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5
回覆列表
  • 1 # 鄉村函式

    水稻是農民水田中種植的一種農作物,移栽後的水稻,經過兩個月左右的快速生長,就要進入後段的孕穗成熟期。那麼水稻孕穗期到出穗需要多少天呢?出穗期間,各地氣候的養異也稍微有所不同。早稻孕期間

    水肥氣溫條件適宜,水稻出穗整齊,抽穗時間效短,一般都是7到12天左右。晚稻由於溫養大,氣溫較低,孕穗到出穗時間稍微有點延長。水稻抽穗期水吸量大,做好水肥和病蟲害的管理就是豐收的保障。

  • 2 # 豐收啦

    水稻孕穗至出穗要多少天?

    一般來說,水稻孕穗至抽穗至少需要 30 天左右的時間。水稻孕穗至抽穗,期間的生育過程會很多,比如說幼穗分化、花粉母細胞形成、稻穗發育完成、穗軸伸長、破口以及抽穗的過程。並且這些過程都伴隨著一個重要的生理階段,就是水稻的拔節。水稻孕穗期是水稻生長繁殖的關鍵時期。

    1、幼穗的分化。水稻的幼穗分化在水稻的倒4葉長出一半之後就開始分化了。

    2、花粉母細胞形成。在這個階段,雖然說水稻幼穗的形態特徵還不明顯,但是雌蕊、花粉、穎殼等都在逐步的發育,是幼穗逐漸發育成熟的初期階段。

    3、幼穗逐漸的發育。在這個階段,從水稻的外觀上就有明顯的變化。比如說水稻莖稈有逐漸變圓、飽滿的趨勢。

    4、拔節。拔節從水稻孕穗初期就已經開始了,只不過表現得不那麼明顯。在水稻的倒2葉左右,水稻的拔節就可以清楚地觀察到了。

    5、破口期。水稻破口期是防治稻瘟病、稻曲病、鞘腐病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可以透過噴施拿敵穩、禾技、春雷黴素等殺菌劑來進行防治。

    需要說明的是,水稻孕穗期不能打除草劑,不能人為破壞水稻孕穗期的生長環境,可採用人工拔草等方式除草。同時在水稻生長過程中應該保證稻田覆水量達到80%以上。

  • 3 # 莉沙啞

    首先我們要知道,不同水稻品種、不同地區、不同氣候、不同栽種管理方式會導致水稻孕穗至出穗所需要的天數是不同的。我家是南方地區,水稻是春天播種,夏天移栽,秋天收穫。

    我們當地種的水稻是楚梗28號,是我們當地農科站培育的種子,水稻孕穗至出穗需要7—10天左右。

    水稻從孕穗到出穗注意事項:

    一是水稻從孕穗到出穗期是水稻需水最多的時期,因為這個時期植株生長旺盛,光合作用非常強,葉面蒸騰最大,所以不能幹旱缺水,否則會導致稻花孕育不好、稻粒不飽滿;但也不能水太深,水深在3—5釐米左右為宜,否則會引起水稻的根系發育不好導致黑根、爛根。

    二是水稻孕穗期要及時追肥,但要看田跟苗的情況,田肥、基肥足、稻苗長勢旺盛的要適當少施,反之要多施;追肥時要保證田裡有水。

    三是孕穗期正是雨水多的時候,是水稻稻瘟、紋枯病、蟲害、雜草滋生的高發期,必須做好病、蟲、草害的防治。噴灑藥物的時候要在無風天氣,最好在早上10點以前,晚上5點以後噴灑。

    以上方法我們是當地的種植技巧,各地存在差異,僅供參考!

  • 4 # 長江老農

    一般情況下,水稻孕穗期——抽穗期大概一個月左右,水稻孕穗期——抽穗期管理如下:

    一、水的管理。

    水稻抽穗期要每天抽水灌溉,由於中晚稻孕穗期——抽穗期仍然有“秋老虎”天氣,水稻田必須灌滿水,保持水稻田環境溫度35°C從內,能促進水稻孕穗,花粉花蕊生長髮育,促進水稻順利抽穗揚花。水稻孕穗期——抽穗期容易造受高溫熱害,造成水稻雄花無花粉、不分裂,無法授粉揚花,後期秕穀多,從而產量下降,因此,在水的管理上,要晝灌夜排,白天儘量灌滿水,傍晚可排除一部水。

