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魑魅涅磐
-
2 # 裡見伯恩哈德
目前是俄羅斯生產最多。原本是烏克蘭,但是由於烏俄關係影響,烏克蘭拒絕向俄羅斯提供內燃輪機。後來俄羅斯擁有強大的工業基礎,自己僅憑三年建造出了自己的內燃輪機。並且超越了烏克蘭,一直成為了現在內燃輪機的最大生產國
-
3 # 五嶽掩赤城
當然是美國,單通用的LM2500系列燃氣輪機,已經生產了11000臺在2000多套,其在在船隻領域已經成為1500多艘各類船隻上作為動力。
通用的LM2500燃氣輪機是自航空渦輪風扇發動機TF39軍用型)及CF6-6(民用型)改制而成,從本質將,LM2500燃氣輪機的核心機技術,與戰鬥機用的F404航空發動機,和民航用的CFM56航空發動機都是一樣的,源自通用的GM9核心機技術,老美的這種軍民結合發展模式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LM2500燃氣輪機
LM2500燃氣輪機,最初是1970年配套美國海軍的斯普魯恩斯級反潛驅逐艦而研製。燃氣輪機最初都是適配於反潛艦艇,因為其靜音性好,啟動和加速速度快,更適合反潛作戰,實際上最初採用燃氣輪機作為主要動力的軍艦都是反潛作戰為主的軍艦。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最早採用燃氣輪機作為主要動力的前蘇聯卡辛級反潛驅逐艦英國的無敵級輕型航母是最早採用燃氣輪機的萬噸船舶,因為無敵級是當時英國海軍航母計劃被取消後,提出的具有全通甲板的反潛巡洋艦計劃迷惑國會議員才透過的
之後,透過通用公司的不懈努力,LM2500燃氣輪機,以其驚人的工作穩定性和可維護性,贏得越來越多客戶的青睞,目前LM2500系列燃氣輪機以其高達5000萬小時的穩定執行時間,成為世界上燃氣輪機界第一品牌。並且通用公司在LM2500燃氣輪機基礎上不斷改進升級,推出包括LM2500+、LM2500+4G等多種改進升級型號,並針對工業生產、火力發電等推出LM6000等型號。
上世紀80年代末,我們從美國進口了2臺LM2500燃氣輪機,將其裝備於052級112號哈爾濱號驅逐艦。其實最初有打著進行仿製的打算的,但是發現技術難度太大,當時中國的技術難以完成,之後再向美國訂購第二批,但此時由於突發事件,合同取消,112號成為中國唯一裝備LM2500燃氣輪機的軍艦。
日本的滿載排水量2.6萬噸的出雲級,使用4臺LM2500+燃氣輪機作為主動力,提供13.5萬馬力,實現最高速度30節。
-
4 # 安靜的小文藝
題目中問的是軍航內燃輪機一般就是燃氣輪機或蒸汽輪機,而這些技術基本都是被歐美國家所壟斷的。
整體上世界能自己設計研製軍用內燃輪機的國家主要是:美國、烏克蘭、德國、俄國、中國,而在這其中,個人感覺使用最多的應該是美國和烏克蘭生產的。
烏克蘭因為首先烏克蘭曾經擁有世界一流的造船業,蘇聯解體後大部分的核心技術都掌握在它那裡,所以好長一段時間還是不少國家從它那買內燃輪機的,如UGT2500 ,中國就有引進和使用,而俄羅斯也有意向向它購買但遭拒絕。
美國另一個比較著名的就是美國GE公司的LM 2500系列,戰爭發的大財,讓美國有資本和精力去研發自己的核心技術,作為軍事強國的它,肯定運用上也不缺少數量的,而且很多它的跟隨者其實也使用這款系列的內燃輪機,比如印度。
其他國家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實已經有不少國家已經在努力研究追趕,德國西門子SGT5-8000H,都是很著名的燃氣輪機牌子。
而俄羅斯,因為政治的關係,烏克蘭拒絕向它出售,所以俄羅斯只能自己上,現已宣佈其中國產艦用燃氣輪機即將開始批次生產。
