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兒子現在一歲零一個月了,十個月斷的母乳,換季必發燒,尤其是最近天氣炎熱,開空調也是等他汗沒了慢慢開。從空調屋出去也是等關空調好久後,因為覺得皮實的孩子好帶,所以對他也不是那種嬌生慣養,但是基本的衛生的還是能保證,不明白為什麼總是生病,一個多月病一次,怎麼能提高免疫力呢?
2
回覆列表
  • 1 # 晨意微涼

    兩次都只是醫生開點普通的藥就好,偶爾有著涼流鼻涕,只要精神狀態好,我都只是讓多喝水和洗個熱水澡而已。

    而且我家開空調會28℃一直開,寶寶要進房間就開啟房間門,讓寶寶在門口待一會兒,然後就進去玩了,大多數時候都是有汗的。

    從房間出來也是,開啟門,在門口待一會兒,就外出了,不會特別照顧寶寶的情況。寶寶夏天一直都長衣長褲,方便進出有空調的房間。

    並且,天氣冷的時候我不喜歡個寶寶穿多,會比我少穿一件。

    還有基本的衛生是以什麼做標準的呢?

    我家寶寶洗手除非是有油漬,否則不會用洗手液。衣服就是正常機洗,不會用消毒液洗。玩具也不會經常用消毒液擦洗。吃飯目前全靠自己手抓,落到碗外面的,地面上沒有及時清理的飯也會撿起來吃掉。

    不是我心大,而是為了保障寶寶的衛生,用洗手液消毒液,反而會破壞寶寶的抵抗力。我覺得放任寶寶髒髒的,有時候也是一種保護。

    如何提高抵抗力,讓寶寶不容易生病,我覺得無非就是多運動和保證營養而已。

  • 2 # 孩子王育兒顧問

    對於抵抗力這件事,個人認為是比較泛的說法,我的理解就是少生病。都說寶貝們6個月以前的抵抗力是母體的抵抗力,不容易生病。6個月後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我家寶貝6個月以前就常跑醫院,但是一歲後身體就好很多了。為此我也下了不少苦功。總結有以下幾點:

    1、母乳餵養

    母乳是最好的食物,我家寶貝因為早產,住新生兒科導致我奶水不足。混合餵養的,後面純奶粉餵養,我想這也是導致他抵抗力比較差的原因之一。

    2、保證營養豐富

    各種營養不良都可能導致抵抗力下降,我家寶貝出生後半個月醫生開了維生素d3,維生素ad,當然前三個月我們是同時吃兩種,後面子只吃d3。

    據說早產兒寶寶比足月寶寶需要更多的量,保證鈣吸收。雖然有的說法表示做微量元素沒有參考價值,但是我還是去給他檢查了。結果顯示我家寶貝也缺鋅比較嚴重,補充了賴氨葡鋅,胃口感覺好多了。

    3、多運動到戶外運動曬太陽

    小的時候大多數時間都是讓他自己在墊子上,床上翻滾。長大點,每天上午下午都到戶外兩個小時。

    4、粗養

    剛出生時,奶瓶都用消毒鍋消毒,隨著月齡長大,基本只用開水燙燙。娃在家裡地上隨處爬,不會擔心說有細菌。適當的接觸細菌有利於增強抵抗力。

    5、儘量少吃藥

    一般感冒流鼻涕大多屬於自限性疾病,吃不吃藥7天好,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寶貝們在這個過程中不那麼難受,比如備點鼻塞通,海鹽水鼻噴等。

    6、打疫苗

    最常規,最簡單,最有效。有條件的自費專案也儘可能打。總之,寶貝增強抵抗力是長期的營養均衡,適當運動,合理作息,適度醫療共同作用的結果。

  • 3 # 大河妙手

    看了大家的答案,非常詳細。

    在這裡,大河教給各位寶媽一個小竅門,透過摸摸孩子的手心,就能夠發現孩子的身體舒不舒服。如果孩子手心潮熱,你就要注意,孩子可能積食,或者會發燒。如果孩子手心冰冷,則可能受寒,感冒了。這個方法很靈驗,配合面部的望診(後期大河專門講講怎麼看臉色識病情),再結合孩子的神態、飲食,就會準確的分析是否身體不舒服。

