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新加坡KIKI姐

    個人覺得永遠不可能,賺到一定程度就不是錢了,在富商眼裡就是數字,或者又是一種責任,甚至不得不走下去的使命感…

    所以題目可以理解為第一種,有多少錢,就可以不上班。拿著第一桶金自己創業當老闆…這個看你想做什麼行業有無信心創業比上班賺得更多?一般身邊沒有家庭創業背景的,成功的機率比較小,因為商業的潛移默化是從小在氛圍中滲透的。沒有規劃好就盲目創業者,有沒有過人之處或技術,大多數都以失敗告終。到時你還是覺得上班雖然不自由,可是進錢最穩,到點拿錢。

    第二種,看你的追求。你三十歲如果賺到了一千萬,看你怎麼分配這些錢到你老去,絕對就可以不上班,摳著錢過日子活到一百歲。比如說上海你一套房子就一千萬,吃喝玩樂不現實,你可以拖家帶口到三四線城市生活,全款買個車買個房,老婆小孩按時領你發的生活費。沒有任何來源,只有開支和每年的通貨膨脹…還有70年,你最好算好怎麼用到100歲剛剛好。最好不要生病會有意外,不然會打亂人生規劃。如果那時科技讓人類的壽命都平均達到120歲了……那可能就悲劇了……

    萬一你兒子知道你有一千萬不用工作就有錢,有樣學樣幫你一起花,你就更悲劇了…… 人活著,錢沒有了?要不要六七十歲去打個工?這時的勞動力所獲得的回報遠遠不如壯年時期,只能偶爾回憶一下當年我也是個有錢人。

    第三種,還是你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一千萬,你就不想上班了,你要做投資。全款買幾套小房子,不管是做包租公還是包租婆,至少你有抵制通貨膨脹的資產和收入來源。這時候你也還在上班,因為要擔憂出租率,只不過為自己打工。每天打著麻將等租金進賬,小日子沒什麼太大壓力,但多餘的奢侈生活離你越來越遠。三十年後,看看當初同樣賺了一千萬的朋友,或許已經成為千億資產的富商。而租金回報很低的中國,幾套房子收下來的租金或許就比普通白領好一些。

    人生有N多種可能性,至少這個社會很現實很殘酷,沒有錢就是很難生活,但是隻要工作就會有錢,有錢又不一定有生活。至少自己是不敢不工作,區別是當你有資金有專案了,可以負責策劃,讓團隊來幫你工作…你的員工也會提到這個問題,如此迴圈♻️

  • 2 # 曾楷文

    有錢也點上,無錢更點上,上班為了賺線養家,無錢為了積極向上,爭取強大自己,只有自己物有所值,你才值錢了!要想讓自己賺錢,先讓自己值錢。

  • 3 # 庶泰

    首先我要與題主明確一個問題,那就是上班是否等同於工作,如果是的話,一個男人在60歲以前身體容許的情況下,不管有多少錢,都應該工作。否則那就是混吃等死了,生命的意義也不大了。所以說有錢也要工作。

  • 4 # 無憂精英網

    不要問有多少錢,可以不用上班,先想著如何賺到足夠的錢,讓你可以不上班吧,也許到時候你就不想休息了。PS:也有很多人沒錢也可以不上班,換個角度講也是種能力。

    這是個很典型的偽命題,再多的錢也有花光的一天,只有你不工作,收入也能超過支出,才可以不上班。

    這其實是一個財務自由的概念,當你財務自由了就可以不上班了。

    什麼時財務自由呢,就是你的非工作收入能夠達到日常開支的需求。

    哪些是非工作收入呢:投資收益、租金收益、版稅專利費、出租專業資格、他人給予的資金。

    日常開支要注意的是,負債也是日常開支,比如你一個月還5000元房貸,那麼這個房貸也是日常開支的一部分。

    弄清楚了上面的概念,就好判斷什麼時候可以不上班了。

    1、 版稅專利費、出租專業資格、他人給予的資金,這些基本都不需要成本。

    哪怕你一分錢都沒有,但是有人每個月可以固定給你生活費,或是有其它的這類收入,並且夠每月開支,你就可以不上班了。

    版稅專利費,能有這方面收入的人不多,出租專業資格可以夠每月支出的也不多。這類情況最多的大概就是被包養的了,全職媽媽得像《我的前半生》子君沒離婚時的才算是不上班,自己要帶孩子做家務,和上班也沒什麼兩樣。當然,情況發生變化也是很有可能的,比如子君就被老公拋棄了。