近年來,中國自己也有開始研發,如R0100,都有些開始用在中國產航母,雖然還不能媲美歐美的,但是我覺得已經是一個很重大的進步,相信會越來越好的。
-
5 # 魂舞大漠
當今軍用艦艇使用最多的燃氣輪機,要屬美國通用公司的LM-2500,中美關係向好時,我們引進了多臺,單機只有1.8萬千瓦,用之於112和113艦上,再以後就斷了供,中國開始了自家努力之路。當我們在渦噴8的基礎上研製出艦艇動力時,英國又要把“奧林普斯”爭著賣給我們;中國在“太行”航空發動機基礎上研製出R0110時,美國說,LM2500可以考慮在中國建廠組裝的嘛,當真也就來了。今年5月30日,中國首臺自主研製的25MW級燃氣輪機正式交付,標誌著我們成為世界五大燃氣輪機生產國家之一,四大重型燃機供應商之一,我們發現,就在去年,美國通用一款HA級的9HA.02,輸出功率高達826MW,其聯合迴圈效率超過了64%,這說明什麼呢?中國重燃總經理曾介紹說,我們計劃在2023年前將300MW定型,2030年前完成400MW定型,用6年時間走完發達國家20年研發之路,可以講已來到了一個明朗的天地。然談及今天的題目,哪國生產最多,還得說是美國,僅通用一家的LM2500就生產了700臺之多,而在全球燃氣輪機市場,美國通用佔據的比例高達一半,大約有7000多臺在全球運轉,7000臺呀,美國,這是多大的一筆數字!
▲活躍在艦艇的動力。我們熟知的產品,不只有個LM2500,還有英國的“奧林普斯”和MT30,前者佔據了日本艦艇20年的時光,後者輸出功率高達36MW,是女王級航母動力,也是美國DDG1000的動力,按其效率目前正是最高的,可是仍不成熟,兩個艦都趴了窩。烏克蘭繼承了前蘇聯家業,自研一款UTG25000,功率2.9MW,中國也引進了一些,不過現在我們有了更高的,簡氏總結道,中國的QC280密度是最好的,啟動速度快(2分鐘以內),也是以上三種(LM2500、MT30和UTG25000)中轉速最高的,用於新萬噸大驅,此前已經過其它艦隻使用,活躍在索馬利亞,表現得非常穩定可靠。它傑出的表現,更體現以此為基礎,可派生出60MW到200MW系列燃氣輪機。用於軍艦,可以說已經成了,再發展就是用於民用的產品。
▲世界第一品牌。LM2500,已經過了5000萬小時的穩定執行,它基於一款軍用發動機,噢,也就是C-5“銀河”運輸機的動力,由民用大飛機使用的CF56改進而來,談及CF56,可能熟悉它的軍迷都知道,我們的“太行”核心機,也參照了這款發動機核心機的設計,現在也轉到重型燃氣輪機上來了,不少人誤以為來自UTG,我們可以正式宣告,說一聲“No”了。當CF56化身成軍用型TF39以後,又派生出不少型號,如B-1轟炸機的動力,F-14、F-15、F-16等等,從GE1-10基本都有CF56的影子。這麼棒的動力,一朝化身成LM2500,簡直就成了精,沒怎麼改,就是把前面的風扇拿掉就可以了,從初始的17.9MW,現在都到了33MW,真是細思極恐,CF56功在美國。所有我們看到的美國軍艦,除了核動力,就是LM2500的天下了。自己用不說,還滿世界外銷,直賺得盆滿缽滿,之餘,還能控制話語權。它已服役了40年,打下了大大的江土,有稱最優秀,號為最成功。
▲一路坎坷。不盡辛酸,回首再看我們當年努力,不禁滿懷豪情撲面而來。有人不停澆涼水,別高興過了頭,是啊,英國作為世上首個使用燃氣輪機作為艦艇動力的國家,1947年就改出了G1,前蘇聯1953年就把M1裝在了它的炮艇上,曾經一度,艦用燃用輪機佔據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不得不說,我們發展得太晚太晚,當我們拿來M1,開始琢磨自己成熟的燃氣輪機動力的時候,英華人卻不得不為“斯貝”改而大為糾結。由航空發動機改進而來的燃氣輪機,美國猶稱第一,不說別的,就是如今的西門子也在華佔據了5-375MW的市場呢,我們還說啥了,只能擼起袖子加油幹唄。好在眼巴前,已解決了軍用艦艇的燃眉之急,向民用高階市場正在發力,一步一個腳印,現在一款170-230MW的CGT-60F已浮出水面,憑誰問,動力仍要依靠外來呢。進步可喜,畢竟夯實了進步的基礎,勢頭正勁,這一點確實是值得高興的。