    手心即是中醫所講的勞宮穴所在。勞宮穴是手厥陰心包經的穴位,位置在手掌心,當第2、3掌骨之間偏於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位於中指和無名指指尖處。手厥陰心包經往前延伸,一直通到中指指尖的中衝穴。

    在小兒推拿中,這個部位:中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都是心穴,屬線型穴位。

    操作方法:

    當家長髮現孩子手心潮熱,並且煩躁不安的時候,就可以透過清心經來瀉火,方法是:離心性推之,從指根推往指尖。

    補心:向心性推之(一般不用)。也可以用清天河水的方法去除心火。

  • 4 # 麥豆醫生

    我們知道很多疾病,都是由病毒或細菌引起,而抵抗力就是身體防禦這些病原體的能力。抵抗力越強,越不容易生病;反之,抵抗力弱的話,就容易生病。

    孩子由於免疫系統發育還不完善,普遍存在抵抗力差的情況,所以很容易被病原體侵襲。另外,感冒發燒等用藥一般都是針對症狀的,而要想徹底把病原體消滅掉,最終還是要靠自身的抵抗力

    那麼如何提高孩子的抵抗力呢?

    1.適當營養

    寶寶處於不斷的生長髮育階段,對營養素的需要量相對較多。

    但由於消化功能未完全成熟,而且食譜往往比較單調,故容易發生營養素的缺乏;營養不足,抵抗力就比較差。

    輕度的乳免疫蛋白和維生素C缺乏容易造成小兒呼吸道感染,因此多吃一些富含乳免疫蛋白的食物和維生素C的新鮮有色蔬菜和水果或者補充一些複合型維生素片能增加孩子的抵抗力。

    2.體育鍛煉

    (1)戶外活動,適合2~12個月寶寶。滿月後的孩子,夏天可以在室外躺一會兒,冬天可開窗在室內呼吸新鮮空氣。從小培養孩子適應較冷的環境,當氣候發生變化時就不容易得感冒。

    (2)簡單戶外運動,適合3~5歲的寶寶。戶外運動例如跑步、玩耍等不僅可以使面板合成維生素D,從而促進鈣的吸收,而且對肌肉、骨骼、呼吸、迴圈系統的發育以及全身的新陳代謝都有良好的作用。

    (3)學習型戶外運動,適合5~7歲寶寶。例如腳踏車,乒乓球、跳繩等等運動,這類運動不僅提高孩子免疫力,還能啟用左右腦,使孩子更聰明。

    3.充足睡眠

    專家建議成長中的孩子每天需要8~10小時的睡眠。睡眠不良會讓體內負責對付病毒和腫瘤的免疫T細胞數目減少,抵抗力下降,生病的機率隨之增加。

    4.不隨意使用抗生素

    小兒在生長髮育迅速、新陳代謝旺盛、免疫力低下的嬰幼期正是各種疾病的易感染期。

    當孩子感染不是很嚴重時,儘量不要用抗生素,而是靠自身的抵抗力,使免疫系統得到鍛鍊。這樣當下次再遇到同樣的"敵人"時,已經訓練過的免疫細胞便會產生出有針對性的免疫力,從而保護身體安全。

    5.母乳餵養

    用母乳餵養的嬰兒發展更為健康,效果包括增強免疫力、提升智力、減少嬰兒猝死症的發生、減少兒童期肥胖、減少罹患過敏性疾病的機率等等。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母乳餵養可以降低兒童的死亡率,它對健康帶來的益處可以延續到成人期。

