,建議6個月複查彩超一次;5mm-7mm,建議3個月複查彩超一次;8mm-9mm,建議1個月複查彩超一次.
膽囊息肉樣病變病友飲食管理:宜清淡飲食/忌高脂飲食,三餐規律,多飲水;可以適當服用利膽藥物控制息肉增長。
何為膽囊息肉呢?膽囊息肉泛指向膽囊腔內突出或隆起的病變,可以是球形或半球形,有蒂或無蒂,多為良性。
臨床上最為多見的是單純性息肉和非膽固醇良性息肉。
1、膽固醇性息肉:超聲發現的膽囊息肉一半以上都是這種型別,準確來說這種不是真正的息肉,是膽固醇結晶在膽囊粘膜表面形成或導致粘膜隆起,因此又稱為假性息肉。其特點是多發、易脫落,多在1cm以內,多位於膽囊體部。膽固醇息肉和飲食有關,高膽固醇飲食或有脂肪肝的病人容易得膽固醇息肉。
2、非膽固醇性良性息肉:又稱為真性息肉,是指真正從膽囊壁上長出的一塊“肉”。在超聲的描述上通常會有是否有血液供應,有血供的息肉多為乳頭狀瘤或腺瘤,有癌變的風險。若需要進一步明確息肉的型別和性質,可行增強CT或MRI增強掃描幫助診斷。
得了膽囊息肉是否都需要手術呢?
其實不然,1、對於膽固醇性息肉,一般無須特別處理。採用低脂低膽固醇飲食即可。對於1cm以下的膽固醇息肉可以每6個月到一年定期B超複查,觀察其大小、形態、數量的變化。2、對於真性息肉:藥物治療無效,惡變傾向大者不建議保膽及藥物治療,特別是大於1cm者,建議膽囊切除手術。如果CT及核磁不除外癌變可能,那就更應該儘早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