-
6 # 使用者5257147391308
中美蜜月期大概是80年代吧一直到89年,美國賣給中國不少好東西,如黑鷹直升機,ML2500艦用燃氣輪機,C130運輸機,後來不給了我只能轉而買烏克蘭的燃氣輪機了雖然差一些,這種ML2500燃氣輪機是美國的最先進的艦用動力系統,美國現役的巡洋艦驅逐艦都採用此機,中國的幾艘驅逐艦也按裝此機。
-
7 # 軍機圖
艦用燃氣輪機分為“三大流派”,即美系、英系和蘇系。其中美系和英系的燃氣輪機一般為航改機,因此在國際上市場比較廣泛;蘇系艦用燃氣輪機則多為專門設計,應用範圍也侷限在蘇聯自行建造的艦船上。蘇聯解體後,蘇系艦用燃氣輪機曾一度陷入低谷,在中國從烏克蘭獲得UGT25000型燃氣輪機的技術後,蘇系燃氣輪機在中國實現了二次發展,但應用範圍仍然只侷限在中國中國產艦船上。進入21世紀以來,主要的艦用燃氣輪機裝機數量如下:
LM2500系列(美):“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總裝機124臺(31艘,每艘裝機4臺)、“愛宕”級驅逐艦總裝機8臺(2艘,每艘裝機4臺)、“摩耶”級驅逐艦總裝機8臺(2艘,每艘裝機4臺)、“高波”級驅逐艦總裝機6臺(3艘,每艘裝機2臺)、“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總裝機8臺(2艘,每艘4臺)、“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總裝機8臺(2艘,每艘4臺)、“薩克森”級護衛艦總裝機2臺(1艘,每艘2臺)、“巴登·符騰堡”級護衛艦總裝機4臺(4艘,每艘1臺)、“阿爾瓦羅·巴贊”級護衛艦總裝機8臺(4艘,每艘2臺)、“南森”級護衛艦總裝機5臺(5艘,每艘1臺)、“忠武公李舜臣”級驅逐艦總裝機12臺(6艘,每艘2臺)、“世宗大王”級驅逐艦總裝機12臺(3艘,每艘4臺)、“地平線”級驅逐艦總裝機8臺(4艘,每艘2臺)、“加富爾”級航空母艦總裝機4臺(1艘,每艘4臺)、歐洲多工護衛艦總裝機12臺(12艘,每艘1臺)、“霍巴特”級驅逐艦總裝機6臺(3艘,每艘2臺)、“傳奇”級國家安全艦7臺(7艘,每艘1臺)、“什瓦里克”級護衛艦總裝機6臺(3艘,每艘2臺)。總計:248臺
MT30系列(美):“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總裝機6臺(3艘,每艘2臺)、“自由”級瀕海戰鬥艦總裝機10臺(5艘,每艘2臺)、“獨立”級瀕海戰鬥艦總裝機18臺(9艘,每艘2臺)、“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總裝機4臺(2艘,每艘2臺)。總計:38臺
“斯貝”系列(英):“高波”級驅逐艦總裝機6臺(3艘,每艘2臺)、“秋月”級驅逐艦總裝機16臺(4艘,每艘4臺)、“七省”級護衛艦總裝機8臺(4艘,每艘2臺)。總計:30臺
WR-21(英):45型驅逐艦總裝機12臺(6艘,每艘2臺)。總計:12臺
QC280(中):052C型驅逐艦總裝機8臺(4艘,每艘2臺)*、052D型驅逐艦總裝機28臺(14艘,每艘2臺)、055型驅逐艦總裝機16臺(4艘,每艘4臺)。總計:52臺
DT-59(烏克蘭):1135.6型護衛艦總裝機24臺(12艘,每艘2臺)、“加爾各答”級護衛艦總裝機8臺(4艘,每艘2臺)。總計:32臺
