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相聲江湖
-
2 # 相聲小蝦仁兒
姜昆最開始的時候想法很簡單,就是一定要在自己的任期之內把相聲抬到一定的檔次,一定要讓相聲有教育意義,一定要讓相聲有一定的能力去影響觀眾,可是問題的關鍵在於在泛娛樂化的時代實行這樣的一種想法是很危險而且很困難的。
這一招看起來儘管很美妙,可是在德雲社根本行不通,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德雲社到目前為止依然是私人企業,德雲社依然需要考慮自己社團內部人員吃飯的問題,如何解決吃飯問題成了德雲社當今最為重要的一個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郭德綱最開始的時候就說過,只有小劇場才能夠救活相聲,與此同時還說了另一句話,那就是相聲還是先搞笑吧,如果不搞笑的話那就太搞笑了。
在這種前提之下,體制內相聲藝人所說的高大上跟德雲社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一個是為了生存,而一個已經有了生存的條件,兩個人不沒有站在同樣的水平線之上,就固然會出現諸多的矛盾和問題。
-
3 # 使用者860721806917
首先說一下、如果郭德綱說的相聲、狗屁都不是、一張票都賣不出去,!!!!請問有人跳出來說郭德綱三俗嗎!!以前、郭德綱在北京都快混不下去了,有人出來說郭德綱非主流嗎!!?為什麼郭德綱德雲社紅了就有人跳出來說三道四……所以道理很簡單吧!能有什麼恩怨!你拿體制內的死工資、補貼、我賺我的錢!相安無事!可是千不該萬不該郭德綱德雲社紅了!!!發了!!譽滿全球了!!!滿谷滿坑了!!!這些藝術家遭打臉了!混吃混喝的日子沒了!!相聲又說不過人家、技不如人、專場又不敢開(看看、找找那個曲協有這個可以開專場的)!!!票......怎麼樣、不說了、你懂的。送送!!所以說、所以說、大家都心知肚明!能有什麼恩怨、能有什麼恩怨、眼紅唄………………!哦忘記了說、其實所謂的體制機制內藝術家都是......熬出來的。30年工齡到了、哦你可以評藝術家了、你工齡才28年那你在等2年、所以在體制內的藝術家狗屁都不是!
-
4 # 使用者1494140066822
妾郭有矛盾是正常的,早年間,周揚與魯先生就有矛盾。問題是,看那個對社會的貢獻大,、影響大。姜說相聲倒不咋的,三流水平都難說,但這個人為人強勢,當年與楊瀾`主持正大綜藝就合不來。但早年`間主持春晚多次。而老郭呢,把徳雲社搞得風生水起,錢也賺了,也培養了一批年輕相聲演員,對國家經濟有貢獻,對演藝市埸也起了作用。我覺得,郭這樣的人不能少,而姜氏這樣的人,在社會上,有不多,無不少。
-
5 # 李曉陽24
郭德綱與姜昆之爭,緣起相聲流派之爭
郭德綱與姜昆二人對相聲的理解不同,表現手法不同。姜昆是主流相聲代表,主張相聲要與時代同步,做到寓教於樂。
而郭德綱是典型的非主流相聲代表。主張相聲就是圖開心,我一說你一樂,就是相聲。
一個在體制內的舞臺,一個在小劇場
郭德綱儘管長長標榜自己非主流,但卻是正統的師出有門,先拜評書前輩高慶海學習評書,後跟隨相聲名家常寶丰學相聲,又師從相聲大師侯耀文。其間又學習了京劇、評劇、河北梆子等劇種,輾轉梨園多年。
早在2006年,相聲界就針對郭德綱的相聲,提出要抵制相聲中的庸俗、低俗、媚俗成分,但後來反被郭德綱信手拿來當了包袱。隨後郭德綱藉此創作了相聲段子《我要反三俗》,被諸多人稱之為“郭式相聲”之中的經典。
