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高峰軍事觀察

    像沙特和阿聯酋等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成員,更是以石油能源出口為經濟支柱的。為了保證國際油價在一個“相對合理”的位置上,石油輸出國組織還專門與俄羅斯協商制定了原油限產保價協議。

    所以對於國際石油價格問題,無論是沙特為首的海灣國家,還是俄羅斯都會相當重視。除了市場因素影響之外,他們都希望通過“合理的手段”平衡價格,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他們的石油出口利益穩定。

    也就是說,石油價格高企的時候,俄羅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會有大量的石油紅利進入科技、軍工等關鍵工業領域,促進俄羅斯工業尤其是軍工和軍隊的復興戰略。而一旦石油價格低迷的話,此前所有的中長期發展計劃都無法推進和落實。

    本來富得流油的兩個石油輸出大國,一場葉門戰爭下來,把自己搞的心神俱疲錢包癟癟的(沙特和阿聯酋軍隊從2015年3月介入葉門內戰)。不過好在一點,沙特、俄羅斯的石油儲量很大,只要石油價格不低到賠錢的地步,他們就會有源源不斷的石油黑金入賬。

  • 2 # 行走吧木頭

    感謝邀請!

    現在的俄羅斯已不再是過去的俄羅斯了。

    過去的俄羅斯可能會因為油賤而傷心,但是,現在的俄羅斯還能利用斷供的方式,並且輔以飛機和導彈,來震懾那些為難俄羅斯的國家。

    特別是最近幾年裡,全球石油供應格局發生了新的變化。

    OPEC主要石油出口國,委內瑞拉和伊朗都因美國的制裁在大幅縮減了石油出口。

    今年8月,委內瑞拉的原油和成品油出口已降至77萬/日,而同期的伊朗的石油出口還不足40萬桶/日。

    委內瑞拉和伊朗的曾經輝煌已經不在。而美國幹翻了這兩大石油出口國後,也順利地把美國的石油產量推升至1250萬桶/日,超過了俄羅斯1120萬桶/日,和沙特的980萬桶/日,成為石油產量全球第一。

    當美國進入順位的石油產量第一後,美國不得不為消費的油價和出口的油價找一個平衡的臨界點了。

    美國不能再像過去一樣了。

    美國從一個石油進口大國蛻變為石油淨出口國,因此,美國不得不為自己的石油出口找一個好買家,和一個賺錢的油價了。

    而美國身份的轉換,也決定了美國再也不能把石油價格作為壓制另一個國家的武器了。

    美國不會幹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傻事的。

    這使美國和俄羅斯站到利益的共同點上了。

    有了這一點,普京和特朗普掰手腕,你們覺得誰會贏?

    像2016年以前,美國聯合沙特,和海灣國家利用油價打擊俄羅斯的手段已經成為歷史了。

    也可以說,是美國自己放下手裡的武器了,而不是俄羅斯浴火重生了。

    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個時間點,俄羅斯和美國就會坐在一起,就像俄羅斯和沙特坐在一起一樣,探討減產,控制油價了。

    歐洲一直以來是俄羅斯最大的石油出口地,而中國需求的日以上升,俄羅斯也在不斷增加對中國的石油出口。

    2018年中國的石油進口達到了4.2億噸,2019年預計會達到5.6億噸。中國石油供應對外依賴度超過72%,2018年,當伊朗和委內瑞拉的石油出口都受到美國製裁的影響,俄羅斯爭取到了更多的中國市場的份額,超過了沙特,成為中國第一大石油出口國。

    有了中國“大胃王”的需求的支撐,基本保障了俄羅斯的石油出口的穩定數量了。

    當世界貨幣基金組織因為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斷下調全球石油需求時,俄羅斯的石油卻根本不愁賣,所以,還是保持了居高不下的石油產量。

    這還不算,俄羅斯還在進口伊朗和哈薩克的石油,以補充俄羅斯石油產量的不足。

    俄羅斯,在和中國的生意裡賺了不少的錢。

    上圖是一張全球主要石油生產過的石油生產成本的圖示。

    在2016年,時任俄羅斯能源部副部長莫洛佐夫就表示,俄羅斯開採石油的平均成本為每桶2美元,而難以開採以及大陸架專案的開採成本為每桶20美元。

    這是一個讓人觸目驚心的資料。俄羅斯的一個日臻完善的油田的採油系統,從大致1000英尺的水位線,抽一桶油才需要2美元。而大陸框架的1000英尺難度較大的區域需要的成本是一同為17.20美元。

    這樣的成本優勢,還會懼怕油價的下跌嗎?

