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天的時候都可以看見很多人這樣,回想我考的時候,周圍大有這樣的人,甚至一些你看起來根本是不可能考的人,這個時候也突然像邊魔術一樣的變了一個人,在為考研忙碌著,這個並不奇怪,因為每個人都不是傻子,畢竟研究生的深造機會每個人都是非常的渴望的,有很多人問,什麼樣的人會考研?
一、近幾年來參加考研的人數不斷攀升,報考人數從2015年的164.9萬逐年攀升到2018年的238萬;
二、考研難度逐年增加,報錄比從2015年的3:1,上升到2018年的大約4:1,考研的全國整體錄取率在剔除推免生後只有20%
左右,即透過考研,每5個考研人只有1個能如願以償考上研究生;
三、211及以上高校研究生(包括985)的考研全國平均錄取率只有8%左右,即平均每100個考研人只有8個能被211及985高校錄取;
四、985高校的考研全國平均錄取率只有不到4%,即平均每100個考研人只有不到4個人能被985高校錄取。
這些結論一個比一個扎心。考研,能考上,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能考上好的學校,更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
書山有路在考研
一、矢志不渝型。這類考研人通常很早開始就有了要考研的規劃,往往大一最遲大二時就確定了考研的目標,有的甚至剛進大學校門時就確立了,此後的大學生活一直圍繞著這個目標在規劃和努力。這種型別中,一部分是接受周圍親友師長的教導,對人生早有規劃,認為讀研是進步的必由之路,是興趣或者就業規劃的剛性需要,因此早早規劃了考研並毫不動搖;一部分是認為自己高考比較失利,沒有發揮出應有水平,沒有進入自己心儀的學校,要透過考研進入自己心儀的學校,彌補缺憾同時提升自己,因此也早早規劃了考研並矢志不渝。
另外,這種型別的人中,還有一部分是二戰甚至三戰的考生,之前考研失利,沒有達成自己的目標,而選擇了繼續考研。這種情況是需要很大勇氣,才能克服困難繼續堅持的。
二、順應形勢型。這類考研人往往是在競爭很大的就業形勢下,預計本科畢業後未必能找到滿意的工作,看到周圍很多人都有考研的打算的情況下,也順應形勢,在規劃自己的時候,把考研作為目標,以提升自己的競爭力。這類考研人通常計劃考研的時間不會很早,通常在大二下學期或者大三上學期確立。
三、跟隨興趣型。這類考研人往往是因為在大學期間甚至在工作之後,發現了自己的真正興趣,而之前在本科所學的專業或者目前所從事的工作並非自己的興趣所在,於是計劃透過考研進入自己喜歡的專業學習,以便以後從事自己感興趣的行業和工作。
四、回爐再造型。這類考研人通常是已經參加工作的人,在工作的過程中,深感專業知識不足,或者學歷不足,或者工作不滿意,而很有再次進入學校回爐再造、提升自我的必要,因此或辭職考研,或邊工作邊考。回爐再造型的考研人,特別值得敬佩,因為要再次拾起書本學習併為透過難度很大的考研而努力,是需要很大勇氣和決心的。
每年春天的時候都可以看見很多人這樣,回想我考的時候,周圍大有這樣的人,甚至一些你看起來根本是不可能考的人,這個時候也突然像邊魔術一樣的變了一個人,在為考研忙碌著,這個並不奇怪,因為每個人都不是傻子,畢竟研究生的深造機會每個人都是非常的渴望的,有很多人問,什麼樣的人會考研?
一、近幾年來參加考研的人數不斷攀升,報考人數從2015年的164.9萬逐年攀升到2018年的238萬;
二、考研難度逐年增加,報錄比從2015年的3:1,上升到2018年的大約4:1,考研的全國整體錄取率在剔除推免生後只有20%
左右,即透過考研,每5個考研人只有1個能如願以償考上研究生;
三、211及以上高校研究生(包括985)的考研全國平均錄取率只有8%左右,即平均每100個考研人只有8個能被211及985高校錄取;
四、985高校的考研全國平均錄取率只有不到4%,即平均每100個考研人只有不到4個人能被985高校錄取。
這些結論一個比一個扎心。考研,能考上,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能考上好的學校,更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
書山有路在考研
一、矢志不渝型。這類考研人通常很早開始就有了要考研的規劃,往往大一最遲大二時就確定了考研的目標,有的甚至剛進大學校門時就確立了,此後的大學生活一直圍繞著這個目標在規劃和努力。這種型別中,一部分是接受周圍親友師長的教導,對人生早有規劃,認為讀研是進步的必由之路,是興趣或者就業規劃的剛性需要,因此早早規劃了考研並毫不動搖;一部分是認為自己高考比較失利,沒有發揮出應有水平,沒有進入自己心儀的學校,要透過考研進入自己心儀的學校,彌補缺憾同時提升自己,因此也早早規劃了考研並矢志不渝。
另外,這種型別的人中,還有一部分是二戰甚至三戰的考生,之前考研失利,沒有達成自己的目標,而選擇了繼續考研。這種情況是需要很大勇氣,才能克服困難繼續堅持的。
二、順應形勢型。這類考研人往往是在競爭很大的就業形勢下,預計本科畢業後未必能找到滿意的工作,看到周圍很多人都有考研的打算的情況下,也順應形勢,在規劃自己的時候,把考研作為目標,以提升自己的競爭力。這類考研人通常計劃考研的時間不會很早,通常在大二下學期或者大三上學期確立。
三、跟隨興趣型。這類考研人往往是因為在大學期間甚至在工作之後,發現了自己的真正興趣,而之前在本科所學的專業或者目前所從事的工作並非自己的興趣所在,於是計劃透過考研進入自己喜歡的專業學習,以便以後從事自己感興趣的行業和工作。
四、回爐再造型。這類考研人通常是已經參加工作的人,在工作的過程中,深感專業知識不足,或者學歷不足,或者工作不滿意,而很有再次進入學校回爐再造、提升自我的必要,因此或辭職考研,或邊工作邊考。回爐再造型的考研人,特別值得敬佩,因為要再次拾起書本學習併為透過難度很大的考研而努力,是需要很大勇氣和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