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秦漢雜談

    首先晉朝的政治體制為世族政治,政治制度由漢代的三公九卿制走向晉朝的三省制,司馬氏原為曹魏世族,高平陵事變後掌握魏國大權;司馬炎建立晉朝後統一中國,施行的政策雖然造就了太康盛世的短暫和平繁榮,但沒有徹底解決浮華奢侈的社會問題及貪汙腐敗的政治風氣。由於施行偃武修文的國策以及諸王、外戚相互爭權,造成八王之亂而西晉於元氣大傷後 。

    中央制度兩晉的政治體制為世族政治 。世族的形成源自漢魏,主要由地方豪強、經學世家或累世為官者組成。220年曹魏實施九品中正製作為拔選人才的制度,以取代因戰亂而崩潰的察舉制度。魏晉時擔任審查的中正一般為二品,但二品官幾乎都為世族,使得世族獲得拔選人才的權力。由於拔選往往重視家世而忽略才德,最後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局面 。九品中正制不僅維護門閥統治的主要工具,也構成其一部份。東晉時,世族政治達到巔峰。

    其次陶淵明的祖輩,外公都是有功的人,用現在的語言表達就是官二代三代。看陶淵明窮困潦倒,那只是和自己比,和以前的家世比。

    三,陶淵明是士人階層,和普通老百姓是有區別的,儘管詩歌裡表達的看起來窮苦不堪,實際上和下層老百姓比還是好的多的。你可想象老百姓是怎麼生活的。

  • 2 # 蜀中梁哥哥

    陶淵明窮困潦倒了嗎?提問者根本就沒有考證過歷史,信口提問。

    事實上,陶淵明不僅不窮困,日子還過得很閒適,原因有三:

    一、陶淵明世代為官

    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祖父陶茂,甚至往上數幾代,陶淵明家也算世代官宦。他的父陶敏,一生衣食無憂,淡泊功名。

    到陶淵明這一代,陶淵明年幼時父親去世,家庭中道衰落。加之他父親在世時不喜做官,等到陶淵明成年後,他想做官也沒有關係和門路。直到二十九歲,陶淵明才做上了江州祭酒。

    憑藉祖父輩給他留下的家產,船爛了還有三千釘,足可以讓陶淵明有“僮僕”伺候。

    二、世代官宦,習慣使然

    即便是家庭沒落,家裡養幾個“僮僕”,是日常使喚需要,也是撐門面。李密《陳情表》“內無五尺應門之僮”,家裡窮得揭不開鍋了,還希望有“應門之僮”,就這個道理。

    陶淵明,作為官宦家庭,還沒有窮得連“僮僕”都養不起,家裡當然得有“僮僕”伺候。

    三、陶淵明想當官,是時代使然

    受儒家思想影響,歷代文人都有“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自然想為官一方,造福蒼生。但受他“淡泊功名”父親的影響,他又不願為五斗米折腰。

    所以說,陶淵明當官和不當官,內心都是矛盾的。

  • 3 # 歷史密探

    陶淵明能做到不為五斗米折腰,肯定是有點本錢的。我們來看一下陶淵明生活的晉朝。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和外祖父孟嘉,都是晉朝名士。祖父也做過太守,所以說,祖上是名門,家底頗豐。

    關於陶淵明的記載,幼年時喪母,家道中落,二十歲時尤其貧困。但是,有這樣顯赫的名門撐腰,再加上人脈,他的那種貧窮不是普通人民的那種貧窮。只是相對來講,不如以前好了。

    古代社會,家奴被買入後就成了家庭中的一員,所有收益均可歸主人所有。所以說,陶淵明家裡的家奴不一定非要在家道中落後賣出去,畢竟,留著幹活賺錢也是可以的。而賣了,花了就沒了。

    再說,陶淵明所受的教育,也非尋常人家可比,一個在那個年代能夠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的人,生活條件能差到哪裡去呢?要知道,那個年代,稍微沒錢的人都不會去上學,文盲很多。陶淵明傲氣十足,寧願採菊東籬下,也不願附庸權貴,這種氣節,是難能可貴的。

  • 4 # 開周說宋

    陶淵明那麼窮,詩文裡為啥還老是出現“童僕”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解釋一個絕大多數朋友都誤解的問題——武大郎在娶潘金蓮之前,到底有沒有一個叫“迎兒”的女兒?

