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23先生路過
-
2 # 聞道踐行
對我來說,自律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刷牙一樣,有時候甚至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這些年,已經習慣了跑步、健身、早睡、讀書、冥想、低碳多脂。大多時候,不是刻意為之,而是慣性驅使。
聊一聊個人的一些感受吧。
賦予重要的意義做任何事情,如果我們認為沒有意義,很難繼續做下去。就像人際交往,如果你感覺不到他/她的溫度,很難和他/她成為朋友。
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我們首先為它賦予重大的意義,比如,減肥對我很重要,只要我們能再瘦10斤,一定神清氣爽,穿任何衣服都很好看。
我們只會做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這是生存的本能。
培養習慣開始,我們塑造習慣,此後,習慣造就我們。
養成一個習慣,最好的方法就是把習慣迴路重複21天。
習慣迴路包括4個部分:暗示(Cue)、渴望(Craving)、響應(Response)和獎勵(Reward)。
比如跑步,先暗示自己,跑完10公里就會瘦一點,於是渴望嘗試一下,然後換上運動服跑起來,跑完後,非常舒服,於是獎勵自己,把那件在購物車呆了三個月的衣服買了。
習慣迴路要生效,還需要持續最少21天,也就是3周。
當我們經常重複一個動作時,大腦會認為它很重要,從節省能量和提高效率的角度出發,就會把它變成習慣,使其進入我們的潛意識。
一旦一件事情進入我們的潛意識,就會成為我們的習慣。就像走路時,我們不會考慮是先邁左腳還是右腳。
成果視覺化我們總是高估了短期的自己,而低估了長期的努力。
養成記錄的好習慣,按日期記錄自己想做的的事情,然後做成圖表,這會讓我們的成長視覺化。
一年後,你會被自己震驚到。
還有什麼比被自己震驚到讓人震撼呢?
有一天,當你自律了,看著過去那個糾結、懊惱、焦慮和悔恨的自己,你揮手作別,轉身再也沒有回頭,因為,你獲得了自由。
-
3 # 白貓警長
自律讓如今二十七歲的我,大一的時候,就已經月入一萬。
2010年,還沒有直播的年代,那個時候剛剛上了大學。作為一個女孩,想自己掙點錢,真的不知道該做什麼。
邊上學只能邊兼職,給人賣過衣服,也給人做過家教。
那個時候開始流行線上教育,線上的東西都是剛剛起步,抓住了這一趨勢,我開始做起了線上教育和線上禮品平臺。
就透過這兩種方式吸引了很多的人。
每天早晨,同宿舍的舍友們都能睡到10:00 11:00才起來,直接吃中午飯。
可是我早晨6點多就已經醒來,規劃今天一天的工作和學習。
學習一天也沒有落下,工作是做的越來越好。
才21歲,我已經付了我人生第1套房子的首付,並不是透過特別容易掙錢的方式,而是腳踏實地的用自己的雙手掙來的錢。
大三,21歲,我有20多萬的存款。
是自律,讓我的身體變得越來越好,也是自律,讓我的對於時間的管理更注重。
自律者,必成功!
回覆列表
我也是,做不喜歡的事不僅無法自律還很痛苦,我健身的時候無法自律,但是我把健身這件事拆分來做就改變了看法,對我自己很有效果,照鏡子的時候初見成效且持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