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溫長卿

    朱棣改廟號的事情和什麼“太廟位置已滿”沒有什麼關係。嘉靖太廟主體的制度改革,發生在嘉靖十年至十六年之間。而改廟號是嘉靖十七年的事。至於睿宗真正進入太廟主體,那是嘉靖二十四年的事了。

    明初太廟曾採取分建四親廟的制度,後來又採取了“同堂異室”的制度,正統朝確定廟數為九。具體格局是九個皇帝共享一個用於祭祀的正殿,同時各自專享一個寢殿,好像一座房子裡有一個客廳與九個臥室,稱之為“同堂異室”。

    嘉靖朝初年,九廟裡祭祀的是明太祖的高祖父德祖朱百六——明朝追尊的始祖,以及從太祖、太宗到武宗的八個真皇帝。(建文帝、景帝無廟)

    嘉靖皇帝,也就是明世宗朱厚熜,是一個熱衷於制禮作樂的皇帝,他有意恢復明初的分建廟宇制度,並尊太祖而非德祖為始祖。嘉靖十三年,朝廷拿出了新的太廟格局方案,至嘉靖十六年建成。新方案從《禮記·明堂位》裡找出了一個“世室”的說法,為太宗分配了單獨的“世室”,規定其百世不遷,永遠不會被請出太廟、遷入祧廟(儲存與在位皇帝親緣已遠的祖先神位之處,每年僅祭祀一次)。

    顯而易見,嘉靖十七年改太宗稱成祖的時候,太宗已經在“文祖世室”裡享受了百世不遷的待遇。而太宗改稱成祖的具體緣由,和太廟位置無關,而與世宗新制定的明堂大享禮有關。這一點很多學者已經論證過了。

    世宗應致仕官員豐坊的提議,計劃恢復明堂,在明堂祭祀上帝(儒家禮制中的至高神),以其父“獻皇帝”朱祐杬配享,進一步抬高其地位。但朝廷官員認為除太祖之外,最有資格配天的乃是“再造邦家”的太宗朱棣。為了平息官員的反對聲音,世宗在堅持為獻皇帝加廟號睿宗、明堂配天的同時,進太宗廟號為成祖,成為與太祖並列的“二祖”。

    這一時期獻皇帝的神位是怎麼安排的呢?從嘉靖四年建立“世廟”開始,獻皇帝的神位就崇祀在太廟建築群左側的單獨建築——世廟/獻皇帝廟裡。太廟分建、太宗稱祖,都沒有改變這個事實。加號睿宗之後,也不過把原有的廟名改為睿宗廟。

    那麼睿宗又是何時入祀太廟的呢?嘉靖二十年,太廟發生大火,重建的八廟全部燒燬。至嘉靖二十四年,明廷重定太廟制度,恢復了“同堂異室”的格局,睿宗亦正式進入太廟。

    在推動睿宗祔廟整個過程的事件中,有明堂配天這樣皇帝故意為之的禮制改革,也有太廟大火這種偶然災變。即使從結果倒推,太廟分建改革的作用更多地在於將德祖遷入了祧廟,使得睿宗在嘉靖二十四年制度中可以獨佔一室。但即使沒有這件事,世宗也可以按照傳統的以輩分論昭穆的學說,先將睿宗與孝宗的神位放於同室。因此不必將世宗的每一步改制,都看成完全為唯一目的服務的戰略計劃的一部分。更何況太宗升祖與廟制改革完全是獨立的兩件事,豈能混為一談。