    推薦3種可有效增強孩子抵抗力的食物

    1.酸奶

    酸奶中含有豐富的益生菌因子,這些益生菌因子能夠有效增強寶寶身體的抵抗力。

    2.西蘭花

    西蘭花中含有豐富的抗壞血酸,能夠有效提高機體免疫力。

    3.吃秋慄

    秋慄中不僅含大量澱粉,蛋白質、脂肪、B族維生素的含量也很豐富。人們恐怕很難想到,秋天剛下來的鮮板栗所含的維生素C比公認含維生素C豐富的西紅柿還要多,更是蘋果的十多倍。

    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是提高抵抗力的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但是也要考慮寶寶的牙口是否合適吃哦!

  • 5 # 快樂的小大夫

    可以透過以下幾點來增強抵抗力:

    1、飲食要均衡。不能讓孩子養成偏食挑食的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多吃白肉和紅肉,適量吃肥肉。保證營養的均衡,每天要保證充足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適當多吃含豐富膳食纖維的食物。營養均衡是增加抵抗力的根本。

    2、養成良好的習慣。最簡單的就是飯前便後要洗手,保持良好的生活及衛生習慣,減少病毒或細菌感染的情況。我們從小就被要求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不是為了完成任務而進行的,而是需要真正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這樣會從根本上杜絕感染性疾病的發生。

    3、加強體育運動。每天都需要一定的運動時間,“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這個口號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也是我們國家為了增強人民體質而進行的宣傳,也是對孩子的要求,作為家長,應該鼓勵孩子進行體育運動。

    4、其他,比如需要曬曬太陽,需要去大自然懷抱中去,不濫用藥物等等,都會有益於孩子的身體健康,增強抵抗力。

  • 6 # 王桂真營養師

    為人父母,操心真是不是一般的多,讓很多人發出“寧願為兒女,不願為父母”的感慨。尤其是孩子小的時候,那真是痛並快樂的過程。一旦孩子身體出現不適,這當媽的真是著急上火,恨不得自己可以代替孩子生病。有些孩子隔三差五的來一次感冒或發燒,很多時候是因為免疫力比其他孩子差一些,如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現在家長對於孩子比較嬌慣,孩子愛吃的就多吃點,不愛吃的就少吃點。這種餵養方式無疑會造成某些營養素的缺乏,尤其是某些零食,很多家長為了照顧孩子的口味就讓孩子吃,其實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孩子更加不愛正兒八經地吃飯,身體也會差一些。增強孩子的免疫能力,首先要調整孩子的飲食結構,同時在飲食上增加這些食物。

    肉蛋奶

    肉蛋奶中富含優質蛋白,蛋白質是細胞的最基礎物質,如果身體中蛋白質缺乏,免疫能力自然而然就會出現問題。紅色的肉類中不僅含有蛋白質,同時也含有其他的營養素,比如鐵、維生素B12等等。在補充蛋白質的同時還能補充其他營養物質,提高機體免疫能力。

    粗糧

    粗糧雖然口感不是很好,但是粗糧中含有的B族維生素是推動體內代謝,把糖、脂肪、蛋白質等轉化成熱量時不可缺少的物質。B族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對於寶寶健康非常有利。B族維生素又被稱為快樂維生素,攝入的量夠不夠身體所需直接關係到寶寶的生長髮育。身體各系統代謝不暢會引起食慾不振,從而導致營養攝入更缺乏,機體運轉代謝能量更加不足,這樣就形成了惡性迴圈。寶寶也就會出現對食物不感興趣、萎靡不振、生長緩慢等症狀。適當的讓孩子吃點粗糧能夠改善寶寶不愛吃飯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海產品

    貝殼類的海產品中富含鋅元素,而鋅元素的充足攝入量可以改善寶寶挑食、厭食的情況,讓寶寶愛上吃飯,從而可以從食物中獲取更多的營養素,避免出現偏食的習慣。如果您吃的海產品比較少,也可以選擇紅色肉類、動物肝臟來給寶寶補充鋅元素。

