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夢依育兒經
-
2 # Valerie666
小孩子第一顆乳牙的萌出一般在出生後4-10月齡之間,有的孩子出牙比較早,可能4個多月就出牙,有的孩子可能到7-8個月還沒有出牙,一般在4-10月齡左右開始萌出第一顆乳牙,最晚不超過12個月。
-
3 # 使用者281948027
一般寶寶從出生開始通常情況會在六個月的時候萌出第一顆乳牙,但是這也是不是一定的,有些寶寶出牙早有些寶寶出牙晚,這都是沒有關係的只要一歲前出了一顆牙齒都算正常的,如果一歲後寶寶還沒萌生出乳牙的話,爸爸媽媽就要注意了,這時候可以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一下,看什麼原因引起的。
-
4 # 棗球媽媽
這個是沒有固定的時間的,有的寶寶四個月第一顆牙就長出來了,有的寶寶也得八九個才長,我家寶寶就屬於那後一種,老大就是八個多月長的第一顆牙,老二現在三個半月,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長。所以也不需要過於緊張寶寶什麼時候長牙。慢慢的他自己就長出來了。每個寶寶都是很棒棒的天使,每天也在跟努力的成長的。
-
5 # 甜甜圈伐木累
孩子長牙換牙有早有晚,一般來說會遵循以下規律:
4—12個月:寶寶會長出第一顆牙。
第一顆乳牙的平均月齡在六個月左右,大部分寶寶的乳牙會在6~8個月萌出,還有些寶寶出牙時間稍晚,10~12月左右才出的。
很多是先長出下面的兩顆門牙,也有的上面的兩顆門牙先長出,或者側切牙先長出,位置因人而異。
一些孩子長牙沒有徵兆,但是有些寶寶長牙會流流口水、易怒暴躁、啃咬東西,家長買點磨牙棒、牙膠給孩子磨磨牙齦,輔食粗細要從泥逐漸過渡到碎粒狀,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刺激牙齒髮育。
當孩子長了第一顆牙齒後,家長就要注意給孩子清潔,養成良好的習慣,防止齲齒的發生。
1—3歲:逐漸地寶寶嘴裡長滿了乳牙。
當寶寶到三歲左右,他們牙齒基本就可以用來咀嚼食物了。
6歲左右:孩子開始換牙。從這時開始,孩子的牙就會成對地掉,或者按照生長的前後順序掉落,先長先掉,後長後換。
12—13歲:在孩子長出第二磨牙。在青春期前,28顆恆牙就此全部長齊。
16—25歲:會長出第三磨牙—智齒。但智齒的發育因人而異,有些孩子可能要到成年才會長出智齒。
每個孩子的發育情況不一樣,以上提供的時間只提供一個參考。
孩子的牙齒,最好是每年看牙醫,定期檢查,有問題早預防早治療,因為治牙太!貴!了!
-
6 # 孩子王育兒顧問
咱們民間一直有一句老話:“三翻六坐、七滾八爬、九發牙、周走路”,這是老一輩總結出來的寶寶生長髮育的規律。而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寶寶都是9個月的時候出牙的。有的寶寶可能6個月就萌出小乳牙了,有的寶寶可能要到週歲才會開始長牙。為什麼有的寶寶會早一點,有的寶寶會晚一點呢?
