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舞歌暢想
-
2 # 漁人草舍
實際上這個問題同“年”的來歷是一樣的。
春節的來歷春節,是農曆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華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
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2006年5月20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春節的來歷有一種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把‘年’獸攆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春節的習俗1、臘月二十三 祭灶
中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這一天,通常是北方的小年。祭灶,是一項在中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
2、臘月二十四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3、臘月二十五 接玉皇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4、臘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
5、臘月三十除夕 貼門神、貼春聯、守歲、爆竹、吃年夜飯、給壓歲錢、祭祖
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
3 # 福自福地來wjf
春節,是中國的農曆新年。它是一個古老而又最隆重的民間節日。當時間的鐘聲敲過十二日三十日夜的十二點整後的零點開始,就進入了新的春節,即新的一年,新的一月,新的正月的第一天。也就是新年到了。新的一年從第一天又開始過了。
古時,人們把正月第一天稱為朔日,也稱元日,元辰,元朔,元旦。其實古時就不叫春節而叫元旦。
春節新年的來歷,是一個古老有年的傳說。相佳太古時,民間有一種怪獸,每到嚴冬臘月便出來掠念噬人。人們害怕它而又敬畏它。所以人們每到此時,便集體把大量的肉食拿出來放在露天的外面供怪獸食用。人們則躲在家裡不出來,等到怪獸飽食走後,家家戶戶便出來互相慶賀。這樣年復一年,便形成了一個有時間性的,有規矩有規律的一個歡樂的人間節日了。而這個怪獸人們也就以一年又一年的年字來定名為怪獸之名即叫年獸了。
在民間還有還一種傳說:一年又一年都有穀物成熟的意思,每歲一成熟,歲歲有穀物。所以年又變成了歲名。《爾雅》曾有說:夏日(曰)歲,商日祀,週日年。後來人們歷代就把年作為一個隆重位元組日,便成為了中國一個永久性的夏曆新年節日,即是春節了。
春節古為元旦。在尚無文字的太古時,人們雖是有節過,但並無名稱。到了三朝時,民間可能有年與歲的傳說並開始有真正意義的祭祀行為了。而元旦一詞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蕭子云的《介雅》詩中: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
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稱為新年。一歲之節序,此為之首。是為年初一,大年初一,正月初一,是為朔首,年首。為元日元旦而俗稱。
在古代時,歷朝過年並不一致。夏代時,正月初一為元旦,過新年。商代時,變革為十二月初一為元旦,為新年。到周朝時,又改變為十一月初一為元旦為新年。到秦統一六國後,又以農曆十月初一為元旦為新年。直到漢武帝時,才又恢復了夏曆,以農曆正月初一為元旦為新年,後被人們稱為春節一至沿用到今天。它是一個春季的第一月第一天而號稱民俗春節。此節不在二十四節氣之列。而真正的春節一詞來自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七日,華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透過使用″公元紀年法″,古將元旦算為公曆年元日為元旦。而把農曆正月初一正定為民間春節日。
-
4 # 鄉趣傳媒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華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春節的來歷有一種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
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客家人的傳說)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
5 # 小鵬和小波
傳統節日的起源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以及天象、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古老傳統節日多數形成於古人擇吉日祭祀,以謝天地神靈、祖先恩德的活動。早期的節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終追遠、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動,則蘊含著禮樂文明的深邃文化內涵。“年”的概念,來自上古曆法,《盤古王表》與《三命通會》均有載:“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古人根據天地執行規律來確定四季迴圈的起點與終點,“年”成為一年四季的時間總稱。地球繞太陽一週,曆法上叫一年,迴圈往復。人們根據春、夏、秋、冬四季節氣的不同,定出一年之歲首。原始意義上的歲首是指干支曆法的“立春”,當天象“斗柄指寅”時,萬物蘇萌,天下皆春。上古時代的原始信仰是年節形成的重要因素。春節是由歲首祭祀演變而來,上古時代人們以一年農事結束後在新一年開端的歲首,舉行祭祀活動報祭天地眾神、祖先的恩德,祈求豐年。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還是可以從後世的節儀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蹟;如嶺南部分地區沿承有在新年初一拜歲的習俗,新年期間盛大的祭神祭祖節儀活動,由此可見古代歲首祭祀的蛛絲馬跡。自古以來,人們都強調歲首作為一年開端的意義。《尚書·大傳》中說:“正月一日為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意思是說,正月一日是一年的開端,一月的開端,一日的開端。年開端之始,謂之歲首,民間俗稱新年或年節。春節民俗的形成與定型,是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
-
6 # 經廣971
春節究竟是怎麼來的?