    前幾天有人在這個問答平臺列舉《金瓶梅》中幾個“細思極恐”的細節,說書中寫到武大郎家裡有一個叫“迎兒”的女孩,這個女孩喊武大“爹爹”,喊武松“二叔”,喊潘金蓮“娘”,說明她是武大郎的女兒,應該是武大郎跟前妻生的。

    其實多看幾本古代小說就知道,“迎兒”是宋元明三朝丫鬟的代稱,就像清朝戲劇中稱丫鬟為“梅香”一樣。在宋元明三朝,丫鬟和童僕一般稱男主人為“爹”,稱女主人為“娘”。所以呢,武大郎家裡的那個“迎兒”,只是他和潘金蓮買來的丫鬟,絕對不是他的女兒。

    那麼問題又來了:武大郎不就是一個賣饅頭(古代“炊餅”即是實心饅頭)的小商販嗎?房子都買不起(武大夫婦在清河縣紫石街住的兩層小樓是“典”來的房子,沒有產權),怎麼還有錢買丫鬟呢?

    大家只要搞清楚了武大郎為什麼有丫鬟的問題,也就搞懂了陶淵明為什麼有童僕的問題。換句話說,這兩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問題。

    我們先看看陶淵明是不是真的很窮。

    陶淵明是官二代,叔父、祖父和曾祖都是高官,家境本來很好。八歲那年,他爹死了,他媽帶他坐吃山空,於是家道中落。

    陶淵明的叔父名叫陶夔,是福州市長,後來就是這個叔叔走後門託關係,才讓陶淵明當上了彭澤縣的縣令。這個細節在陶淵明《歸去來辭》中寫得很清楚,不必贅述。

    陶淵明二十九歲當官,最初擔任江州祭酒,由於秉性高傲,主動辭職,回家務農去了。

    回家後又忍受不住貧窮,於是透過他叔叔的運作,去彭澤當縣令。結果還沒等拿到第一筆工資(東晉官員俸祿每三個月發一次),老毛病又發作,第三次辭官務農。

    陶淵明務農時,與官場上的朋友並非完全不來往,他文章中提到一位州官,在他最貧困時去看望他,給他送去了糧食和酒錢。由此可見,他雖然當了農民,但比那時候的其他農民還是強得多的。

    陶淵明有五個兒子,據說智商都不高,好吃懶做,沒有自立能力。陶淵明給這五個兒子僱了一個男僕,負責砍柴做飯,收拾家務。陶淵明自己也有至少一個男僕,負責幫他磨墨烹茶,寄送書信。

    他中晚年隱居在家,絕對不富裕,但是在那個貧富差距極為明顯、半數百姓吃不飽飯的黑暗時代,普通人家稍微有一點點餘糧,都可以僱到僕人。

    例如在北宋,地方官赴任前都要僱幾個僕人,路上挑行李,到任後做保姆,時稱“長隨”。一個長隨一年的吃住和工資加起來,最多二十貫銅錢就能打發了,而北宋官員俸祿極其豐厚,像包拯那樣的高階幹部,工資加職田加各項貨幣補貼和實物補貼,每年能掙到兩萬一千貫,僱一千個長隨都沒問題。

    明朝官員工資低些,但是明朝奴隸化的程度卻超過宋朝,即便正常年景,在市場上花十幾兩銀子也能買一漂亮的通房大丫頭或者略通文墨的小書童,然後(她)他就成了買主的“動產”,以後保姆還是小妾,書童還是男妓,都是買主說了算。

    在明代小說裡,市井小販收入極低,一年能掙十幾兩銀子就不錯了,可是隻要那小販願意減省,兩三年下來就能買一僕人。大概就是因為這個緣故,過去有僕人的家庭極多——武大郎那般窩囊,竟然也有一個叫迎兒的丫鬟;《水滸傳》裡的阮小二讓妻子給吳用做飯,也提到讓“家裡的小猴子幫忙”,那個“小猴子”就是童僕。

    那些擁有僕人的人未必富裕,他們之所以能擁有僕人,只是因為被僱的僕人比他們還不富裕。直截了當的說,正是因為中國一直存在一個非常龐大的赤貧階層,所以潦倒如陶淵明、貧寒如武大郎、收入低下如阮小二,才能動不動就“呼童”,“俾僕”,才能張口閉口“我們家保姆”。