  • 2 # 大楊先生日常

    一般來說,太廟裡只供奉七位皇帝的靈位,明朝供奉的是九位。

    最開始,朱元璋建國稱帝,立了四親廟。太廟裡有四個位置,分別是朱元璋往上走的四代祖宗。

    分別是德祖(朱百六)、懿祖(朱四九)、熙祖(朱初一)、明仁祖(朱五四)。

    後來,朱元璋死了,進太廟,是太祖。

    朱允炆死了,但是不被承認,進不去。

    朱棣死了,進去了,是太宗。

    朱高熾死了,進去了,是仁宗。

    朱瞻基死了,進去了,是宣宗。

    再之後死的是朱祁鈺,但是朱祁鈺也不被承認,進不去。

    再之後死的是朱祁鎮,進去了太廟,是英宗。

    好了,現在太廟的九個位置滿了。分別是德祖懿祖熙祖仁祖太祖太宗仁宗宣宗英宗。

    後來,明憲宗朱見深死了,朱見深的兒子明孝宗朱佑樘就要考慮把誰從太廟裡移走,把朱見深放進去的問題了。

    朱元璋建太廟的時候有規定,他的高祖父朱百六處不祧之位,也就是永遠不會被從太廟裡移出去。

    好了,朱百六也就是德祖不動,那就按順序來。

    懿祖朱四九出來,換憲宗朱見深進去。

    後來朱佑樘死了,熙祖朱初一出來,換孝宗朱佑樘進去。

    再後來朱厚照死了,換武宗朱厚照進去。

    現在,是嘉靖即位了。

    嘉靖十年,沒有聽死去朱元璋的話,他把朱元璋的高祖父德祖朱百六從太廟裡移走了,也就是說太廟現在只有八個靈位,剛好就是嘉靖之前十個皇帝裡去掉朱允炆和朱祁鈺的八個人。

    所以,關於這個事兒有以下兩個結論。

    第一,把朱棣從太宗改為成祖和太廟滿沒滿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和後面的明堂配享有關,已經有答主說過了,我就不再贅言。

    第二,為了嘉靖他爹進太廟,倒也確實有人被移出去騰位置了,但是騰出去的是朱元璋的高祖父朱百六,而不是朱棣。

  • 3 # 逆流時代

    這種說法嚴格上來說是站不住腳的,我們先來看一下明代皇帝太廟的祭祀原則,根據《禮記》的規定:“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大祖之廟而七”。即根據周禮來說,太廟之中只供奉七位皇帝的靈位。而明朝的制度則稍有些變化,規定太廟的正殿可以供奉九位皇帝的靈位。皇帝很多,正殿的靈位很少,那應該如何安排呢?

    一般來說,開國之君的靈位是不能動的,這叫“萬世不祧”。意思就是說不管皇位傳到哪位皇帝,千代萬代之後也好,開國之君的靈位必須在正殿中供奉,不能遷入偏殿。而其餘的皇帝則依據“親盡則祧”的原則,就是說從現在皇帝開始往上算,只要超出九位,那麼剩下的皇帝都要去偏殿接受供奉。

    現在我們來看一看嘉靖皇帝登基時候的實際情況,在嘉靖皇帝之前,明朝正兒八經坐在皇位上的一共有十位皇帝,但是朱允炆和代宗是不為主流所承認的,所以彼時太廟正殿之上共有八位皇帝,這個時候如果嘉靖的親爹進來,正好達到九位之數。所以根本就不存在因為太廟位置已滿,嘉靖為了讓老爹進太廟才將朱棣改為成祖的事情。所以這種說法是典型的譁眾取寵之舉,是站不住腳的。

    要想知道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就不得不從明武宗正德皇帝駕崩那天開始說起。正德皇帝是明代非常有個性的一位皇帝,他壯年崩殂,沒有留下一位皇子,而且他還沒有親兄弟。所以當時的首輔楊廷和與太后一商量,根據“兄終弟及”的原則,準備迎接正德的堂弟朱厚熜為帝。

    因為武宗暴斃,沒有留下遺詔,楊廷和就假武宗之筆寫了一封遺詔。可問題就出自於這封后補的遺詔,遺詔之中是這樣寫的:

    朕疾彌留,儲嗣未建,朕皇考親弟興獻王長子厚熜年已長成,賢明仁孝,倫序當立,已遵奉祖訓兄終弟及之文,告於宗廟,請於慈壽皇太后,即日遣官迎取來京,嗣皇帝位,奉祀宗廟。