    深色蔬菜

    深色的蔬菜比如紅色、綠色、黃色等蔬菜中富含類胡蘿蔔素,這些營養素在進入身體以後會轉變為維生素A。維生素A可以維持上皮組織細胞的完整性,提高免疫能力,減少感冒的發生。您家的寶寶也要多吃菜,尤其是深色的蔬菜。

  • 7 # 心連心好月嫂

    相信這是家長們最想了解的問題,但其實就我們的瞭解,很多家長對孩子“免疫力”“不生病”的認識,存在一些誤區。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寶寶免疫力”這個話題。

    >>>>

    正確認識“免疫力”!

    什麼是免疫力?說白了就是“讓你不生病”的能力。

    對於外界病原體的冷不丁侵入,人體有一套預設免疫系統,由人體內的免疫細胞、免疫組織、免疫分子等共同組成的一個精密複雜的防禦網絡,能夠對抗病原微生物對身體的入侵、預防疾病。

    寶寶的免疫系統分為:先天性免疫和獲得性免疫兩大部分。

    先天性免疫是與生俱來的,每個人都有,例如胃酸、唾液酶等。先天性免疫不針對某一種病毒,沒有專一性。而後天性免疫,則是透過病後才會獲得的一種特異性免疫。

    我們常說的,這次生病後,體內就會產生抗體,以後就不容易得這種病了,指的就是後天性免疫。但是,如果以前沒有得過這種病,身體是不會主動產生抗體的。

    總的來說,孩子每次得病,後天性免疫系統就會對病菌“記錄”下來,孩子的免疫力就會上一個臺階。

    所以,有時候孩子得病,也並不是壞事。

    >>>>

    適當讓寶寶“病”一會兒!

    你發現沒?孩子上幼兒園第一年是不是特別容易生病?如果是,那說明家長在寶寶入園前的頭三年做的欠妥當。

    你努力了三年保護他不生病,而幼兒園全都給你修夠了。為什麼?因為生病是孩子的必修課。

    對孩子保護太好,的確會少生病,可是免疫力卻不能得到提升。進到幼兒園,經歷幾次密集地生病會讓免疫系統受打擊,可能會問題更大。

    上文也都提到了,先天性免疫,對病毒沒有專一性。而要提高寶寶的免疫力,適當的生下病,也並非壞事。你讓孩子平常慢慢悠悠地生小病,他進了幼兒園就不會生大病或密集地生病。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生病,不等於免疫力強。

    可是,生病多,也並不等於抵抗力就弱。有的寶寶很久都不生病,一生病就病很久,而有的寶寶生病多次,可是每次都很快就好了。

    外界所有事物都充斥著細菌,我們無法避免不與細菌接觸,所以生病是在所難免的。但是如果生病了,體內的抗體能夠迅速做出反應,讓身體快速痊癒,那也證明抵抗力是足夠強的。

    >>>>

    如何提高寶寶免疫力?

    記住這幾點!省心還省錢。

    1、母乳餵養,人生第一次免疫

    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質,能增加嬰兒機體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可防止嬰兒受病毒的侵入而生病。可以說母乳是人生的第一次免疫,因此不要錯過給寶寶母乳餵養的機會。

    2、撫觸,改善寶寶的血液迴圈

    撫觸可以改善寶寶的血液迴圈,提高免疫力,並能增進食物的消化與吸收,減少哭鬧,改善睡眠。

    3、免疫預防接種,積極主動應對

    為寶寶預防接種是人類抵禦傳染性疾病而採取的積極措施,如接種卡介苗預防結核,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預防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痺症),接種乙肝疫苗預防乙肝等。父母們一定要按時為寶寶接種疫苗。

