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熊校長育兒

    在熊叔的學校裡,見到過形形色色的家長與孩子,看多了以後,熊叔覺得現在家長們普遍對快樂教育的理解存在誤區。所以熊叔建議,要真正做好快樂教育,有三點要注意:

    要解放孩子天性,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不要盲目的給孩子報太多班

    不要給孩子提供超出自己經濟承受能力的東西

    一、要解放孩子天性,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教育是一項充滿歡樂、充滿愛心的工作,需要我有耐心、有責任感,教育也是為了讓孩子成為快樂的人。

    本人主張解放兒童的天性,讓他們自己去尋找適合自己的教育方式。身為父母我們不能干涉孩子,如果孩子做得不好,可以透過交流的方式進入孩子的世界,看看他們需要哪種教育方式來支援,而不是一廂情願地幫孩子選擇,你以為你是在幫孩子,殊不知你在一點點地傷害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在某些家庭中,“快樂教育”為何會失敗?因為這些家長沒有讀懂這種教育理論,他們只追求孩子的“快樂”,而完全忽略了教育。他們往往只是聽著“快樂教育”這四個字就開始了,自以為非常瞭解孩子,幫助他們選擇。兒童實際上有權選擇,我們不能幫助他們選擇我們認為正確的事物。

    二、不要盲目的給孩子報太多班

    很多孩子抱怨父母總是幫助他選擇他們認為正確的事情,還有很多孩子和父母抱怨我不想繼續學習。假如與孩子的身份對換,你就會明白孩子為什麼抱怨、哭泣,我們經常看到一個現象,家長幫孩子報了學科、藝術兩種輔導班,總共七八個,你覺得孩子還可以好好學習嗎?例如在期末考試中,孩子們成績不好。現在你一定要說,我花了那麼多錢讓你上輔導班,你給我什麼回報?這時候孩子就會說一個又一個不是我想學的東西,你就炸了!

    不如停下來想一想,孩子想要的教育是什麼樣的,選對了教育方法才能讓孩子開心,他覺得壓力沒那麼大了,我願意去學,而不是報各種輔導班來彌補小時候沒學到的東西,這樣就大錯特錯了。父母如果不瞭解孩子的心理發展特徵,盲目地進行“快樂教育”,就會使孩子陷入心理僵化。

    三、不要給孩子提供超出自己經濟承受能力的東西

    許多家長會給孩子提供超出他們經濟承受能力的東西,以使孩子開心。對老師、學校要求不做功課的特殊對待,在道德、規矩等多個方面容忍了孩子的出格行為。但這些實踐,恰恰違背了快樂教育的初衷。“幸福教育”,斯賓塞博士認為,就是要培養一個能快樂地生活的人,使其身心健康。家長們並非完全不讓孩子面對困難和挫折,而是需要給予孩子鼓勵和幫助,讓孩子擁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獨立理性的生活能力。

    熊叔再次強調:

    要解放孩子天性,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不能把教育完全等同為學業

    不要給孩子提供超出自己經濟承受能力的東西

    家長朋友們,如果你要執行某種教育方法,就必須對其有一個全面、正確的認識,然後才能實行!

  • 2 # 弘道

    提倡“快樂教育”理念的大方向是正確的,但是對於其中的方法和細節要探究和實踐。所謂對孩子的成長和學習並不好,並不是“快樂學習”的理念是錯誤的,而是在落實的時候有問題。“快樂學習”不是簡單的口號,而要有理論、方法和實施的細節。

  • 3 # 不為打翻醬油而哭泣

    快樂教育,個人覺得就是讓孩子分不清什麼時候是學習,什麼時候是玩,給他們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

    但是,凡事都是要有個度的,不能過度往玩這方面發展,要不然就很容易誤導孩子,畢竟他們的辨知能力不高,所以,在這點要把好尺度。

    教導孩子的最重要的是挖掘他們喜歡的,作為父母不要一味的幫他們做決定,比如,報什麼興趣班,報輔導部等等,這些最好也要尊重一下他們的意願,而且父母也要以身作則,自己說的就要去實踐好,比如答應了明天去哪裡玩,買什麼禮物,說出來了就要做到,很多父母答應了他們,後來由於某些事情,就反悔了,其實家裡有怎樣的孩子,就要怎樣的父母,這句話說得很對的。

  • 4 # 使用者谷中的百合花

    學習基督大國和以色列開放式教育方法,孩子該快樂就快樂,該受的苦也要受。文化本身不完全答案更不該固定死,發揮孩子想象力開放式教學,中國的孩子才會擁有日光之上創新的大能力。