    二、肥的管理。

    水稻孕穗期——抽穗期對氮肥需求量不大,但對磷鉀肥需求量高,可在孕穗期追施穗肥,每畝追施氮磷鉀複合肥10公斤,或氯化鉀5公斤/畝,過磷酸鈣15公斤/畝。水稻抽穗期可葉面噴霧磷酸二氫鉀、硫酸鉀、硫酸鋅、硫酸銅等葉面肥,促進水稻千粒重、穗粒重,從而達到豐產、增產效果。水稻孕穗期——抽穗期嚴禁使用氮肥,過多使用氮肥水稻會貪青、遲熟、倒伏、二次分櫱。

    三、病蟲害防治。

    水稻孕穗期——抽穗期是病蟲害高發期,一定要加強病蟲害。水稻孕穗期抽穗期病蟲害有稻瘟病、紋枯病、葉枯病。可用稻瘟靈、葉枯淨、戊唑醇、三環唑、井岡黴素、春雷黴素兌水1000倍液葉面噴霧。稻飛蝨、稻縱卷葉螟、二化螟、大螟、粘蟲可用吡蟲啉、吡蚜酮、啶蟲脒、殺蟲雙、噻蟲嗪兌水1000倍液。每隔10天噴霧防治一次,也可混合配藥製劑噴霧防治。

    水稻“曬田”以後就進入孕穗期,從孕穗期——抽穗期大概需要30天,不同品種,不同品系可能存在差異,在孕穗期還要對水稻田幾株雜草人工拔掉,不能再打除草劑了。孕穗期——抽穗期水稻田溫度保持在25°C——35°C,做好病蟲害防治和水肥管理。以上純屬個人經驗分享,僅供參考!

  • 5 # 寒吐

    水稻孕穗期,是水稻開始幼穗分化到抽穗的過程。一般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水稻孕穗期是水稻生長繁殖的關鍵時期。水稻在7一8月份進入水稻孕穗期,做好孕穗期的管理,水稻才能實現高產穩產。

    一、水稻孕穗期是水稻生長需水量最多的時期,稻田要保持6一8釐米水層來護苗。如果孕穗期缺水,對水稻後期生長不利,水稻深紮根係數會變少,容易引起後期倒伏。遇高溫乾旱天氣,會造成空粒增多,實粒數減少的現象。

    二、水稻孕穗期施肥。在水稻抽穗前20天左右或拔節後15天左右施肥,每畝施12千克尿素加鉀肥6千克。水稻孕穗期對磷、鉀肥敏感,可噴施葉面肥磷酸二氫鉀。加強水稻孕穗期的營養供給,可以有效增強水稻的粒數和粒重,增加水稻的產量。

    三、水稻孕穗期要做好水稻紋枯病,稻飛蝨等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可噴施苯甲嘧菌酯或已唑醇等藥物防治。

    四、水稻孕穗期不能打除草劑,不能人為破壞水稻孕穗期的生長環境,可採用人工拔草等方式除草。

  • 6 # 神農35

    「水稻孕穗至出穗時段正處於長穗期的最後時段,從葉齡上判斷,水稻孕穗始於,最後一片葉定長,以12片葉品種為例,也就是倒一葉(劍葉)整個葉片長出定長,與倒二葉的葉耳基本平行或略高。至水破口露出穗粒數,這個期間通常需要1.2個葉齡期,大約9天左右。」

    ——水稻孕穗至出穗時段,也是水稻減數分裂末期和穎花充實完成時段,這個時段是水稻抗病性最敏感時期,如通常也是多種病害防控的最佳時期。也就是破口前3~4天左右,水稻孕穗中期進行藥物防控。

    「主要防控病害:穗頸瘟,枝梗瘟,紋枯病,稻曲病,鞘腐病,褐變穗等病害」

    藥劑選擇應採取復配形式,真菌性與細菌性藥劑復配,避免出現單一施藥的弊端,達不到一噴多防的效果。

    溫馨提示

    藥物防控結合農業防控,從根原上消除一切可能,傳播病蟲害的寄主。如田埂上,輸水壕,林邊,靠近旱田邊緣的雜草及田間雜草,控制好病原菌菌源,才能達到綜合防控病蟲害的效果。