(上述資料只統計了2001年之後開工建造、並已經下水的艦船。*:052C型前兩艘採用烏克蘭原裝的UGT25000燃氣輪機,因此不列入統計。)
從上述資料不難看出,雖然中國、英國(以及仿製“斯貝”燃氣輪機的日本)、烏克蘭雖然在艦用燃氣輪機領域保持著一定的生產量,但相比於美國艦用燃氣輪機的產量仍然太少,而美國生產的艦用燃氣輪機當中,約半數為裝配在“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上的LM2500,由此可見一種艦船的生產規模對於一種船舶主機的影響有多大。
-
8 # 皇家橡樹1972
皇家海軍的“無敵級”輕型航母和“女王級”大型航母,它們的主動力系統都使用燃氣輪機為動力,“無敵級”使用的是“奧林普斯TM3B”燃氣輪機,“女王級”使用羅爾斯.羅伊斯公司新研製不久的MT-30燃氣輪機。
我們所說的內燃機指的是:蒸汽機、柴油機和燃氣輪機,它們作為戰艦的主動力至少有上百年曆史上了!蒸汽機最早作為艦船主動力,從帆船⛵️時代就有了,一直到上個世紀60年代之前都是艦船的主動力…由於蒸汽機佔地面積太大、各種管道縱橫、啟動速度慢,滿功率速度慢…這些固有的缺陷,它目前除了在少量的航空母艦、大型補給艦和舊式戰艦上使用外,其它新式戰艦上已經不使用它作為主動力了。 奧林普斯TM3B燃氣輪機是最早大規模製造和安裝上艦的燃氣輪機,要比美國的LM2500早了一些,由於英國是最早將燃氣輪機上艦的國家,在燃氣輪機研製方面基礎雄厚,在總體效能上也超過了美國,所以TM3B燃氣輪機效能是比較先進的,英國皇家海軍的:女將級護衛艦(21型)、謝菲爾德級驅逐艦(42型)、大刀級護衛艦(22型)、無敵級輕航母;比利時海軍的:維林根級護衛艦;法國的:喬治.萊格級驅逐艦、日本的:石狩級護衛艦,都採用TM3B燃氣輪機為主動力系統,這說明該型號的燃氣輪機在效能上是卓越的。美國GE公司的LM2500燃氣輪機,是世界上量產最多和安裝量最多的艦用燃氣輪機,由C-5“銀河”超大型運輸機所用TF39發動機為核心機衍生而來,美國海軍使用燃氣輪機的時間比英國和蘇聯都晚,1960年代初期蘇聯核動力潛艇進入大發展時期,而這個期間的美軍大批反潛艦仍然使用蒸汽輪機為動力,由於啟動速度慢和加速效能不好在與蘇聯核潛艇追逐中屢次失敗…這時才意識到燃氣輪機的優越性,在觀察英國戰艦在使用燃氣輪機的經驗後,在1970年代初研製了LM2500型燃氣輪機,美國航空工業非常發達,用航空發動機改成艦用燃氣輪機的技術等級是“由高往低”發展,LM2500問世之後效能非常優秀,美軍的在1970年代後建造的非航母戰艦都使用它為主動力推進裝置,美國國力雄厚海軍規模也非常龐大,所以大量的LM2500被安裝到了新艦上面,同時美國的盟國所建造的新型戰艦上也開始安裝LM2500,使得它一舉成為了世界上使用量最多的燃氣輪機。目前LM2500已經發展到了LM2500+g4的水平,油耗率比以前的型號降低了不少,熱效率反而有所提升,大修間隔時間也有所延長…它仍然是目前世界最先進的燃氣輪機之一。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的MT-30燃氣輪機,是替代TM3B的新型燃氣輪機,有波音777的“特倫特800”型航空發動機衍生而來,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艦用燃氣輪機,皇家海軍的“女王級”航母;美軍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和“自由級”瀕海戰鬥艦…都使用它為主動力推進系統。
總之,英國的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和美國的GE公司憑藉著深厚的航空發動機研製經驗,在艦用燃氣輪機輪機方面已成為該領域的“東邪西毒”,這兩家公司的艦用燃氣輪機佔到了90%以上的市場佔有率。圖片上正在吊運安裝的發動機就是聞名遐邇的法國:皮爾斯蒂克公司的艦用柴油機,它的16PA6V-280TSC型是目前我軍054A型護衛艦的推進主機。
