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萬法心生333

    很多是佛的弟子們寫的,佛平日裡講佛法,或者是和人對話問答就有弟子記錄,然後取名稱呼為各種經,比如《金剛經》《楞嚴經》《妙法蓮華經》等等。

  • 2 # 彥郎

    都是佛弟子們記錄的佛與眾生,弟子的對話,講述,開示以及佛弟子對佛法的感悟等。佛為什麼不親自寫經書呢?據我瞭解法無定法,對不同的受眾有不同的法,但佛法是一不是二,萬法歸宗。對於佛法貴在領悟而自然而然的行持,不在於相。因此,只要不斷領悟佛法,找到回家之門,不在於念多少佛號,更不在佛像面前燒多少香,磕多少頭。

  • 3 # 開心生活靜心前行

    最早的古印度佛經,是由佛弟子們集結編制的,第一次集結是佛祖涅槃後不久編制的,主要內容是講述佛祖生平的言傳及身教。第二次集結是佛祖涅槃幾十年後整理的,並分化出經臧,律臧。第三次集結是佛祖涅槃200多年後整理的,又加進去古印度後世高僧們論臧。而我們現在看到的佛經都是漢唐以後大德高僧們翻譯過來的版本,其中也夾雜著高僧們自己的觀點。阿彌陀佛!!!

  • 4 # 欣樂4749

    實際上,並不深奧。意義模糊不明確,導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與理解,同時還有不同的引深與拓展。古人文言文式的表意"字與詞"歸於古人的猜迷文化,發揮人的不同臆想,博大精深,…

  • 5 # 流浪大饅頭

    阿難寫的!佛經裡的第一句都是“如是我聞”,意思就是他從佛陀那裡聽來的,他有過耳不忘的本領,把聽到的都給記下來了。

  • 6 # 這個內容豐富

    傳說是佛佗弟子記錄的,佛說的話。也就是口傳的,就憑那些佛經支撐不起千年的佛教,應該是關鍵的傳承根本不是佛經

  • 7 # 吳憨頭

    很深奧嗎?二維空間的螞蟻自然觀三維空間的人類類似盲人摸象。同理,人類觀佛祖也是盲人摸象。不過,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 8 # 江舟子593

    佛經是釋迦牟尼的弟子經三次部派集結,回憶寫出來的,開始就用如是我聞:以阿唯迦葉二人為主⋯⋯經過眾弟子同意,表示確實是親耳聞聽世尊親口這樣宣講的⋯⋯所以採用如是我聞⋯⋯佛經不深奧,認為深奧可能是因為文化的差異罷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實修實證,六祖惠能在沒有文化的前提下都能領悟其大乘佛法的精隨⋯⋯

  • 9 # 億萬星宇

    佛經有好多 作者也有不少 至於深奧 那倒是不至於 看不懂是因為佛家專有名詞多 與眾不同的概念比較多 再就是成書年代早 古代各個歷史時期 人說話的方式不同 寫文章的文體也不同 不懂這些名詞 概念 文體 就看不懂這些佛經 現在世傳的大部分佛經都有白話翻譯版 你可以先買這些翻譯版看看 然後等學的佛家概念多了 古文知識多了 自然就能看懂古書佛經了 再學點梵文 印度原版佛經都可以直接看了 不過梵文可是個語言大坑 文字規律混亂 梵文可能是現今破譯了的語言文字中最難學的了

  • 10 # 半斤棉

    其實就是外華人寫的所見所聞,寓言故事,並不深奧,只不過翻譯的時候語言並沒融會貫通,或者是直接音譯的。

    你讓印度的讀讀《論語》,他們能懂個求

  • 11 # 弗學漫話

    這個問題歷史都存在著爭議,關鍵看回答的角度。

    原始佛教的四阿含經是集結的

    確切地說,佛陀與孔子都屬於不著書立說,其所謂的佛說,都是弟子們的記錄的言行錄。

    佛陀入滅後出現幾次集結,第一次集結並沒有形成文字,第二次才開始形成文字,當時集結分為兩大部分,確切地說一是上座部,一是大眾部,為何同時出現兩種集結呢?