  • 7 # 家鄉葫蘆島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高約1.2米,葉長而扁,圓錐花序由許多小穗組成。所結子實即稻穀,去殼後稱大米或米。 水稻可以分為秈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水稻所結稻粒去殼後稱大米或米。水稻除可食用外,還可以釀酒、製糖作工業原料,稻殼、稻稈也有很多用處。水稻屬於禾本科稻屬,是一個極其古老的作物。據考古發現,水稻在中國的種植歷史至少有7000年左右。世界上的栽培稻有2個種即亞洲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其中亞洲栽培稻種植面積大,遍佈全球各稻區,所以稱之為普通栽培稻。大量事實證明,中國南方至少是普通栽培稻的起源中心之一。

    水稻經長期進化和不同生態條件的再塑造便發生了分化,中國學者丁穎(1957)根據對中國栽培稻(屬亞洲栽培稻)的起源、演變和有關古籍的研究認定,中國栽培稻可分成秈、粳兩個亞種,並根據品種的溫光反應,需水量及胚乳澱粉特性等在秈、粳亞種下又分為早、晚,水、陸,粘(非糯)、糯等不同型別。所以嚴格地說,把秈、粳和糯稻並列在分類上是不確切的,實際上秈、粳亞種都有粘與糯之分,如下所示: 糯性——長粒糯(小糯)秈稻非糯性——釉稻稻穀糯性——團粒糯(大糯)粳稻非糯性——粳稻 秈稻的性狀比較接近於其祖先野生稻,所以有學者認為秈稻未基本型,粳稻未變異型。秈稻適宜於在低緯度、 低海拔溼熱地區種植。

  • 8 # 阿華記農

    水稻經歷從生根-拔節(莖稈)期後,就到了關鍵的時期-孕穗期。關於水稻孕穗期至出穗期需要多少天?阿華只能給個參考天數就是25-45天左右,因為孕穗期時間的長短,第一與品種有關,第二與季節有關,第三與各地的土壤情況和種植習慣等等方面都有很大關係。我們來了解一下水稻孕穗期至出穗期這個水稻種植中的重要過程。

    一、什麼是孕穗期?

    水稻孕穗期是決定每穗粒數的關鍵時期,也是培育壯稈也要在這個時期,健壯的莖稈以後就能承受粒重,不會倒伏。每穗粒數的多少,既決定於每穗的分化穎花數,也受退化穎花數的影響。分化穎花數量多就能增加粒數,但是也不可能全部穎花都能發育正常,所以想要產量高的話,不但要增加每穗分化穎花數,還要減少穎花的退化。

    每穗分化穎花數主要決定於穎花的增加期,就是第一苞原基分化到雌雄蕊形成期;而穎花減退期,是發生於花粉母細胞形成到花粉粒成熟時,大量退化時是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期前後。通常大家所聽到促花肥,就是穎花增加期的施肥;而保花肥就是穎花減退期的施肥。保花肥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孕穗期在幼穗分化的同時,莖稈、葉片和根系等器官也迅速在生長。有效分櫱和無效分櫱兩極分化,這個時候,群體與個體,地上部與地下部,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會產生矛盾,要採取相應措施來協調,滿足形成壯稈不倒、穗大粒多,根健活熟所需要的條件,保證減數分裂前後的肥水供應。

    二、什麼是出穗期?

    出穗期就是農戶朋友們常說的抽穗期。

    在稻穗孕育完成後,即花粉粒充實完成期後的2-3天,穗莖節下方的節間就迅速伸長,使稻穗從劍葉葉鞘上方抽出,這個過程就是出穗。水稻出穗也有三個階段:全田有10%的有效莖出穗叫做始穗期,達到50%時為抽穗期,達到80%時為齊穗期。正常的天氣,稻穗從劍葉鞘露出到全穗抽出需要4-5天,其中以第3天伸長最快。

    水稻孕穗期到出穗期非常重要,至於究竟要多少天,可不用太糾結,注意觀察和管理,只要生長正常,同時合理施肥、灌水、預防病蟲害,以確保穗數和粒數,以及稻莖的粗壯等。

  • 9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水稻孕穗至抽穗,期間的生育過程會很多,比如說幼穗分化、花粉母細胞形成、稻穗發育完成、穗軸伸長、破口以及抽穗的過程。但是,這些過程都伴隨著一個重要的生理階段,就是水稻的拔節。一般來說,水稻孕穗至抽穗至少需要30天左右的時間。

