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掛在明堂射古今

    看劉慈欣的科幻小說,給我的感覺就是他在宇宙的尺度下去思考生命,去理解智慧,去探知文明。不單是《三體》,從他別的作品也可以看到。顯然《三體》是大宇宙級別的,看《三體》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人能長生不老了。

    好象以光年的長度來構架科幻小說,劉慈欣的《三體》是影響最大的。

    可以說,劉慈欣的科幻小說是以一個宇宙文明觀察者的身份去寫的,這有點象中國道家思想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我也曾經寫了一首自以為韻的詞來抒發我看他作品的感受“宇宙幾重,時空多少。三界沒我,誰在五行。九重天外,大千世界,心物所念,乾坤在手!念屈子天問,感太白消愁!人活一世,終尋歸處!明白道理,何問經年,笑看萬古,同道合一!”

    再看這以前寫的,我還是覺得劉慈欣是想找到宇宙的終極思想,這是《三體》的結尾給我的感覺。

    如果說他的科幻小說有什麼樣的時代精神,我覺得就是他想用終極宇宙的思想來塑造人類文明在宇宙中的意義。也就是說人類的精神不是這個小小的地球,也不是這個宇宙,而是多維宇宙。

    我覺得他的作品是要告訴人類要從多維宇宙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他提出的宇宙社會學給我的思考最多,我也一直覺得從他的宇宙社會學去看“黑暗森林”的話,那一定還有“光明森林”。黑暗森林只是那些不那麼高階的宇宙文明玩的遊戲,而《三體》中“黑暗森林”的宇宙或許在“光明森林”的宇宙中是不起眼的。又或許,這個宇宙或者多維的宇宙本來就是黑暗與光明共存的。

    手寫至此,也感嘆啊,人類這個文明什麼時候能跳出一級文明的藩籬,而從二級文明去看這個宇宙呢?我甚至有時奢想人類達到三級文明又會是什麼樣?

    可是今天看,這還是“路漫漫其修遠兮”,人類將上下而求索啊。

    人類現在對地球這個一級文明的學問還是有太多需要學習的啊!

    要團結,要努力啊,人類!

  • 2 # 此號不加人143

    一部《流浪地球》看的我熱淚盈眶,第一次讀劉慈欣的作品應該是1999年的《鯨歌》,再到《流浪地球》、《地火》一點點感受到劉慈欣硬科幻的魅力,《鄉村教師》中的無奈,《全頻帶阻塞干擾》戰爭殘酷的寫實,《朝聞道》對信仰瘋狂的追求,每一次帶來的都是深深地震撼,再到2006年第一次讀到《三體》深感宇宙之浩渺。我自認為作為一個資深科幻迷對於科幻的喜愛超過身邊所有人。當然,認識大劉是從《科幻世界》開始,自從1996年讀上《科幻世界》,這本雜誌是我活了33年唯一堅持如此之久的事情,相信直到它停刊,否則我會一直買下去……除了劉慈欣,中國還有很多優秀的科幻作家,王晉康,荷夕,夏笳,飛氘,錢莉芳,長鋏,江波……很多很多都值得一看

  • 3 # 影片原創愛好者

    細看《三體》,你會發現這些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不是小說的重點,雖然《三體》裡面描述的科幻元素讓人心馳神往,但是,這些不是重點,重點是人類對於歷史使命的選擇,人類面對極致壓力下,人類的智慧的演變。

    左右人類和世界生存的,是兩個女性錯誤的自私的選擇,這一點特別吸引人,就像是蝴蝶效應一樣,劉慈欣在告訴我們,往往人類歷史的程序或許會因為某個人某件事做出改變,這種思想在深深的吸引著我,讓我在今後的生活工作中,時刻約束自己,往往自己一個錯誤的決定有可能會影響今後的人生。僅供參考!

  • 4 # 高維腦洞

    謝謝邀請,超級愛看大劉的作品,主要因為以下幾方面原因;第一,夠硬。工程師的理論嚴謹和功底紮實讓大劉的作品呈現一種“標準工業時代硬科幻”的感覺。粗礪、精巧、穩健、紮實、質樸,畫面感、聽覺質感和觸覺質感皆鮮活到位,“現實感”很強,彷彿觸手可及,這也是科幻作品最讓人心動的地方;第二,理論紮實,思維縝密,同時充滿想象力,故事結構完整且出奇制勝,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大劉的作品都很“接地氣”,充滿對現實問題的思考,同時走“技術主義”的路線,依據現有理論和學術成果展開極其大膽的想象,令人讀後歎為觀止,讓人強烈感覺,這些在未來很可能發生……第三,人文素養紮實,從出離的視角審視人性、人類心理、行為及社會發展脈絡。他每一部作品描寫的幾乎都是普通人,沒有超能力也並非天賦稟異,最多隻能算作人類社會各個領域的精英,正因為如此,他的故事都是“人類自己的故事”,在宏大的敘事語境中充滿人文關懷,既展現了人性中的脆弱與黑暗面,又凸顯了逆境中生長出來的堅韌、勇敢、博愛、寬容等珍貴的人類精神,引人入勝,感人至深;第四,視角的高遠和胸懷的博大,令人讚歎於他奔騰的思想和超越性的宏大格局。個人認為他是一個在科幻作家中也少有的站在宇宙、整體生命和靈魂的視角來構築故事的作家。特別是《三體》三部曲,作為世界上第一部把已知宇宙寫“沒了”的作品,讓人感慨良多的不僅僅是宏大的格局和瑰麗的想象,更為珍貴的是一個有良心,有追求的知識分子,一個永遠童心未泯,卻對天地萬物深藏敬畏之意、悲憫之心的赤子留給我們的反思和爭鳴——賦歲月以文明,而不僅僅是讓文明徒耗歲月!雖然將要到來的我們可能躲不開,但是我們要以寬廣的胸襟接納即將到來的一切,同時在我們的生命中肆意拓展,大膽創造,讓它瑰麗綻放,成為黑暗森林中一抹明亮的焰火……

    我想這些都是大劉吸引人的地方,也是他的作品能夠無限吸粉的原因。希望大劉能給我們帶來更多更好的作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解放軍每次試驗尖端武器都選擇1月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