    上座部是以大迦葉尊者組織的,地點在七葉窟,選取五百名證四果的阿羅漢參加經書集結,可以說是當時的高階知識分子,大多是佛陀的聲聞弟子,由阿難頌出經藏,有優波利頌出律藏,最後集結出三藏。

    而另一部分要求參加,卻被上座部拒之門外,於是就在距離七葉窟70裡的地方另搞了一場集結,由富蘭那組織的,人數眾多,他們共集結出經、律、論、雜和密五藏經典。

    從歷史的考察情況看,這些都比較接近原始佛教的教義,特別四阿含經的成書,基本代表了佛陀的思想。

    從這個角度講,四阿含經是佛學的,弟子集結的。

    大乘佛經是如何來的,存在很大的爭議

    上座部一般被大乘貶之為小乘,在大乘經典中更斥為“焦芽敗種”,所以從歷史上看小乘是不承認大乘,認為大乘非佛說。

    這樣一來,對於大乘經典,存在著造經說,並且這種造經的速度也相當高。

    所以大乘是不是佛說,就成為千百年來的爭論的焦點,我們翻開大乘經典就可以看到有的是從龍宮取回的,有的是菩薩傳回的等等,不一而論,帶上了神秘的神學色彩,這也難怪,如果造經的人說是自己寫的,影響不大,並且難以流通,所以本本經都是“如是我聞”了,所以有學界調侃說,佛的弟子膽大包天比比皆是。

    但不管如何,造經者也都是大智慧,但這種大智慧是否佛教的純正血統,也不好說。

    佛經的思想為何在一脈相承思想上存在著令人不解的矛盾

    佛教的發展,特別是大乘發展,吸收了相當多的其他派別的思想成果。

    因為大乘在發展中,其他派別,或者外道,也會加入到大乘之中,他們原有的思想系統也便會與佛教教義相融合,所以使大乘有著無限的生命力。

    但他們的發展和拓展也不是任由放任的,而是遵循佛教的三法印或四法印進行的,由於他們原有認識不同,思想體系不同,所以在繼承和發展的過程中難免各說各的,出現矛盾也很正常,如中觀派與瑜伽行派空有之爭,大小乘的究竟之爭等等,所以這些用現在的佛教的提法,就存在著一個圓融的地方,也就是說各種都對,因為是方便說。

    總之,佛經是誰寫的,四阿含是佛說的,弟子集結的,至於大乘佛典,按佛教的說法當然也是佛說的,但是從其他角度考察,就會有不同的結論,但不管如何,寫出這樣的經典都有著豐富的思想系統,具有超脫的大智慧,按大乘所說,魔王波旬也是魔佛,所以說,佛經是誰說,是誰寫,想想也就是了,一念是魔一念是佛。

  • 12 # 雲說414

    眾所周知,佛經是由釋迦牟尼佛的比丘弟子們在佛涅槃後,根據佛的生平講法結集而成的。第一次結集,又稱“王舍城結集”,相傳,是在釋迦牟尼佛入滅的當年雨季,在摩揭陀國王舍城外毗婆羅山的七葉窟(畢缽羅窟)舉行的,重述佛陀教誨的集會,這是佛陀涅槃後,佛教比丘僧團舉行的第一次佛經結集活動。參加結集的是以釋迦牟尼的大弟子摩訶迦葉為首的五百比丘。

    釋迦牟尼佛入滅涅槃之時,身邊只有阿難尊者等少數比丘弟子。時在外地的摩訶迦葉長老等人聞訊趕去,參加了佛陀遺體荼毗火化儀式。對於釋迦牟尼佛的涅槃,絕大多數的比丘弟子悲痛萬分,但也有少數懈怠比丘感到快慰。他們說:佛陀在世時,經常說,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如今我等擺脫了約束,從此可以任意所為了。聽到這一種的議論,摩訶迦葉長老心裡十分擔憂,遂由此而萌發出了結集佛陀遺教的工作,據教理來治理佛教僧團的念頭,傳承佛陀的教誨,應該編集所有佛經法藏,這就是早期佛經四阿含經(《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增一阿含經》)來歷。

    當時,摩訶迦葉長老的想法,得到了憍陳如尊者等眾多比丘弟子的贊同。於是,就商量在即將到來的夏安居的期間,在迦蘭陀竹園往西南走五六里,南山北面大竹林中,有個大石室(七葉窟,也稱畢缽羅窟)前舉行結集大會。作為支援,摩揭陀國的阿闍世國王特地在七葉窟前營建了精舍,以供與會者的結集的比丘僧人居住和休息,並提供了所需的四時飲食和生活用品。

    王舍城七葉窟的這次結集是在摩訶迦葉長老的主持下,從六月下旬開始的,至九月下旬結束,一共歷時三個月時間。佛經結集的法會上,先由優波離尊者誦出律藏,次由阿難尊者誦出經藏,經文的開頭句式是“如是我聞”。此一說法,是依據《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二、《五分律》卷三十、《善見律毗婆沙》卷一。

