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修行遠兮兮
-
2 # 我高興18
謝邀。孩子生活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確實很大,孩子的許多生活技巧和認知能力都是在耳聞目染中逐漸學會和掌握的。人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能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則靠自身的學習和實踐,能否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除了勤奮努力外,還有天資天賦的成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發現由父母帶大的孩子更容易健康成長,但也有由爺爺奶奶帶大的聰明孩子,近年網上經常看到的青島神童王恆圪就是由奶奶一手帶大的。至於子承父業的兒女很多,但也有不少另闢新徑,從事與父母完全不一樣的職業。
-
3 # 心夢4666
謝謝邀請:我家大寶11個月隔了奶後,就交給公婆帶,現在6歲了,我感覺兒子從小被爺爺奶奶太慣了,比較懶,成績差,貪玩,愛吃零食,吃了零食不吃飯,不愛說話,性格比較內向自卑,目前就發現這些問題,準備等9月份接來我自己帶,現在二寶半歲了,到9月份差不多二寶有一歲左右了,現在帶二寶我就沒那麼多精力管大寶……
這個問題非常好,非常願意分享一下的我看法。
跟父母長大的孩子是不是很很容易學會父母的職業技能?這個問題答案是肯定的。一般來說,如果父母擅長某個領域,或者說是從事某個職業,在家庭生活中他們會之間會相互交流,有時候在茶餘飯後的聊天中也會提及到職業的相關資訊,所以跟在父母身邊的孩子會從小耳濡目染,哪怕父母沒有刻意的去教授他,孩子也是會對這一領域能夠有個大體的瞭解和認知。
當然,如果家長具有一個比較優越的生存技能,且在此職業領域如魚得水,那麼家長一般會在日常生活中刻意教授孩子此項技能,而且孩子因從小耳濡目染,外加家長的悉心輔導,孩子成年後一般都會具備此項職業技能。舉一個非常簡單此例子,如果孩子的父母一個是數學老師,一個是英語老師,那麼這個孩子的日常學習中英語和數學科目應該會是比較突出的。
其次,這個問題的答案也不是絕對的。因為學習的主體是孩子本人,如果孩子沒有對某一方面知識的學習動機,即使父母去刻意引導,最終也會是事與願違的。
此外,關於那些留守的孩子是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並不是說長大後什麼都不會,以及你所說的將來工作比較困難。因為學生的成長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而學校裡提供的教育是完全能夠培養每個學生成才的。所以只要學生在學校努力學習,即使沒有父母的陪伴也是會學出紮實知識,透過一步步的考學,闖出自己的一番天地。而且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不是個例,生活中有非常多的成功典禮,他們都是透過自己在學校裡的刻苦而達到了自己的理想生活。
總之,咱們需要客觀理性的對待這個問題。天道酬勤,只要自己努力奮鬥,終究會創出一番屬於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