郭德綱與姜昆的恩怨,在於“主流正統”相聲的沒落和“非主流劇場”相聲的崛起之間的較量
相聲的黃金期擁現出了大量的藝術家,大量的名段,可是由於相聲的表現形式受到了時間舞臺道具等等的限制,尤其是受到了時代的衝擊,迅速衰落
那時的郭德綱對體制內的相聲表演藝術家還是十分尊敬唯唯諾諾
可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主流相聲的沒落,正是劇場相聲的崛起,隨後郭德綱遍紅遍大江南北
郭德綱與姜昆徹底決裂,開始真刀真槍是從2011年開始
對此郭德綱在微博上發表56字小詩,矛頭分明指向了姜昆,第一句就是:“楚河兩岸硝煙障,從來暗箭起同行。”
隨後二人你來我往正式開戰
-
6 # 德雲文化課
郭德綱和姜昆沒有私人恩怨,他他們倆代表的是兩種立場,不同立場造成了矛盾不可調和。
姜昆是靠說電視相聲成名的,那時候8090後剛出生,曲藝的傳播渠道只有電視和廣播,社會上根本沒有小劇場、電影院、KTV這些娛樂方式。相聲演員要想出名,必須拍電視臺的馬屁,按照電視臺宣傳主旋律的要求去說。
後來姜昆成了這批相聲演員裡的佼佼者,確實90年代姜昆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不亞於現在的郭德綱。當然,他出名主要靠的春晚。
年紀大了以後,姜昆當上了曲協領導。作為那個時代成長起來的曲協領導,他認為電視主旋律相聲才是主流,而沒有意識到其實早期的相聲嬉笑怒罵,其實是市井文化。是馬季姜昆他們這幾代人,把相聲改造成了高臺教化的電視相聲。
郭德綱說的是劇場相聲,傳承的是電視相聲之前的市井相聲。所以在姜昆他們眼裡,郭德綱成了非主流,相聲裡有很多上不了檯面(其實是上不了電視)的糟粕。
姜昆曾經試圖管理和約束郭德綱,因為他認為自己有這個權力和義務,職責所在,要“淨化”相聲行業。可是郭德綱是體制外的自由職業者,市井相聲是他的謀生手段。體制內的演員說主流相聲有人開工資。體制外的他如果也說主流相聲,可就沒人買票啦。
所以這種矛盾沒法調和,郭德綱只能頂著各種壓力,堅持說市井相聲,因為這樣他才能存活下來。
-
7 # 岑詮
“你家的豬拱了他家的大白菜”諸如此類的私人恩怨,郭德綱和姜昆之間不存在,因為根本挨不上。一個生長於天津衛的警察家庭,一個皇城根下教師家庭長大的孩子,倆人又是相差二十三歲,幾乎不可能有任何交集,談何恩怨。
既無家恨,行業利益之爭呢?這是有的。但德雲社的壯大所觸及的直接既得利益者其實並非姜昆,而是北京曲協幾位一邊領財政工資一邊開相聲小劇場的“藝術家”。姜昆也無非就是好大喜功,被下屬喊了幾聲“大哥”就不分青紅皁白的被當槍使而已。
如果郭德綱行走的是嘻哈包袱鋪高曉攀的路數——既開小劇場相聲、也認同姜昆為行業老大、滿足其“好大”心理,其實這場紛爭本可以避免,相聲界依舊一片其樂融融——哪怕是虛假的。
但摩羯座的郭德綱天性疾惡如仇、睚眥必報,又恰同學少年、揮斥方遒,外加彼時已有大批粉絲追隨,禍起蕭薔也就在所難免了。
其實,經歷過兩度失敗北漂、第三次好不容易才有了立足之地的郭德綱,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爭強好勝和勝券在握,也深知那個自己曾經擠破頭皮想進去的體制內並非那麼好對付。
所以2006年曲協發起相聲界“反三俗”運動時,郭德綱和于謙、李菁等人也代表德雲社去參加了倡議會,並且簽了《倡議書》支援小劇場反三俗。而會議的地址就設在週末相聲俱樂部。