關於春節的來歷,主要是民間傳說的版本,有據可查的,年在中國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而我們現在過的春節卻歷史很短。
年(春節)怎麼來的呢?民間傳說有多個版本:
幾種較具代表性的說法,如年源於臘祭,春節源於巫術儀式說,年源於鬼節說等,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說法是年由虞舜時期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年。
還有一種說法是年獸說!因為古時候有一種怪獸,每逢年關,就會出來為害人間!為什麼?因為這個時候,人們秋收冬藏,手頭有了富餘的食物,此時尖牙利齒;目露兇光,兇猛異常“的年獸,不知道從什麼地方爬陸地,吞噬家畜,傷人害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故稱過年,實際上是大逃亡,後來在不斷髮展演化中,逐漸增加了各種各樣的習俗,其實說到實處,就是中國先民,以無窮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來改變生活,創造生活,熱愛生活的象徵,或者說是儀式都行。
其實,說起我們現在過的春節,不得不提一個人:袁世凱,被認為是竊國大盜的袁世凱當了83天皇帝就玩完了。
1913年,袁世凱批准以正月初一為“春節”,並同意春節例行放假。
1913年(民國二年)7月,當時北京(民國)政府任內務總長的朱啟鈐向“大總統袁世凱”呈上一份四時節假的報告,稱:“中國舊俗,每年四時令節,即應明文規定,擬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凡中國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員,亦准假一日。
但袁世凱只批准以正月初一為春節(因當時是“五族共和”,端午等漢族節日列為全國節日不妥),同意春節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開始實行。自此,夏曆歲首就由以往的“過年”改成了“春節” 。
-
7 # 經商哲學88
今天晚上是除夕夜,明天就是春節,春節也叫過年,為什麼春節也叫過年?春節的來歷是什麼?
春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一個華人特別重視的日子。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年、新歲、歲旦、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熱鬧喜慶的氣氛洋溢;這些活動以除舊佈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在古代民間,人們從年末廿三或廿四的祭灶便開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結束。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結束。節日交流問候傳遞著親朋鄉里之間的親情倫理,它是人們增深感情的重要節日,是個歡樂祥和、親朋好友歡聚的傳統佳節。
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它不僅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願望、生活娛樂和文化心理,而且還是祈福攘災、飲食和娛樂活動的狂歡式展示。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新春的習俗。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近20個國家和地區把中國春節定為整體或者所轄部分城市的法定節假日。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發展,時間演變
中國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上古時代以星象空間變化來標示一歲(年)四季時間變化,北斗七星迴圈旋轉,這斗轉星移與季節變換有密切關係。北斗七星是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轉星移時北半球的黃赤交角及其附近地域的氣候、物候亦在漸變,因此成為上古時代人們判斷季節、節氣變化的依據,即所謂“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規律。北斗七星的斗柄旋轉依次指向“十二辰”,稱為“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頂端的指向;斗柄從寅位開始,繞東、南、西、北轉一圈,歲末十二月指醜方,正月又復還寅位,故“斗柄回寅”為春正、歲始;“斗柄回寅”指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上古干支紀元,正月建寅(攝提格),立春為歲首(歲節)。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各地的氣候相差懸殊,“立春”的具體氣候意義並不適用於全國各地,“立春”節氣對於很多地區來講只是一種參考意義。在歷史發展演變中,由於朝代更迭、曆法變動,歲首(新年)在日期上亦不同。中國曆代的新年,設定日期並不一致