    2、 投資、租金收益這類,需要有資金的投入。

    假設你有2套房在出租,每月租金是5000元,你每月的開支也是5000元,那麼你有這2套房就可以不上班了。

    假設你有100萬現金存在銀行,每月利息是5000元,你每月的開支也是5000元,那麼你有這100W也就可以不上班了。

    假設你投資了一家公司,每月的分紅是5000元,你每月的開支也是5000元,那麼你有這筆投資也就可以不上班了。

    實際操作中,可以是以上多種的組合,確定你每個月的支出需要多少錢,由此你可以推算出你得有多少錢,這些錢的收益夠你每月的支出。每月支出5000元和5萬元需要的資金差異是非常大的。

    當然,以上的假設是基於這些收益能固定,不會出現變少的情況,也基於你的個人支出不會出現變多的情況。生活中的變故還是非常多的,財務自由是會動態變化的。拆遷戶幾年花光拆遷款,中大獎的人很快花光獎金的新聞比比皆是。

    而實際上很多人財務自由了不會選擇退休,華人首富李嘉誠到90歲才退休。娃哈哈的宗慶後、華為的任正非,早就過了退休年齡依然奮鬥著呢。

  • 5 # 司馬小絹

    有多少錢不用上班呢,這道詞不好回答,錢再多不上班了,都擔心它有花完的一天,如果你現在50歲了,打算再活50年,每一年花多錢,都預算的充足,但還有生病,物價上漲等不可抗拒的因素,這使你無法預算的,

  • 6 # 康建華

    其實上班不僅僅是為了錢,最重要的是自我價值的體現。

    在私企上班時有一位大姐,家裡開了好幾家公司,孩子在上大學,自己和婆婆住,我們都說,王姐,你家條件這麼好,為什麼還要上班?而且是做財務,工作量也很大,她說:“在家很無聊,至少上班時間可以和你們說說話,既充實了自我,又心情大好,” 因為辦公室的同事都很尊敬她,她年齡好像當時有40多歲,人也很美麗善良。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上班是為了生存,為了基本的生活。 其實上班和錢不是絕對關係,喜歡就上班,不喜歡就可以休息,調整一下心態,重新上陣。

    李嘉誠先生90多歲才退休,所以錢再多,只是數字,還需要有充實的精神世界做為後盾,也許工作是人生價值最好的體現,也許對有錢人來說錢不是問題,從物質世界已經昇華到精神世界的領域。

    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錢是問題,問題是沒錢,所以要工作。 個人見解,如有不妥,請予指點。 很多內在的充實多

  • 7 # 無聊感悟人生

    其實很好算的,關鍵是看你的消費是否控制的住。

    一般三線城市,你自己有房的話,一家人一個月的開銷普通人家1萬塊足夠了。

    那麼一個月只要你現在的錢產生的利息能達到1萬塊錢就可以不用做了。按現在銀行的1年期存款差不多利息在1.75%,一個月也就是0.145%左右,那麼你只要有800萬,差不多一個月利息就有1萬,你的生活就沒有問題。

    如果說按存理財產品,一個月利息在4.5%左右,一個月就0.375%左右,那麼只要300萬就夠了。

    現在的社會其實有300萬到800萬的人還是很多的。但是難道真不要上班了嗎?

    當然不是?

    首先,如果你真有那麼多錢,那麼你的花銷絕對不是普通人家的花銷,你過的生活也一定不是普通人家的生活,所以每個月1萬,對普通人員絕對富餘,但是對你絕對不夠。

    其次,工作不僅僅是種能力的體現,更是價值的體現,也是活著的動力,真都都說明不做,靠吃利息過生活,那麼人生會很無聊的,對擁有這樣財富的人是不合適的。

    再者,物價在上漲,貨幣在貶值,也許幾十年後現在的500萬隻能買一個麵包了,那時候你可能就得去要飯了,所以無論多少錢你還是要好好奮鬥,好好工作的。

  • 8 # 百家說事

    在北京有30套房的小哥:人一閒,就廢了!

