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1
回覆列表
  • 1 # 老石頭和田玉

    京劇《戰樊城》又名:《殺府逃國》

    它講的是戰國時期,楚國的相國伍奢,是太子的太傅。因為直言參諫楚平王,被奸佞大臣費無極進讒陷害。楚平王大怒,將他打入大牢要殺了他。費無極以伍奢有兩個兒子伍尚、伍員,在樊城鎮守為懼。他其中一個兒子伍員且有舉鼎力,考慮不除掉他終究必定復仇,是以為後患。所以就想把他們一網打盡。於是逼迫伍奢讓他在獄中寫信給他的兩個兒子,叫他們到這裡來。他的兩個兒子在樊城收到了父親的信後,伍尚打算前往,伍員說:“楚王召我們兄弟,並不打算讓我們父親活命,擔心我們逃跑,產生後患,所以,用父親作人質,欺騙我們。我們一到,就要和父親一塊處死。對父親的死有什麼好處呢?去了,就叫我們報不成仇了。伍尚去了以後,果然與父親一同遇害。費無極見伍員抗命不進京,就知他必會報復,隨後急遣武城黑率師前往捉捕。誰知他們剛剛相遇,就被伍員一箭射中,嚇得大驚而退,不敢窮追。而伍員於是得已脫身投靠吳國去了。

  • 2 # 奇怪什麼名字

    《鼎城春秋》是一出連臺大戲,也叫《全本伍子胥》。其中包括《戰樊城》《長亭會》《文昭關》《浣紗記》《魚腸劍》等戲,既可以連著上演,也可以分幾折單獨演出。每一出都精彩出現。

    《戰樊城》是全劇的頭一折,寫楚國的宰相伍奢在金殿上直言諫阻,平王對他十分怨恨。佞臣費無忌得此機會,屢屢進諫,陷害伍奢。平王盛怒之下,將伍奢下獄,意欲殺害。費無忌以伍奢上有二子,一名伍尚,一名伍員(伍子胥),擁兵自重,鎮守樊城。而且,伍員能征善戰,有舉鼎之力,苦不根除,將來必遺後患。因此,要殊殺伍奢,必須斬草除根,一網打盡。平王依計,誘逼伍奢在獄中修書,謊稱二子守城有功,聖上招二子還朝封賞,加官晉爵。費無忌得書後,命親信敖絳士冒充伍府門客前往樊城下書。

    伍尚兄弟得書後,見信中隱有“逃走”二字,伍尚將信將疑,欲遵命還朝,伍員立阻不可,言其還朝必然凶多吉少。繼而兄弟議定,伍尚回京以全忠孝,伍員依舊留守樊城,如若有變,可當復仇。及至伍尚回到京城,果然與父同遭殺害。費無忌見伍員抗命不歸,急忙派遣大將武城黑,率兵包圍樊城,捕殺伍員。武城黑被伍員一箭射傷,大驚而退。伍員隻身逃脫,滿懷仇恨投奔吳國去了。

  • 3 # 中醫生命科學

    楚平王既囚伍奢,費無極獻計,逼伍奢修書,誆其二子伍尚、伍員至都,剪草除根。伍尚兄弟鎮守樊城,得信,伍員心疑不去,伍尚一人前往,果被平王連同其父斬首。又派大將武城黑領兵捕拿伍員,伍突圍,箭射武城黑,逃往吳國。

    見《左傳·昭公二十年》,《越絕書》,《列國演義》第七十二回及《史記·伍子胥列傳》。

  • 4 # 二大賢

    《戰樊城》又名白虎鞭,其講的是楚國的楚平王聽信奸臣費無極的讒言,囚禁忠良伍奢,並命伍奢寫信召其子伍尚,伍員(伍子胥)進京,欲一併殺之,斬草除根。鎮守樊城的伍尚、伍員見信後,伍員心生疑慮,勸伍尚不要前往,伍尚不聽進京見父,最終與父親伍奢一同被害。楚平王又派大將武城黑捉拿伍子胥,伍子胥不敵,棄城逃往吳國。

  • 5 # 往視回顧重溫經典

    《戰樊城》京劇名斷,該劇說的是在戰國時期,楚國相國伍奢,為太子建傳。因直諫楚平王,被佞臣費無極進讒陷害。楚平王大怒,將伍奢之大獄,意欲除死!而後奸佞費無極以伍奢有二個兒子伍尚、伍員,在樊城鎮守。且伍員且有舉鼎力,如果不除終必復仇,遺留後患。因此定下毒計要一網除盡!他們逼令伍奢在獄中寫信,招其兩個兒子還朝,後其二子在樊城得信並看穿奸計,伍尚欲回,伍員則極力阻止,若回必被害。繼而議定,伍尚往以盡孝,伍員留以任復仇。後伍尚果與其父伍奢一同遇害。費無極見伍員抗命不進京,知必報復,急遣武城黑率部前往緝拿!交戰中被伍員一箭射中,大驚而退,不敢窮追。而伍員則率部脫身投吳國而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個多月的拉布拉多犬,拿什麼來訓練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