時間座標——斗柄指向
上古時代:歲起攝提紀元法,即干支紀元法,寅月為正月,立春為歲首。簡化後的天干地支,十天干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曰: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醜。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形成六十迴圈的紀元法。(攝提紀元,今稱干支歷;歸為陽曆類別,又稱中國陽曆)。
夏商周:夏朝以春季一月為正月,商朝以冬季十二月為正月,周朝以冬季十一月為正月。(陰曆)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規定以冬季十月為正月。(陰曆)
漢朝初期沿用秦歷(顓頊歷)。到了漢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學家唐都、落下閎、鄧平等人制訂了《太初曆》(又稱“八十一分律歷”),並吸收了干支歷的節氣成分作為指導農事的歷法補充,將原來以冬季十月一日為歲首恢復為以春季一月一日為歲首。
漢朝以後,曾有幾名皇帝進行過改歷改歲首。王莽篡漢後,規定十二月朔為歲首,是為殷正。魏明帝曹叡也一度改為殷正。武則天稱帝后,改國號為“周”,採用周正。此後歷代又改用夏正,以一月一日為歲首。
春節
經歷代發展,後人在早期曆法基礎上逐漸完善為當今使用的夏曆。此後中國一直沿用夏曆直至今。1970年以後“夏曆”改稱為“農曆”(陰曆,又稱陰陽合曆))。
辛亥革命以後,逐漸改用公曆紀年(屬陽曆的一種,又稱格里高利曆)。後來為區別夏曆和公曆兩個新年,鑑於夏曆一月一日恰在干支曆法中表示季節變遷的廿四個特定節令之一的“立春”節氣前後,因此便把夏曆(農曆)一月一日改稱為“春節”,公曆一月一日改稱為“元旦”。
1913年7月(民國二年),袁世凱批准以正月初一為春節,同意春節例行放假,1914年起開始實行。自此,夏曆歲首就由以往的“過年”改成了“春節”。
名稱變革
現在農曆的“正月一日”,歷史上稱為上日、元日、三朝、正日、元辰、新正、新元、元旦等等;而現在過的農曆正月初一“春節”這一概念,古代是沒有的,是民國政府創造的。“春節”這一概念是在民國時期逐漸被提起。民國時期,公曆被引進,而農曆成為了進行農事的標準。1914年民國政府在內務部呈文中提到“擬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故,春節這一說法才逐漸流傳開來。
辛亥革命後,1912年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採用公曆,但用“民國”紀年,1月1日為公曆歲首;1914年起把夏曆正月初一(即農曆正月初一)作“春節”,視為農曆年的開始,即為歲首。
1949年9月27日,華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採用“公元紀年法”,將公曆1月1日稱為“元旦”,夏曆正月初一仍稱“春節”。
民間傳說
現代民間習慣上把過春節又叫做過年。其實,年和春節的起源是有所不同的。
那麼“年”究竟是怎麼來的呢?民間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它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居海底,每年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可以過去呢?據說“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以驅除“年”獸;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竄友道喜問好,相互慶賀平安度過了“年”關。這風俗越傳越廣,便成為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另有一種說法是:中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由於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
中國古代民間雖然早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並不叫春節。因為當時所說的春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
南北朝則把春節泛指為整個春季。據說,把農曆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後的事。由於那時要改用陽曆,為了區分農、陽兩節,所以只好將農曆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
由於春節過後不久,春天來臨,永珍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有足夠的理由來載歌載舞迎接這個節日。於是,節前就在門聯上貼上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當春姑娘來到門口時,會念一遍寄託新一年美好願望的句子,這一念好運真的來了。同樣寓意的事情還有掛大紅燈籠和貼“福”字及財神像等。
