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眾利e時代
-
2 # 娛樂集先鋒
印象最深的是希區柯克對於懸念的解讀,同一個故事
“兩個人走進一個屋子,坐下來談話,突然桌子底下的炸彈爆炸了”
另一種敘事手法
“在走進屋子前,觀眾首先看到一個兇手進屋子將炸彈藏在桌子下,接著兩個人走進屋子卻沒有發現炸彈,仍然坐下來談話。”
希式懸念可以用希區柯克的名言——“炸彈絕不能爆炸,炸彈不爆炸,觀眾就老在惴惴不安。”
希區柯克在書裡提過,因為開車時向窗外扔一個沒熄滅的菸頭而焦慮了很長時間,害怕警察找上門,可見希是一個內心敏感,常常感到不安焦慮的人,而他最擅長的就是把這種焦慮傳達給觀眾,把所有人拉到他最熟悉的領域,然後“為所欲為” 這可能就是希異於常人而又極其成功之處。
正視自己的性格弱點,並讓它發出不一樣的光彩,無愧大師之名。
簡單地說,懸念就是讓故事更具魅力的一種方法,故事還是那個故事,不管是愛情故事還是破案故事,只是透過情節的巧妙設定,使故事有了懸念,讓受眾欲罷不能.在一部小說中,懸念的作用是勾起讀者的興趣一直讀下去. 設懸念主要有這麼三種方法: 一、倒敘法 所謂倒敘法,就是先寫事件的結果,讓讀者感到奇怪: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呢?因為好奇心的驅使,激發讀者追根溯源,探求事件的起因和經過, 如原人教版初語二冊有一篇課文叫《一件珍貴的襯衫》開頭: 在我的家裡,珍藏著一件白色的的確良襯衫。這不是一件普通的襯衫。這襯衫,凝聚著敬愛的周總理對工人群眾的階級深情。每當我看到它,周總理那高大光輝的形象就浮現在我的眼前;每當我捧起它,就不由得回想起那激動人心的往事。 讀了這段文字,讀者不禁要問:在“我”的家裡,為什麼會有一件與日理萬機的周總理有著密切關聯的襯衫呢?它是如何來到“我”家的呢?是不是周總理也穿過它呢?從而激起閱讀興趣。這就是懸念。 又如《羚羊木雕》(義務教育七年級《語文》上冊),開頭寫媽媽問“我”羚羊木雕到哪兒去了?“我”說收起來了;接著媽媽又問“我”放在哪兒了,並要“我”拿出來讓她看看,當她看出“我”在撒謊後,又懷疑“我”是不是拿出去賣了。在媽媽的一再追問下,“我”只得老實交代:送給好朋友萬芳了。那麼,“我”為什麼要把爸爸從非洲帶回的這麼名貴的工藝品送給好朋友萬芳呢?萬芳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這就是懸念。 其實生活中發生的許多事情,人們往往都是先知道結果,然後才會根據各人的興趣和愛好,以及可能與自己產生的關係,去追根溯源。 二、誤會法 所謂誤會,就是不正確的判斷。利用誤會設定懸念,能使文章情節曲折離奇,吊起讀者胃口,讀來妙趣橫生。 如《山中訪友》(義務教育七年級《語文》上冊)一文標題就讓人產生誤會。沒有讀過此文的人,一定以為這個“友”指的是人。然而讀罷全文,讀者才明白,原來這個“友”指的不是人,而是山中的古橋、樹林、山泉、溪流、白雲、瀑布和懸崖等,作者是運用了擬人手法把它們當作自己的朋友了。在初中課文裡,像這樣的標題誤會法,還有契訶夫的小說《變色龍》,因為這裡的變色龍指的沙皇統治下的一個警察,而不是指善於根據周圍環境變幻膚色的蜥蜴類小動物。 三、欲揚先抑法 所謂欲揚先抑,是一種人物描寫技巧。欲揚先抑的“揚”,是指褒揚、抬高。“抑”,指按下、貶低。作者想褒揚某個人物,卻不從褒揚處落筆,而先是按下,從相反的貶抑處落筆。用這種方法,使情節多變,形成波瀾起伏,造成懸念,容易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恍然大悟的感覺,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 《戰國策》中有一段“馮諼客孟嘗君”的故事,文章的開頭寫馮諼既無愛好,又無能耐,還愛鬧待遇、發牢騷,簡直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作者把他貶抑到最低處。讀到這裡,讀者不禁要問:這樣一個一無是處的人,孟嘗君為什麼還要禮遇他呢?(懸念)卻不料作者筆鋒一轉,寫他如何為孟嘗君經營“三窟”,寫出了他非凡的才能。開頭的“抑”是為了襯托後面的“揚”。這類例子在古今中外的優秀作品中並不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