艦用燃氣輪機雖然有各種各樣的優越效能,但是它也有價格昂貴、對比於柴油機經濟性差的問題,而且並不適合中小型戰艦大批次使用,因為中小型戰艦的使用原則就是要:建造成本要適當,日常巡邏使用成本低廉、不需要太高的航速…這些的特點,安裝高效能的燃氣輪機有些大材小用!所以,柴油機仍然是艦用主機的另外一個主要分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艦用柴油機就是法國的皮爾斯蒂克,倒不是說法國貨有多麼的先進,主要是因為它“皮實耐用”和價格適中,維護保養方面要比燃氣輪機技術等級略低一些,更主要的它的油耗量較低,比較適合戰艦在15~21節這個經濟航速是使用,功率不大不小,油耗可是海軍使用經費當中的一大筆開資。
德國MTU柴油機,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艦用柴油機,目前世界大多數常規潛艇都用它作為主機,並且很多水面航行的輔機(柴油發電機)也使用MTU,中國的052型系列驅逐艦也使用兩臺MTU柴油機為巡邏動力,只有到加速時才用到燃氣輪機。
MUT柴油機秉承德國優良的機械設計和精密加工的傳統,從上面圖片裡就能感受到MTU柴油機的工業美學!
總體來說,MTU要比皮爾斯蒂克在設計和製造工藝方面略微好了一點點,但是它們的市場佔有率是“平分秋色”的!德國貨雖然略好一些,但是在維護保養方面要比法國貨複雜一些,零部件也貴一些…當然這要看購買方對於哪一種柴油機的品牌認知度。
皮爾斯蒂克和MTU是艦用柴油機界的“南帝北丐”,它們總體設計緊湊、油耗量低、大修間隔時間長,主要還是價格便宜,最關鍵還是法國和德國的工業能力在哪擺著,柴油機的圖紙有工業能力的國家都能畫出來,但是到了製造階段就會顯現出優劣…上百年的工業積累和工藝沉澱不是短時間就能趕得上的。
艦用燃氣輪機和艦用柴油機都是現代大工業的產物,這兩種內燃機集成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冶金和金屬加工技術,全世界也就那麼三四家大企業擁有和把持,而不是工業基礎雄厚的國家休想研製出來!
機械裝置的研製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象徵,唯有在國力各方面都允許之後才能更好的將它們製造出來,不是一朝一夕,這需要時間的沉澱。
-
9 # 遊戲人超超
當今軍用艦艇使用最多的燃氣輪機,要屬美國通用公司的LM-2500,中美關係向好時,我們引進了多臺,單機只有1.8萬千瓦,用之於112和113艦上,再以後就斷了供,中國開始了自家努力之路。當我們在渦噴8的基礎上研製出艦艇動力時,英國又要把“奧林普斯”爭著賣給我們;中國在“太行”航空發動機基礎上研製出R0110時,美國說,LM2500可以考慮在中國建廠組裝的嘛,當真也就來了。今年5月30日,中國首臺自主研製的25MW級燃氣輪機正式交付,標誌著我們成為世界五大燃氣輪機生產國家之一,四大重型燃機供應商之一,我們發現,就在去年,美國通用一款HA級的9HA.02,輸出功率高達826MW,其聯合迴圈效率超過了64%,這說明什麼呢?中國重燃總經理曾介紹說,我們計劃在2023年前將300MW定型,2030年前完成400MW定型,用6年時間走完發達國家20年研發之路,可以講已來到了一個明朗的天地。然談及今天的題目,哪國生產最多,還得說是美國,僅通用一家的LM2500就生產了700臺之多,而在全球燃氣輪機市場,美國通用佔據的比例高達一半,大約有7000多臺在全球運轉,7000臺呀,美國,這是多大的一筆數字!
