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馬老逍遙

    孩子小的時候,老母親這樣哄小孩不止一次了。也理解他奶奶的這種心情和心態,所以也沒有說她。不過孩子三歲的時候,我認真跟母親商量,說以後孩子的教育我負責,包括他闖禍,包括他與其他孩子的交往等等,母親欣然允諾。其實,我也並沒做太多事情,無非就是強調,他自己的行為要自己負責任——當然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這事兒也沒有很多人想象中難。例如孩子摔跤,自己爬起來,有了第一次,他就會做好第二次。孩子在克服困難中找到自信,學會自助,而不是怨天尤人。印象很深有一次,他不小心碰了牆角,馬上爬起來,對牆角鞠了個躬,大聲說著“對不起”,然後哈哈大笑起來。接著,看到他這樣做的大人也哈哈大笑起來——除了我。我感到一點欣慰,但並沒有大笑,只是明確地告訴自己,我們的教育是正確的,而孩子終於會這樣獨立成長起來。至於說到和孩子爺爺奶奶輩教育理念的分歧,我覺得關鍵是分清楚每個長輩的責任和界限。這恐怕也是得益於我的母親,她曾不止一次跟我說,教育子女是父母的責任,而不是爺爺奶奶的責任。我想,等到我們做爺爺奶奶的時候,同樣也應該和孩子、媳婦說清楚。

  • 2 # 若蓮育兒

    奶奶在寶寶撞了桌角大哭時,邊哄寶寶邊拍桌子罵桌子的行為雖然很常見,也是老人心疼寶寶安慰寶寶的一種方式,從情理上可以理解。但個人認為這是一種不好的教育方式,是一種“復仇行為”。這種教育方式給寶寶帶來的教育結果很可能就是,讓寶寶在今後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會下意識的選擇責怪別人,而不是體諒寬容他人,這樣下去是非常不利於寶寶的心理健康的。

    那麼作為成人,可能會對這種說法不屑一顧,很多人都會覺得:桌子碰疼了孩子,我只是拍打幾下桌子,假裝罵桌子幾句哄哄孩子,並沒有教寶寶打人或者推卸責任,這樣的說法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了?

    能夠提出這種質疑的家長,大概不知道對於幼兒來說,老人的這種拍桌子、罵桌子的行為,是符合幼兒『泛靈論』的認知特點的。那麼什麼是泛靈論呢?

    所謂泛靈論是指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在研究兒童認知發展特點時提出的一個觀點。指的是幼兒時期的孩子,特別是3歲左右,他們會把身邊的所有事物都視為有生命、有思想、有情感的。

    對於幼兒來說,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花草樹木和布娃娃,都像幼兒自己一樣,會哭、會笑、會疼……有時候,一個小女孩對心愛的布娃娃的感情可能絲毫不會遜色於她對同胞姐姐的感情。孩子就是一張純潔無瑕的白紙,任何事情於他來說都是全新的,任何經歷在他這裡都是體驗和學習,任何行為和思想他都有可能會效仿。

    因此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家長就需要格外注意,每一個生活細節對寶Bora說,都可能是蘊含著重大教育意義的事件。好的教育言行可能會教會寶寶養成一個好習慣,不好的教育言行也可能會讓寶寶養成一個壞毛病。在教育寶寶的過程中,家長要秉承著“兒童教育中無小事,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的思想觀念。

    寶寶在幼兒時期,被桌子椅子地板磕疼摔疼其實是一件特別正常的事兒,我家寶寶當然也遇到過不少類似的情況。對此我們採取的做法是:

    1、一方面要時刻關注注意她的安全,寶寶的安全肯定是第一位的,這一點不容置疑。

    2、另一方面就是當這些事情發生的時候,儘量表現的淡定點兒。儘可能的故作輕鬆一點,讓寶寶覺得偶爾磕著碰著摔著了是很平常的事,沒什麼大不了的。這種時刻如果大人表現的特別驚慌失措,精神緊繃,不僅給不了寶寶安慰,還很有可能會嚇著寶寶。讓寶寶不僅要承受身體上磕碰的疼痛感,還會在一定程度上產生恐懼心理。