    人人聖潔敬虔生活敬畏神,能帶來我們國民靈魂的大革命。大光能驅除各樣黑暗:如貪官毒空氣毒食品。

    世界的聰明總不能超越日光之上智慧的大能量。

  • 5 # 閒觀世事

    教育對每個家長來說,都是人生中最重要也是最浩大的工程。(不是之一而是唯一)我們甚至需要一生的時間去完成這個工程。在教育過程中不會有一種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的萬能方法,也不可能一勞永逸。快樂教育也是如此。

    快樂教育最早是由十九世紀英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提出的。 “快樂教育”的教育理念,強調“對兒童的教育應當遵循心理規律,符合兒童心智發展的自然順序”。

    現在一提到快樂教育,大家腦好海馬上會浮現,鼓勵、表揚、獎勵、愉快這些詞。而在快樂教育的理念中是沒有這些詞彙的,說明我們對快樂教育的理解有偏差。

    快樂教育並不等同於一味的表揚於鼓勵 ,天天對孩子說你是最棒的。“慣子如殺子”,對於只能聽表揚不能聽批評的孩子,他的成長一旦遇到大一點的挫折,一定會出大問題。頻繁出現大學生自殺現象,用殘酷的現實回擊了天真家長。

    太多事實也恰恰證明了,讓孩子成長過程中接受一些挫折是非常必要的。這就好比無論寒暑堅持鍛鍊的人,全年基本不會感冒一樣。要想孩子長大能承受大的挫折和挑戰,在他成長的過程中就必須有這樣的訓練。

    那是不是快樂教育就是不對的呢?前面說過,我們一般人對快樂教育的理解有偏差。快樂教育並不是一味的鼓勵表揚。它的主要理念是不要拔苗助長,例如不要讓一年級的學生提前學二年級的數學,他會很吃力或者有挫敗感甚至產生厭學情緒。要合理規劃難易梯度,讓孩子感覺努努力他就可以掌握新知識,獲得成就感。由此看見快樂教育在具體知識的教授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對學習提升興趣,減少厭學情況的發生機率。

    方法無所謂好壞,關鍵在於使用的方式。無論老師還是家長,我們一定要認識到,在教育過程中不會有一種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的萬能方法,也不可能一勞永逸。只要有心,必有迴響。

  • 6 # 李勇8194

    謝邀。愚友認為:有人提出“快樂教育”這個口號,單就一個方面來講,是正確的。因為學生從學習知識、掌握知識的規律來看,最終是在靈魂深處來完成的。而記憶的方式有兩種:其一是透過“無意記識”可完成。其二是透過“有意記識”也能完成。其有意記識,即是透過理解後,強記硬背後、再透過實踐(比如作業、實驗等活動)來完成的(從這個方面去學習知識,即古人叫做“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吧)。另一個方面即“無意記識”,則是依據兒童愛活動的特點,透過遊戲、旅遊、參觀、講故事、搞實驗、摘演講等活動,讓學生在快樂中,輕鬆中掌握知識點,從而成教學目標。誠然,用這種方法進行教學, 學生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不但輕鬆,快樂,且會終身不忘。但據本人統計,就小學而言,各科相加,應該讓學生掌握的知識點就有一千左右,並且有的知識點是無法用“快樂教育”的方式來完成的(比如小學語文中有很多字、詞、句、段、篇、語、修、邏、文方面的知識點)。再說,教育,教育的時間,國家也有嚴格的規定:小學六年、初中三年、、、。單一搞什麼快樂教育(不切實際的形式主義)也是不能完成教學任務的。不是嗎?有位大學教授,見他的孫子學校的老師,天天都在搞什麼“快樂教育”,他進校拉著孫子的手說:“走!我們不學他這個快樂教育”。隨即讓孫子轉了學校。

  • 7 # A剛哥物理

    在最早推行快樂教育的是英國,快樂教育被稱為“havefun”,教育者強調快樂不是教師示範出來的,而是學生心理本身所具有的情感,被愉悅的教學環境所“喚醒”。強調一種“享受學習”的過程。

    中國教育從禁止“打罵體罰”,“減負”,到如今流行的“快樂教育”,改革過程似乎一直在朝著好的方向走。“快樂教育”作為當前被許多家長奉為神話的教育模式。學生也轉變了教育的認識和態度。

    新事物的出現總是一個矛盾體,“快樂教育”一樣有人拍手叫好,有人苦不堪言。目前,圍繞快樂教育的爭論主要有兩點,第一,“快樂教育”是否等同於素質教育;第二,這種娛樂化的教學方式是否對學生吸收知識有促進作用。

    針對這些問題,仔細分析我們會發現對於任何一種教育模式,難點在於實施過程。現在的“快樂教育”更多隻表現在老師課堂上用各種資訊化的輔助教學裝置,以及強調老師應當多與學生溝通、聽取他們的意見、對孩子的教育應當循循善誘而不是強制執行等,但並沒有明確的教育理論進行指導。導致的結果是部分老師一味的追求形式而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甚至有時給學生和老師帶來了負擔。