    4、規律的生活習慣,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

    成長中的孩子每天需要充足的睡眠,如果你的孩子晚上睡得不夠,可以讓他白天小睡一下。週末多帶寶寶到空氣清新的公園玩一玩,對身體大有益處。

    5、均衡飲食,提升防禦能力

    孩子偏食,營養不均衡會造成抵抗力下降。肉、蛋、新鮮蔬菜水果品種儘可能多樣,少吃各種油炸、燻烤、過甜的食品。

    6、不要吃得過飽,避免腸胃負擔過重

    嬰幼兒臟腑嬌嫩,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健全。雖然發育旺盛,對營養物質需要迫切,但是,脾胃運動消化功能相對不足。若吃得過飽,會使胃腸負擔加重,消化功能紊亂,容易發生積食、腹痛,導致胃腸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7、多喝白開水,保持黏膜溼潤

    多喝水可以保持黏膜溼潤,成為抵擋細菌的重要防線。上幼兒園、外出時讓孩子揹著水瓶,渴了隨時喝。注意,要喝白開水,而不是各種含糖飲料。

    8、不必過於乾淨,形成免疫記憶

    免疫系統能對傳染病原形成免疫記憶,如果再次遇上,可以很快將其消滅。如果你家太乾淨,孩子沒有機會透過感染產生抗體,抵抗力反而減弱,並可能導致過敏和自體免疫失調。

    9、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病從口入

    雖然過分抗菌、乾淨無益健康,但仍要培養孩子基本的衛生習慣,尤其在吃飯前和上廁所後把手洗乾淨,可以防止病從口入。

    10、及時補充鋅元素,提高身體免疫力

    鋅是人體內很多重要酶的構成成分,對生命活動有催化作用,促進孩子生長髮育與機體組織再生,並幫助孩子提高自身免疫力,並參與維生素A的代謝。

    所以,別把孩子養成了溫室裡的花朵,受不得一點風吹雨打!

    聰明的家長看完本文,一定知道怎麼做了。

  • 8 # 點點醫生官方賬號

    每到換季,孩子特別容易感冒咳嗽。到底有什麼方法去應對,找到根源呢?這次,我們專門邀請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副主任醫師詹建英給大家講講如何應對孩子的疾病,做好平時的健康管理,改善孩子的體質。

    孩子體質差總生病,這樣打破惡性迴圈

    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在社群和學校做完體檢都很疑惑:查出來沒問題,微量元素也達標。為啥孩子體質還是差,動不動就生病?

    詹醫生要特別糾正家長們兩個誤區:

    第一:血液裡的微量元素不代表全身的組織水平,單純的微量元素檢查結果不能直接判斷孩子“缺”還是“不缺”某種元素。且某些重要指標並不透過微量元素判定(如醫生會參考鐵蛋白和維生素D含量判斷孩子是否缺鐵缺鈣);

    第二:普通的體檢未必全面。不同年齡的孩子應該檢查的專案也不同,要想真正瞭解孩子的生長髮育狀況,只測血液和身高體重是遠遠不夠的

    總生病的孩子胃口差,少進食又會導致免疫力下降,陷入體質差和反覆生病的惡性迴圈。家長想要阻斷這種惡性迴圈,為孩子做好健康管理是關鍵。

    孩子體質各不同,綜合評估更靠譜

    詹醫生提醒家長們:要做孩子的健康管理,首先要全面瞭解孩子的生長髮育情況。

    我們的營養狀況會透過頭髮、面板、身高體重等外在形式表現出來,帶著孩子面診,更能幫助醫生做判斷。浙大兒院健康管理中心的醫生會了解孩子的生活習慣,並進行血液生化、營養狀況和免疫功能等綜合評估,為孩子定製個性化的健康干預管理方案。