▲活躍在艦艇的動力。我們熟知的產品,不只有個LM2500,還有英國的“奧林普斯”和MT30,前者佔據了日本艦艇20年的時光,後者輸出功率高達36MW,是女王級航母動力,也是美國DDG1000的動力,按其效率目前正是最高的,可是仍不成熟,兩個艦都趴了窩。烏克蘭繼承了前蘇聯家業,自研一款UTG25000,功率2.9MW,中國也引進了一些,不過現在我們有了更高的,簡氏總結道,中國的QC280密度是最好的,啟動速度快(2分鐘以內),也是以上三種(LM2500、MT30和UTG25000)中轉速最高的,用於新萬噸大驅,此前已經過其它艦隻使用,活躍在索馬利亞,表現得非常穩定可靠。它傑出的表現,更體現以此為基礎,可派生出60MW到200MW系列燃氣輪機。用於軍艦,可以說已經成了,再發展就是用於民用的產品。
▲世界第一品牌。LM2500,已經過了5000萬小時的穩定執行,它基於一款軍用發動機,噢,也就是C-5“銀河”運輸機的動力,由民用大飛機使用的CF56改進而來,談及CF56,可能熟悉它的軍迷都知道,我們的“太行”核心機,也參照了這款發動機核心機的設計,現在也轉到重型燃氣輪機上來了,不少人誤以為來自UTG,我們可以正式宣告,說一聲“No”了。當CF56化身成軍用型TF39以後,又派生出不少型號,如B-1轟炸機的動力,F-14、F-15、F-16等等,從GE1-10基本都有CF56的影子。這麼棒的動力,一朝化身成LM2500,簡直就成了精,沒怎麼改,就是把前面的風扇拿掉就可以了,從初始的17.9MW,現在都到了33MW,真是細思極恐,CF56功在美國。所有我們看到的美國軍艦,除了核動力,就是LM2500的天下了。自己用不說,還滿世界外銷,直賺得盆滿缽滿,之餘,還能控制話語權。它已服役了40年,打下了大大的江土,有稱最優秀,號為最成功。
▲一路坎坷。不盡辛酸,回首再看我們當年努力,不禁滿懷豪情撲面而來。有人不停澆涼水,別高興過了頭,是啊,英國作為世上首個使用燃氣輪機作為艦艇動力的國家,1947年就改出了G1,前蘇聯1953年就把M1裝在了它的炮艇上,曾經一度,艦用燃用輪機佔據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不得不說,我們發展得太晚太晚,當我們拿來M1,開始琢磨自己成熟的燃氣輪機動力的時候,英華人卻不得不為“斯貝”改而大為糾結。由航空發動機改進而來的燃氣輪機,美國猶稱第一,不說別的,就是如今的西門子也在華佔據了5-375MW的市場呢,我們還說啥了,只能擼起袖子加油幹唄。好在眼巴前,已解決了軍用艦艇的燃眉之急,向民用高階市場正在發力,一步一個腳印,現在一款170-230MW的CGT-60F已浮出水面,憑誰問,動力仍要依靠外來呢。進步可喜,畢竟夯實了進步的基礎,勢頭正勁,這一點確實是值得高興的。
回覆列表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軍艦開始採用全燃動力或者柴燃聯合動力模式,就是因為燃氣輪機無論是在輸出功率、體積、重量和啟動時間、加速性等方面全面領先其他艦艇動力系統。所以我們看到很多軍艦特別是類似驅逐艦這些主力作戰艦艇早已批次換裝更加先進的艦載燃氣輪機作為主動力系統。那麼在越來越多的軍艦中最受歡迎的是哪一款艦載燃氣輪機呢?其實從最受歡迎和生產數量最多的艦載燃氣輪機,還要數美國海軍當前主力型艦載燃氣輪機----LM2500系列燃氣輪機了,這款艦載燃氣輪機不僅大量裝備美國海軍三十餘艘佩裡級導彈護衛艦、二十餘艘艘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和六七十艘伯克級導彈驅逐艦、以及海軍包括最新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等各種艦船外,更是大量裝備在北約眾多國家的海軍主力艦艇上。比如南韓的世宗大王級導彈驅逐艦、澳洲的霍巴特級等三十餘個國家海軍、累計超過400艘軍艦裝備了LM2500系列艦載燃氣輪機,按照一艘軍艦裝備兩組共四臺LM2500燃氣輪機計算的話,LM2500燃氣輪機光是艦載版本的裝機量就早接近1800臺以上,更何況LM2500燃氣輪機還有海上發電平臺、石油、燃氣增壓等特種領域廣泛使用了該燃氣輪機組,總產量應該早已超過了2100臺以上,這也是全球範圍內單一型號產銷量最高的燃氣輪機組了。