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異地戀
-
2 # 香村教師
自從臺釣傳入大陸之後,調4釣2一度成為了絕大多數釣魚人嚴格遵循的調漂方法,但隨著人們對釣魚的理解逐漸加深,調4釣2已經被逐漸淡化,反而在不少玩野釣的釣友中,調平水開始盛行,但是我認為大部分忠愛調平水的釣友其實都沒有完全理解調平水的本質。
首先,所謂的“調平水”細分下來有三種調法是比較常用的:1.帶雙鉤調平水、2.不帶鉤調平水、3.帶雙鉤單餌調平水。
為什麼一定要列舉出這三種不同的調平水方法?因為三種方法雖然從字面上看差異不大,但用這三種不同的方法調漂,子線和鉤餌在水底的狀態是完全不同的。試問調漂的本質是什麼?其實就是控制子線和鉤餌在水底的狀態,從而去控制浮漂出現的訊號動作,然後釣魚人判斷並捕捉到這些訊號動作,並且把魚釣上來。
我先來說後面兩種情況。
不帶鉤調平水。也就是浮漂最大浮力(吃鉛量)=鉛皮重量(當然這只是粗略的計算,嚴格來說還應該算上水線、太空豆、八字環的重量,但是在多數情況下這些小配件的重量我們可以忽略不計)。這樣一來浮漂沒有多餘的浮力把鉛皮拉起來,所以最終呈現出的狀態是鉛皮觸到水底,子線完全彎曲,雙鉤餌完全躺底,基本上和釣跑鉛一樣。
帶雙鉤單餌調平水。也就是浮漂最大浮力(吃鉛量)=鉛皮重量+雙鉤重量+單餌重量。這裡我們不僅把雙鉤的重量納入到了調漂體系當中,同時還加入了單餌的重量,可以推想,當我們掛上雙餌開始正式垂釣時,下鉤和下餌先觸底,重量被水底承受,此時就只剩下上鉤和上餌的重量,對比一下前面的調漂平衡體系可以發現,少了一個鉤的重量,所以上鉤和上餌並不會沉到水底,而是懸浮在水中。因此採用這種調漂方式所呈現出的就是下鉤下餌輕觸底,上鉤和上餌懸浮的狀態。
前面說的這兩種調平水方法可以說是“最靈敏”和“最遲鈍”的兩個極端,當然這是指釣底而言,如果你是釣浮則另當別論。還有一種調平水的方法,是介於這二者之間的,那就是帶雙鉤調平水。
帶雙鉤調平水。這是釣魚人用的最多的一種調平水方法,其本質是:浮漂最大浮力(吃鉛量)=雙鉤重量+鉛皮重量。那麼帶雙鉤調平水,鉤餌在水底是什麼狀態呢?正確的答案是:不一定。此話一出估計又會有一堆人吐槽了,但事實就是如此。因為在調漂的時候沒有把餌的重量納入其中,所以餌的重量不同,子線和鉤餌在水底的狀態也會完全不同。
回覆列表
我覺得釣魚最難的是調漂 預想是調四釣二 真正水底的狀況並不是固定的結果 真想有個攝像頭 看到水裡調鉤的狀態 調漂拿捏太難了 根據魚口吃相調整 靠感覺猜的 要做到人漂合一 才是釣魚最高境界調高目釣低目的話,餌料霧化過程浮漂是不是也會上升?經常出現浮漂上升卻打不到魚的情況,這個問題有沒有好的建議呢?因為這個原因我經常調平水釣一目兩目,這樣的話我對吃口相對來說比較瞭解,也好判斷是不是吃口。但我覺得還是調高目釣低目比較靈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