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1939年9月,波蘭滅亡,這是德國與蘇聯在歷史上,第4次瓜分波蘭,並且終於消除了東線隱患,避免腹背受敵,為下一步全力進攻法國創造了條件。訊息傳來,德國上下無不歡欣鼓舞,人們上街狂歡祝賀,並將英、法兩國的無能作為嘲笑的話題。

    原來,戰前英、法兩國與波蘭結成軍事同盟,一幅“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架勢,德國民眾對未來的局面不免揪心起來。但讓他們放心的是,德軍進攻波蘭,英、法兩國無動於衷。同時,也證明了英、法兩國的警告,無非是虛張聲勢。

    因為,英、法兩國並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

    歐洲各大國在經歷了一戰,以及長達10年的經濟大蕭條,國力衰減;再加上戰爭帶來的巨大損失,人們普遍存在厭戰情緒,渴望和平的心情,甚至達到了不顧一切的地步。這也是德國崛起後,英、法兩國採取妥協和綏靖政策的主要原因。

    正所謂“恩威並施”,一味的妥協並沒有遏制德國的野心,英、法兩國又顯示出強硬的一面,不僅與波蘭結為軍事同盟,而且對德國發出了警告。正因為目的依然是避免戰爭,也預示著他們的警告和宣戰,更多的是“雷聲大,雨點小”。

    果不其然,在德軍入侵波蘭的第3天,英、法兩國在其警告中,雖然要求德軍立即撤軍,否則將履行對波蘭承擔的義務,但沒有限定撤軍的日期。也就是說,他們對和平還是抱有一絲希望,正因為如此,也註定了他們並沒有做好戰爭準備。

    當德國無視警告,根本不予理睬時,惱羞成怒的英、法兩國才意識到戰爭不可避免,這才對德國宣戰並開始專心於戰爭的準備。然而,英、法兩國與波蘭在地理上並不接壤,不可能直接派兵進入波蘭,只能透過法國或比利時出兵策應盟友。

    令人奇怪的是,法國110個師無動於衷,眼睜睜地看著波蘭滅亡,而英國更是在波蘭滅亡後3個星期,才派出了4個師到法國。戰爭準備之慢,不得不懷疑他們的實力和誠意,就連英國首相丘吉爾也稱之為“象徵性的幫助”。說白了,還是沒有準備好。

    而此時的德國,將全部主力都投向了波蘭,在西線的齊格菲防線上只有23個步兵師,以及同樣虛張聲勢的義大利。換句話說,部署在法國“馬奇諾防線”的110個師,完全有能力在德軍背後“插上一刀”,逼迫德國放棄進攻。

    那麼,為什麼法國錯失了進攻德國的最佳時機呢?

    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如果說英國出兵還有隔著海峽,“鞭長莫及”的理由,那麼與德國毗鄰的法國也一動不動,實在是沒有可推卸的理由,讓所有人認為這是一場奇怪的戰爭,又稱作“靜坐戰”。難道法華人傻嗎?不,他們有自己的打算。

    首先,沒有主導歐洲的能力。自“魯爾危機”過後,法國認清了自己在一戰後,有英國在中間“攪和”,不可能成為歐洲大陸的“老大”,反而會處處受到節制。於是在外交上緊跟英國的腳步,甚至淪為“跟班”也在所不惜。

    儘管英、法、波三國結為軍事同盟,但主導戰爭程序的是英華人。對德宣戰是英國在先,法國附和,就已經說明了問題。更何況,在沒有英華人參戰和指揮的情況下,擅自進攻顯然是沒有把“老大”看在眼裡,這不符合法國的戰略需要。

    其次,德軍的實力,不容小噓。“閃擊戰”首次在波蘭戰役中亮相,簡直就是摧枯拉朽式的橫掃。全世界為之震驚,各國為德軍的強大而感到陣陣不安,無論是單兵軍事素養,還是坦克、飛機的數量和質量,在當時的歐洲“無人能及”。

    在法國看來,憑法軍的實力,突破齊格菲防線有能力的,但波軍主力僅5天就被德軍分割包圍,損失比達到60:1;當然,也從另一方面說明,德軍實力強大,法軍根本不是對手,再加上波蘭迅速滅亡,也沒有留給法軍更多的反應機會。

    更重要的是,蘇聯的立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讓英、法兩國試圖“禍水東引”的伎倆破產,而蘇聯參與瓜分波蘭,讓法國更加確信蘇、德兩國有共同對抗的意思。本就猶豫萬分的法國,更加不敢擅自進攻,因為亡國的可能性更大。

    儘管英、法兩國結為軍事同盟,但英國陸軍的實力遠比不上其海軍,更何況“遠水救不了近火”,一旦貿然行動,英國憑險可以據守,而法國只能是亡國。“一靜一動”,後果截然相反,法華人不傻,在大是大非面前,他們考慮得更謹慎。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阿拉斯加與哈士奇的區別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