對於大部分寶Bora說,一般6~8個月的時候, 寶寶下面中間的兩顆乳牙就會慢慢長出,並逐漸鑽出牙齦。很多家長誤以為出牙晚就是缺鈣的表現,一看寶寶遲遲不出牙,就拼命給寶寶補鈣,這個是大錯特錯的。出牙晚通常是因為輔食新增不及時,寶寶的咀嚼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的鍛鍊。
一般來說,母乳寶寶在出生6個月後新增輔食,而吃配方奶的寶寶可以稍微提前一些。抓住各種機會來訓練寶寶咀嚼吞嚥能力的機會。剛開始新增輔食,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牙膠、磨牙棒,多刺激寶寶的牙床,以便乳牙順利萌出。
家長們從五、六個月開始可以觀察自己寶寶,如果有以下徵兆,說明寶寶要長牙了:流口水、喜歡啃、嚼或咬東西、牙齦腫脹、體溫升高甚至發燒,有的寶寶在長牙期間會有輕微地發燒、腹瀉症狀。還有一些寶寶會在長牙的過程中出現煩躁不安,睡不好覺的現象。
一般來說,兩歲左右寶寶的乳牙會全部萌出。建議家長們長牙初期一定要注意寶寶的口腔衛生,早晚堅持給孩子刷牙,有條件的家長,最好能堅持幫孩子刷牙到學齡前。
-
7 # 養娃影片
寶寶長牙,是很多媽媽關注的事情之一。但對於寶寶第一顆牙幾個月能長出來這個問題,其實要因人而異。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的孩子長牙早,有的孩子長牙晚,並沒有一個特別固定的時間。
一般來說,寶寶的第一顆牙會在出生後6-7個月開始,晚一些要到10個月的時候才會萌出,也有個別的孩子要等到1歲的時候才會長出第一顆乳牙。
為什麼會這樣呢?孩子出牙早晚,其實與骨骼生長快慢有關。
當然,孩子出牙也會伴隨著一些症狀,比如流口水,輕微咳嗽,但並不是所有的孩子出牙症狀都一樣。
一般來說,第一顆牙從露白(也就是牙齦出現白點)到整顆牙齒長出來,大概需要將近一個月的時間。
寶媽們需要注意,當孩子長出第一顆牙齒的時候,就要注意孩子的口腔衛生了。比如,寶寶喝完奶後要用消過毒的紗布輕輕擦拭寶寶的牙面,或者是給寶寶喝些水,達到漱口的效果。
同時,寶媽們還要注意不要讓寶寶含著奶瓶邊吃邊睡,糾正寶寶吃手的習慣,避免影響孩子牙齒的生長髮育。
-
8 # 家庭醫生名醫線上
一般寶寶出牙是在孩子第5-9個月,有的寶寶早一點,有的會晚一點。小兒出牙的早晚主要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假如10個月以後,乳牙仍未萌出,也不必緊張,只要孩子身體情況好,沒有其他毛病,晚到一歲時出第一顆乳牙也沒關係。要注意餵養,合理而及時地新增輔食,多曬曬太陽,寶寶的牙齒一般情況下是自然會長出來的。
只要不晚於1歲出牙都屬正常,如果一歲的孩子還是無任何出牙的徵兆,則應該做一些適當的檢查,找到遲遲不出牙的原因。可以去醫院做一下微量元素化驗看看孩子是不是缺鈣。孩子缺鈣的話可以用魚肝油、鈣沖劑等藥物補鈣,有助於牙齒的發育。還需要注意的是孩子長牙期間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口腔護理和飲食護理,幫助牙齒健康的發育
寶寶出牙的時候,牙齦發癢,可能喜歡咬東西,可以給些硬的食物如麵包、餅乾條,讓他去啃有助於止癢。第一顆牙齒萌出前後, 應早晚各一次,用棉籤浸溼以後抹洗寶寶的口腔及牙齒,還可以用淡茶水給寶寶漱口。牙齒萌出以後定時在早晚各刷一次,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減少齲齒的發生。可用套在手指上的質地柔軟的嬰兒專用牙刷,幫助寶寶潔齒並輕輕按摩牙齦。平時還需要注意每次給寶寶餵養食物後,再喂幾口白開水,以便把殘留食物沖洗乾淨。平時也需要注意避免孩子咬手指、舐舌、口呼吸、偏側咀嚼、吸空奶頭等以免細菌感染出現炎症的情況。
