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甲辛

    杜牧這首詩,借用異鄉行人悼念亡人的情景,表達了自己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感情,表現了自己清明時節卻獨行它鄉陌路上的孤寂和淒涼。紛紛的細雨,打溼了它鄉的小路,更打溼了詩人的心情。腳下泥濘難行,心中寒冷淒涼。路上行人慾斷魂,明寫他鄉之人思念亡故的親人,心中難受,魂魄欲斷,暗寫詩人自己觸景生情,思念家鄉,思念親人,心生愁痛,想要借酒澆愁,因而才有下面一句,借問酒家何處有。作者這裡沒有寫出那個愁字,但愁意卻已經像紛紛的小雨,從字裡行間隱隱約約地流露出來。這種不說愁而暗寫愁的手法,加深了詩詞的韻味,擴大了讀者的想象空間,增強了詩詞的藝術水平。

  • 2 # 還是老山羊

    一般的人回答這個問題。大都是從這首詩本身註解方面來回答。我覺得這在很多的詩詞專門作品中已經有了很詳細的解釋,翻書或上搜索引擎自然明瞭,不用我們在這裡贅述,也不是提問者的初衷。我從自己的角度感受到,作者能寫出如此千古名詩,主要是他自己心中充滿了對逝者最真的情感和懷念,觸景生情,其吐露的情感引發了人們對亡靈的共鳴所致!現在很多這類詩詞當中,很多都是為了為了形式而寫詩,沒有真實的感情流露…

    附圖是我前兩年寫的清明詩詞

  • 3 # 經致用

    唐代詩人杜牧的古詩《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清明時節懷念先人的強烈的思想感情。

    詩的大意是,清明時節,陰雨綿綿,看到走在掃墓路上的人失魂落魄的樣子,詩人也心情沉重。詩人想找個喝酒的地方喝喝酒、避避雨、暖暖身、解解悶,牧童指著那杏花盛開的地方說,前面有。

    清明是掃墓、踏春、插柳活動的好時間。但從“斷魂”這兩個字來看,踏春,插柳是不至於那麼傷心的!所以只能是掃墓。

    魂”此指精神、情緒。“斷魂”,是極力形容十分強烈、可是又並非明白表現在外面的隱藏很深的感情,此指思念過去世的人像丟了魂似的。

    人生不易。“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千辛萬苦才把兒女撫養成人。等到兒女成家立業了,父母卻老了,甚至過世了。“子欲養而親不待”,能不傷心嗎?!

    所以,許多人只能“借酒消愁愁更愁”!詩人借飲酒避雨避寒,晾晾衣服,歇歇腳,轉移一下注意力,那也很正常。但如果以為詩人也只是“愁更愁”這樣的人,那是嚴重誤解了詩人!

    不用懷疑,暖暖的酒溫、甘甜的美酒味和絢爛的杏花有助於詩人走出沉重的心境,但那也都是把詩人當一般人看待了!這位悲天憫人的詩人找到了解決問題的好辦法,那就是佛教!

    杜牧是個在家信佛的人,號樊川居士。佛教主要是渡生人的,但也可以渡過去世的人。佛教認為,請出家人做法事超度,或者自己讀經,或者唸佛菩薩名號,或者拜懺等,都可以使已經過世但還在鬼道、畜生道甚至地獄道的眾生得到利益,轉而再投胎做人、生到天上甚至到極樂世界去。所以詩人並不只是停留在消極的“愁更愁”上!

    古代信佛的人很多,李白號青蓮居士,白居易號香山居士,蘇軾號東坡居士……虎門銷煙的林則徐就親手抄寫、隨身攜帶、天天讀誦《佛說阿彌陀經》。

    所以,同樣是懷念先人,詩人杜牧表現得更加積極——儘管我們不知道它的實際效果怎麼樣,但在行動上,他是值得肯定的!

    幼而無父多磨難,

    老而無子空嗟嘆。

    白頭到老徒希盼,

    長生久視未一半,

    風雨順國泰民安,

    有緣份讀經拜懺。

    聞道不易得道難,

    朝聞夕死亦滿貫

  • 4 # 一川TOP

    這首詩表達了杜牧作為出門在外的羈旅之人對家鄉親人的濃濃思念之情,清明節,本是家人一起出門掃墓、祭祀祖先、踏青賞春的日子。此時詩人孤身在外,看到別人都是家人一起出門掃墓祭祀,而自己孤身在外,新單影只。再加上天下起了小雨,細細的春雨打溼了衣裳,這種天氣更加勾起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和孤寂之感。

  • 5 # 香山香語

    第一句—啟:清明時節雨紛紛,寫清明節的天氣 ,是個下雨的節氣,人物內心如這雨天一樣:陰溼、暗沉

    第二句—承:路上行人慾斷魂—看到路上的人像丟了魂魄,也許是剛剛從親人的墳頭哭過一場。

    第三句—轉:借問酒家何處有?心中的思念無處排解,想借酒消愁 ,卻找不酒家。

    第四句—合:牧童遙指杏花村。對面來了個放牛娃,他告訴我前面杏花村就有著名的杏花酒了。我的失落,我的思念,我的消沉,等喝了酒就會減輕了。

    這首詩很巧妙的接著清明這一節氣表達了對已故親朋的思念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會買輕薄本打遊戲嗎?體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