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子牙太
-
2 # 1517813262
這題,還真沒有標準答案。
自思自答吧,
隨著國家科技力量的迅速發展和趕超世界科技先進水平的同時,20年以後由於人工智慧產生的眾多“機器人”進入市場走向家庭。這時,進養老院(由於受人管理)恐怕就不是“首選”養老任務了。
主要理由,到那時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到大甚至到老,都“獨”慣了。到養老院受人管著,還不如他(她)管著“機器人”。
反正,那時的養老肯定是多種多樣。
根據是國家越強盛,人們的養老方式越多樣!
-
3 # 超76666445
關於二十年之後普通老百姓的養老方式,我認為要看政局的變化,社會經濟結構的發展形勢及自然環境的生存條件等諸多因素影響而定。社會安定,自然生存環境好那麼二十年後普通老百姓的養老應以居家及互助養老為主,社會養老院為輔的多軌制養老模式相結合,加之政府重視給予適當經濟補貼,社會公益人士參與扶養的多樣式養老政策落地。
-
4 # 魚兒慢慢遊
報團養老,特別是女性,幾個好朋友找個院子一起生活,互相聊天分享一起玩,年齡越大的女性獨立性越強,男人就可憐了,越大越退化,普遍現象,少數例外,不抬槓。
-
5 # 雙猴機杼
根據國家目前的發展,不用20年普通老百姓除了進養老院,選擇的養老方式將會很多,比如社群養老,居家養老,公寓式的養老等等。公立養老院也不是普通老性,可望不可求的地方。不管哪種養老方式,首先必須國家太平,國力強大,經濟富裕,人民才有希望,才能有選擇的養老方式。
-
6 # 明越清泉
照目前情況看,二十年後很可能養老更難。因為老年人又增加了,年青一代更少了,就是有養老院怕也住不上,住不起。依靠下輩更不行,因為他們自已都過不好,怎麼管你?如果現在起存錢養老,一是銀行現在是負利息,再加以物價上漲,能有上億錢嗎?,所以二十年後的老人極難!
-
7 # 明心柔和
20年後養老社群會更成熟,每天有管吃的送到家,管吃的可以自助點餐;管醫的有社群衛生服務站,上門服務,按摩保健,輸液打針,中醫調理;娛樂的有社群服務中心,游泳,打球,打牌,下棋,麻將,電子遊戲;喜歡跳舞的跳舞,喜歡唱歌的唱歌!在不斷滿足物質生活基礎上,滿足人民的精神生活!!!
-
8 # 關益
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重視中國老齡化問題,各級政府,對養老方式,都在賞試。目前,我們這裡養老方有:一是居家養老為數佔50%。老年人,只要能自理的,一不跟子女過,二不願意進養老院。這類人,喜歡寧靜,老街坊,老鄰居,互相瞭解,互相關照,敘家常,講過去的故事。政府將這部分老人,要求社群與就近醫院立案建檔,定期體檢,留有醫生手機號。尤其是高血壓、心臟病患者,一呼及時上門服務。社群都有醫療站,不掛號就診,拿藥,刷醫保卡,很方便。嗯,平時嘛,除了購物做飯外,身體稍好的,彈琴唱戲唱歌,下棋、打牌、跳舞、蹓街、閒聊,一抜抜的,都挺樂觀哈!二是隨子女生活,約佔老年人數40%多。這部分老人,剛退下的,盡心盡力帶孫子,做家務,挺忙滴!孫子從上幼兒園起,送接這檔事,全包!三是合得來的老人,身體幾乎差不多的,都有退休金,自願組合,三五人一起搭夥過日子。他們很快樂,還旅遊式的喲,熱季,上北方,冬季,下南方,一住幾個月。說什麼每人每月交兩三千元,吃住、洗衣、打掃衛生等全包,讓不少老年朋友,很是羨慕!這是近幾年才興起的,湖北的神龍架、哈爾濱、內蒙、廣西、貴州、海南等省,都有這類民營的類似旅館式的養老所。
-
9 # 思維語
其實可以用社會力量來成立一些老年服務中心,與老年公寓相似,但又有不一樣,在服務中心,自己租房,與一幫老年人一起生活,吃食堂,住宿舍,能自理的自主生活,不能自理的請服務人員,就是一個大家庭
-
10 # 施公德
1、是子女養老
2、是你子女不養老,你只有進養老院,但是進養老院之前,你的老胳膊老腿首先都能活動。
3、是你躺在床上不能動的情況下你是進不了養老院的。
4、是如果你在不能動的情況下進了養老院,說明你養老的錢很多夠你花到死。
-
11 # 小草179088099
我認為無論是抱團養老,隨子女養老,社群養老,養老院養老都可嘗試,每個人都可根據自身條件自由選擇,前提是國家和平,社會穩定,經濟不斷進步,否則一切都是水中月,鏡中花。最難的是失能老人的養老這是個大問題(即生活不能自理的)。這樣的人養老無論抱團養老,隨子女養老,還是社群養老都無法解決。唯有養老院養老,但這類人養老,養老院也不願收留,且費用高昂,不是一般家庭及其子女能負擔得起的,我們又是一個人囗眾多的老齡化國家,失能老人的絕對數量應該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國家財力不到十分雄厚的情況下可能也負擔不起。這是個十分頭痛的問題。
回覆列表
不用20年,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許多普通人已經很有焦慮感了。尤其是城鎮居民,房子,教育,醫療,這三座大山揹負的連呼吸都困難了,對養老不敢有太多的奢望,能活著就行,但求老人身體健康,能自理就行,如果,生了大病,只求,快點跨過奈何橋,少給家人添麻煩,讓孩子們的生活壓力輕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