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unmu十一郎

    謝謝邀請。八十年代末,剛好在團委書記的崗位上,那時候,人民日報,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有色金屬報是每日必讀。雜誌有,中國青年,南風窗,求是。我所在地區是河北承德市,本地有份報紙承德群眾報,報縫裡的小說連載是最喜歡看的。最喜歡往報社投稿,所投稿件被錄用後收到幾塊,十幾塊錢稿費的時候最激動。

    剪下來報頭再把自己的文章貼上,放到本子裡收藏……回憶一下仍然是滿滿的幸福!

  • 2 # 騎驢去高考

    小時候經常看一種作文刊物叫《少年月刊》,學校裡面給每位老師都訂了那種雜誌,輾轉流傳,有一些就會流入我們手中。印象中那好像是我第一次讀到課本以外有趣的書籍。在那個通迅不發達的年代,書籍是唯一的遠距離資訊傳輸工具,每當你得到一本有趣的課外書,內心就會一陣激動。所有的想象,所有的美好似乎都在其中,尤其是對一個好奇心無限的兒童來講,一本有趣的書就能勾起心中最大的快樂。

    想想也確實覺得有點驚詫,我們曾經唯一的遠距離傳輸工具就是書籍,除此之外我們只有身邊的人和事,有時候覺得生活太過單調與閉塞,可能會無限美好地幻想現在這個社會的種種樂趣。可是當我身處其中的時候,忽然又懷念當初的純真與質樸。當初汲汲於獲取智慧與進步,可是當一切都得到的時候,內心又生出很多失落,再也沒有了當初簡單的快樂。

    那個時候任何一種重大的社會訊息,你只能聽它的迴音,永遠都看不到第一手資料。假如阿來今天獲了茅盾文學獎,那麼他的作品就會第一時間在網上出現,他的所有資料你都能在網上找得到,你足不出戶,就能閱讀他的《塵埃落定》,無非多掏點電子貨幣。可是在九十年代末,幾年之後,這個名字才能映入你的眼簾,你才能有心在書店翻找他的作品,然後神往這個名家的精氣神。可是現在你很容易就能在網上找到他的訪談影片,對他的言行舉止一目瞭然,完全不用花費你的想象!

    那時候的每一首詩詞,總能動人心魄,因為它們出鏡的機會實在不多,所以能傳到你眼簾的都是精品。每一句詩都會讓你想到無窮的遠方,都讓你產生遠行的衝動,因為遠行實在是太不易了!不像現在,詩多的讀得都沒味了,實在是太平淡了!人想讓精神無窮地豐富,卻發現一切都失去了趣味。

    過去的年代,總是讓人懷念!

  • 3 # 鐵素

    非常懷念。那時整夜看紅色小說,真正吸取的是革命精神革命鬥志,定了小說月報電影文學,後來看見有些刊物發表的東西開放的露骨終止看刊物,有了電腦,新聞和軍事新聞每日必看但是網路中龍蛇混雜廣告不失時機看影視要收費看小說都是女婿武打小說有點擇選困難,再說,手機看多了,對眼睛不好。

  • 4 # 王w吉祥

    被你猜中了,紙質閱讀我很喜歡,翻動書頁,手指與書頁摩擦帶來的感覺,字裡行間飄出淡淡墨香,案上一杯清茶,點燃的檀香清煙裊裊上升。

    這一切交融在一起,是如此愜意,精神食糧與檀香,茶香水乳交融,靜靜座在書案邊,累了點上一枝香菸讓眼晴休息放鬆一下。

    這應是人生一大樂事,不知多少人有此同好?!

  • 5 # 成為達收藏室

    太懷念20世紀80年代的“紙質閱讀”往事了。那時,沒有電腦和手機的輻射,有的是舒適環保的紙質閱讀空間。由於天生就喜歡看書,業餘時間我成了離家較遠的上海市圖書館的常客。在這裡,我拜讀了眾多中外名著,自修了企業管理等多門學科,並透過頑強努力,榮獲了上海市總工會頒發的“自學成才獎”,這可是一份不亞於大學文憑的證書啊!

  • 6 # 山河之月色

    我讚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但並不懷念、留戀那個年代!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讓中國老百姓能吃飽飯、穿暖衣了,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家裡也有手電筒、大沙發、腳踏車啦,但家家戶戶還不富裕,大多數家裡還沒有收音機、洗衣機、電視機 …… 所以對華人而言這是值得讚美而不值得留戀的年代!!

  • 7 # 清風拂面品歲月

    我個人是喜歡的。每當我看到讀紙質書的人、買紙質書的人、藏紙質書的人、淘紙質書的人,我的心中不由得滋生出一分喜悅、一分感動、一分堅定、一分從容,因為只要有人類存在,紙質書永遠不會消失!因為閱讀是一種習慣,閱讀紙質書的嗅覺、觸覺不是電子書能代替的。手機閱讀雖然衝擊了傳統的閱讀模式,可它卻引發了越來越多的人們的閱讀情趣,不同的喜愛,有不同的選擇,這種方便快捷的閱讀方式,很適應大家忙忙碌碌的快節奏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人們常說,“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