    所以說,不能一味地追求跟風,不能說“快樂教育”一定是好還是不好,只能說在一定場合適合不適合,運用的得當不得當。

  • 8 # 鴻毅老師

    在網上查了下,並沒有找到“快樂教育”的系統理論。感覺“快樂教育”可能更多的是家長和一些辦學機構的片面理解,很可能我們說得任何一種說法都不能完全代表理念發起者的實際想法。字面之意可能我們辦學機構和家長都以快樂為理念噱頭開始收買人心和聚攏人心,好像快樂教育就是順應了天性的教育。但個人而言,這並不專業,好壞也不完全是家長們想象的那樣。個人還是非常推崇天性的教育的,但是天性並不是完全快樂的,人的天性是趨利避害。孩子在出生到3歲之間是安全感信任感和主動感的建立時期,這個時候孩子的行為大都是天性使然,作為家長要滿足他,這對孩子的成長很關鍵,但是孩子到4歲左右開始會探索邊界了,這個時候作為家長是要給孩子一定的規範和指引的。如果孩子做了不好的事兒,家長沒有進行及時得當的教育,那麼孩子以後在做類似事情的時候便會無所顧忌,這也是很多孩子慣壞的原因,由此可見實際上完全的快樂並不一定正確。就像我們病了吃藥或治療一樣,藥和治療帶來的苦澀或者疼痛並不是快樂的,但對人體的健康發展起到很關鍵的作用。那是不是快樂就不好呢,實際上我也不這樣認為,孩子的教育應該是向著對孩子利的方向發展的 這個利不只是長遠的發展,最好也能照顧及時的感受,這樣能給孩子更多的動力,也就更加長久。很多機構噱頭是好的但可能實際操作不出來,很多家長初心也是好的,但是沒能達到預想的效果,失望也能理解。最後想說人生並不是一場短跑而是馬拉松,不要急於求成,也不要擔心一朝一夕。給孩子更多的關心 溫暖和愛對孩子人生的影響更加重要,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美好的童年比一朝一夕的考試成績重要的多

  • 9 # 山客青

    答:“快樂教育”不打罵體罰,引導孩子從健康的思維去學習或處理問題,本來是非常好的出發點,如果教師本身就是有問題,就變成對學生不管不顧,歸根結底還是要加強對教師的教育方式的提升。

    某學校操場集合開大會,一老師發言拿著話筒足足半個小時都是用很嚴厲的話語批評學生,某某學生犯了什麼錯?某某班某某級某某學生做了什麼錯事?半個小時沒有任何愉悅而言。整個會議聽起來讓人特別反感。

    某學校一校長,帶領全校小學生去海邊游泳,學生10歲左右的比較多,一女生上岸換衣服因為人多不想等,就直接脫光換上乾淨衣服,校長看到非常氣惱很想大喝一聲阻止她的行為,可他忍了下來,他注意周圍的情形,所有聊天的,還在聊天,嬉戲的繼續嬉戲,沒有一個人正眼去看人群中女孩脫光換衣服。

    事後校長總結,如果那天當時他大吼一聲,所有的人都會看向這個脫光的女孩,那女孩才會意識到自己錯了,也深深會在別人和自己心裡面留下一個不知羞恥的印象。

    快樂教育就是從孩子心靈開始,一言一行的教導,一點一滴的培養。

    老人找到這位班主任老師說他可以讓這幾個學生變成優秀學生,班主任老師急忙請教,老人說你留一節課給我就行,班主任老師就安排老人來上課,開始上課時,老人講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讓每個學生哈哈大笑,自由提問,結果調皮的學生不調皮了,很認真提問題,這時老人說我會看相,我知道你們這一生以後會是什麼人,個個學生都想知道自己以後是什麼人,他找了很多個學生看相,當然這幾個調皮孩子都在其中,他跟其中一個最調皮的孩子說,哎呀,不得了啊,你以後是個大才子啊,而且是國家的棟樑啊,而且露出了非常崇拜的眼神,從此這調皮的小孩,無論學什麼都非常的認真,非常湊巧的是,後來這小孩就是某國家的棟樑之才。

    快樂教育從心裡出發。老師們做到了嗎?

  • 10 # 壁線

    快樂教育一定是錯的!不止不會讓孩子學習好,而且會給孩子培養出一棵玻璃心,讓孩子缺乏抵禦打擊的能力。已經被帶壞了,瘋狂護犢子的家長們,快醒醒吧!你們家的娃,基本就毀到你手裡了!

    首先,我們要先理清一個理念。人的成長過程中,需要鼓勵,需要被認同,需要快樂,這沒有錯,是絕對正確的!但要明白,成長不只需要這些,還需要學會自我約束,妥協和擔當,千萬不要認為等孩子長大了再學,真的來不及!有些東西就是從小定性的,連自我修正的能力都沒學會,你指望他長大了怎麼去改呢?

