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美妙的探所
-
2 # Tech數碼科技愛好者
“腦機介面技術的一大步,人類成為人工智慧的一小步。”
量產電動汽車和移民火星對於馬斯克而言可能還不夠。他還希望把人腦與電腦連線起來。
馬斯克前幾天又刷屏了,這一次不是特斯拉也不是SpaceX,而是他的另一家公司Neuralink,釋出了最新的腦機介面技術,取得突破性新進展。在老鼠上實現了高效、可應用的腦機連線系統如果獲得監管部門批准,最早將於明年開始對進行人類進行臨床試驗。
在臨床試驗中,Neuralink將在癱瘓病人的頭骨上鑽四個8毫米的孔並插入植入物,使他們能夠利用他們的大腦控制電腦和手機。
▲Neuralink腦機介面效果圖
成為人工智慧對馬斯克和其他很多人來說,研發超級人工智慧是迄今為止人類可能面對的最大的生存危機。若人工智慧“失控”,弄不好就是人類末日。
馬斯克相信,人腦要追上人工智慧發展的唯一辦法,就是成為人工智慧。人類將來需要與機器相結合,從而避免在人工智慧時代被淘汰。
他的解決方案是:改造自身,主動和機器融為一體,透過改造自身,將晶片注入人的大腦,把人類大腦和計算機結合起來,讓人類能更好地適應新的環境、新的星球。
Neuralink正是為了這一目的誕生。Neuralink成立於2016年,馬斯克為了組建這個團隊,與1000多人會面,最終從中選擇了8人,作為聯合創辦者。除了馬斯克,其他創始團隊都是來自於從生物學到神經科學、計算機科學的專家。Nerualink目前已經獲得1.58億美元的融資,其中1億美元是馬斯克自己出資。
Neuralink的短期的目標是透過腦機介面技術,治療人類的腦部疾病。長期目標是製造可植入人腦的晶片,以增強記憶、推動人腦和計算裝置的直接連線。
在腦子裡植入晶片看上去挺聳人聽聞,但馬斯克認為,其實我們已經是一個半機械人了。
馬斯克的觀點是,決定一個人是不是半機械人的是元件的功能,而不是這個元件在身體裡面或者外面。
比如被問到“你可以離開你的手機多長時間”這種問題的時候。尤其如果你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的話,離開手機一天都是很痛苦的事情。沒帶手機就和少帶了一條腿一樣難受。人們已經在某種意義上和他們的手機、計算機和應用軟體合為一體了。
人類肉體無法辦到的事,都可以接觸科技硬體來實現,比如電腦、手機、耳機、甚至是汽車,都是我們身體的外延器官。
所以身為數字化的半機械人,趨勢就是升級,從低頻寬升級為高頻寬,提升人腦與身體的資料互動效率,同時藉助雲端的超強運算能力,進一步武裝大腦,腦機介面就是提升輸出的契機。
腦機介面:從科幻到現實實際上,腦機介面的概念已經產生很久了,在很多科幻作品中我們都見過。
電影《阿凡達》主人公利用一個機器直接將自己的心智移植到了另一個非人類身體上。《駭客帝國》、《攻殼機動隊》中的腦後插管的技術,亦或是《頭號玩家》、《刀劍神域》裡非接觸的沉浸式虛擬環境體驗,遊戲《使命召喚:黑色行動III》等等,都是不同形式的腦機介面。
簡單來說,就是實現用意念控制機器。也就是說,除了敲鍵盤,以及近幾年興起的語音互動之外,還可以直接透過大腦向機器發指令。
腦機介面在90年代就是熱點了,意識的本質就是電訊號,把腦子切開插電極的思路是最簡單最直接的,也就是“侵入式”腦機介面,這也是Neuralink採用的方法。侵入式方法的好處是採集的訊號非常準確,但缺點也很明顯,它對大腦存在一定的破壞性,開顱手術本身也具有相當的風險性。