    綜合以上三點,美國把自己從利用油價打壓俄羅斯的對立面排除了,這是其一;其二是俄羅斯風風火火生產石油,源源不斷地運往歐洲和亞洲國家;其三是俄羅斯的石油成本低的難以想象,俄羅斯還能因為油賤傷心嗎?

    國內的小夥伴們,不要再為故人擔憂了,我們應該擔憂的是我們國家的石油的供應和價格。

    你們說是嗎?

  • 3 # 蕭異人視界

    雖然在沙特油田遇襲之後,各大媒體都報道稱,由於沙特的減產,伊拉克、阿聯酋、俄羅斯等“賣油翁”都得了便宜,有資料顯示,在沙特油田遇襲後的兩週,俄羅斯和阿聯酋的海運原油產量與6月份的增值相比增加了10萬桶/日,伊拉克的石油出口量與沙特遭遇襲擊前同時期相比也增加了3.1萬桶/日。

    但實際上這不能說明沙特在這次襲擊中吃了虧。

    實際上,沙特增產石油的背景是伊朗被美國製裁,伊朗的石油出口大尺度被受到美國打壓,阿聯酋、沙特在美國的授意下,也在主觀利益驅動下,開始全馬力驅動產油機器,搶佔伊朗的市場份額,連俄羅斯實際上也開始搶佔這杯羹。

    所以胡塞武裝這次襲擊沙特油田,實際上從側面幫助了沙特,這從近期石油價格上漲幅度就能看出來(襲擊事件發生後原油價暴漲15%)。

    至於石油價格下降,對各產油國之間的影響,這個要從各產油國開採石油成本來看待。有個資料是,海灣國家開採石油的成本,都大多低於10美元(每桶,沙特每桶石油的開採成本甚至才3-8美元,而俄羅斯則超過了20美元、美國更是在30美元以上。

    除了原油的開採,運輸、庫存、二次稀釋及原材料採購(這一層本主要是重質油領域)等這些成本各產油國之間都有所不同。

    根據著名諮詢機構IHSMarkit的估計,在2018年,全球範圍內石油專案平均全週期盈虧平衡成本為44美元/桶。

    也就是,全球原油生產平均綜合成本在44美元(每桶),俄羅斯的一桶原油綜合成本在34美元,海灣國家得益於石油區都在波斯灣附近,整個綜合成本比俄羅斯要低得多,差不多是俄羅斯的1/3。

    也就是說,當石油價格低於44美元這一平均全週期盈虧平衡成本價格時,全球很多產油國如巴西(成本接近49美元)、英國(成本52.5美元)都將陷入虧損狀態,當低於34美元時,俄羅斯將陷入虧損狀態,而基本上海灣國家石油不存在虧損的可能性。

    這也就是話題所說的油賤了,俄羅斯比海灣國家更加傷心的內在肌理。

    不過基本上這些主要產油國當下都是有錢賺的,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罷了。

  • 4 # 花木童說史

    自美國頁岩油革命以來,美國由最大石油進口國一舉成為石油出口國。為了搶佔市場份額和維護石油美元霸權,美國一直開足馬力增產石油,導致國際油價崩潰。

    俄羅斯、沙特等國不斷減產,維護國際油價穩定,但美國仍步步緊逼,不斷蠶食石油市場空間。美國這麼做肯定不是為了對付沙特等中東國家,顯然主要是想擊潰俄羅斯經濟。

    有不少人以為油價下跌,俄羅斯最受傷,因為俄羅斯石油開採成本高,其實這是個誤區。俄羅斯和沙特的開採成本差不多,大概在2~5美元左右,算個機器損耗,成本約為9美元左右。

    而且2014年以前,沙特是大國的石油最大供應國,而現在大國最大石油供應國是俄羅斯。為什麼俄羅斯能取代沙特的位置呢?

    其實美國不惜得罪沙特等盟友,死“咬”住俄羅斯不放,有一個主要原因是俄羅斯握有改變世界石油格局的“核武器”。

    眾所周知,美國現在能成為石油第一大生產國,主要是美國在二疊紀盆地發現了大量的頁岩油。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俄羅斯也有一個頁岩油儲藏區,而且儲藏量是美國的4~8倍。

    俄羅斯西西伯利亞巴熱諾夫地區,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已經發現了大量頁岩油,蘇聯曾嘗試開採,但由於技術不成熟後來不得不放棄。

