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兔先森美食記

    咖啡店沒有小杯這個問題要從營銷心理學來考慮了、生產成本、飲品利潤三個方面來考慮了。

    一、營銷心理學

    我用啤酒來舉個例子,在一家商店,有三種啤酒可以選擇:2.5元的高階啤酒、1.8元的中檔啤酒和1.6元的廉價啤酒,80%的人會買1.8元的啤酒,其餘人會買2.5元的啤酒,沒有人選擇最便宜的啤酒。後來,他們撤去了1.6元的啤酒,換成一種3.4元的。大多數人選擇2.5元的啤酒,一小部分人選擇1.8元的啤酒,約10%的人選擇最貴的3.4元的啤酒。

    從上面這個例子,再結合心裡學來分析不難得出,我們不喜歡廉價的感覺,我們也不喜歡上當受騙。既然我們不確定商品的價值多少,我們就會避開過高或過低的價格。

    商家就會利用我們對中庸的偏愛來對付我們。現在你明白為什麼只有特大杯、大杯、中杯,而沒有小杯了吧!

    二、生產成本

    小杯的杯身、杯和杯蓋都度身定做。利潤顯然不及更大的杯型。

    三、飲品利潤

    以星巴克為例,一杯美式咖啡中除了水就是濃縮咖啡,小、中、大、超大四個杯型的濃縮咖啡(Shot)分量分別為:1、2、3、4.。然而即便是隻需要一個shot的飲品,製作中也會製作出2個shot,多的另外一個shot通常會被棄掉。

    而含有牛奶的飲品濃縮咖啡飲品(如拿鐵、卡布)中,Short和Tall的Shot分量同樣是1,分別就是多一點奶可以多賣3塊錢。顯然,對於星巴克,Short杯賺得不太合理。

    綜上所述,為什麼小杯(Short)沒被放入菜牌,你也能猜個大概了吧。

  • 2 # 閒逛的嘉鴻哥

    營銷心理而已,不必太在意!咖啡是利潤率很好的產品,增加消費者的購買價值認同是一個很重要的事,因此從容器上讓消費者得到價值認同感,這是非常重要的!

  • 3 # 肚肚不獨食

    確實主要是杯量和成本的問題。正常一小杯是30ml的espresso咖啡液➕200ml的奶。但是問題,一個粉餅可以出60ml(當然也有30ml的粉餅,不過對於商家來說不划算,家庭用還可以),也就是兩小杯。所以,按照這樣的話,商家如果提供小杯,就會有一杯浪費了。所以,不如直接提供中杯,既提高了客單價,又不會造成浪費,而且對於咖啡師出品操作來說也更加簡單!下面就是我自家的小杯,剛剛好!

  • 4 # 文化遇上咖啡

    咖啡店裡的咖啡杯,通常都有從小到大不同的體積,這是為了配合不同的咖啡飲品而設計的。

    如果在咖啡店裡買現磨、滴濾式咖啡壺衝煮出來的咖啡(brewed coffee),小杯的體積通常從8盎司、10盎司、到12盎司不等,其實,12盎司也就是一個馬克杯的量。

    如果是意式濃縮咖啡,咖啡店會用較小體積的杯子,從1到4盎司的容積不等。

    以意式濃縮咖啡為基底、新增打發牛奶做的各種花式咖啡,比如卡布奇諾、拿鐵等,使用的杯子容積又有所不同。不同的奶咖飲品,雖然意式濃縮咖啡的容量相對一致,但牛奶的比例略有不同,比如拿鐵裡的牛奶比卡布奇諾的奶量要多,杯子自然就大一些。

    意式濃縮咖啡為什麼杯體極小呢?

    大約有兩個原因。

    首先,和傳統有關。

    從歷史上看,歐洲人喝咖啡的風氣是被中東人帶動的,義大利人也不例外。

    看看傳統的土耳其咖啡,是小杯濃咖啡,所以,意式濃縮咖啡用小杯,可能和咖啡“老師”的習慣有關。

    其次,和咖啡因含量有關

    意式濃縮咖啡是加壓快速萃取咖啡,比同等體積的滴濾咖啡含的咖啡因要多,入口很濃烈、提神很迅速,杯子大了,一般人可能接受不了。

    就像茶文化有自己的諸多講究和歷史,咖啡也有很多淵源,且喝且琢磨吧。

  • 5 # 停一下回望世界

    咖啡店中的咖啡多以意式咖啡為主,即帶奶,帶糖,還要其它的調味,小杯的容量比較適合現煮咖啡,不加任何東西,對不以咖啡為主流的國家,是很難接受這種濃咖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可以接受你的另一半不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