而且把電極直接埋入大腦皮層不可能,會引起癲癇,也容易感染。2017年有位大牛寫了篇論文,簡單來說就是一種蕾絲電極,理論上可以”無創”的植入大腦讀取電訊號。馬斯克花重金請這位大牛擔任骨幹,召集了一批各行業的精英。目標就是解決技術問題,把這個神經蕾絲商業化。
從這次釋出會來看,Neuralink確實提出了一種變革性的腦機介面技術。更細更軟的電極極大的減小了腦損傷,使用了一種新型的“縫紉機式”的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用鐳射無痛鑽孔的方式將微絲電極植入人腦,感測器也簡化了腦機介面的設計,讓腦機介面應用於生活變得更有可能。
非侵入式是另一種方法,簡單而言就是把感測器貼頭皮上靠表皮腦電分析腦電波。
這類技術也催生了一些腦電波控制類的產品。日本公司NeuroWear研發的necomimi(日文“耳朵”),根據佩帶者的腦電波變化,頭頂的貓耳可做出對應的動作來表達情緒。
另一款產品 shippo (日文“尾巴”)利用頭部神經感測器感受佩帶者的腦電波,控制尾巴的搖動幅度。
從這兩個產品你也可以看出,非侵入式方法優點很明顯,省錢容易出成果,最重要的一點,可以隨便找活人做實驗。但缺點也很明顯,表皮腦電噪音太大,本身訊號又弱很難深入分析,上限很低。
馬克扎克伯格的Facebook也在進行腦機介面研究方面的研究。專案的總體目標是開發一個能讓你每分鐘輸入100字的腦機系統(比智慧手機輸入文字快5倍),直接讀取大腦的語言中樞。
▲Facebook在2017年F8大會上公佈腦機介面專案
Facebook團隊的正在研究基於非侵入式感測器,目前該專案由Facebook增強現實(AR)和虛擬現實(VR)部門負責,未來也很可能與Facebook的虛擬現實硬體產品相結合。
如果說馬斯克想做的是AI+人腦的生意。那麼扎克伯格想實現的可能是流暢的腦機VR體驗。
腦機介面時代即將來臨?腦科學被認為是下一次產業革命。盛大的創始人陳天橋與夫人從2016年成立TCCI,計劃連續10年每年捐獻1億支援腦科學研究。陳天橋在接受採訪時也曾表示,下一次產業革命的突破在於認知科學的突破,認知科學突破的目的則在於“從根本上了解慾望的本質,揭開大腦這個黑盒子,理解人類感知、決策的過程,讓科技真正從討好大腦、欺騙大腦發展到破解大腦。”
Neuralink等腦機介面公司目前的主要研究領域都是進軍醫療領域,如果他們能夠證明自己裝置的可靠和安全性,他們將向更遠的未來出發。
馬斯克是一個天才,也是一個離經叛道的怪人。在特斯拉橫空出世之前,沒有人認為電動汽車將會成功進入市場。在SpaceX崛起之前,人們更不認為低成本火箭能成大器。這一次,馬斯克還會再一次證明自己嗎?面對未來關於倫理的爭議,Neuralink還能站得住腳嗎?沒人知道。但這注定會是一個不同的時代。
▲電影《駭客帝國》截圖
主要參考連結:
“Neuralink and the Brain’s Magical Future”, Wait But Why, Tim Urban
《馬斯克的新公司Neuralink,到底是幹啥的?》, 果殼網, S.西爾維希耶
《馬斯克旗下的腦機介面公司 Neuralink 宣佈 2020 上半年將進行人體測試,將帶來哪些影響?》知乎, godking
回覆列表
2020年8月9日,美國富豪大亨馬斯克在Neuralink公司召開的釋出會上,和三隻“小豬”共同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最新成果,運用腦機介面技術的裝置LINK V0.9。這場釋出會在結束之後立刻空降熱搜,國內網路友對於馬斯克“與AI共生共存”的思想展開了激烈的討論。那麼假如馬斯克真的能夠在,腦機介面技術上取得重大成功,人類真的能夠迎來一個和AI共生的時代嗎?
