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建學心理諮詢
-
2 # 心理醫生張彥平
大家都知道抑鬱症最嚴重的後果是自殺。
其實這還不是最嚴重的,臨床上見過幾例比這更嚴重的,那就是:“擴大性自殺”!
比如一個產褥期抑鬱症患者,存在嚴重自殺觀念,但一想自己死了,留下一個沒媽的孩子在世上多麼可憐,於是先把嬰兒掐死,然後自己再服安眠藥自殺。
其結果是:她被及時發現,搶救過來了,孩子死了。
再比如,母親患上抑鬱症,出現自殺觀念,先把兩個年幼的孩子從樓上扔下去,然後自己跳樓自殺。
更有甚者,製造公共傷害事件,涉及無辜的群眾,比如公交車縱火案;駕車在大街上故意傷害無辜等。
這種“擴大性自殺”,才是抑鬱症最嚴重的後果!
-
3 # 一盞茶的恬靜
相信大家對於最近兩件關於抑鬱的新聞都有耳聞了,一個是華山索道的跳崖事件,一個是峨眉山金頂的跳崖事件,這二者均是抑鬱症患者。抑鬱症最嚴重的情況就是自殺及“擴大性自殺”!逝者安息,生還者依然需要堅強。
真正的抑鬱症,尤其重度抑鬱症患者,是具有很強大的病理性意志力,這個意志力就表現在自殺的言行,他們是深思熟慮的,不會讓別人知察覺。因此對於抑鬱症的關注和關懷確實需要引起整個社會去重視。需要更加正面的去普及抑鬱症這種病,大眾也不用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抑鬱症其實就在你我身邊,並不遙遠。最好不要認為一個說自己抑鬱症的人是“矯情”和“嬌氣”。因為抑鬱的情緒、輕度的抑鬱障礙會發展演變為重度。其實就算輕度的抑鬱,筆者和許多患者接觸他們都會有“一死了之”的想法,只是他們的認知能夠支援他們堅強活下去。確實,罹患者抑鬱症的情況下,這個做法已經是很了不得了。
至於服藥沒有用的問題,就再說一說,對於抑鬱症這些較為嚴重的精神心理障礙,其實也可以先住院治療,在症狀穩定後再進行藥物維持和自我調整、心理干預。許多服藥沒用的情況經過住院的調整是可以治癒的,後續就是堅持藥物維持治療及心理調整,避免復發。
-
4 # 銀川—鳴心理
抑鬱症患者嚴重到一定程度,其懶惰是最主要行為之一,他們不想做任何事情,除了憂鬱就是煩躁,要麼無聲無語,要麼反覆訴說著對目前的某種狀態不滿。在這種狀態下,如果沒有現實的刺激,是不會引起自殘與自殺的。
那些之所以引起自殘與自殺的患者,之所以說是在得抑鬱症之後,恰恰是被某些人診斷為抑鬱症後,而某些人又令他用以改變並強制他進行改變,對他已施加壓力,在這裡包括藥物治療。當一個抑鬱症患者,知道了自己是抑鬱症,而且知道了,用所謂的治療是無能為力的,或者當藥物治療時他忽然會發現這種病是精神病,他會更加憂慮,更讓他可怕的是一生中難以治癒的。當他完全瞭解了抑鬱症是怎樣一種疾病,他對治療的希望已經完全破滅,但他活的希望還是有的。問題是因為有外界的刺激,使他難以承受這種疾病的壓力,再加上這種疾病讓他有一種病恥感,無以面對他人,更使他備感焦慮、抑鬱。