    這個意思表達的很明確,武宗快要去世了,可是卻沒有子嗣。叔叔家的堂弟朱厚熜按照規則應當繼承皇位。楊廷和在寫遺詔的時候可能沒有考慮那麼多,就直白白寫了讓人家來繼位。

    可是當朱厚熜來到京城的時候,楊廷和清奇的腦回路才回了過來,他覺得朱厚熜既然以小宗入大宗,那就應該過繼到大宗來。

    詳細的騷操作可以參考光緒入繼大統,他的生父奕譞被稱為“本生皇考醇賢親王”,生母醇親王福晉則被稱為“皇帝本生妣”,光緒宗法意義上的父親則是已經去世的咸豐皇帝。

    朱厚熜可不是文弱的光緒皇帝,雖然同是少年天子,他可不想被過繼到自己的叔叔明孝宗名下。可是首輔楊廷和就非要朱厚熜過繼到明孝宗之後,君臣之間矛盾就此產生,長達數載的“大禮儀”之爭正式拉開帷幕。

    君臣之間大戰數個了回合,最後以嘉靖皇帝全勝而告終,朱厚熜親爸爸的身份也先後由興獻大王變成了世宗皇考、繼而稱獻皇帝。朱厚熜在做足了這些前期準備之後,就要展開將自己的父親送入太廟的最後一搏。

    可是朱厚熜的老爹一沒做過皇帝,二沒有什麼太大的事蹟,所以進入太廟阻力較大。這個時候有迎合嘉靖的臣子出了一個主意,讓嘉靖恢復明堂制度。所謂明堂制度,即在唐宋之後,皇帝常常以自己的生父去明堂祭祀。這樣嘉靖生父就可以進入明堂,堂而皇之的進入太廟了。

    但是朝中大臣仍有很多不同的意見,因為他們覺得有資格配天的非“再造家邦”的朱棣莫屬。嘉靖帝在清洗了這些反對聲音之後,自己也頗覺不妥,於是將朱棣的廟號改為成祖。這樣太祖和成祖放在了一起,嘉靖的父親就可以名正言順的進入明堂配天了。

    所謂的禮法不過是權力鬥爭下的產品,禮崩樂壞,為權者用。

    以上。

  • 4 # 槽眼看事

    有話題必有槽眼

    公元1402年,經過幾年的戰爭,隨著明建文帝的自焚,靖難之役以朱棣的勝利而告終。朱棣隨後登基改元永樂。1424年8月永樂帝去世,廟號太宗。1538年,嘉靖帝又改廟號尊為成祖。

    嘉靖皇帝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首先說一下嘉靖皇帝的帝位的由來。嘉靖帝是正德帝的堂弟,是弘治帝的侄子。因弘治帝一生只有正德帝一個兒子而且正德帝死後無嗣,所以皇位則必須從與皇帝血脈最近的藩王中選人繼承。嘉靖帝很榮幸的被當時明朝首輔楊廷和和張太后選中赴京繼承大統。不知當時楊廷和是怎麼想的。按道理來說,楊廷和首先是應該以太后的名義發一道懿旨昭告天下,將當時的興王(嘉靖帝)先過繼給弘治帝。其次才是讓已經成為弘治帝兒子的興王入京繼承皇位。因為按照禮法,一旦過繼給別人家那就是人家的孩子了。但是楊廷和沒有這麼做,他直接發了一道詔書昭告天下,興王入京繼承皇位。這樣一來,也就引發了後面一系列的問題。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大禮儀”之爭。

    大禮儀之爭說的通俗一點就是兩派人在爭論一個問題,那就是嘉靖帝到底是誰的孩子。嘉靖帝認為自己的老爸自然是興獻王,大臣的觀點則是皇位是你大伯家的,你來做皇帝那首先就要認伯為父。雙方你來我往,口水亂飛。當然這期間嘉靖帝還打了群臣的屁股。到1524年時,嘉靖皇帝加尊自己的亡父為“獻皇帝”,這標誌著嘉靖帝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嘉靖皇帝為什麼要加尊永樂帝為祖呢?槽眼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嘉靖帝與永樂帝出身都一樣,都是藩王入京。只不過一個是透過軍事手段,另一個是透過禮法制度。透過改尊永樂帝,而進一步宣示自己皇位的正統性。