    據說有些日本女人到了中國,就不想再回本土了,原因是中國生活太方便,一個人只要稍微能掙點兒錢,就能僱一群保姆,把自己照顧得跟一奴隸主似的。而這種好事兒在日本很難碰到,因為日本沒有那麼多赤貧群體,做奴隸主的成本太高。

    魯迅給中國史劃線,把我們的歷史分成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現在我把這句話竄改一下,把中國史分成想做奴隸主而不得的時代和暫時做穩了奴隸主的時代。古代中國奴僕眾多,正是處於暫時做穩了奴隸主的時代。

  • 5 # 當狗容易做人難

    陶淵明,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一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多麼讓人羨慕,隱者形象躍然紙上。但實際上陶淵明的隱者生活是建立在錢財之上的,並不清苦。

    陶淵明生活的時代是東晉,是一個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時代,說白了吧能當官的出身都不差,陶淵明歷任江州祭酒(相當於教育廳廳長)、建威參軍(劉敬宣的的幕僚)、鎮軍參軍(劉裕的幕僚)、彭澤縣令(叔父陶逵介紹的工作)等職,家世背景也不一般。

    而且在那個年代讀書識字的人本來就稀少,更何況陶淵明這樣還會寫詩的優秀人才。所以陶淵明只是自己不想做官,但他只要想做官立馬就有工作給他幹,這還能差錢麼?

    而且到了後期陶淵明名聲越來越大,很多人上門願意結交他,江州刺史王弘、始安太守顏延之、大將檀道濟等人這些人都給陶淵明送過禮物花過錢。所以說陶淵明的日子過得不錯,最次是個中小地主,有僕人伺候是很正常的。

  • 6 # 長談汽車

    首先看一下陶淵明生活的年代:東晉,我們都知道三國兩晉南北朝是門閥氏族的時代,這個時代的人想要做官不是靠考科舉,而是靠家族的實力。而當時的貴族或者說有錢人吧,肯定是這些世家大族。在當時的生產力情況下,一般人能解決溫飽問題就算不錯了。

    陶淵明當然也算門閥士族的一員,他的曾祖父陶侃做過大將軍,他的祖父做過太守,也就是說他出生豪門。至少是有權有勢的家族,而且也有相關的親戚有權勢。雖然打他的時候家境中落,但是也肯定不會窮困潦倒。

    如果是窮困潦倒沒飯吃,陶淵明怎麼敢不為五斗米折腰,怎麼敢放著好好的官兒不坐而去歸隱山林。所以說陶淵明還是有一定的家底的,至少不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人。所以說有個僕人也很正常,在那個時代,這是一個標配。

    陶淵明也做過好多次官,雖然最後都辭官歸隱了,當官的時候有個僕人是很正常的,辭官之後也可以帶著。但是陶淵明在官場上還是有朋友的,當時他歸隱山林,附近的官員還有人來看他。給他送酒送肉,其他有權勢的人可能也會來看他,畢竟陶淵明的名氣不小,所以陶淵明還是有經濟實力的。

  • 7 # 劉祥傑的雲南茶故事

    古代計程車大夫階層,不是我們今年普通老百姓所能理解的。為什麼千萬般努力追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因為讀書成功進入士大夫階層後,各種社會待遇和條件是普通白丁沒法比擬的。哪怕潦倒困頓,在士大夫階層怕是也標配服務員吧?

    而且這種所謂的裸退,在物質基礎上應該也有一些準備,不然一種赤貧的狀態還能放鬆心情風花雪月?如此聖人如顏回者,幾乎沒有了。

    如果是赤貧回鄉,怕是沒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心境,而且採豆東籬下吧!