春節是個親人團聚的節日,離家的孩子要不遠千里回到父母家裡。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餃子的做法是先和麵,“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了。
節日喜慶氣氛要持續一個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儀式;節中有給兒童壓歲錢、親朋好友拜年等典禮;節後半月又是元宵節,其時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盛況空前,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結束了。
-
8 # 奇聞趣視手機攝影
春節的由來與傳說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週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曆,以月亮圓缺的週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曆,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曆,以公曆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曆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在華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曆紀元,把公曆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曆年;農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俗稱陰曆年。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傳說之一:熬年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春節傳說之二:萬年建立曆法說
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於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迴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複一遍。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萬年測試曆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著一首詩:
日出日落三百六,週而復始從頭來。
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知道萬年建立曆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據說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準確的太陽曆,當他把太陽曆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鬚。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曆命名為“萬年曆”,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說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
春節傳說之三:貼春聯和門神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裡拿著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由於中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鬱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裡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
-
9 # 桑葚110
溯本清源,正說春節的來歷與演變
農曆正月初一,是中國傳統的大年節,古稱上日、元日、朔日、朔旦、元正、正日、正旦、正朝、三元、三朔、三朝和元旦,106年前的1月改稱春節,而將元旦移到了新引進的公曆的1月1日,作為公曆新年的名稱。春節是集祈福禳(rang)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由春節至元宵,構成了中國農曆正月進行的一個具有連續性的節慶系列活動。其歷史十分悠久,有超過4000多年的歷史。
在中國,除漢族外,過春節的還有壯族、白族、瑤族、布依族、黎族、仫佬族、鄂倫春族、額溫克族、赫哲族等十幾個民族。
一、春節的前身:立春日祭神祈年的農事節慶