    我有個朋友在北京有30套房,他全部租了出去,然後自己就住在一個平房裡。

    他要求所有的租戶必須押一付一,交租金的日期,他也給規定好了,從每月的1號到30號依次排下去。

    他每天的事情就是開著一輛Passat挨家挨戶地去收房租,收到的錢當天就花掉,燒烤,擼串,洗澡,唱歌......

    錢花光了,然後第二天再去收下一家房租。

    他常常請我擼串,並且時常抱怨:活得太累了,每天起早貪黑的,還沒週六週日,一個月頂多只能休一天。

    我問他,你為啥不集中一兩天收掉所有房租呢,省得天天跑,再說現在網銀支付很快,幹嘛非要跑上門?

    他看了我一眼說,哥,你不懂,我媽說了,人不能閒著,一閒下來就廢了。

    我可沒這麼土豪又勤奮的朋友,不過這話講得還是挺有道理的:

    人不能閒著,一閒下來就廢了。

    人真得不能太清閒,閒則廢

  • 9 # 象智投

    那得看你想做什麼了。如果整天呆在家裡“葛優癱”,估計要不了多少錢;如果想中國境內遊,走遍大江南北,就要計劃賺幾年才可以這樣;如果想環遊世界,哈哈,還是上班吧

  • 10 # 加班加班大人

    賺多少錢都不夠。

    隨著賺錢的增加,生活質量也要求越來越高。好像多少錢都不夠用。

    剛上班那會兒一個月三千,還能剩2000元。現在一個月一萬,負債累累。買東西一定要買好的。和同事吃飯,一定要搶著買單。有事沒事刷淘寶,買的都是一堆沒用的東西。哎,不說了,都是淚。

  • 11 # 粵文化話

    大家好!

    今天正好看到過類似的文章,這個問題個人認為是十分有價值的!但不工作不代表無收入!

    無論你現在多麼有錢,在無其它收入的情況下,你生活只會越過越艱難,直到最後可能你會為了省錢而放棄購買一些東西!

    想要不工作,你必須要有一定的財富,並且有投資其它(如股票、債券等)增值產品或理財產品。否則,你的財產將會快速貶值。

    當你擁有一定財富時(錢越多,基數就越大),只靠一份普通工作賺錢(拆遷戶居多)是跑不過通貨膨脹的,必須拿出去投資才能不讓你的財富跑過通貨膨脹!

    不工作其實日子是很難過很無聊的,再好玩的東西都會膩,所以再有錢都要工作,不要想著坐吃山空!

  • 12 # 朱鵬妃

    人活著不能沒有追求,賺再多的錢也要尋求自我價值,沒有人真正願意活在虛度光陰的頹廢中。有想過賺多少錢可以不再工作的人,一定是努力生活的人,是有追求的人,那麼,即使有足夠的錢你也一定不會輕易放棄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與追求夢想的腳步……

    不用說,物價遞增人的想法會隨著生活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就單單是上了發條的生活,也未必就那麼能輕易改變。忙碌的工作我們渴望休息,但長時間的休息,又會覺的自己的生活是多麼的無趣,相信每個努力生活過的人都會有過這種感覺吧!

    實現真正的財務自由,或許是每個白領工作者的心聲。每天忙碌重複的工作,精打細算的生活,期待能換一種環境,不再工作。天天在家,養養花種種草,逛逛街,不計成本的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偶爾為自己衝杯咖啡,一本雜誌一坐就是一天……

    看似愜意的生活,若天天如此或許也就不那麼認為了吧。但如果你仍然嚮往這樣的生活,先學會理財,學會放平心態,抹去攀比的心理。先努力工作攢個1000萬,放在餘額寶每天大概會有200多元的收益,不動本金享受小資生活,如果你想更優質的生活還可以花部分本金,如果你一心想著比別人過得好,那就繼續努力工作,去實現自我價值!

  • 13 # 皇山山人

    這是一個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的問題。我認為不管擁有多少錢都該工作,只有工作,才有獲得成功的可能,才能實現自我價值,人活著體驗不到自我價值,那樣人生與行屍走肉有什麼區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語中,作業,是不可數的,形容的很恰當,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