其實我們常說,得了抑鬱症,找精神科醫生開藥,這話當然是對的。但吃了精神科醫生開的藥,有人卻恰恰自殺了,這是為什麼呢?難道說是精神科醫生開的藥不對嗎?不是的。恰恰是錯了,吃精神科藥物的人自殺了,恰恰是因為開精神科藥物的人下的藥太正確了!患者之所以自殺,恰恰是因為服用了精神科開的抗抑鬱的藥讓患者有能力自殺了。所以說我們的建議是:當病人服用抗抑鬱藥物時,或住院治療或一定有人要陪伴。
-
5 # 使用者陳年往事
真正的憂鬱症患者最嚴重的是發病、康復治療和無知的放棄治療。
中、重度患者發病時幻聽幻想易怒,自悲、自罪,喜怒無常,對生活沒有半點的好奇心,喪失信心、放棄自信,不愛自己,這非常可怕!患者隨時隨地發生自殘自殺!尤其是憂狂症更嚴重,情緒高漲時,話多,興高采烈,誇大其詞、誇誇其談,似乎在理卻不成方圓,誰指正跟誰怒,甚至還會傷人。情緒低落時哭,時笑,憂傷到無法抗拒,就像在掉到無底深淵的黑洞,不能自拔,死的念頭都有。這種焦慮和憂鬱交替混合發作,患者痛苦,家人更痛苦,更痛苦的是有的患者不被家人理解和接受,更怕冷言冷語而嘲笑。更嚴重的的是,失眠,有的整天整夜失眠,身體消瘦,不思茶飯,胸悶氣短,心悸心慌,舌苔黃膩,渾身無力,女患者會出現,停經、閉經等月經不調婦科病。常常感到頭痛得像針扎一樣,難受之極!只有患者才能體會。
患者康復期也痛苦不堪,各人病情不一,體質也不一樣,療效不一樣,藥物負作用同樣也不一樣,有的人短期內症狀有所緩解,負作用反應不是強烈,可有的患者,不按療程復藥,不按時復藥,私自減藥,或正常了私自停藥,反反覆覆的患者,再次復藥病症短期內得不到有效的緩解,半清醒半糊塗,藥物負作用特別強烈,坐臥不安,頭痛難受,目光呆滯,思維貧泛,總感到生活看不到希望,總是感到無聊的寂寞,生活無趣,更不喜歡見人。所以,久治不愈,經常復發者,加重病情,不僅難以康復,而且病人更加痛苦。
什麼叫無知的放棄治療?一種患者家人,確實不瞭解、不注意、不重視,患者病情發展到後果嚴重,甚至自殺悲劇發生,才追悔莫及。還有一種明知自己患憂鬱症不治療而放棄治療,怕人笑話,或得不到家人與周圍的人理解和同情,錯誤的認為扛扛就過去了,吃藥會把人吃傻,其實不然,反而越拖越重,最後釀成悲劇發生,峨眉山年輕女子跳崖事件,就是真實的案例。另外,還有一種,經常復發,久治不愈者,家人不堪重負,或經濟特別困難而放棄治療,其後果不是殘疾,而是殘廢!嚴重自殺身亡!
總之,憂鬱症並不可怕,並非不可治癒,可怕的是得不得社會,特別家人和周圍人的理解,更可怕的是家人和患者不認識、不重視、不治療和放棄治療,很可怕,等於放棄健康和生命的希望!希望全社會多多關心憂鬱症患者,更希望患者早發現早治療早治癒,峨眉山的悲劇不能再發生!
-
6 # 霖士心理
抑鬱症根據現在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能達到3.5億患者,也有預測到2020年這種病症會成為全球的第二大疾病,根據統計每年因抑鬱症自殺的人數也已經高達100萬人次了,目前中國的抑鬱症患者就醫率都不足10%,對我來講,這不僅是病症與困惑的糾結,更是一個個生命的逝去...