    另外,有一些佛典,如《十誦律》卷六十、《四分律》卷五十四、《大智度論》卷二等認為,會上,還由阿難尊者誦出了阿毗曇藏,即論藏一。在唱誦每一部經典時,誦持者必須逐一回答摩訶迦葉長老有關釋迦牟尼佛說法的地點、物件、緣由等方面的提問,然後誦出釋迦牟尼佛在那一次說法時所說的內容,在得到與會比丘大眾等一致認同之後,方為定本,這就是早期佛教《四阿含經》的內容。

    早期印度原始佛經的開卷語“如是我聞”,意思是“我(等)親自聽到佛這樣說”,便是由此而來的。不過,由於古印度一直盛行以記誦口述(口口相傳)的方式傳授大德聖人的語錄經典,當時佛教僧伽團體也不例外。誦出的律本和經本並沒有當即記錄成文,成文的佛經相傳是在公元前1世紀左右開始出現的,因此,當時形成的是佛經(也就是後來所稱的貝葉經),是經過核准的口語佛經,而不是文字佛經(或稱書面佛經)。

    另外,據玄奘三藏《大唐西域記》卷九等記載,沒有應邀參加五百人結集的人,在離七葉窟不遠的地方,同時也舉行了一次結集(窟外結集),被稱之為“大眾部結集”,這是有別於摩訶迦葉長老的“上座部結集”。說在第一次結集時就存在一些不同意見是可能的,因為《五分律》、《四分律》等都提到有個名叫富蘭那一又作“富婁那”)的長老,他是從印度南方等地趕了過來,與摩訶迦葉一起討論經與律,提出他親自聽到的一些律文也應受持。但說當時已明顯地分裂為兩大派,並同時舉行了兩次結集,這當是部派佛教興起後的說法,這種說法流傳真實性,有待我們繼續研究和考證。(王壽雲)

  • 13 # 六度萬行967

    據史料記載,釋迦牟尼佛示現涅槃後,弟子們為使佛法聖教廣為流傳,後繼有人,由迦葉尊者主持結集事由,由阿難尊者口述出當時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的語句,然後由與會的諸多尊者、大阿羅漢們共同認可,再將經文整理後記錄在貝葉紙上,以供閱讀。此後還有三次結集,這些結集活動極大豐富了經藏、律藏、論藏及十二部的內容,對佛教的普及和傳承起到了極大作用。

  • 14 # 風平浪靜141848616

    當年,佛陀講法四十九年,不是思考說出的,而是從自性流露出,親口所說。所以佛經第一句是如是我聞,若不是佛陀所講,沒有如是我聞四字。普通人即使再聰明,也無法說出。佛陀涅槃後,由阿難等大弟子集結,寫出。這才有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無上珍寶。

  • 15 # 吉月文

    這個題目內涵其實非常大,遠超一般人的想象。

    先談一下現存佛經的情況。佛經的內容,在不同的宗派是有差別的。目前來看主要有三個體系。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和南傳佛教。漢傳佛教指的就是包括中國大部分地區漢族地區以及日本南韓北韓,再加上越南大部分地區,所信奉的佛教。藏傳佛教的分佈,除了藏區也就是西藏,青海大部,四川西部,以及雲南的一部分地區,在新疆內蒙古東北也有相當程度的分佈。此外在北京和河北等地也有少量寺廟,比如北京著名的雍和宮就是藏傳佛教寺廟,承德避暑山莊內也包括了一定數量的藏傳佛教寺廟。藏傳佛教在蒙古,尼泊爾,不丹以及印度的小部分地區也有相當數量的信徒。南傳佛教主要分佈在斯里蘭卡和中南半島上的幾個國家,比如泰國,緬甸柬,埔寨和寮國。中國雲南和越南南部少部分地區也有傳承。

    宗派不同佛經的內容是有很大差異的。因此就形成了三個大藏經系統。大藏經是佛教的說法,其實就是佛教所有經典的彙編。三個大藏經系統內部又有不同的版本。比如漢傳佛教當中漢文大藏經和日文大藏經就有一定的區別。能夠收入大藏經,基本上就可以理解成廣義的佛經了。

    接下來談大藏經的構成和三大體系的差別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哪個體系,都是按照經律論三藏的體系進行編著的。經指的是佛陀或者菩薩的教誨所形成的文字。律實際上就是戒律。論是後世僧侶對於佛經的理解認識和闡發所形成的著述。狹義的佛經指的就是大藏經當中的經藏部分。在這三部分當中論的後世著作身份是非常顯著的。所以肯定就不需要討論是不是有佛陀所寫或者所著。至於律,內容最少中派之間的差異也比較小,一般認為是從佛陀創立佛教開始一直延續下來的,所以也沒有什麼太大的爭議。爭論主要出在經藏部分。