春節的起源非常古老。農曆正月,對於東半球北半部的農耕和遊牧民族來說,是一個暖風南來,寒冰解凍,開始農耕和春牧的時節。因而,早在遠古和上古時期,便傳承著以立春前後為時間座標,以春耕或春牧為主題的農事節慶活動。這一系列的節慶活動不僅構成了後世元旦(春節)節慶的雛形框架,而且她的民俗功能和構成因子也一直遺存至今。其主要祭儀有:1、祭祀農具之神,即“初歲”祭耒;2、祭天祈年。
二、魏晉時期的複合型大年節
漢代以後,由立春節慶向現代的春節大年節進行了過度。其表現為2個演進過程:1、節慶日期由以立春為中心,逐漸過渡到以正月初一為中心;2、由單一形態的立春農事節慶逐漸過渡到複合型態的新年節慶。其具體表徵有:
(一)原在除夕前進行的一系列驅鬼辟邪活動轉移到了正月初一,使其成為了一個具有特殊意義和特定活動內容的重要日期;
(二)產生了一系列的除疫、延壽、驅鬼為目的的服藥、飲食習俗;
(三)兩漢時期西方文化的輸入(包括佛教的傳入)也對複合型大年節的形成起到了積極作用。董勳《問禮俗》:“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羊,四日為豬,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這一說法在中國固有文化中無淵源可尋,但在《舊約·創世紀》中卻能找到它的母本;
(四)至遲在魏晉時期又出現了除夕守歲之俗。
三、南北朝春節的習俗構成
至南北朝時期,元旦(春節)便發展成了中國最隆重、盛大的節日。她作為“新年”的地位也得以完全確立。如《荊楚歲時記》開宗明義:“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謂之端月。”所謂“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日之元。這一時期,春節的農事節慶色彩比過去淡薄了一些,而賀年、迎春、驅疫、祭祀、遊戲、聯歡等性質的活動越來越多,延續的時間也越來越長。近現代春節傳承的各種民俗,幾乎都能在南北朝時期找到原型,比如:
(一)設定和燃放驅鬼之物。如:1、“桃符”。桃符上畫有門神,具有驅邪惡、保平安的意思,自從後蜀皇帝盂昶開始在“桃符”上題字以後,又逐漸演變為“春聯”;2、爆竹。將竹子在火中燒烤,竹節內的空氣受熱膨脹而爆炸,發出震耳的響聲而驅鬼,後因火藥發明,由煙火、鞭炮所取代;
(二)賀年。其形式分為官方朝賀、家族拜賀和鄰里互賀三種;
(三)飲椒柏酒等飲食習俗。飲椒柏酒、屠蘇酒,食飴糖、雞蛋等;
(四)令如願祈財習俗。即後世演變成的祭財神、路頭神的習俗;
(五)迎春活動。主要是各種集體競技遊戲,如:拔河、蹴鞠、盪鞦韆等;
(六)禳“鬼鳥”習俗。即禳驅鬼鳥;
(七)正月晦日的送窮儀俗。晦日是月底的一天;
(八)正月初一與晦日2天的酺(pu)聚、遊樂與避厄活動。即飲酒聚會、聯歡等活動。
四、隋以後節慶活動的發展
唐宋以後,春節活動的演變主要體現在2個方面:
(一)衍生出了各種樣式的請神、迎神、遊神等祭祀活動。這一性質的活動都是由此前的迎人祖女媧、句芒神、新火神、紫姑神之類迎神活動變異、轉型而來的。後世還有迎祖——送祖活動與此並行;
(二)立春鞭土牛、啖(dan)春餅等農事性儀俗與食俗。鞭土牛即將先秦十二月製作土牛、送走寒氣與正月祭句芒神、祭耒等禮儀的綜合。而吃春餅後世又演變成北方人的餃子(角子),取更歲交子之義。
以上就是春節前世至今生正統的宏觀演變,當然,這期間也有些小插曲:
殷人,以十二月初一為元旦,即新年;而到周朝時,又變為十一月初一為元旦;再到秦統一六國後,又以農曆十月初一為元旦。這均是受當時認為冬至日為歲首的影響,直到漢武帝時,又恢復了夏曆,重新以正月初一為元旦。
時光轉到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公曆新年的第一天。孫中山先生在京(南京)宣誓就任民國臨時大總統。
同日,中山先生宣佈廢除舊曆,採用公曆計年,稱公曆1月1日為“元旦”。
後來,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後,又釋出命令,要求華人從1913年起跟農曆徹底斷絕關係,原來的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一律按陽曆過。而除夕本來是農曆的大年三十,現在要改到公曆的12月31日,春節(當時叫元旦)本來是陰曆的正月初一,現在要改到公曆的1月1日。
臘月底過除夕,正月初一過大年,是老輩子傳下來的規矩,世世代代都那麼過下去,豈是一道禁令就能徹底改變的?民間仍然過了傳統新年,其他傳統節日也照舊。
1914年1月,時任內務部總長的朱啟鈐為順從民意,於是向大總統袁世凱呈上一份四時節假的報告,稱:“中國舊俗,每年四時令節,即應明文規定,擬請定農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凡中國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員,亦准假一日。本部為順從民意起見,是否有當理合,呈請大總統鑑核施行。”
袁世凱接此呈文後,經過研究,批准了以正月初一為春節,同意春節放假。自此,奠定了公曆年首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的並存格局。
1949年9月27日,華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透過使用“公元紀年法”,故將公曆1月1日定為元旦,而把農曆正月初一定為民間春節日。只是又重申了一遍!
