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純鈞LHGR

    過去的那些書,主要是因為避諱、傳抄有誤及後世改動,造成了個版本內容上有些許差異。

    對於《弟子規》《三字經》這類啟蒙書,如果是為了研究,那自然要選擇儘量古早的版本。可能有人會問,這種童蒙向的作品也有研究價值嗎?這就像我前幾天解讀《三字經》一樣,這類作品裡有一些內容是可以反映古代的社會情況的,比如說古人的教育觀、價值觀等等。

    但是,像這種值得研究的部分,其實讓一般人來看,他也看不出來,也看不懂。更何況,如果不是對這方面文化有一定涉獵的人,也很難接觸到特別古早的版本。所以,那些隨處可見的普通版就已經夠了。

    這類啟蒙書當然也可能存在被曲解誤讀的問題。不過,現在最常見的版本,實際都是經過有關部門和文學專家修訂過的,內容已經有所改動。這種情況下,即使真的有人曲解誤讀,其錯亦有限。

    換句話說,就目前常見版本的內容,你就算故意去歪解,也歪不到哪裡去。用算數來舉例的話,你算得再錯,10以內的加減法你還能錯到哪去?不會特別離譜,無大礙。

    事實上,之所以要對古代流傳下來的一些古籍內容進行修訂,就是怕某些人誤讀,或者被某些別有用心者故意曲解,所以預先設這樣一道防線,反而是有好處的。

    至於內容,經過精心修訂的版本,它的內容並不比原版差,甚至在思想上是更加正面的,不僅使古籍文章不失原意,更使讀者不會因此被坑。所以,就一般情況來講,根本不用去擔心曲解的問題,即使內容略有差異,但也都不對文字意義產生什麼大的影響。

  • 2 # 紹興李珍

    為什麼許多《弟子規》和《三字經》有些不一樣?曲解意思誰負責?

    答:許多不一樣還是有些不一樣?原文總不大可能大量改變吧?

    古有云:“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因為文的評價,是因人、因事、因時、因學識不同而大相徑庭,難以比較,雖然難比較,但比方“詩仙——李白”、“詩佛——王維”、 “詩魔——白居易”、 “詩鬼——李賀”、“詩聖——杜甫”,說明後人還是有比較的,並且是能夠比較的,這種比較是屬於眾口鑠金之談,但到底分辨出了不同。

    這種不同分辨出來了,但還是定不了第一與第二之區別,只是歸納了。有的是可以學習的,比方杜甫,可以作為教課本來讀,他的詩猶如一幅幅的畫,缺少靈動,但可以臨摹;有的是學不來的,比方李白,赤子情懷,一腔真情,靈魂清澈空靈如何學?

    回到題目,《弟子規》和《三字經》解釋的不一樣,完全容許,因為所解的人角度不一樣,每個人的解釋都是他的全部能力的總體反映。

    對文字的解釋,猶如爬山,能夠登高一步,就有一步的景緻;能夠爬到山頂,那麼景色是全方位的。真的看到全方位之景,那麼,他人之景,就全部知曉了。

    孟子有句話說得很好:“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用在學問上,就是由淺入深的路徑。正象:孩子有孩子的語言,學生有學生的語言,老人有老人的語言,這就是百花齊放的前奏曲,用得著如此在意到負責任的地步?那種整齊劃一的標準答案,叫“死板”。不能舉一反三,孔子是不會第二次教導的。敬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丹脆棗和冬棗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