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灣區評房論勢

    城市是大的家,家是小的城市。

    早先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的理解是居住環境是人精神世界的投影。人的心態、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直接影響居住環境的呈現。即家的佈置和外在形式——室內環境設計與建築形態。居住環境同時影響著居住者。正如“破窗效應”產生的負面影響,反之,整潔、舒適的居住環境,給居住者以良好的居住體驗,並願意保持這種整潔舒適感,進而影響到行為的實施。

    所以,一個好的空間設計是不刻意。一種潤物無聲地引導。此時設計師承擔了類似空間導演的角色,以光影、明暗、細節的繁簡來引導使用者。於家,或動或靜,私密空間或者公共交流空間。於社群,控制性地遊走與控制性地觀看。使用者自以為選擇的路線,恰恰是設計師刻意引導的結果。

    當然,亦有設計之外,使用者後續的使用,賦予空間新的意義……專案營造階段的結束,是另一種意義上空間設計的開始。如隈研吾老師提的,慾望催生設計,某種意義上,是對空間使用者反作用於空間設計的詮釋與補充。

    好像說的比較虛,還是找幾個例子吧。

    關於家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因為工作忙,家更多是一個睡覺的地方。沒有過多地添置傢俱,自然也沒有在睡覺之外想要停留的需求。

    而改變這種情況的,是一位老友的造訪。

    她從酈城來,給我帶了一把自己種的葵花,一籃子新鮮的果蔬,很有故鄉老底子的做派。很是讓忙於生計的我慚愧。

    她堅持在家裡做晚餐。爐子上燉著湯,電飯鍋飄出米飯香。還做了條紅燒魚,放了一把問鄰居阿姨要的紫蘇(她還幫我在窗臺上種了一株)。她在小桌上鋪了一條舊圍巾做桌布,不知哪裡翻出了個玻璃罐子,剛好用來養花。洗乾淨的水果擺在籃子裡,陋室已然有了家的溫馨……家居環境的經營和居室的大小沒有關係,而和居住者的需求直接關聯。

    隨著在家停留的時間漸漸增加,陸續也添置了好些東西,沙發、書桌、書、靠墊、擺設等等,父母退休後搬來與我同住,隨之而來的是日益擁擠的居住空間與起居活動需求的矛盾問題。起居室成為日常停留時間最久的空間,一日三餐,母親的針線活,父親的電視娛樂,我的閱讀與作業空間……相對安靜的閱讀需求與電視娛樂衝突,餐飲與作業空間的衝突。私密空間多考慮解決在臥室。至於社交的需求,多是在家之外,不遠處的咖啡館,是朋友聚會的主要據點。

    至於傢俱空間與環境的提升,受制於地段,暫時無換住所的計劃。嘗試丟棄一些雞肋物品,嘗試在陽臺上種滿蔬菜和花卉,環境的整潔,讓心情變好許多。如果能解決好80年底磚混結構對房屋空間佈局限制的侷限性,放大起居空間,是目前需求矛盾的一個最佳化方向。社群共享空間,亦是很好的解決方式。咖啡館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共享空間。

    所以青山老師盒子的概念,我個人還是比較認同的。方便拆裝與組合的盒子模組,易於大批次的複製與推廣。

    如果不是盒子,也應該會是其他易於組裝和拆裝的模組,可以滿足不同年齡層的受眾的需求。

    關於城市

    城市是居住空間集合體,無數的家組成城市。

    城市層面,依舊是需求促進設計,設計改變生活。

    城市空間的擴張,人口增長,產生空間規劃設計的需求——無組織增長的空間導致無序、混亂,居住空間與城市道路空間的矛盾與衝突(參見城鄉結合部違章建築群)日益加劇。空間的規劃設計則可以合理組織空間佈局,街巷尺度比例,配套設施的服務半徑……

    城市-社群-家,一脈相承的空間組織思路,城市空間轉換至社群空間注重配套服務半徑(公共交通方式5-15分可達,社群配套設施-社群型商業配套如便利店、快遞櫃、ATM機等,醫院、學校、綜合性商業等公共交通方式30分鐘可達等等),注重街巷尺度比例舒適性。

    社群空間更注重社群步行系統的舒適性,活動空間需求、休憩空間及社群微氣候。滿足空間居住者起居、運動、社交需求。

    社群室內客廳與貢獻空間,可以作為家的功能的補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天走一萬步才能更健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