    與此同時,作為家長,我們還需要教會寶寶善待“對方”。假如小板凳碰疼她了,不要去打小板凳。我們可以先趕快輕輕地親親她的疼處(據說媽媽的吻止痛效果很好),安慰她“馬上就不疼了,寶寶不哭了”。之後等她情緒穩定點了,不哭了,再像對待她一樣,帶著她給小板凳揉揉疼,告訴小板凳“馬上就不疼了”。 這樣做,不但沒有讓小板凳站到她的對立面,成為“加害”她的壞蛋,反而使其成為分擔痛苦的朋友,並讓她意識到“碰撞”是雙方的事,要互相體諒。這樣的話,當寶寶去給小板凳揉疼時,很快就會忘記自己的疼了,情緒也會很快好起來。

    經常這樣做的結果是,有一次,我帶寶寶在外面玩兒,爸爸過來接她一起回家,因為看到爸爸很興奮,她跑的特別快。跑著跑著,咚的一聲就摔倒了,兩隻小手擦出微微的血痕,疼得大哭起來。我趕快親親她的小手,輕輕地給她吹吹,再給她擦擦眼淚,她很快就不哭了。當我想要帶她離開的時候她做了一件讓我和爸爸都非常意外卻非常感動的事:她居然蹲下身,給摔倒的地面揉揉疼,安慰地面“馬上就不疼了”。

    我想,寶寶的這種開始懂得體諒和寬容他人的行為,是寶寶給我們的教育最好的回饋吧。

  • 3 # 桃源逸士24790141

    孩子長大以後,明知奶奶當年在哄他,但他完全可以理解、體諒奶奶。當家始知柴米貴,有兒方曉父母(當然包括奶奶)恩!

  • 4 # 胡蘿蔔媽媽育兒說

    這種做法是老人通常的做法,但是會影響孩子判斷是非的能力,說明奶奶心裡是很疼愛孫子的,覺得桌角碰到了孫子,就要給孩子出氣,但是並不是桌角的錯,它老老實實在呆在那裡,是自己不注意,碰到了它。

    生活中有很多這種現象,如果哪樣東西碰到了孩子,老人會很誇張地打它,邊打邊說:“誰讓你碰我乖孫,打死你、打死你”,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小孩子看見老人的做法,可能會覺得有趣,甚至也學著打,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種下了復仇的種子,何況還不是別人的錯?

    愛記仇長大後性格會變得思想比較狹隘,格局小,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碰到問題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承認自己的錯誤,而是埋怨別人,喜歡推卸責任,不利於自身事業的發展。

    教育專家尹建莉老師的暢銷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對這種現象有很好的做法:"給小板凳揉揉疼。"

    假如小板凳碰痛她了,我們絕不會去打小板凳。而是趕快輕輕地親親她的疼處(據說媽媽的吻止痛效果很好),安慰她“馬上就不疼了,寶寶不哭了”。安慰得稍好一些時,再像對待她一樣,帶著她給小板凳揉揉疼,告訴小板凳“馬上就不疼了”。

    這樣的做法才值得推薦,是科學的教育方法,我家二寶有時候也會不小心碰到桌角、床角什麼的,我也總是親親她的疼處,安慰她說:“沒事,一會兒就不疼了,以後自己小心點兒,你看看它是不是也碰疼了?”

    有次帶孩子在外面吃飯,孩子從樓梯上的第二層臺階不小心滾落到地上,歪倒了,孩子用胳膊有力地支撐到地面上,孩子一咕嚕自己爬起來,也沒有哭哭啼啼。寶寶如果摔倒了,媽媽先不要著急慌張,媽媽的態度影響孩子的態度,孩子沒感到害怕,看到媽媽滿臉緊張神色,本來沒什麼要緊的事,反而嚇哭了。

    這樣既安慰照顧到寶寶的情緒,又能照顧到他人,和別人友好相處,孩子長大後能換位思考,善解人意,處事不偏激,心胸開闊,人緣好,獲得正確的處事之道。

  • 5 # 花生麻麻育兒筆記

    幼童玩耍撞桌角大哭,奶奶邊哄邊拍桌子:誰讓你碰我乖孫,打死你、打死你。你有何感想?