    其次,大禮儀之爭也可以看做是明朝“閣權”與“皇權”之爭,也可以說是兩種思想之爭,一種是程朱理學的“存天理,滅人慾”和另一種王守仁的“格物致知”之間的爭論。因為嘉靖帝這一派中張璁曾上疏攻擊程穎的思想不顧及父子人情。而透過改尊永樂帝,一方面能加強皇權,統一思想,另一方面也說明嘉靖帝是一個革新者。

    最後在嘉靖帝統治的前期,嘉靖帝效仿太祖,成祖推行新政,進行一系列改革,最終出現了嘉靖中興的局面。

  • 5 # 巫女阿滿

    這個問題,看了下各位答主說的,大部分都蠻靠譜的,確實跟廟號位置滿沒滿沒啥關係,因為朱棣不管是太宗還是成祖,在太廟裡都有他的位置,既然他沒被遷走,又何來滿不滿之說呢?

    到這裡,我說一下明朝太廟是怎麼變動的。

    一般來說,太廟裡只供奉七位皇帝的靈位,明朝供奉的是九位。

    最開始,朱元璋建國稱帝,立了四親廟。太廟裡有四個位置,分別是朱元璋往上走的四代祖宗。

    分別是德祖(朱百六)、懿祖(朱四九)、熙祖(朱初一)、明仁祖(朱五四)。

    後來,朱元璋死了,進太廟,是太祖。

    朱允炆死了,但是不被承認,進不去。

    朱棣死了,進去了,是太宗。

    朱高熾死了,進去了,是仁宗。

    朱瞻基死了,進去了,是宣宗。

    再之後死的是朱祁鈺,但是朱祁鈺也不被承認,進不去。

    再之後死的是朱祁鎮,進去了太廟,是英宗。

    好了,現在太廟的九個位置滿了。分別是德祖懿祖熙祖仁祖太祖太宗仁宗宣宗英宗。

    後來,明憲宗朱見深死了,朱見深的兒子明孝宗朱佑樘就要考慮把誰從太廟裡移走,把朱見深放進去的問題了。

    朱元璋建太廟的時候有規定,他的高祖父朱百六處不祧之位,也就是永遠不會被從太廟裡移出去。

    好了,朱百六也就是德祖不動,那就按順序來。

    懿祖朱四九出來,換憲宗朱見深進去。

    後來朱佑樘死了,熙祖朱初一出來,換孝宗朱佑樘進去。

    再後來朱厚照死了,換武宗朱厚照進去。

    現在,是嘉靖即位了。

    嘉靖十年,沒有聽死去朱元璋的話,他把朱元璋的高祖父德祖朱百六從太廟裡移走了,也就是說太廟現在只有八個靈位,剛好就是嘉靖之前十個皇帝裡去掉朱允炆和朱祁鈺的八個人。

    所以,關於這個事兒有以下兩個結論。

    第一,把朱棣從太宗改為成祖和太廟滿沒滿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和後面的明堂配享有關,已經有答主說過了,我就不再贅言。

    第二,為了嘉靖他爹進太廟,倒也確實有人被移出去騰位置了,但是騰出去的是朱元璋的高祖父朱百六,而不是朱棣。

  • 6 # 趙燕雲

      嘉靖帝將朱棣的廟號由“太宗”改為“成祖”與嘉靖初年的“大禮議”事件及“祧廟”有關。

      我們知道,嘉靖帝是在堂兄明武宗朱厚照無後的情況下以藩王入繼大統。明代以藩王而登帝位的一位是朱棣,一位便是嘉靖帝朱厚熜。是明代兩次以小宗入為大宗。

      朱厚熜即位不久便與以楊廷和、毛澄等為首的孝宗-武宗舊臣就皇考(即宗法意義上的父親,按照楊等人的主張是要朱厚熜以孝宗為父親)問題及嘉靖帝生父尊號等發生了長達三年半的大禮議之爭。

      最終以朱厚熜獲勝。追尊生父興獻王朱祐杬為獻皇帝,改稱明孝宗敬皇帝為“皇伯考”。

      不僅如此,朱厚熜還要將父親的神位迎入太廟,但此時太廟中的九個名額已經滿員。為了讓自己父親進入太廟,這就需要“祧廟”。

      “祧廟”是什麼意思要從《禮記》說起,《禮記》中記載:“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太祖之廟,萬世不毀,其餘昭穆,親盡則毀,示有終也”。