但這場所謂“反三俗倡議會”開到最後,已經逐漸變味了,成為了郭德綱道德的批鬥會,有些人的發言冒出了一系列誅心之詞,頗有十年浩劫的遺風。
睿智如斯的郭德綱自然很快嗅出了不一樣的味道,尤其是一位姓宋的相聲藝術家,在會場上碰見郭德綱時說了一句話“知道嗎?你要完蛋了”,徹底惹毛了郭德綱。
這才有了會後郭德綱應景撰寫了經典之作《我要反三俗》,而這位“宋姓藝術家”赫然在這段作品中有了相當重的“戲份”——宋大德。其實,這位才是“反三俗”的真正推動者和執行人。
歸根結底,曲協在這次反三俗運動中也無非就是一顆炮彈,而且終成了炮灰。而被架在火上烤的時任曲協副主席姜昆,也從此和郭德綱老死不相往來,直至今天。
至於有人說因為馬季和侯耀文的不和,導致郭德綱和姜昆的矛盾,這種說法就有點牽強了。甚至說因為姜昆搭檔戴志誠和侯耀文那段“穿房過屋”的往事,引起了郭姜不和,這就更扯了。
-
8 # 娛樂9頻道
郭德綱跟姜昆對相聲的表演形式有分歧,還有私怨,因為郭德綱的師傅是侯耀文(趙佩茹之徒,侯寶林之子),而姜昆的師傅是馬季(侯寶林之徒)。馬季在文革時期打過侯寶林,所以,馬季跟侯耀文也不會好,連帶著他們倆的徒弟也互相擠兌,其實他們都是一家人,同宗同源。
郭德綱(1973年1月18日-),著名相聲演員,生於天津,北京德雲社相聲大會的創辦者,自幼酷愛民間藝術。8歲投身藝壇,曾受到多位相聲名家的指點、傳授。其間又潛心學習了京劇、評劇、河北梆子等姊妹劇種。
輾轉於梨園,兼工文丑與銅錘行當的經歷,對豐富自己的相聲表演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對多種藝術形式的借鑑,逐漸地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風格。2005年底,在網路與媒體的相互作用之下,郭德綱借勢風雲突起,成為現今相聲界中的佼佼者之一。
姜昆:1950年生,山東人,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現任中華曲藝學會會長,昆朋網路科技公司董事長,中國廣播藝術團說唱團國家特一級演員。18歲下鄉。
1976年被調進中央廣播文工團說唱團,任相聲演員,師從馬季邊學習邊表演,不久以創作和表演反映“文化大革命”時期極“左”風氣的諷刺力作《如此照相》而奠定了在相聲舞臺的地位。
回覆列表
郭德綱和姜昆之間的關係已經成為相聲行業裡繞不開的話題,往大里說這已經成為主流相聲行業和民間藝人之間的矛盾和衝突,而且兩個人這一生都沒有希望緩和矛盾了,為什麼呢?
郭德綱和姜昆在行業裡的江湖地位決定了誰都不可能低頭,因為都是公眾人物,都愛惜自己的羽毛。郭德綱和姜昆之間的矛盾有公的一方面,也有私的一方面。
從公的方面講,郭德綱和姜昆有著不同的立場和角度
姜昆是主流相聲演員的代表人物,商演對他來講是可有可無的事情,而且不靠商演賺錢,所以他的相聲作品觀眾們喜歡還是不喜歡,這個反而成為了次要因素。
從私的方面講,這是相聲行業話語權之爭
姜昆在相聲行業多年有了巨大的影響力,就像《笑傲江湖》裡的左冷禪,已經是名義上的五嶽劍派掌門人,但是他不滿足於此,一定要成立五嶽派。本來相聲行業裡姜昆一言九鼎,現在出來了一個特立獨行不服管的郭德綱。
(德雲江湖,相聲愛好者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