    現存三大大藏經體系經藏部分的內容差異非常大。漢文大藏經經藏部分的內容最為豐富,藏文次之,南傳巴利語內容最少。巴利語是一種歷史久遠的語言,但沒有文字。有人說是古印度語言,但現在學術界有爭議。南傳佛教各國用自己的文字記錄巴利語,形成了各自的大藏經系統。

    漢文大藏經當中的阿含經,和南傳大藏經當中的經部,有一定的對應關係。阿含是梵文的音譯,有久遠之意。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阿含經和南傳大藏經的經部,應該是佛教經典當中歷史最悠久的佛經。其中的雜阿含和南傳大宗經當中的相應部,被很多學者認為是其中最古老的一卷。很有可能是源於最早的由迦葉主持的結集所形成下來的經典。

    講到這裡就要退回來談一談現存早期佛教史料當中所記載的佛陀著述的情況。和當時的很多著名思想家一樣,佛陀也是述而不作。也就是透過直介面頭交流的方式來傳播自己的思想,而不是透過文字。佛陀死後,佛教僧團的管理權落到了他最重要的弟子迦葉身上。他決定將佛陀生前的教誨透過整理的方式傳承下去。於是,佛陀弟子當中記憶力最好的阿難承擔了這樣一個職責,在500名弟子面前背誦佛陀身前所有的重要語錄。每一句話都要得到這500人的一致認可才能保留下來。這個過程在佛教當中有一個專門的稱呼叫結集。在當時書寫材料昂貴且文盲眾多的情況下,以背誦的方式傳承佛陀的言論,從而間接傳承了佛陀的思想。結集這樣一個過程,實際上就是對背誦內容的一種集體性的修訂。

    從早期佛教史料的記載可以看出,佛經的數量在當時遠不如當代那樣浩如煙海。其實內容應該是很少的。那麼現存這麼多的佛經又是從哪裡來的呢?這裡邊又涉及到佛教在後來的一個分裂和變化發展歷程。

    在佛陀去世之後大約200年的時候,佛教僧團發生分裂。一部分主張改革的青年僧人形成了大眾部,主張對原有的佛教思想進行修改,以適應當時社會的需求。而另外一些主張堅持傳統的老年僧人則成為了上座部。他們就是現在南傳佛教的前身。因為發生分類,所以對佛教經典的傳承和解讀自然也就發生了不同的意見。雙方分道揚鑣之後,佛經內容就開始出現差別。

    到了公元元年前後,北印度貴霜帝國成為了當時佛教的發展中心。其實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佛教開始向中國進行傳播。貴霜帝國當時既和中國有著交往,同時和中東的波斯乃至於古羅馬地區都有較為密切的聯絡。因此這個時候,以大眾部佛教為基礎,吸收了少量上座部佛教思想,以及印度本土婆羅門教和波斯拜火教,再加上古希臘宗教的影響,就形成了一個新的佛教教派,大乘佛教。大乘指的是能夠同時容納多人乘坐的馬車。與之相對的是,小乘佛教。這是大乘佛教用來對之前的大眾部和上座部佛教進行貶稱的一種稱呼。指的是隻能夠由一人乘坐的馬車。從這個名稱上看就體現了兩種思想。早期佛教特別強調個人的自我解脫,大乘佛教開始提倡透過幫助他人解脫,從而實現自身解脫,也就是有普渡眾生的思想。

    大乘佛教的興起,自然要有相應的經典來進行闡述和表達。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有了所謂的龍樹取經的傳說。龍樹是一個傳奇性的人。他的活動年份現在都沒有辦法確定。關於他的很多傳說,非常傳奇。也有學者認為,很有可能是多個人都擁有這樣一種稱呼,所以才引發了後世解讀的混亂。根據傳說,佛陀在世的時候,世人愚鈍,佛陀只能講小乘法,也就是提供自我解脫的法門。而佛陀其實還講過大乘法也就是能夠普度眾生的法門。記錄這些佛法的經典就是大乘經。龍樹在機緣巧合之下進入龍宮,得到了龍王贈送的大乘經。於是大乘經就開始傳播開來。這是傳說當中對於大乘經由來的一種解釋。漢傳佛教是大乘佛教。所儲存的經典,除少部分以外都是大乘經。