    從來沒有一種單一的教學方式能讓孩子完美的成長。教育必須是多元化的。

    什麼是快樂?任何人都想一切由著自己順著自己來,孩子大人都一樣,快樂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那麼,只有快樂能行嗎?人總會有明知是錯但很想做的事,我們從小就要學會自我約束,自我管理,不被這些東西擾亂心神,不執著於這些東西,學會放棄那些錯誤的快樂。學會放棄的過程,本身就是不快樂的。比如喜歡吃糖的孩子,得不到足夠的糖時,他一定是不快樂的,怎樣讓他不要多吃糖呢?把孩子注意力吸引到別的他喜歡的事情上去?你會發現這不可能,因為他最喜歡的就是吃糖,其他的誘惑他會“不為所動”的。當你無法讓他“快樂的放棄吃糖”時,你就剩了兩種方法,給他糖和教會他約束自己,放棄這個錯誤的快樂。這時,你只需要告訴他一遍,不能吃。接下來無論是哭是鬧還是趴地下打滾,都不要向他妥協。時間常了他自然就明白,有些東西他就是再想要,得不到的就得放棄,就得按照正確的去做。

    咱們再舉一個例子,孩子從小都喜歡跑跑跳跳,摔跟頭是難免的。怎麼辦呢?一直跟在身邊護著?護不住的!把他放到一個全是海綿墊子的環境裡?一樣會崴腳的。換個思路,為什麼不讓他去摔一跤呢?摔疼了摔多了他就知道怎樣又能跑跑跳跳又不摔跤了。我們照樣護著他,只是護著他不要到摔跤會出重大危險的環境裡去。

    咱們再談談學習這回事。寓教於樂只是一種輔助的教學手段。小孩子是沒有常性的,不會長久的喜歡一樣東西,除了一直玩。比如孩子喜歡音樂,聽到音樂就會跟著音樂互動。於是你就想讓他學點樂器,看上去他也喜歡。可是,大家都知道,練琴是一件多麼枯燥的事啊!好的教育方法就是讓他受約束練琴以後要聽得到自己演奏出了美的旋律,甚至小夥伴都會羨慕他。這時,他是快樂的。慢慢的,他就學會了用自己的努力和堅持來為自己獲得快樂。在正課的學習中也是一樣的,首先是要約束他堅持學習,然後獲得肯定和快樂,他才有繼續堅持的動力和主動性。

    說了這麼多,大家應該明白教學中快樂和不快樂的方法都得有,一樣重要了吧?快樂和不快樂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學習中的快樂,沒有快樂教學。

    那麼這個幾乎害了一代人的快樂教學法為什麼會大行其道呢?其實,這東西是伴隨著校外教學被推出來的。家長也都是從學校一步步過來的,深知學校裡的日子沒那麼好過,沒那麼多快樂。心疼孩子啊!這時候突然有人告訴你,我可以讓你們家孩子快快樂樂的就能學習,你能不上當?當這種思潮氾濫成災以後,家長不但拿校外的快樂教學當榜樣,而且兩眼開始直盯學校,誰讓我們孩子不快樂我就找他算賬!於是,學校也開始妥協,不準體罰,不準點名批評,不準留堂……你到是滿足了自己的舐犢情深,誰來為孩子的健康成長負責啊???

  • 11 # 看熱鬧的不嫌事兒大啊

    實踐出真知。華人對孩子實行的打罵教育,隨著孩子的成長,弊端顯露無遺,於是,快樂教育的提法又很快被大家認可。但從效果看,這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其主要原因有:1.人們對快樂教育的認知有偏差。快樂教育的本意是寓教於樂,學生做學習的主體,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動手能力,自覺學習,樂於探索等各方面的能力,反對老師填鴨式的教學模式。

    而在實際操作中,大家普遍認為,只要不打罵孩子,不體罰刺激學生,進行賞識教育,減輕學業負擔,就能把快樂還給孩子。

    2.理論和實際嚴重脫節。一方面國情要求孩子不得不採用題海戰術,才能在高考的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在學校可以減負,可回到家補習班在等著孩子呢!

    另一方面,理論沒有被廣泛的運用到實踐中去,沒有強大的實踐經驗和能夠普及的教學方法做依託,快樂教育就成了無本之木。

    當年也有一些教師為此嘗試過過,如:把教室佈置成"圓桌會議"的形式,讓學生面對面交流,共同學習探討。可是弊端也出現了:課堂秩序不好維持,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並不是所有課節都適用此法;老師為此要付出很多精力時間,效果不理想,還影響了教學進度。所以,這種"課改"不了了之。

    正因為快樂教育沒有現成的公式可套用,國情又不允許長時間地摸索經驗。千百年來的教育模式,豈是朝夕能改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皇室戰爭如何剋制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