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曹讀歷史
-
2 # 文以載道MZS
詩仙李白有“斗酒詩百篇”的情懷和豪氣,像一個滿懷高強武藝的大俠,遊歷大江南北,文以“斗酒詩百篇”,武以“千里不留行”仗劍天涯。這樣的李白,在唐朝絕對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天才。所以被很多人仰慕和敬佩,因此,他的愛情也應該是活活烈烈的。
但是事與願違,這麼優秀的帥才,劍客卻在愛情線上磕磕絆絆,離離合合。這可能也是天公地道吧,沒有誰會是十全十美的,當然李白也不能例外。
在愛情上,李白有過四段感情,史書上倒沒有明確記載李白的婚姻狀況。倒是他當時的一個粉絲叫魏顥的,也是唐代詩人,他寫的《李翰林集序》中有記載。他在為李白編的集子中有這樣一段話是這樣說的:“白始娶於許,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於劉,劉訣,次合於魯一婦人,生子曰頗黎。終娶於宋。”
算是給李白的婚姻做了一個概括,從這段記錄中,我們獲得許多重要資訊:李白結過四次婚,兩次是正式的,用“娶”字;兩次是一般的同居,用“合”字。
李白的婚姻很直白,“娶”的兩個都是有來歷,有後臺,有頭有臉的“大家閨秀”。
第一次“娶”的一個妻子是前宰相許圉師的孫女許娘子。其實,這段姻緣是公元727年在湖北襄陽經過朋友孟浩然撮合的。其實也談不上娶,就是當了個倒插門女婿。由於在婚後長達十年的時間裡,李白都生活在他老丈人家裡,寄人籬下的滋味本來就使他非常的鬱悶了,哪兒還有心思去琢磨其他的事情。這是李白的第一次婚姻,可能他還是抱著很負責的心態去對待的,並且從婚後得育一男一女兩子這個情況來看,雙方的婚姻生活還是十分和諧的。其子名:伯禽,(小字明月奴) ;女名:平陽。許氏於公元738年去世。
第二次“娶”的一個妻子是公元744年,李白在河南開封結識武則天時宰相宗楚客的孫女宗氏,要說起兩人的結識還頗有點浪漫的味道,說是李白酒醉梁園,詩興大起,便揮筆在牆上寫下了那首著名的《梁園吟》,然後歪歪倒倒的走了。走後不久,宗氏就和僕人來到了這,看見這首詩,久久不能釋懷。正好梁園的人看見了,馬上就要擦掉,宗氏便要求不能擦,並花千金買下了這面牆壁。於是也就留下了這段“千金買壁”的佳話。在很多史料的記載中,都描述這個宗氏是一才貌俱全的大家閨秀,並且宗氏美女也是忠實的道教信仰者,可以說和李白是志同道合。在李白因李璘案下獄,發配夜郎時,宗氏還多次施救,從此兩人沒再見面。李白很喜歡最後一個妻子宗氏,曾作詩《自代內贈》表達對妻子的思年。
有意思的是,李白這兩次娶的“妻子”都是當過唐朝宰相的孫女,這可能在李白自己的選擇中是有取捨的。首先是在“大樹下面好乘涼”,在生活上不至於為“五斗米折腰”;其次,對李白混跡唐朝官場有一定的幫組作用,少走彎路。所以,李白對這兩個“妻子”還是有始終的。第一任妻子為其續延香火,生了一男一女,直至去世,他們還是有感情的。第二任妻子(也就是第四段感情),看來也是真感情,而且宗娘子也是個文化人,懂得李白的心思,而且不離不棄,李白因李璘案下獄,發配夜郎時,宗氏還多次施救。讓李白百感交集,寫下了《自代內贈》表達對妻子的思念。
至於魏顥說的那兩段“合”的感情,筆者認為是李白的隨情而作,為什麼這樣說,李白在第一次取的妻子去世後,一段時間過後,像他這樣“斗酒詩百篇”,“千里不留行”的人是耐不住寂寞的。所以找到合適的同居者來代替也是權宜之計。
於是在第一任妻子去世一年之後,李白合了一個姓劉的女人同居。這也是李白的第二段情感,可惜時間不長。不久,因為劉氏有些看不起李白,李白憤而離開。
李白的第三段感情,是魏顥說的“次合於魯一婦人,生子曰頗黎”,關於她,史料並無詳細記載,連姓氏都沒有。只說李白與一山東女子同居,只知道她是山東人,和李白育有一子,幾年後生病去世。
從以上看,李白除了同居的兩個女子外,對愛情還是有始有終的,至少對兩個“取”了的妻子是有感情和盡了義務的。
2019年9月4日於艾墨軒
回覆列表
李白:相見不相親,不如不相見
唐朝大才子李白,因為當代語文教材的原因,他給華人留下的印象只是豪放派詩人,而關於他的私生活,華人知之甚少。
史料中關於他的婚戀,最詳實的資料也只有魏顥《李翰林集序》中的一段話:“白始娶於許,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於劉,劉訣。次合於魯一婦人,生子曰頗黎。終娶於宋。”就是這麼簡短的幾句,卻讓後世的學者傷透了腦筋,為李白究竟生了一男一女還是隻有一女而爭論不休。碧華今天不想再陷入這種論爭的泥潭,只想說明一點,至少結過四次婚的李白,在那個時代以他的才情,對女人應是呼之即來,而女人們仰慕他把他當做最大的偶像是不容懷疑的。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風華絕代的男人,卻在一個女人面前碰了壁!