而LM2500燃氣輪機的大量使用離不開三個關鍵的引數“高效能、高可靠性、高利用率”,比如LM2500燃氣輪機輸出功率從最開始G1版本的25500馬力發展到如今G4版本的37850馬力,不光很好的延續了整個LM2500燃氣輪機的系列發展道路,更重要的是隨著輸出功率的不斷提升,也使得該燃氣輪機能夠適應從千噸級的導彈艇到五六萬噸的大型攻擊艦動力需求;同時LM2500系列燃氣輪機從上世紀70年代正式投入使用以來,累計執行時間早已超過驚人的5千萬小時,這是其他任何一種艦船燃氣輪機都難以企及的高度;更何況LM2500系列燃氣輪機不光能夠推動軍艦高速航行,同時也能夠在石油、天然氣等特種領域廣泛使用,更提升了LM2500燃氣輪機的高利用率優勢。但是從長遠來說,還是羅羅的MT30等新一代燃氣輪機更有發展前景,因為從技術發展平臺來說,全球裝機量最高的LM2500系列燃氣輪機雖然輸出功率實現了“一翻”,但是該燃氣輪機畢竟衍生自上世紀60年代研發的TF39渦扇發動機,無論是從核心機效能還是整體結構設計等方面都已無法和MT30等新一代艦載燃氣輪機所媲美,比如MT30艦載燃氣輪機衍生自A380大型客機使用的瑞達800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無論是從核心機效能還是整體結構設計等方面都早已有著較為明顯的差距存在。再來說說中國艦載燃氣輪機發展,受制於中國早期基礎工業發展落後等原因限制,中國在艦載燃氣輪機的發展之路上不光起步較晚、到上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接觸艦載燃氣輪機、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才開始進行相關方面的技術探索和技術仿製等,而且因為整體工業發展較為落後的原因限制,中國雖然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著手仿製當時英國羅羅的斯貝MK系列渦扇發動機發展殲轟七戰機使用的渦扇9發動機,並且基於民用CFM56渦扇發動機和進口的AL-31F系列渦扇發動機發展屬於自己的渦扇10系列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但是中間因為整體工業技術發展落後,在材料等方面的技術攻關上一直沒有取得較大進步,所以自主研製了近三十年之久的渦扇10發動機在2012年前後才真正實現了定型並批次裝備服役。而在渦扇10航發的研製過程中,中國也在基於其核心機衍生屬於自己的航改艦載燃氣輪機,這就是兩款輸出功率不同的QC70和QC185艦載燃氣輪機,其中前者最大輸出功率7MW,已經批次裝備在中國產726型氣墊艇上,後者因為整機動力區間等原因現階段依然沒有實現可靠裝機使用。不過對於中國052、055系列大型軍艦而言,在艦載動力系統上也完全不用再“愁眉苦臉”了,因為從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透過和烏克蘭的曙光機械聯合體合作發展,當時蘇聯新一代艦載燃氣輪機GT25000燃氣輪機技術後,經過多年的技術攻關和中國產化提升之後,當前中國基於GT25000艦載燃氣輪機發展而來的QC280燃氣輪機已經批次裝備在052D、055系列大型導彈驅逐艦上,徹底解決了中國在主要作戰艦艇核心動力上無法實現自給自足的問題。而且基於GT25000燃氣輪機改進而來的QC280艦載燃氣輪機相比美國的LM2500 G4版本無論是在連續輸出功率還是可靠性等方面都已經逐漸接近,並且因為GT25000燃氣輪機原型機核心機結構更加先進、整體輸出密度更高的優勢,發展而來的QC280燃氣輪機未來發展潛力更大,甚至未來透過材料改進等方式,完全可以使得其整機輸出功率從當前的29.8MW提升到接近40MW的水準。當然對於新一代大功率艦載燃氣輪機的發展中國也沒有拉下,並且早在2015年舉辦的第三屆馮如航空科技精英獎獲獎名單中,就有包括新型艦載彈射技術、40MW大型艦載燃氣輪機完成整機效能測試、高超音速武器的獲獎專案,所以“未來可期、也值得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