-
9 # 醫聯媒體
寶寶平均長出第1顆牙齒的時間,大概是在出生後的6~8個月,一般首先長的是下面的兩顆乳牙,父母可以仔細的觀察一下,剛鑽出牙齦的牙齒需要仔細的觀察才能夠看到。
對於所有的寶Bora說,長牙的時間並沒有一個定數,不同的孩子牙齒骨骼的成長髮育快慢不同,一般一歲之前能夠生出第1顆牙齒就是正常的,通常只有超過了一歲還沒有長牙,這種情況的話要考慮帶寶寶去醫院看一下。牙齒的生長與鈣這個營養元素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對於長牙比較晚的寶寶一定要注意鈣的補充,除了給寶寶餵奶水來補充鈣,也要在寶寶新增輔食後,透過雞蛋,豆製品等食物來進行補充。
指導醫生:嶽億玲,主任醫師, 淮北市人民醫院兒科從事兒科臨床工作三十餘年,對兒童常見病多發病診治有著豐富的經驗。擅長診治小兒生長髮育及心理行為疾病。
-
10 # lonely7242
寶寶的乳牙約在出生後4-10個月開始萌出。一般來說,6個月左右萌出第一顆乳牙;2-2.5歲出齊,共20顆。最先萌出的乳牙為下面中間的一對門齒,然後是上面中間的一對門齒,隨後再按照由中間到兩邊的順序逐步萌出。
這裡分享一個適合3歲以上孩子用得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家裡或者身邊有適齡兒童的話可以去下載一個試試哦,這裡面有豐富的童話故事,還有有趣的冒險任務,孩子可以和喜歡的童話人物一起學習漢字,不知不覺中對漢字產生興趣。 -
11 # 友獨少
小兒出生以後一般是4-10個月就開始出乳牙,最遲也是不超過12個月,也就是1歲以內就已經開始長乳牙了,一般到1歲的時候就可以長出8顆牙了,要看長的牙是不是正常,可以自己算一下,牙齒的數目等於月齡減去4或者6。舉個例子,如果是他開始長牙,這個孩子12個月,那麼這個時候的牙就等於12個月減去4或者6,也就是12個月,這個孩子應該長了8顆牙或者是6顆牙,這是最正常的。如果出牙延遲,小孩比較多見的屬於佝僂病,也就是小兒的缺鈣可能造成出牙的延遲。
-
12 # 五月花儂
能讓寶寶擁有一口漂亮的牙齒,是每個媽媽所期待的,寶寶到底什麼時候開始長第一顆牙?乳牙啥時能長齊?寶寶也需要刷牙嗎?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具備基本的科學育兒知識。
寶寶牙齒的形成從子宮裡就開始了。寶寶還是胎兒的時候,就有牙蕾,這是乳牙的基礎。絕大部分寶寶會在4~7個月時冒出第一顆牙,但也有非常少的寶寶出生時就有牙。象我兒子發育好出牙就早,3個月時就冒出了白色的牙尖。但如果寶寶發育慢,也有可能要等到1歲多,才會長出第一顆牙。而最後一顆牙(第二磨牙,位於口腔最深處的上下牙)通常要到寶寶2歲左右才開始出現。到3歲,寶寶就應該已經長齊20顆乳牙了。
寶寶出牙時間與順序:
每個寶寶的長牙時間都存在差異,有的寶寶牙齒萌出偏早、有的寶寶偏晚,但只要在個體差異的範圍內,就是正常的。大多數寶寶乳牙的萌出遵循著下面這樣一個規律:
6~10個月:長出下顎的2顆門牙;
8~12個月:長出上顎4顆門牙;
9~13個月:長出下顎2顆側門牙;
12~18個月:長出4顆前臼齒;
12~24個月:長出4顆犬齒;
24~36個月:長出4顆後臼齒;
以上是小寶寶長牙的正常順序,但寶寶的出牙順序與遺傳和營養都有關係,通常寶寶是按順序出牙,但是寶寶長牙順序顛倒的也不在少數,只要牙齒的質量好,長牙順序紊亂也沒有關係。
寶寶也需要刷牙?