    這個場景太常見了,不止老人,我周圍的年輕爸媽有的依然沿用這個方法,打地,打桌子。每每看到這種現象,有一點點無奈,可笑。

    這種做法的弊端:物體明明是禁止的,是孩子不小心碰到了。我們不去教育孩子應該小心,反而怪禁止的物體,去打禁止的物體,這是一種“復仇行為”。這樣只會教會孩子遇到不痛快就推卸責任,責怪別人,一切與我無關都是別人的錯,交給他不寬容和報復,不利於兒童的心裡健康。

    錯誤育兒方法的弊端不會立馬在孩子身上體現,經過日積月累,孩子大了,發現孩子身上的一些不妥,大人不會反思是自己在孩子小時候的採用了錯誤的育兒方法,反倒怪孩子。

    我的方式:當孩子磕碰了,先觀察孩子的反應,如果自己站起來了,沒什麼事,大人就不用過度反應當沒事一樣。有時候孩子哭,是因為被大人的反應嚇到了,心理上產生了恐懼(有一次和朋友孩子一起吃飯,朋友的孩子用腳蹬桌子,結果來了個反作用力,凳子差點後仰摔了,我們及時給扶住了,孩子本來沒事,結果她媽一吼他,反倒嚇哭了)。

    如果明顯看到孩子磕到了,孩子大哭,我們就趕緊抱起孩子,說出孩子的感受,安慰他。情緒平穩了,在告訴他為什麼摔,注意事項。

    有一次在公園,孩子在雪上跑,摔倒了。我看到孩子摔倒的同時捂著屁股,明顯是墩著屁股了,大哭起來。我去把他抱起來,安慰他:”媽媽知道寶貝摔疼了,是摔倒屁股了嗎,媽媽給你揉揉。“親親孩子的痛處(據說媽媽的吻止痛效果很好)等情緒平穩了,我會告訴孩子:”冰面上比較滑,在冰上跑,就是容易摔倒。下回我們應該怎麼辦,孩子哭著說:“慢慢走。”我趁機還給他普及了一下什麼叫吃一塹長一智

    我看過尹建莉老師的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說到孩子磕碰的處理方式,孩子被碰疼了,她會親親孩子的痛處,安慰孩子說:“馬上就不疼了,寶寶不哭了。”等到孩子狀況稍微好一點了,在像對待孩子一樣,帶著孩子給小板凳揉揉,告訴小板凳:“馬上就不疼了。”這麼做就是讓孩子意識到碰撞是雙方的事,要互相體諒。

    其實,我們有時候是知道一些育兒方法不妥的,但一代一代沿襲下來,有時候就成了下意識的行為,多看書,多學習,慢慢把科學的育兒理念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 6 # 御風者談育兒

    這種哄娃的方式,在隔代育兒家庭很常見。奶奶姥姥們是因為愛孫心切,在不自知的狀態下利用了孩子的“泛靈心理”,只是方法不當而已。什麼是泛靈心理呢?就是幼兒期特別是三四歲的孩子的孩子把所有的事物都視為有生命和有意識的東西的一種心理傾向。

    如果你細心觀察身邊的孩子就會發現:經常聽到孩子跟枕頭聊天、跟布娃娃、布熊等玩偶“講話”,那是因為有一個時期寶寶會把一切東西都視為有生命、有思想感情和活動能力的夥伴。

    這種泛靈心理一般存在於6歲之前,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認知屬於理論上的前運算階段,這一階段最明顯的變化是兒童心理表徵活動急劇增加。翻譯過來說,此時的孩子特別喜歡“過家家”。

    比如孩子經常會拿著布娃娃跟小夥伴說:“我是他的爸爸,你是他的媽媽”,或者拿著筆說“假裝這是針,你是病人,我來給你看病”。孩子透過發揮自己的泛靈心理,把“過家家”的各種道具想象成有生命有感情的夥伴,來完成遊戲,透過這樣的遊戲來提升自己的認知、情緒和社會性發展。