      即:天子按照昭穆順序立六廟,太祖單獨一廟,一共七座廟,後演化為太廟正殿中供奉七位皇帝靈位,除開國之君(一般是太祖)萬世不動外,其他皇帝的牌位都是“親盡則祧”(明朝的制度稍微有些變化,一般是供奉九位皇帝,除了朱元璋,多出來的就要去祧廟)。也就是為後來皇帝靈位讓位子。

      所謂“親盡”是指超出了與現任皇帝的親緣關係。“父為昭,子為穆”,如果死去的皇帝,出了這三昭三穆的關係就要被“祧”。

      所謂的“祧”就是把牌位從正殿中挪出來,放到太廟後面的偏殿(稱為“祧廟”)中單獨供奉。而開國太祖則“萬世不祧”,不管關係多遠,都穩居太廟正中。按這個“祧”法應“祧”朱棣去祧廟,但朱棣卻是他們這一系成為皇帝的開創者,自然不能祧他。

      這樣一來被祧的就是除了太祖成祖之外的親緣關係最遠的皇帝,於是就輪到仁宗朱高熾。大臣徐階等人也上書說“今仁宗為皇上五世祖,以聖躬論,仁宗於禮當祧”。

      於是明仁宗被祧出來放入後殿,嘉靖帝在嘉靖十七年九月改朱棣的廟號為“成祖”,這樣使他與太祖朱元璋並稱祖,同為“萬世不祧”之君,在太廟正中供奉,將父親朱祐杬諡為睿宗迎入太廟。

  • 7 # 深港舊時

    首先,我也要來搶答一題,因為個人也喜歡明朝的一些歷史

    朱棣改廟號“成祖”的事情和什麼“太廟位置已滿”沒有什麼關係。嘉靖太廟主體的制度改革,發生在嘉靖十年至十六年之間。而改廟號是嘉靖十七年的事。至於睿宗真正進入太廟主體,那是嘉靖二十四年的事了。嘉靖皇帝,也就是明世宗朱厚熜,是一個熱衷於制禮作樂的皇帝,他有意恢復明初的分建廟宇制度,並尊太祖而非德祖為始祖。嘉靖十三年,朝廷拿出了新的太廟格局方案,至嘉靖十六年建成。新方案從《禮記·明堂位》裡找出了一個“世室”的說法,為太宗分配了單獨的“世室”,規定其百世不遷,永遠不會被請出太廟、遷入祧廟儲存與在位皇帝親緣已遠的祖先神位之處,每年僅祭祀一次,把明仁宗洪熙帝朱高熾踢出太廟了這樣成祖就可以在太廟正中供奉。 被祧的就是除了太祖成祖之外的親緣關係最遠的皇帝,於是就該輪到仁宗朱高熾了。徐階等人也上書說“今仁宗為皇上五世祖,以聖躬論,仁宗於禮當祧”,於是興獻王成了睿宗,於嘉靖二十九年入太廟,而仁宗則被祧出來放進了後殿,這就是明成祖朱棣被明嘉靖改廟號的原因。

  • 8 # 諸葛不孔明

    嘉靖皇帝是一位小肚雞腸的皇帝,他一生自以為聰明絕頂,煉丹修仙,幾十年不上朝。嘉靖將明太宗朱棣的廟號改為成祖,表面原因是因為太廟裡位置已滿,而更深層的原因是要樹立自己皇帝身份的合法性和正統性,進而樹立自己的皇帝權威。

    明朝太廟為什麼有九個牌位?

