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橘州小龍

    比如相聲《武家坡》:

    ——跟我同臺的名角,張燈啊

    ——張燈?還結綵呢

    ——張燈你不知道啊

    ——那叫張火丁!

    ——火丁念個燈嘛

    ——你八大吉祥還挺熟

  • 2 # 深度曲藝

    其實,相聲創作很忌諱自嗨,再追求高雅也不能“曲高和寡”。

    所以,這個問題我們一分為二的看:

    第一,相聲中確實有所謂的“需要一定曲藝基礎”才能聽懂的包袱,但是,這種包袱不多,而且也有其形成的特定因素。

    第二,這其實是個偽命題,如果真的本身熱愛痴迷曲藝,包袱自然會懂;如果只是愛聽相聲,作為普通觀眾,也根本沒有必要為了聽懂那些個別的包袱去“學曲藝”。

    那些包含著“需要一定曲藝基礎”才能聽懂的相聲,大多都是傳承下來的“老相聲”。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侯寶林大師留下來的一些經典作品。

    因為侯寶林擅長學唱京劇,當時又想提高相聲的“品味”,所以有一系列的與國粹京劇相關的相聲作品問世,比如《戲曲與方言》等等。

    這些經典作品自然成為了後來相聲演員學習的物件,但是,完全照搬的不多,效果也不會好,很多隻是“融梗”,或者為了有更多傳統的味道,稍微加幾句類似的內容。

    當時侯寶林大師的《戲曲與方言》那麼火,現在為什麼沒人敢照搬呢?

    當時的戲曲,是非常流行的,以前的戲曲梗,和現在抖音梗的效果差不多。

    相聲演員一模仿,臺下就全知道,當然效果好。

    如今這類的表演已經不適合了。

    即便是德雲社常演的《黃鶴樓》《汾河灣》等等,也要考其他的包袱逗笑觀眾,而不是單純靠模仿得像,當然模仿得像還是加分項啦。

    所以,對於自己聽不懂的“曲藝梗”,真的不用太在意。

    郭德綱老師曾經就經歷過一次《文章會》臺下反響不好的情況。

    他已經把“康有為”改成了“金庸”,可是原詞對於當時那場臺下的觀眾來說還是有點“晦澀”,所以觀眾沒有反應。

    郭德綱當機立斷,把金庸文縐縐的部分,改成了“猜燈謎”的內容,現場猜起了謎語,氛圍瞬間就好了。

    所以,如何讓觀眾接受和喜歡,如何推廣傳統文化等等,都是演員應該思考的問題,普通觀眾沒必要反過來替演員想問題。

    如果相聲演員有本事讓觀眾徹底喜歡上傳統曲藝,而不僅僅是喜歡相聲,那麼觀眾也自然會去全面瞭解曲藝。

    所有包袱,甚至是老包袱,就自然而然懂了。

    否則沒有刻意去為了找“梗”和“包袱”的出處去學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嬰兒寶寶,媽媽怎麼跟寶寶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