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一:釣行程打截口
所謂釣行程打截口就是在鉤餌下落過程中,讓魚在運動中吃餌,並將其釣獲,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增加子線長度
大家知道子線在鉛墜下方,拋竿入水後鉛墜領先下落,當鉛墜受到浮漂浮力制約,不再加速下落時,鉤餌和子線開始慢慢下襬,這時如果子線越長,鉤餌下襬距離越大,給半水中的魚留出充分的吃餌時間,提高中魚機率。所以這種魚不下底的情況下,可以將子線適當變長,並且上推鉛皮座,採用半飛鉛的方法作釣。
2、減輕餌料比重
餌料比重是單位體積重量的大小,也就是同樣一塊餌料重量不同;改變餌料比重可以透過新增狀態餌的方法來調整;比如輕麩、雪花粉、超誘和粘粉,前三種狀態餌新增到餌料裡會讓餌料變得蓬鬆、柔軟,但是會使餌料過散,附鉤性降低,所以同時要配合加入粘粉,這樣就解決了餌料過重的問題,讓鉤餌入水後下落的時間更長。
3、使用圓棗核型浮漂
浮漂的漂身有圓豆型、棗核型和錐形三種;每種形狀特點不同,圓豆型和棗核型類似,長腳長尾翻身平穩、下降緩慢,綜合性能較好;錐形有長錐形和短錐形,漂腳短、翻身迅速、下降速度較快,可以讓鉤餌快速到底,適合有雜魚鬧鉤和深水作釣。所以,為了釣行程打截口,浮漂選擇很重要,一定要下落慢才可以,這時圓棗核型浮漂就非常適合。
4、提高拋竿頻率
在釣法上要調高目釣低目,增加浮漂翻身後露出水面的目數,方便捕捉魚的吃口訊號;釣行程打截口這種作釣方法主要釣獲半水和離底的魚,當鉤餌到底之後,逗一兩下浮漂,立刻抬竿上餌拋下一竿,不能釣底死守。
小結:釣行程打截口主要目的是全水層搜尋魚去釣,需要將以上四個方面完美結合,讓其相互配合,協調一致,單獨一兩方面的改變不會有很好的效果。
釣浮很好理解,既然魚不在底部那麼就採用離底的釣法,釣浮重點是帶餌調漂和找魚層,具體方法如下;
1、帶餌調漂方法
第一,重鉛找底瞭解水深;在鉛皮座或者魚鉤上加一塊重鉛,拋竿入水到釣點,測試水的深度是否合適作釣,通常情況水深在1.5以上才能滿足釣浮的條件。
第二,半水調調漂;將浮漂下拉一個半子線長度,掛兩個正常大小的餌料,修剪鉛皮讓浮漂露出水面一定的目數,這個目數就是我們所要釣的目數,也就是調目等於釣目。這樣調漂就完成了,可以作釣了。
2、搜尋魚層
小編找魚層的方法是從底部向上找,使用面餌作釣時,透過不斷的拋竿,一邊作釣一邊誘魚,透過浮漂翻身出現的截口漂相確定魚的截口位置,從而找到魚的所在水層。另外,當魚進窩以後,假如在鉤餌的上方,會出現蹭線或者提竿錨魚的情況,那麼這也說明魚在上方,需要下拉浮漂,繼續搜尋。這裡需要注意一點,如果魚口不是很快,不建議釣浮。
魚離底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魚情,多表現為魚星直冒卻不咬鉤,透過釣行程打截口的方法可以相對有效的應對,但是這種起浮的情況魚口並不會很好,釣友們要有心理準備;總之,要多摸索,善於改變、大膽嘗試,慢慢積累經驗,長此以往就可以應對各種魚情。
方法一:釣行程打截口
所謂釣行程打截口就是在鉤餌下落過程中,讓魚在運動中吃餌,並將其釣獲,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增加子線長度
大家知道子線在鉛墜下方,拋竿入水後鉛墜領先下落,當鉛墜受到浮漂浮力制約,不再加速下落時,鉤餌和子線開始慢慢下襬,這時如果子線越長,鉤餌下襬距離越大,給半水中的魚留出充分的吃餌時間,提高中魚機率。所以這種魚不下底的情況下,可以將子線適當變長,並且上推鉛皮座,採用半飛鉛的方法作釣。
2、減輕餌料比重
餌料比重是單位體積重量的大小,也就是同樣一塊餌料重量不同;改變餌料比重可以透過新增狀態餌的方法來調整;比如輕麩、雪花粉、超誘和粘粉,前三種狀態餌新增到餌料裡會讓餌料變得蓬鬆、柔軟,但是會使餌料過散,附鉤性降低,所以同時要配合加入粘粉,這樣就解決了餌料過重的問題,讓鉤餌入水後下落的時間更長。
3、使用圓棗核型浮漂
浮漂的漂身有圓豆型、棗核型和錐形三種;每種形狀特點不同,圓豆型和棗核型類似,長腳長尾翻身平穩、下降緩慢,綜合性能較好;錐形有長錐形和短錐形,漂腳短、翻身迅速、下降速度較快,可以讓鉤餌快速到底,適合有雜魚鬧鉤和深水作釣。所以,為了釣行程打截口,浮漂選擇很重要,一定要下落慢才可以,這時圓棗核型浮漂就非常適合。
4、提高拋竿頻率
在釣法上要調高目釣低目,增加浮漂翻身後露出水面的目數,方便捕捉魚的吃口訊號;釣行程打截口這種作釣方法主要釣獲半水和離底的魚,當鉤餌到底之後,逗一兩下浮漂,立刻抬竿上餌拋下一竿,不能釣底死守。
小結:釣行程打截口主要目的是全水層搜尋魚去釣,需要將以上四個方面完美結合,讓其相互配合,協調一致,單獨一兩方面的改變不會有很好的效果。
方法二:釣浮釣浮很好理解,既然魚不在底部那麼就採用離底的釣法,釣浮重點是帶餌調漂和找魚層,具體方法如下;
1、帶餌調漂方法
第一,重鉛找底瞭解水深;在鉛皮座或者魚鉤上加一塊重鉛,拋竿入水到釣點,測試水的深度是否合適作釣,通常情況水深在1.5以上才能滿足釣浮的條件。
第二,半水調調漂;將浮漂下拉一個半子線長度,掛兩個正常大小的餌料,修剪鉛皮讓浮漂露出水面一定的目數,這個目數就是我們所要釣的目數,也就是調目等於釣目。這樣調漂就完成了,可以作釣了。
2、搜尋魚層
小編找魚層的方法是從底部向上找,使用面餌作釣時,透過不斷的拋竿,一邊作釣一邊誘魚,透過浮漂翻身出現的截口漂相確定魚的截口位置,從而找到魚的所在水層。另外,當魚進窩以後,假如在鉤餌的上方,會出現蹭線或者提竿錨魚的情況,那麼這也說明魚在上方,需要下拉浮漂,繼續搜尋。這裡需要注意一點,如果魚口不是很快,不建議釣浮。
寫在最後:魚離底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魚情,多表現為魚星直冒卻不咬鉤,透過釣行程打截口的方法可以相對有效的應對,但是這種起浮的情況魚口並不會很好,釣友們要有心理準備;總之,要多摸索,善於改變、大膽嘗試,慢慢積累經驗,長此以往就可以應對各種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