  • 8 # 零久

    一者,其實陶淵明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窮。他再怎麼落魄,可他畢竟家底殷實,也非常人所及。

    二者,陶淵明雖是避世,但他有許多閒情雅緻,僕人要做的事情並不算太多。再加上古代,僕人的地位普遍低下,因而在陶淵明的手下做奴僕,其實是較為輕鬆的,因為他不會刻意苛責奴僕。

    三者,陶淵明在當時也算是偉人,他也是有自己的小迷弟的。有官員花重金兜了一個大圈只為見上自己的偶像陶淵明一面就可知他的影響力了。

    四者,人活著總要找點事做。像陶淵明這樣的不得志後隱居山林的隱士還有很多,可是,隱居以後謀生就很難了,還是得為自己找一份工作才能養家餬口。

  • 9 # 鄧海春

    就這一問題而言,陶淵明和魯迅先生是很相似的。與其籠統地說陶淵明“窮困潦倒”、“有童僕侍候”,倒不如說,陶淵明有時“有童僕侍候”,多數時候“窮困潦倒”。後者,才更貼近陶淵明的實際生活。

    陶淵明,字元亮,一說名潛,字淵明,一說入宋後更名潛,自號“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他是東晉末至南朝宋時期的詩人、辭賦家,不過他在世時是以“隱士”身份聞名,而非以文學才華。在他死後,他的好友贈予他“靖節徵士”這一私諡,因而後世人又稱他為“靖節先生”。

    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功臣,曾任侍中、太尉、都督八州軍事,荊州、江洲刺史,封長沙郡公,進贈大司馬。他的祖父陶茂,做過武昌太守。可以說,往上數幾代,陶淵明家也算是大戶人家。而其父陶敏,一生衣食無憂,便淡泊功名利祿。

    等到陶淵明一代,父親在陶淵明年幼時就去世。隨之而來的,便是家庭的逐漸落魄。加之父親在世時不喜做官,因而等到陶淵明成年後,他想做官也沒有關係和門路。直到二十九歲,陶淵明才做上了江州祭酒。

    從入仕起,陶淵明先後共做過江州刺史桓玄的州府中的官吏、鎮軍將軍劉裕的參軍、江州刺史建威將軍劉敬宣的參軍,以及人們熟知的彭澤縣縣令。

    一方面,陶淵明雖然家道中落但尚有餘存。早年的陶淵明,享受著家中的奴僕,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另一方面,他後來的十來年間,斷斷續續地做了一些官。這些官職雖小,但一個跑腿打雜的僕役,為官的陶淵明還是負擔得起的。

    而陶淵明的生活真正走向窮困潦倒,還是在他不再做彭澤縣令的三年後,即義熙四年(408)。這年六月,陶淵明家中突發大火,宅院盡毀,家產蕩然無存。陶家不得已舉家搬遷,陶淵明也就徹底迎來了窮困潦倒的生活。

    我們熟知的陶淵明,是那個寫“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而不是寫“夏日長抱飢,寒夜無被眠”的陶淵明。大火過後的他,不再只寫表現田園景物的恬美靜穆、田園生活及自己心境的悠閒自在,還寫田園生活的艱辛和自己的貧困。

    然而無論生活怎樣,陶淵明都還是那個陶淵明。義熙十一年(415),朝廷徵召他為著作佐郎。結果陶淵明稱病,拒不應詔。在陶淵明去世那年,即元嘉四年(427),朝廷重臣檀道濟聽聞陶淵明的隱士之名,前去拜訪,並贈給他大量物資,但陶淵明拒不接受。

    陶淵明晚年的窮困潦倒,到了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他都要出門乞食的地步。這其中有做官無門的因素。但更多的,還是陶淵明喜愛隱居而不願與官宦同流合汙。而正是經歷過年少有志、仕途不順、醉心山水和窮困潦倒,陶淵明才能有不一樣的生命厚度,才能有不一般的文學成就。

    許是生活的磨難確實是美好的源流,自古以來有太多知識分子都是在困苦中留下傳世佳作。對於陶淵明而言,有無童僕其實並不重要。他看重的,是自在的山水,是“靜念園林好,人間良可辭”。

  • 10 # 致力中國

    陶淵明是東晉末年的一位著名詩人。東晉末年由於時政混亂,他不願為五斗米折腰,決定辭去縣太爺的職位,回家務農。在回家後寫了一篇《歸去來兮辭》。在這篇辭裡有這麼幾句: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描寫了作者辭官回家後的愉快心情。這裡提到有僮僕一事。要知道那時他是剛從縣太爺任上下來,家裡還是按縣太爺待遇安置的,以後恐怕就窮困潦倒的沒有僮僕了吧。遇上災年,自己的生活都難以為繼,那再有閒錢去僱僮僕。他這個人還是很有骨氣的。當劉裕建立宋朝後,江州刺史檀道濟請他出山為官,被他婉言謝絕了,他寧願餓死也不去當他們那個朝廷的官。顯示了一個文人應有的節操。