    孩子出現泛靈心理,是具有強大想象力的表現,這意味著孩子開始用自己的認知去感受世界。那麼,孩子的泛靈心理都表現在哪些地方呢?對於小動物、汽車等能活動的東西,容易引起孩子的泛靈心理;對於黑暗世界,容易引起孩子的泛靈心理,大多數孩子都怕黑;對於陪伴自己的玩具,容易產生泛靈心理。

    既然姥姥奶奶們利用了孩子的“泛靈心理”,為什麼說拍桌子、罵地板這種哄娃方式不妥當呢?因為這樣一來孩子就覺得摔跤是地板或者桌子的問題了,這是等於變相地教孩子推卸責任。

    磕磕碰碰是孩子常有的事,自己不小心摔跤或者是撞到了桌子上,跟地板或者桌子本身沒有一點關係,家長卻去責怪地板和桌子,很容易混淆孩子的概念,本來是自己的錯卻怪到別人身上。長此以往,很容易培養成孩子不擔當的行為方式,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

    所以,拍桌子、打地板式哄娃要不得。

  • 7 # 是二姐吖

    發現很多老一輩的都會這樣,老人帶孩子就是傳統守舊思想,孩子撞了桌子哭了就說打桌子,摔倒了就去踩地板,這樣長大的孩子怕是三觀也不會正吧?從小灌輸這種觀念,會讓人覺得自己沒有錯,有錯都是別人的錯,雖然看起來貌似沒什麼大不了的感覺,只是大人們對孩子的一種安慰法,但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影響還是很大的,桌子在那好好的,你自己撞上了怪桌子嗎?地板在那好好的它也不會動,你自己摔倒了也要怪地板嗎?這樣真的好嗎?這樣只會讓孩子從小就學會把自己的過錯推卸給別人,因為孩子根本不覺得自己有錯,事實上這樣對於孩子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推卸責任是很不好的行為。

  • 8 # 家有萌娃學育兒

    孩子撞桌子上了大哭,

    老人:哦,是誰把我的小心肝弄哭了?是這桌子嗎?奶奶幫你打它,桌子壞壞,打死你,打死你。

    孩子跑得快摔跤了,

    老人一邊抱著孩子一邊跺著地板說:把我家寶貝絆倒了,踩你踩你,看你下次還敢不敢

    ......

    這樣的場景對於我們來說非常熟悉,因為我們小時候,爺爺奶奶就是這樣教我們的。摔跤了,跺跺地板,罵兩句,這麼壞,把我們弄疼了。老人這樣做的原因只是為了想安慰安慰受傷的孩子,可是在年輕的爸爸媽媽眼裡卻覺得,這樣的教育方式,對於孩子來說,有害無益。

    曾經我也對這種行為感到不解,自從接觸了兒童心理學後,才知道,原來老人這種“打桌子,跺地板”的行為,是符合孩子這個年齡具有泛靈論的認知特點的,只不過老人的方法不對罷了。

    泛靈論是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在研究兒童認知發展特點時提出的一個觀點。指的是幼兒時期的孩子,特別是3歲左右,他們會把身邊的所有事物都視為有生命、有思想、有情感的。

    皮亞傑認為,孩子這種泛靈論的思維會經歷四個階段:(1)、基本會認為所有的物體都是活的;例如,如果搬了椅子,椅子會知道自己被人搬走了;(2)、認為只有經常會動的事物才會有意識,例如玩具車會知道疼,而樹不會;(3)、認為只有會自己動的才會有意識,(4)、認為只有人和動物才有意識。

    孩子的泛靈心理,是這個時期特有的一種認知發展特點。孩子的生活中,處處都有“泛靈心理”的存在。

    下面我們來看看孩子的哪些行為屬於“泛靈心理”時期的表現

    孩子總愛自言自語

    3歲的朵朵總喜歡在玩玩具的時候,跟玩具說話。她會一邊拿著勺子一邊跟布娃娃說:“來,我們開始吃飯啦,啊,張開你的小嘴巴。”

    我們平時細心觀察孩子的話,會發現孩子有時候經常會對著玩具自言自語地說話 。本來孩子專心玩遊戲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可是有的父母看到孩子總是自言自語,會有些擔心,這孩子怎麼一天到晚神神叨叨的?