至於新年俗,如:團拜會、春節電視晚會及南方人的春茗、鬥利是,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
另:關於“年”的傳說
“年”傳說它原是太古時候的一種怪獸,頭頂長獨角,口似血盆,長年深居海底或森林,每到除夕才出來掠食噬人。人們就把大量的肉食放在露天地上,自己則躲在家裡不出來。等到這怪獸飽餐一頓走了之後,家家戶戶使出門互相慶賀。這樣年復一年,便形成了一個歡樂的節日。
還有一種傳說是,“年”有穀物成熟的意思,每歲又是一熟,所以“年”又成了“歲”名。《爾雅》說:“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後來,歷代把過年作為一個隆重的節日,成為中國傳統的節日,農曆新年是中國民族的重要節日。
-
10 # 趙日金141
春節,過去的叫法,年。民國廢除舊曆,啟用公曆之後叫春節。
年,說文解字,谷孰也。孰通假熟,谷熟了為年。
《詩經七月》有,“十月納禾稼”,“曰為改歲”。《詩經七月》描述的是一年十個月的太陽曆。谷熟為年,過年的時間,應是秋收之後。
《詩經七月》只有一至十,十個數。一至三,“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五至十,“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唯四,既有“四之日”,又有“四月”。
有學者先入為主,認為《詩經》描述的是一年十二個月的陰陽合曆,解“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為夏曆即現在農曆的“十一月的日子、十二月的日子,正月的日子、二月的日子”。卻無法解釋既有“四之日”又有“四月”。
現在的農曆,被稱作夏曆,其實是清朝曆法《時憲書》,《時憲書》又是據明未《崇禎歷》修訂的。
-
11 # TonyDeng
我們現在過的“春節”,是農曆元旦,亦即古代的元旦,古代不叫春節,春節是民國時創立的稱呼,因為已經把公曆元旦稱為元旦了,為區別,把農曆元旦改稱春節。
不過,古代的新年也不一定是一月一號,夏商周三代不同歷,新年也不一樣。秦朝更特別,以十月為新年,那時的元旦可不是春天。
春節名稱有個誤導副作用,讓人以為那是過的春季節日,但實際上春季是從立春開始,元旦(春節)卻不一定是春季,比如今年,立春在元旦後,我們在冬天過春節。四季從立春算起,生肖屬性也是從立春算起,沒過立春,還不是鼠年。
回覆列表
相傳四兄弟都娶了媳婦,一個家族在老一輩周圍生活的很融洽。四兄弟每人剛好有3個兒子,加一起正好有12個男孩子,一愰12個孩子都已經長大成人。
這年天氣溫暖的時候由爺爺主張,12個孫子都出外找活幹掙錢回來娶媳婦,只要賺到二兩銀子就可以回家娶妻。
說來很神奇,12個兄弟中的老大剛好30天,就樂呵呵的拿著二兩銀子回來交給了爺爺,爺爺張羅給大孫子娶了媳婦。之後老二、老三……都陸續相隔28一30天拿著銀子回到了家,12弟回來的最晚,一直到離家時那個溫暖的季節,才拿著二兩銀子回來,慚愧的對爺爺說;“都是孫兒太笨,給人家放了這麼久的羊才賺夠這二兩銀子。”爺爺說;“你們12個兄弟一個不少的都回來了就好,今天就殺豬宰羊慶祝團圓!”於是殺豬的殺豬,宰羊的辛羊,把這個日子訂為“春節”,一個闔家團圓的日子。爺爺按照記載算了又算,12個孫子從一起離開家之後,都是相隔30天一個一個回來的,等最後一個孫子到家這天一算,正好是365天,於是就把這弟365天最後一天訂為“年”,把一年中的30天分為一個月,12兄弟劃分為12個月,四個兒子分成四季;老大性格溫和訂為“春”,老二對人熱情訂為“夏”,老三對人不冷不熱整天繃著臉訂為“秋”,老四脾氣暴躁就訂為“冬”,這樣就有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而春夏秋冬哥四個每人都有3個兒子,因此每季各佔3個月。
這個“春節”的日子就成了這個家族的團圓日紀念日,之後人們都跟著這個興旺的家族過起了春節,可人們把吃剩下的豬羊肉等好吃的放到外面,總是引來豺狼虎豹等一些野獸到家來偷著叼走,於是人們就夜間敲打石頭嚇唬它們,於是就有了“除夕夜”的叫法。後來發明了鑼鼓,於是人們就敲鑼打鼓的嚇唬它們效果不錯。後來又發明了火藥製造出炮仗,於是除夕夜人們又開始燃放炮仗嚇唬它們……後來人們建築的房屋院牆提高了,那些野獸也無從下口,就在也不來擾民了,但人們覺得過年敲鑼打鼓的很熱鬧,燃放鞭炮很喜慶,於是這些風俗就流傳至今……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更加完善了一年四季,日日月月,禮拜天的劃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