    定期體檢能及早篩查兒童矮小、反覆呼吸道感染、多動等問題,減少成年後慢性疾病的發生,對孩子的一生都有重大影響。

    家長在平時也要注意記錄孩子的生長髮育指標。我們要看孩子整體的發育趨勢,而不只是某個時間點的身高體重。想知道孩子的生長髮育水平如何,可以用《兒童生長曲線》參考,有助於及早發現問題請醫生干預。(問點點獲取《0~3歲兒童生長曲線》

    吃多吃少別糾結,吃得更雜才重要

    除了定期為孩子做生長監測,合理的飲食結構對孩子成長也很重要。詹醫生建議:3歲至學齡前的孩子每天可以進食12種以上的食物,每週25種以上食物。

    學齡前兒童平衡膳食寶塔

    不要逼著孩子吃更多食物,而是為孩子搭配好飲食。可以給孩子搭配菠菜、葡萄等富含β胡蘿蔔素和維生素的深色蔬菜水果,並每日補充肉、魚、蛋類和乳製品。保證每日營養所需才能避免孩子因營養攝入不足導致的體質差和常生病。1~3歲的孩子正在認知世界,家長要注意孩子心理情緒的變化,並在此時培養好主動進食的習慣,才能避免日後艱辛的“餵飯拉鋸戰”。

    做好孩子的健康管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體質弱、常生病的問題。

  • 9 # 李藥師健康管理

    我有一個可愛淘氣的女兒。

    在生活中,總有一些成人或孩子,每到換季的時候就生病,感冒發燒,還有食慾不太好,精神也不太好。這是抵抗力下降的表現。

    美國的《預防》雜誌總結抵抗力差的人。睡眠不足的人,消極對待生活,不愛發洩的人,壓力山大的人,還有不喜歡走路運動的人,還有菸酒朋友多的人,還有一個就是長期利用抗生素的人,還有不愛笑的人。

    如果有對標了,我們趕快調整自己,改變生活方式。

    那我們怎麼去提高抵抗力呢?

    五種營養素能夠提高抵抗力,

    一,鋅

    葡萄糖酸鋅,我們都聽說過,給孩子補一些鋅,能提高保護力,縮短感冒時間。還有英國的一個醫學雜誌表明,如果感冒第一天開始補鋅,能夠有效的抑制和減輕症狀。

    二,B族維生素

    充足的B族維生素,能使你精力充沛,還能清掃腸道,燃燒脂肪使人體的好幫手。

    三,C維生素

    維生素C,能提高自身的保護力,還能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還有防曬美白的效果。

    四,維生素E

    維生素E是抗氧化,維生素E是細胞膜的保護神,能增強身體的保護力,幫助身體抵抗病毒病毒和細菌。

    五,益生菌

    腸道中的益生菌是人體重要的防線。益生菌就是腸道中的益生菌,是人體重要的防線80%的毒素是透過腸道排洩的,建議每天一杯酸奶或補充一益生菌,能提高身體的抵抗力。

    嬰幼兒怎麼能提高抵抗力呢?

    01 堅持母乳餵養,能越長時間越好。

    02 還有就是均衡的影響,每天至少12種食物,每週至少25種食物。家長換著花樣給孩子配餐。

    03 就是適量的運動,對於我女兒不太愛動的小朋友,我給她被動運動,游泳。一週兩次每節課45分鐘,體質提高看得見。

    04 未成年孩子來說打疫苗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是必須的。啟用孩子自身的抵抗力。我家女兒是能打的都打了。對於打疫苗家長一定重視,定時定點去打。

  • 10 # 好媽媽育兒呀

    幼兒的抵抗力是非常嬌弱的,很容易生病,尤其是斷了母乳後的寶寶更容易生病。

    母乳中的抗體十分豐富,母乳餵養和奶粉餵養的寶寶體質還是有所區別的,就拿我家寶Bora說吧,我閨女都是堅持母乳餵養到18個月後才停的,斷了母乳後是有點矯情,輔食吃的比較少,但身體素質還是很棒的,很少生病。