    其實這是因為孩子把這些他喜歡的東西都看作了有生命、有思想、有感情,能理解他的夥伴,所以經常在遊戲中會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意願賦予到物體上。

    孩子總喜歡玩“過家家”等假裝性的遊戲

    我家五歲的孩子特別熱衷玩假扮遊戲,比如他會拿著布娃娃,跟他們說:“你好,我是給你看病的醫生,請問你哪裡不舒服呢?”然後拿出東西假裝給布娃娃打針、開藥。這都是孩子泛靈心理的表現,他們透過遊戲,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和情感能力。

    怕黑怕鬼,不敢一個人呆在黑暗的壞境

    記得我弟弟小時候也非常怕黑,可是他又不好意思直接跟我,說自己害怕。所以他每次想進房間找衣服洗澡,就會跟我說:“姐,你跟我過來一下,我有話同你說。”等我陪著他到房間了,他就會告訴我:“現在又想不起來要跟你說什麼了”。

    當孩子們跟我們說:“媽媽,黑黑的房間,有怪獸,我不敢進去”。父母千萬不要用成人的思維粗暴地跟孩子說:“房間裡什麼都沒有,有什麼可怕的。”因為這可能就是孩子處在泛靈心理時期的一種表現。

    處在泛靈心理時期的孩子,天真可愛,孩子的獨特的童真童語,於父母而言都是一段段美好的回憶。對於老人家那一套“罵地板、打桌子”的行為,固然是不值得提倡的。

    但是作為父母,怎麼利用孩子泛靈心理來正確引導他們,這是我們要學習的。

    1、 角色扮演,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所謂同理心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上理解他們的情緒和感受。

    當我們看到孩子珍惜玩具,亂扔亂摔東西的時候,父母可以透過扮演玩具的辦法,告訴孩子:“哎呀,你把我踢得好痛呀,我受傷了,就沒辦法陪你玩了。”

    透過這種方法,孩子可以明白,哦,原來這樣做,這些東西都是都會想媽媽一樣疼的,慢慢地孩子就能夠幫助孩子糾正不愛惜東西的行為。

    2、 拒絕嘮叨說教,利用泛靈心理改正孩子的不良習慣

    在《小豬佩奇》裡,有一集說到佩奇給小寶寶亞歷山大餵飯的情節,剛開始小寶寶不肯吃佩奇喂的東西,後來豬伯母給佩奇示範了一個妙招,就是把手中的勺子當作能飛的飛機,一邊喂一邊說:“哦,飛機飛來咯,張開嘴巴讓飛機飛進去。”後來佩奇終於在愉悅歡樂的氣氛裡,完成了喂小寶寶吃飯的任務。這雖然是動畫片上的情節,但是這裡照樣利用孩子泛靈心理和遊戲力的方法來引導好好吃飯。

    父母子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經常喜歡的就是對著孩子長篇大論地不停嘮叨、說教,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這種行為除了讓他們感到反感外,其他的別無好處。

    3、 正確認識孩子的膽小,理解孩子的恐懼心理

    處在泛靈心理時期的孩子,因為會不自覺地把周圍的物品賦予生命力,看什麼東西都覺得它是會動會有思想有情感的。有時候甚至會把自己腦海裡的東西想象成自己害怕的某種物品。所以當他們說自己害怕某總東西的時候,父母切忌不要一味地埋怨指責孩子膽小,不勇敢,更不要試圖透過一些所謂的鍛鍊方法來改變孩子。

    有些父母為了要孩子聽話,平時會拿“不乖等下妖怪來把你捉走了”來嚇唬孩子,這樣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不隨意給孩子講鬼故事、看恐怖影片等,多陪伴多引導,才能教會孩子直面困難和恐懼勇氣。

    瞭解孩子的“泛靈心理”,多從孩子的“兒童視角”出發,這樣才能能更好地發揮“泛靈心理”對孩子成長的積極作用,巧妙地解決育兒路上的難題。

    題目中奶奶的這種教育孩子的行為雖然不太妥當,但是這也是老人對孫子一種關心愛護的表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父子關係買什麼樣的花圈,輓聯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