在說腦機介面技術之前,我先和大家聊聊馬斯克這位享譽世界的富豪。埃隆馬斯克,是世界著名的企業家、工程師和慈善家,曾數次登上過全球富豪榜。據說,漫威電影《鋼鐵俠》就是以他的故事為藍本創作的。按理來說,這樣一個富豪,每天肯定是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用自己賺來的錢和各種名媛豪車打交道,可馬斯克卻不同,他是一個實打實的“工作狂”,每週工作超過100小時,而且從初創公司開始,馬斯克就是一個“心繫人類未來”的企業家,他的理想非常崇高,想要幫助人類擁有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在太空、清潔能源和網際網路,這三個會深刻影響人類未來發展的領域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果。
而在釋出會上介紹的腦機介面技術,就是馬斯克對於“人工智慧”這個領域全新的研究。在他看來,人工智慧的發展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假如不加以控制,或者是給人工智慧套上一定的枷鎖,那麼人類就是在自取滅亡,人工智慧的潛在威脅大於核武器,巧合的是,不光是馬斯克,就連宇宙萬物理論奠基者史蒂芬·霍金,也和他抱持著相同的看法。或許是被這些科學家大佬所鼓勵,馬斯克在近幾年越發堅定了,進軍人工智慧領域的決心。
那麼馬斯克研究的腦機介面技術到底是什麼呢?腦機介面顧名思義,就是在大腦與外部裝置間建立全新資訊交換通路,一方面將大腦訊號轉化為機器可識別的訊號,實現對機器的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將外部裝置訊號轉化為大腦可識別訊號,從外部對大腦進行直接干預。馬斯克在去年夏天,就用小白鼠成功完成了實驗,而今年則是更近了一步,將全新的LINK V0.9裝置植入了小豬的大腦當中,演示了晶片是如何讀取豬大腦的資訊。同時,他的研發團隊在釋出會上表示,將晶片植入頭顱的手術遠遠沒有普通人想象的那麼複雜,他們研發了一個極其精確的手術機器人,可以自動避開纖細的血管,只需短短一個小時就能夠完成。
打不過就加入,這是馬斯克對於人工智慧的看法,他認為即使是在最樂觀的假設下,人工智慧也會越來越強大,靠著強大的學習能力,很快就能夠通曉世界上的所有知識,他們在任何領域都將是霍金或者是愛因斯坦這個級別的人物。相比較之下,人類不僅速度太慢,而且也太笨了,不需要多久就會被甩開巨大的差距。既然打不過他,那就加入他們,與人工智慧共生,可能就是未來人類為數不多的選擇之一,也可能是最好的選擇。馬斯克之所以想要靠著腦機介面實現自己的夢想,主要是因為人機互動速度實在是太慢了,電腦和電腦互動的速度,大概是人機互動速度的幾百萬倍,假如腦機介面技術能夠走向成熟,那麼這就是解決人機交換速率問題的良藥,是解決人機共生問題的關鍵,而這也正是馬斯克建立Neuralink這家公司的初衷。
雖然Neuralink目前只推出了這一個產品,但他們研究腦機介面技術卻是計劃已久,在成立之後立刻就開始秘密儲備,據傳言,馬斯克還曾開出驚人高價招募了大量人工智慧領域的高精尖人才,就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心願。當然,世界上任何一種高科技技術,在成熟之前都會面臨無數的挑戰,腦機介面技術同樣如此,因為這個技術是作用在大腦這樣的複雜器官上,至少在無法百分之百確定安全性之前,馬斯克只能夠在各種動物上進行試驗,就算能夠保證極高的安全性,也需要考慮到人倫道德等方面的因素。
儘管說馬斯克在全球範圍內,擁有著數量眾多的忠實擁躉,但是反對者同樣不在少數,大部分的反對者最擔心的,還是這項技術是否會洩露隱私,和駭客是不是能夠靠著腦機介面,“控制別人的思想”,畢竟腦電波資訊的收集和使用,都有可能會涉及到對個人隱私的侵犯。而誰又能知道,那些神秘莫測的駭客是不是在某一天能夠攻破馬斯克的安全網路,透過腦機介面技術控制普通人呢?
自從提出人工智慧這一概念以來,人類總是會忍不住去猜測,當我們真正能夠研發出效能強大的人工智慧後,他們那堪稱恐怖的學習能力是否會成為我們毀滅的開始,無論是《終結者》中的天網,還是《生化危機》裡的紅白皇后,都生動的演繹了人工智慧暴走之後,為全體人類帶來滅頂之災的恐怖景象。儘管說現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確還處於萌芽階段,但誰也不能斷言,馬斯克的擔憂不會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