  • 11 # 飛揚46644226

    中國每個社會型別都產生過輝煌的文明,精神文化上也是。

    原始社會是被人稱誦的堯舜禹。平和博愛又有智慧,成為了世代帝王的標杆。而後便是啟的崛起。啟的部落的強大崛起,是有社會進步的一面,他開創了世襲制。但也有破壞性,他破壞了原有的文化基礎體系,精神文化毀了。商是個重建的過程,但與夏一樣,能被人記住的不多。要不是甲骨,我們都快不知道他們了。周是個高峰,鐘鳴鼎食,是一整套禮樂制度,中華民族開啟了禮儀之邦的程序。原始社會我們看博愛幷包,奴隸社會我們看可愛可貴的貴族精神。

    但這個高峰如同禹的高峰一樣,來的猛,退的更狠。春秋戰國亂紛紛。亂的結果是什麼?中人得勢。卿士大夫崛起形成家世。原有的文化再次被擊碎,狡猾陰謀工於算計的吏人之風取代了謙謙君子的衣帶之風。文化開始新一輪重建。重建當然是一個好的東西,受人歡迎的東西上升,壞的東西被人丟棄的過程,和一個昇華的過程。

    陳勝吳廣沒有能力完成屌絲逆襲,最終是劉邦朱元璋他們做到了。當然屌絲得勢得道昇天,也必然帶著屌絲氣扶搖直上。這時是下人的天下。這是階級侷限性的重要組成部分。革命越徹底,問題越突出,對原有文化衝擊越大。當然封建社會也文化發展,除了天子守國門的元首擔當,更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平民擔當。

    如果說這樣的發展規律是正確的話,那魏晉正是鬧革命的時侯,時代決定,他們產生了先進的東西,還在重新生長當中,量可能不大,質可能不高。所以世人言必稱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這是高峰。

    他們是原有的世家沒落的代表。他們有學識,有才華,思想激進,內心矛盾。但主要一條,人家家裡有底,家稱人值玩的起。

    最後,不要跟我提書法,優其是草書。我不反對草書,但也要看到草書成了從古至今某些人的裝B利器。風氣起於那時,太誇張了,沒邊了!

  • 12 # 初心悠然

    現代人看古代名人,簡直崇拜的是不要不要的。

    等你呀百度完,他當初為啥這樣,很快就明瞭:因為不是官二代就父祖有陰功,轉頭你呀看你自己,一窮二白,既不是顯貴也不是人才,簡直樗櫟庸材最直接。

    你敢給他們比啥?

    後來,隨著年歲增加,讀那些所謂“優秀詩文”,才發現,不是官人就是富二代發發牢騷,窮人都在忙活一天衣食,還“把酒話桑麻”?這麼閒

    當然,不可否認他們有時代侷限性,那好,我們這個時代的有志青年,難道就沒有當下時代的侷限性?

    後來,索性也就淡然了。

    文學作品,沒有這幫人口誅筆伐,筆耕不輟,就要麼衝鋒陷陣,最終謀得一官半職,要麼潛居抱道以待其,“長沮桀溺”這樣隱於山村野鶴,甘於平凡。

    題主提到的,還有“童僕候門”,當時讀到這裡,就想,都辭官了,門面派頭依然不改,這是窮二代玩得起的?是張繼,蒲松齡”玩得起的。然而陶老師依然性格迥異地剽悍揮筆,直言不諱。

    和那些說“我也想低調啊,可實力不允許啊!”有什麼區別?

    所以,

    到頭來,發現自己不過是在看官老爺們,偶爾官場受窘,牢騷發洩,於是洋洋灑灑流傳下來了。

    你讀過幾篇“張九齡的詩文?”

    你看過幾份王安石的政變報告?

    。。。。。

    當然,這估計,已經不是回答題主問題,而是對這樣的潛意識裡面“有能力的人,一直引領潮流”,始終不會因為是幾百年前,還是千年後。

    最後,你就讀讀就過了,莫要追究,否則,你對中國傳統文化,會完全變味。

    這個又是另一個話題了。可以重開一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的命運,自己真能主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