    大乘佛教興起以後,逐步成為了印度佛教的主體。到了公元九世紀,大乘佛教進入了衰落階段。這一時期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進入了密教發展階段。所謂密教也叫密宗。指的是透過隱秘的師徒相傳的方式進行佛法的傳承的宗派。原本是大乘佛教的一個宗派,後來成為了大乘佛教的主體。密教的特點是吸收了大量的婆羅門教的內容。因此特別重視佛教的儀式儀軌。而密教的發展時期恰好又是藏區吸收佛教的一個重要階段。這就使得藏傳佛教呈現了以密教為主的這樣一種特點。藏文大藏經當中就保留了大量大乘佛教晚期密教經典。這是和漢文大藏經的一個很大的區別。密教經典當中的一些修行思想和方法與儒家文化有很大的衝突,因此在宋代時候設立的官方佛經譯場當中,並不翻譯此類經典。 漢文大藏經當中密教經典文獻就遠不如藏文大藏經豐富。但是早期大乘佛教經典的儲存,漢文大藏經要優於藏文大藏經。

    大乘經的由來當然不能夠用傳說來解釋。根據現在學術研究的成果。是當時大乘佛教的僧侶寫成的。因為佛經總是以佛陀或者菩薩的身份透過對話來闡述佛法,所以不可能保留作者的名字。

    漢傳大藏經當中還有一部分是華人寫的。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六祖慧能口述弟子注錄而成的壇經。除了此書以外,還有一些非常明顯的華人寫成,但是託名佛經的著作。比如佛說父母恩重經。此書明顯是受儒家思想影響而寫成的,其目的就在於調和儒家與佛家的思想矛盾。古印度人沒有這樣一種思想意識,是不可能寫這種書的。

    最後總結一下,沒有任何一本佛經是由佛陀本人寫成的。雜阿含和相應部,是目前現存最古老的佛經。兩者內容有一定的對照性,但又不完全相同,說明在傳承的過程當中各派都有自己的調整和修改。它們也不能完全反映最古老的原貌。而這兩本書的源頭,很有可能是最早佛經結集的成果。至於其他佛經,都是後世僧侶在原有佛經的基礎上編寫出來的。

  • 16 # 海闊天也高

    這麼龐大的文字文學系統放到現在也絕不是一個國家能編寫複製出來的,所以說除了遠古文明或者外星文明想不出其它。

  • 17 # 雙旗刀客

    佛經開頭基本都是:如是,我聞。意思是說下面所講的,都是聽說的。

    釋迦牟尼沒有留下書面佛經,後世出現的佛經基本都是佛家弟子根據口口相傳整理出來的。

    印度人沒有記錄歷史的傳統,現在印度的學者甚至要參考玄奘法師的《大唐西域記》來了解印度有關歷史。

    以上所述都是我聽來的,詳細情況可以查閱錢文忠教授的有關資料。

  • 18 # 無明愚痴至無無明盡

    如有錯解,敬請佛菩薩慈悲弟子的無明!“如來說…即非…是名…”無明愚痴的我理解深奧的佛經乃很古老的年代就存在了。釋迦牟尼佛修行至佛眼時自然到了萬法皆空,空亦生妙有的境界。而妙有即非有是名妙有,不執著任何相也。老師透過證悟只是發現佛法,而讓弟子們根據自己的緣而學習修行。一門法修學好了,即時丟下;再漸漸深入,再丟下;直至徹悟,通達自性。不需要多少多少法本都會背,過了河,還要揹著船爬山嗎?只舉一例:釋迦牟尼佛在宣說《法華經》時,曾有一品是“提婆達多品”。上面說釋迦牟尼佛在遠古時一個國家做國王時,曾拜一位仙人學習《法華經》,而這位仙人即是提婆達多的前世。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19 # 胡學秀

    我想佛經應該是有錢人寫的。幾百年幾千年前,貧民飯都吃不飽,再加上歷代皇帝的愚民政策,社會低層的人更不可能斷文識字。追一下歷史,讀幾本佛經,你就知道當時佛教的意義了。

  • 20 # 降伏其心

    佛陀住世時,弟子阿難是佛的秘書並照顧佛的起居。阿難有過耳不忘的能耐。佛涅槃後,眾弟子想把佛的教誨傳下去。就由阿難口述,其他弟子記錄並做證。這樣,就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佛經。

    其實,我們看到的佛經是古代的大德翻譯過來的。是從梵文譯成漢文的。那些譯經的大德擔心後人看不明白,儘量用近乎白話文的方式,可謂煞費苦心。

    有個巜壇經》,是六祖慧能的第子集結的。它是唯一的中國佛經。

    說佛經深奧也確實深奧,再深奧也怕用心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勞務合同是否受法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