很多媽媽認為,寶寶乳牙未長齊就不需要刷牙。
其實當孩子第一顆乳牙萌出的時候就要開始對寶寶的小牙齒進行呵護了,因為當唾液中的蛋白酶分解食物的時候,就會留下很多細菌,如果不及時清理乾淨的話就會附著在寶寶幼嫩的牙齒上面,容易導致齲齒現象的發生。特別是在寶寶喝完奶或者吃完輔食之後,一定要記住給他們清洗,媽媽就應該用紗布裹在手指上,蘸清水幫寶寶清潔牙齒。2歲之後寶寶的乳牙就會全部長出來,此時就要鼓勵孩子開始學著刷牙,如果孩子無法完成的話,家長可以協助他們完成。寶寶長到3歲之後,要學會獨自刷牙,家長可以不再協助。
美國牙醫對寶寶潔牙的小提示:
1、 孩子六個月大或是長出第一顆牙時,家長就應該帶孩子去看牙醫;之後每隔三個月帶孩子看一次牙醫,進行口腔的檢查和維護;
2、 3~4歲開始,每半年洗一次牙,幫寶寶把髒東西清除乾淨,防止蛀牙。
育兒是要有科學方法的,知道了這些關於牙齒的知識,再來保護牙齒就輕鬆多了。
回覆列表
小兒乳牙大概在六個月開始萌出,在12月左右會長出6顆牙齒。小兒出牙多數情況有的是自然萌出,沒有什麼感覺,也有的寶寶會伴有局部發紅、發癢、流口水、咬奶頭等情況,這些大都在出牙後自然消失,期間可以給寶寶用用磨牙棒和牙膠。
但寶寶如果快1歲還沒有出牙跡象,家長就需要給寶寶補鈣,寶寶缺鈣可以服用龍牡壯骨顆粒治療,龍牡內含有機鈣乳酸鈣、葡萄糖酸鈣和維生素D,容易吸收,不刺激腸胃。龍牡壯骨顆粒給寶寶補鈣補充維生素D,滿足寶寶生長髮育需求。按說明書劑量1天3次服用龍牡壯骨顆粒,一般1-2個月改善出牙遲、牙釉質發育不良等症狀。
寶寶出牙的徵兆及護理萌牙期常見的4種不舒服表現:
1.發燒 有的寶寶出牙時會發低熱,體溫多數在38.0(肛溫)以下。
2.流涎 牙齒剛萌出時刺激了齒齦上的神經末梢,使唾液分泌增多,但寶寶一下子又不會吞嚥過多的唾液,造成不自主地流口水。
3.癢 胚芽由於萌出時向上頂,會讓寶寶常有發癢、不舒服的感覺,因而喜歡咬乳頭、咬人、咬堅硬的東西,以消除不適感。
4.哭鬧 牙齒不僅白天長,晚上也在長,由於癢癢和不舒適,出牙期間寶寶晚上經常哭吵,難以入眠,這些現象會一直持續到牙齒萌出。
護理要點:
1.牙齒的發育需要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A、D、C)和礦物質(如鈣、磷、鎂、氟等),因此,寶寶出牙期間的飲食調理很重要,富含蛋白質、鈣質、維生素類的食物,如肉類、魚和蝦皮、蛋、牛奶、豆漿、豆腐、水果、蔬菜等,都有助於寶寶牙齒的健康發育。甜食是影響牙齒的大敵,糖果、帶黏性的甜食或碳酸飲料都會引起蛀牙,還會影響食慾,因此要避免寶寶就餐前尤其是睡前吃零食或糖果。
2.要有良好的餵養習慣。每次給寶寶餵養食物後,再喂幾口白開水,以便把殘留食物沖洗乾淨,如有必要父母可戴上指套或用棉籤等清除食物殘渣。
3.經常帶寶寶到戶外活動,曬曬太陽,這僅可以提升寶寶免疫力,還有利於促進鈣質的吸收。發現寶寶有出牙跡象,如愛咬人時,可以給些硬的食物如麵包、餅乾,讓他去啃,夏天還可以給冰棒讓他去咬,冰涼的食物止癢的效果更好。
4.入睡前不要讓寶寶含著奶頭吃奶,因為乳汁沾在牙齒上,經細菌發酵易造成齲齒。睡前喂牛奶,不要加糖。
5.注意糾正寶寶的一些不良習慣,如咬手指、舐舌、口呼吸、偏側咀嚼、吸空奶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