但抑鬱症患者其實是最多元化的,因為抑鬱的種類非常多,背景成因特別多,雖然不同於精神病,但主要以持久的心情低落為主,很多患者在承受著無盡的痛苦,也希望透過回答這個問題,幫助更多人有自主識別抑鬱的意識,這樣最起碼能挽救一部分人的生命,也希望大家把這篇文章頂起來...後面,我就簡要說一說抑鬱症患者的現狀:
產後抑鬱症這個名字大家並不陌生,很多人不明白,生孩子應該高興才對,怎麼還能抑鬱呢?其實不單單是產後,像結婚、教育子女、失業等都會引起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抑鬱。產後抑鬱,現在共分為三種,其一,產後狀態很差,產生莫名的委屈,偷偷掉眼淚,現在幾乎一半的女性產後抑鬱都是這個範圍內;其二,發病時間不確定,有的產後快速發病,有的產後一兩年發病,會產生心情低落、心情疼痛、根本不想照顧孩子,甚至是輕生;其三,我們視為產後精神病,後果也是最為嚴重的,患者們有殺害自己和孩子的妄想或者幻覺。
內疚自責型之前,碰到一位病患,因為同寢室的女孩跳樓自殺,她一直認為死者跳樓的行為與自己有關,假設她早發現室友不安,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慘劇。於是,這位病患就在這件事後就像變了一個人。逃課、不再打掃衛生、經常一個人坐在電腦面前沒完沒了的看影片...
這樣的朋友,就會將問題的所有責任都攬到自己身上,總是怪罪自己做的不夠好。往往,這樣的患者對自己有著很多負面的評價,日常中也會經常自責,過度追求完美主義,哪怕一個小小的事例,就容易將自己推到情緒的深淵。而在日常工作中,也很容易因為賦予太大的角色與壓力,影響到正常生活。
狂躁型抑鬱顧城斧頭砍妻,隨後上吊自殺就屬於這種型別。在殺妻之前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承受著巨大的生活壓力,其實那個時候已經體現出對生活失去興趣的抑鬱症特點了。再加上,往往很多名人因名人效應,都飽受狂躁抑鬱症的折磨。例如:
1.情緒不高漲、很不穩定,有時洋洋得意,有時暴跳如雷。
2.思維快速,注意力分散,因為注意力不能集中,話題經常有轉移,給人一種前言不搭後語的錯覺。
3.喜歡熱鬧,興趣廣泛,即使是不認識的人,也有極大的熱情,做事欠缺思考,睡眠也少,並且毫無倦意。
這類抑鬱不及時治療,很有可能引發其他的併發症,例如偏頭痛、糖尿病、胃潰瘍等,當然也會發生自殺和暴力行為。
雖然只寫了3種抑鬱症,但這確實抑鬱患者的冰山一角,而核心就是對自我不滿足,過於對比周邊的人事物,因此,也希望大家都能做到 不內疚、不自責、不冷漠、不盲從,告別沉默,不讓抑鬱靠近,我們的人生由我們自己做主...
-
7 # 一溪心理
鬱症早期症狀有哪些? 抑鬱症以心境低落為主要特徵,在此期間至少有下述症狀中的四項,且持續兩週以上,建議就要就醫治療。
1.抑鬱心境程度不同,可從輕度心境不佳到憂傷、悲觀、絕望。病人感到心情沉重,生活沒意思,高興不起來,鬱鬱寡歡,度日如年,痛苦難熬,不能自拔。有些病人也可出現焦慮、易激動、緊張不安。
2.喪失興趣是抑鬱病人常見症狀之一。喪失既往生活、工作的熱忱和樂趣,對任何事都興趣索然。體驗不出天倫之樂,對既往愛好不屑一顧,常閉門獨居,疏遠親友,迴避社交。病人常主訴“沒有感情了”、“情感麻木了”、“高興不起來了”。
3.精力喪失,疲乏無力,洗漱、著衣等生活小事困難費勁,力不從心。病人常用“精神崩潰”、“洩氣的皮球”來描述自己的狀況。
4.自我評價過低:病人往往過分貶低自己的能力,以批判、消極和否定的態度看待自己的現在、過去和將來,這也不行,那也不對,把自己說得一無是處,前途一片黑暗。強烈的自責、內疚、無用感、無價值感、無助感,嚴重時可出現自罪、疑病觀念。