    定期給孩子接種疫苗,這一點非常重要。

    接種疫苗的目的就是為了預防疾病的發生,肺炎疫苗、水痘疫苗、手足口病疫苗、流感疫苗等都是非常必要的,家長需要做好準備工作。

    業餘時間帶孩子去附近的公園活動筋骨。

    因為我是自由職業者空餘時間較多,天氣晴朗的時候我經常會帶閨女去公園打羽毛球或者帶她溜滑輪,這樣不僅能鍛鍊她得平衡能力還可以活動筋骨,改善體質。

    上了幼兒園後我還會給閨女報名舞蹈班,鍛鍊她的體態和氣質,因為舞蹈的確是個體力活,消耗的能量較大,但可以增強孩子的消化系統,避免出現積食。

    再一個則是補鋅,補鋅可以有效地預防疾病,提高免疫力。

    斷奶的那段日子寶寶吃的輔食非常少,胃口不太好,我怕寶寶營養跟不上影響免疫力,我就會在飯前的時候搗碎新稀寶這種補鋅片喂她吃,吃了大概半個月後食慾也比以前增長了不少。

    另外,我還專門去查了鋅對孩子的作用,發現補鋅不僅可以改善食慾還可以增強體質,減少孩子生病的機會。

  • 11 # 珺亞一資深營養研究

    如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這是媽媽們的常談主題,眾說紛紜,各有千秋!本人養育過數個孩子,也深有體會。

    增強孩子體質,預防疾病手法有多方面的。

    首先從孕育孩子的一開始就要給孩子打好良好基礎,孕婦的多種維生素必不可少,食用從天然有機蔬菜水果中提取的複合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最為安全,我自己也曾享受過那款產品,也推薦過我的親朋好友,感覺都非常好!孩子出生後都很健康,活潑,可愛。有了從孃胎裡帶來的良好的身體健康體質基礎,對孩子免疫力,大腦智力開發都極其有利,並將有益於孩子一輩子,也就是健康素質贏在起跑線上!

    其二,如果由於種種原因,孩子先天的免疫力比較差,常愛生病,流感季節熬不過,如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呢?有辦法:

    1)檢查孩子有否缺鐵,缺鈣,或缺D。如果這些都正常,那就不必擔心太多。從飲食上養成良好平衡習慣。要多多補充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和蛋白質。1歲前前母乳奶是很好的增強免疫力的營養;1歲後喝牛奶,4-6個月逐漸新增輔食魚泥、蛋黃湯、肉泥,蔬菜水果漿,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營養,相信一段時間飲食平衡,孩子會慢慢增強體質。

    2)但如果孩子檢查結果缺少某種微量元素,最好補充提高,可以食用嬰幼兒多種維生素粉補充劑。我曾推薦過一些朋友,據說孩子食用後抵抗力強了,很少生病,長得比較健康。

    其三,適當的戶外活動,沐浴柔和的Sunny,吸收林間充滿氧氣的新鮮空氣是一個很好的辦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讓小孩跑跑跳跳有益於身心健康,也能補充Sunny維生素D。

    其四,鑑於現在的食物汙染太嚴重,營養是否充足很難說。因此,儘可能給孩子選擇健康無汙染天然有機食品,可以避免農藥、抗生素和轉基因對孩子幼嫩機體的影響,並儘可能避免不健康加工食品包括油炸的高脂肪高糖食品的攝入。如果孩子體質差,必要時也補充點天然高質量維生素,為了孩子一生健康體質是值得的。EverLife美國進口新款植物蛋白奶粉,富含蛋白質和100%維生素B12,沒有任何人工新增劑和防腐劑,天然有機非轉基因蛋白質成分,是一款非常健康的營養補充,且味道極佳,很適合學齡孩子,青少年孩子增強體質免疫力和腦力。孩子體質好,讀書精力充沛,智力自然上進。大人也可省心很多。吃得健康,終身受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麥蚜蟲天敵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