    《禮記 王制》中記載:“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大(太)祖之廟而七。”意思是,周禮規定太廟正殿中只供奉七個牌位,居中的為大(太)祖,而左為昭、右為穆;父為昭,子為穆,三昭位於大祖的左方;三穆位於大祖的右方。

    但是明朝的禮制跟周禮有些不同,增加了兩個牌位,也就是說明朝的太廟中可放置九位皇帝的牌位。

    嘉靖帝將明太宗朱棣的廟號改為成祖的原因

    嘉靖帝是以藩王的身份繼承皇位的,他的父親興獻王朱祐杬是明憲宗第四子,明孝宗朱佑樘之弟。由於明武宗朱厚照沒有子嗣,並且沒有親兄弟,因此嘉靖帝以武宗堂弟的身份繼承皇位。嘉靖帝登基後追封自己的父親興獻王朱祐杬為“睿宗”皇帝,並且入祀太廟。這就造成了太廟多出一個牌位,因此就把朱棣的“太宗”廟號改為“成祖”,成為與“太祖”並列的二祖,一起供奉在正殿中央。這樣就多出一個牌位可供奉嘉靖帝的父親。

    太廟裡位置已滿的說話站不住腳

    到了嘉靖皇帝登基時,明朝先後共有十位皇帝,當然建文皇帝朱允炆和景泰帝朱祁鈺是不被後世承認的,所以進不了太廟。此時的明朝太廟共有九個皇帝牌位,分別是德祖(太祖朱元璋之父,追封)、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仁宗(在位僅10個月)、宣宗、英宗、憲宗、孝宗和武宗。

    按理說此時太廟正殿的牌位已滿,後面的皇帝牌位就只能放進偏殿供奉。但是嘉靖皇帝不是一個愛遵守禮制的皇帝,至少對於不利於自己的禮制不愛遵守。因此他尊太祖(朱元璋)為始祖,並把德祖(朱元璋之父)的牌位從太廟中撤出,遷入祧殿(與在位皇帝血緣已遠的神位之處,每年祭祀一次)。這樣太廟就多出一個牌位,剛好可以放置嘉靖皇帝父親的牌位。因此不存在太廟裡位置已滿的說法。

    嘉靖皇帝為什麼將明太宗朱棣的廟號改為成祖?首先是抬高朱棣的身價進而抬高自己的身價。大家都知道,明成祖朱棣和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都是以藩王的身份繼承大統的,也就是說他們並非正統。明成祖朱棣就不用多說了,儘管做了皇帝,但是造反奪位之名是永遠也抹不去了。而嘉靖皇帝之所以成為皇帝是非常幸運的,因為他的堂兄武宗朱厚照沒有子嗣,而武宗又沒有親兄弟。因此他以堂兄弟的身份繼承大統。所以他抬高成祖朱棣就等於抬高自己,證明自己和朱棣一樣雖然是以藩王身份繼承大統,但所取得的功績不一定比正統的皇帝差。藉機打壓朝中反對勢力進而樹立自己的權威。嘉靖帝朱厚熜是興獻王朱祐杬次子,明朝興藩的封地在湖廣安陸(今湖北鍾祥市),朱厚熜也是出生在這裡。明朝對藩王的活動範圍控制的非常嚴格,無皇帝昭命是不允許離開封地的。朱厚熜12歲繼承興王爵位,15歲時由於他的堂兄武宗朱厚照落水,沒過多久就崩逝,15歲的朱厚熜才第一次走出安陸,到京城繼承大統。15歲的朱厚熜還是個未成年,更重要的是在京城一點根基都沒有。要想鞏固地位,必須樹立自己的權威和培植自己的勢力。因此,還沒到京城,朱厚熜就和朝臣進行了第一次交鋒,最終以朱厚熜的勝利而告終。嘉靖登基後,就迫不及待的的追封自己的父親興獻王朱祐杬為皇帝,結果遭到以內閣首輔楊廷和為首的朝臣反對,這就是史上著名的“大禮議”事件,事件的結果再一次以嘉靖帝的全面勝利而告終,他的父親興獻王朱祐杬被追封為“睿宗”,牌位入主太廟。而且透過這次事件,內閣首輔楊廷和被罷官,反對嘉靖的勢力遭到毀滅性打擊,而嘉靖扶持了以張璁、桂萼為代表的忠於自己的新勢力,進而樹立了自己的權威。結束語

    嘉靖帝將明太宗朱棣的廟號改為成祖,表面上是因為太廟裡位置已滿,實際上是維護自身的利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去朋友家看到一盆大巖桐,特別好看,應該怎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