5.病人呈顯著、持續、普遍抑鬱狀態,注意力困難、記憶力減退、腦子遲鈍、思路閉塞、行動遲緩,但有些病人則表現為不安、焦慮、緊張和過分活躍。
6.消極悲觀:內心十分痛苦、悲觀、絕望,感到生活是負擔,不值得留戀,以死求解脫,可產生強烈的自殺念頭和行為。
7.軀體或生物學症狀:抑鬱病人常有食慾減退、體重減輕、睡眠障礙、性功能低下和心境晝夜波動等生物學症狀,很常見,但並非每例都出現:
食慾減退、體重減輕:多數病人都有食慾不振,胃納差症狀,美味佳餚不再具有誘惑力,病人不思茶飯或食之無味,常伴有體重減輕。
性功能減退:疾病早期即可出現性慾減低,男性可能出現陽痿,女病人有性感缺失。
睡眠障礙:典型的睡眠障礙是早醒,比平時早2~3小時,醒後不復入睡,陷入悲哀氣氛中。
對於抑鬱症患者,家人應該多理解和支援他們,幫助他們戰勝病魔;患者要在醫生和親友的幫助下,積極治療,重拾生活的信心,早日走出心中的陰影。
之前有個朋友說,她有抑鬱症。整晚的睡不著,每天的睡眠時間就兩三個小時,90後的一個姑娘。很想幫助她,但她說沒用,醫生、藥都沒間斷過,然而並沒有什麼效果。你身邊有抑鬱症的朋友嗎?有什麼好方法嗎?
回覆列表
你瞭解的抑鬱症患者有哪些症狀?嚴重到什麼地步?
抑鬱症已成為威脅人抑鬱症患者常情緒低落、意志減退、興趣喪失、自罪感、注意困難、食慾喪失和有死亡或自殺觀念,其他症狀包括認知功能、語言、行為、睡眠等異常方面的表現。這些變化均導致患者人際關係、社會和職業功能的損害。
有時候,我們常常把心情低落、消極、傷心等抑鬱情緒等同於抑鬱症,低估了抑鬱症的“殺傷力”。
但事實上,讓抑鬱症患者最痛苦的是無類健康和影響生活幸福度的嚴重疾病。無論是明星還是我們身邊的親朋好友,越來越多的抑鬱症患者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讓人不禁懷疑,抑鬱症真的這麼可怕嗎?
無法抵抗的無望感。1.抑鬱症患者常常會自我批評,如“我是個失敗者”“別人都可以,我不行”,根本無法看到其他的可能性。
2.思維反芻,是抑鬱症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思維反芻的存在會延長抑鬱發作的時間,使得抑鬱症容易復發。存在思維反芻的患者常常認為思維反芻可以讓自己想得更清楚,對事物更有把握,或者會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
但實際上思維反芻使得個體疏遠了獎勵性更強的、更積極的行為和活動,導致了孤立和被動。
另外,很多抑鬱症患者會因為自己處於抑鬱心境而批評自己。
他們會這樣說“我不應該感到抑鬱”,或者“我應該能解決自己的問題”。他們被鎖在一個自我迴圈的認知圈裡,“我感覺到抑鬱,是因為我批評自己;我批評自己,是因為我感到抑鬱了;我感到抑鬱了,是因為我有抑鬱症”。
因此,在心理諮詢中,諮詢師會幫助抑鬱症來訪者認識到:其本人並沒有選擇抑鬱症,抑鬱症常常是一個生物學過程,自我批評並不會有助於任何人從抑鬱症中擺脫,對抑鬱症負責就意味著接受抑鬱症這一事實,從而去尋求幫助和治療。患者表現出來的無望感、迴避、拖延,在很大程度上是抑鬱症的表現。
長期抑鬱,多與早期依戀關係有關長期的較嚴重的抑鬱,大多是早年與父母的依戀關係有著創傷,比如母嬰關係。嬰兒在媽媽眼中看不到喜愛和親密,母嬰互動中極少有愉悅的感受,這是抑鬱症形成的土壤之一。後天可能由於感情失利、工作受挫等誘因陷入抑鬱,也可能沒有外在原因,內在長期感受到痛苦的煎熬。
而一個母嬰關係較為健康愉悅的人,或許遭受同樣的挫折,也會失落痛苦,但卻不會持續的陷入抑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