    美國會讓俄羅斯有翻身的機會嗎?顯然不可能,於是美國以制裁相要挾,逼迫幾大石油巨頭退出了俄羅斯的油氣市場。

    經過兩年的努力,俄羅斯已掌握了頁岩油開採技術,唯一缺乏的就是資金。一旦把這頭“猛獸”放出來,必將在國際原油市場掀起血雨腥風,俄羅斯的經濟也會大大改善。

    美國肯定不會“縱虎歸山”,所以一直死死打壓油價,不讓俄羅斯有獲得資金積累的機會。

    綜上所述,不管美國如何在原油市場翻江倒海,俄羅斯背靠大國,而且有價格優勢,不可能比沙特等國更受傷。

  • 5 # 諮詢師天生

    油價下降對俄羅斯傷害較大的原因是原油開採成本的差異,同樣因為油價下降而受到挫折的,還有委內瑞拉。

    首先我們要知道,雖然原油的開採是一樣的,但是不同地區原有儲藏的地質結構不同,原油的品質不同,所以開採成本不同。

    沙特作為全世界原油出產和開採潛力最大的國家,它的開採成本也是全球最低的,大概每桶原油開採成本只需要3~4美元。而相對的,俄羅斯地區石油開採的成本要在60~70美元之間,並且屬於重質原油還需要較高的煉油成本。而委內瑞拉的原油也是重質原油,並且開採成本要超過70美元。

    這就是為什麼在原油價格腰斬之後,俄羅斯和委內瑞拉同時受到了經濟的重創。而同時沙特並未急於進行減產協議來調高原油價格,因為對於沙特和其盟友美國來說,原油價格在這個區間對於委內瑞拉伊朗和俄羅斯都是傷害。

  • 6 # 衝擊時評

    早在冷戰後期,前蘇聯就成為了一個嚴重依賴資源能源的國家,現在俄羅斯顯然還沒能擺脫這種產業結構的困境,這才是俄羅斯真正的悲哀。美國人現在操控著國際油價,其實也在某種程度上掌握著俄羅斯的經濟命脈。

  • 7 # 雲中史記

    開採原油,沙特一桶的成本才3-8美元,海灣其他國家阿聯酋、科威特、伊拉克、伊朗、卡達等國都低於10美元,俄羅斯則超過20美元,委內瑞拉也在20多美元以上,美國在30美元左右,我們在50美元以上。

    不過,總體來說,中東國家的開採成本極低(包括利比亞),俄羅斯居中,美國、中國等等都比較高。

    因為成本高,所以一旦油價暴跌,對於以石油為主要收入的俄羅斯、委內瑞拉之類的國家打擊是極其厲害的。

    2014年初,國際油價還有120美元/桶左右,到了2015年初,已經跌到了20多美元,此後幾年,國際油價長期在三四十美元徘徊,直到這2年才恢復到五六十美元每桶。

    要說,老美聯合沙特大幅度增產,迫使國際油價暴跌,這確實是個損招,也只有中東那幫君主國才能配合美國玩這個遊戲,換在一般的國家,政府敢這麼幹,早就下臺滾蛋了。

    其實也簡單,玩不下去了。

    現在油價跌倒20多美元,沙特每天的收入也只有小几億美元了,跌了一大半。

    缺錢了就要想著增收節支,只是沙特這國家沒辦法節支,只能想著增收,所以,一方面,沙特有意識地也開始減產,號召兄弟們也跟著減產,把國際油價慢慢拉起來,另外,就是王儲搞起了反腐運動,抓了幾十上百個有錢的王室成員,反正這個龐大的王室裡,大家的錢的來路大多都不正,王儲軟硬兼施,收了幾千億美元的“罰款”之後,反腐運動成功結束。

    不過老美那邊的資本家也靠不住,他們能忍受的時間比沙特王爺們少的多了,奪人錢財猶如殺人父母,是可忍孰不可忍。

  • 8 # 萬事皆空70

    第一,沙特,阿聯酋地處能源中心中東地區,石油品質好,成本低,沙漠下石油儲存很淺,有的甚至是自流井,而俄羅斯則不然,石油品質不如中東地區,埋藏較深,再加上俄羅斯環境惡劣,溫度低,開採成本遠遠高於中東地區,

    同時,中東地處各大洲交匯處,交通便利,可以通過海洋運到任何國家,這降低了運輸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而俄羅斯地緣封閉,原油只能通過管道運輸,既不方便,成本又高,石油貿易既要鋪管道又要維護國際關係,不像中東,用油輪運輸你愛買不買,一言不合運到其他國家,

    俄羅斯與油價的難解難分,隨波逐流,說明俄羅斯的沒有找到方向,國力衰弱的事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館陶公主死後不願跟丈夫同穴,反而要求跟情夫同葬,究竟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