一首《相逢行》暴露了他的隱私——朝騎五花馬,謁帝出銀臺。秀色誰家子,雲車珠箔開。金鞭遙指點,玉勒近遲迴。夾轂相借問,疑從天上來。蹙入青綺門,當歌共銜杯。銜杯映歌扇,似月雲中見。相見不得親,不如不相見。相見情已深,未語可知心。胡為守空閨,孤眠愁錦衾。錦衾與羅幃,纏綿會有時。春風正澹盪,暮雨來何遲。願因三青鳥,更報長相思。光景不待人,須臾發成絲。當年失行樂,老去徒傷悲。持此道密意,毋令曠佳期。
這首詩寫的是他的豔遇,一個秀色女子,坐著極豪華的“雲車”,可以想象,剛去拜見過皇上的李白正春風得意,李白見了她便主動地打了招呼,這女子也不害羞,“金鞭遙指點”,就把李白帶到了一處娛樂場所,兩人觀看歌舞,一起碰杯飲酒,讓李白心旌搖盪,直把她當做了天上來的仙女。而且可以肯定是豪華包廂,只有兩人相處,並且可以推斷,喝了酒的李白有了衝動,對秀色女子提出了親熱的要求,在李白的心裡,一個陌生的女子願意與自己秘會,一定可以得手的,誰知這女子竟拒絕了!所以他惱怒地說:“相見不得親,不如不相見。”這句詩很露骨,意思是你這美人兒撩得我神魂顛倒,卻又要保持貞潔,那還不如不見面!看這喝酒了的李白多麼混帳,倒責怪起那女子不該陪他玩樂。
然後,唐朝大詩人李白又對這女子進行了反覆的引誘,直接提出要發生肉體關係,“胡為守空閨,孤眠愁錦衾”——你何必獨守空房呢?“春風正澹盪,暮雨來何遲。”“光景不待人,須臾發成絲。”趁著我還身強體壯,你也青春貌美,我們不如行魚水之歡吧!別說是當朝最大的偶像,就是一般的官員,如此反覆勾引,一般的女子也會借“醉酒”順水推舟,而從詩的結尾來看,那女子拒絕了李白厚顏無恥的要求,就在起身離開時,李白仍提出再找機會一起纏綿,這樣的場景,讓碧華看到的就不是高大的李白形象了,簡直如當今一些夜生活場所裡的無賴小兒。
這是李白所有關於女性的詩歌中,唯一瀰漫著失敗情緒的一首,憑著才氣和皇上對他的器重,李白在當時正春風得意,名聲遠播,女人們主動投懷送抱是很自然的事。誰料到在這個女人面前碰了一鼻子灰呢。於是,碧華對這個女人來了番揣測,這個女人非等閒之輩,她坐的是豪車,熟悉豪華娛樂場所,李白在拜見皇上之後“出銀臺”時遇到的,也就是在官府區附近相遇,證明此女人一定是達官貴人之妻,但文職官員,李白一般都熟悉,或許這女人是某將領之妻,將領駐軍在外,她不得不獨守空房,孤獨寂寞時才常去娛樂場所散心,雖說答應了與李白一起休閒的要求,卻仍堅守著自己的底線。只是無法得知,這女人的真實身份和姓名,所以讓李白的詩中充滿了神秘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