    1、幼穗的分化。水稻的幼穗分化在水稻的倒4葉長出一半之後就開始分化了。最開始不明顯,扒開水稻的葉鞘在莖基部以及最內部會發現有一個毛絨絨的小東西。這個小東西,就是最開始分化出來的水稻幼穗了。

    2、花粉母細胞形成。這個階段是在水稻幼穗發育超過2釐米以後逐漸進行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雖然說水稻幼穗的形態特徵還不明顯,但是雌蕊、花粉、穎殼等都在逐步的發育,也是幼穗逐漸發育成熟的初期階段。

    3、幼穗逐漸的發育。在這個階段,從水稻的外觀上就有明顯的變化。比如說水稻莖稈有逐漸變圓、飽滿的趨勢。很多的農民朋友認為這是真正的進入水稻的孕穗期,應該追施穗肥。但是從水稻的生理發育角度來講,此時水稻的葉片已經生長到水稻的倒2-3葉左右,此時追施穗肥已經晚了。

    4、拔節。拔節其實是從水稻孕穗初期就已經開始了,只不過表現得不那麼明顯。只有在水稻的幼穗逐漸的發育形成以及穗軸逐漸伸長的階段,才表現得較為明顯。也可以說,在水稻的倒2葉左右,水稻的拔節是最明顯的。

    5、破口期。水稻破口期是防治稻瘟病、稻曲病、鞘腐病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可以透過噴施拿敵穩、禾技、春雷黴素等殺菌劑來進行防治。在這個階段,可以直觀的觀察到在水稻的葉鞘頂部會逐漸的破開一個小口,裡面就是即將抽出的稻穗。正是因為破出來一個小口,也更容易因為降水等原因導致病菌從破口處進入葉鞘而染病。所以,在這個階段,防病是第一要務。

    之後就是水稻的抽穗了。需要說明的是,從水稻的孕穗初期直至水稻揚花結束,全期田面不能缺水,至少要保證田面含水量保持在80%以上。因為在這個階段,是水稻整個生育期內對水分需求最高的時期。一旦田面缺水,就會造成幼穗分化、花粉分化受到影響而導致出現大量空殼的情況;同時,在這個階段,水稻對除草劑也極其敏感。這個階段需要禁用除草劑。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 10 # 鄭氏化工

    水稻孕穗至抽穗,期間的生育過程會很多,比如說幼穗分化、花粉母細胞形成、稻穗發育完成、穗軸伸長、破口以及抽穗的過程。但是,這些過程都伴隨著一個重要的生理階段,就是水稻的拔節。一般來說,水稻孕穗至抽穗至少需要30天左右的時間,孕穗期是水稻生殖生長的關鍵階段,一般來說,江淮流域7-8月份進入水稻孕穗期,做好孕穗期的管理,才能保證水稻穩產、高產。。

    1、幼穗的分化。水稻的幼穗分化在水稻的倒4葉長出一半之後就開始分化了。最開始不明顯,扒開水稻的葉鞘在莖基部以及最內部會發現有一個毛絨絨的小東西。這個小東西,就是最開始分化出來的水稻幼穗了。

    2、花粉母細胞形成。這個階段是在水稻幼穗發育超過2釐米以後逐漸進行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雖然說水稻幼穗的形態特徵還不明顯,但是雌蕊、花粉、穎殼等都在逐步的發育,也是幼穗逐漸發育成熟的初期階段。

    3、幼穗逐漸的發育。在這個階段,從水稻的外觀上就有明顯的變化。比如說水稻莖稈有逐漸變圓、飽滿的趨勢。很多的農民朋友認為這是真正的進入水稻的孕穗期,應該追施穗肥。但是從水稻的生理發育角度來講,此時水稻的葉片已經生長到水稻的倒2-3葉左右,此時追施穗肥已經晚了。

    4、拔節。拔節其實是從水稻孕穗初期就已經開始了,只不過表現得不那麼明顯。只有在水稻的幼穗逐漸的發育形成以及穗軸逐漸伸長的階段,才表現得較為明顯。也可以說,在水稻的倒2葉左右,水稻的拔節是最明顯的。

    5、破口期。水稻破口期是防治稻瘟病、稻曲病、鞘腐病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可以透過噴施拿敵穩、禾技、春雷黴素等殺菌劑來進行防治。在這個階段,可以直觀的觀察到在水稻的葉鞘頂部會逐漸的破開一個小口,裡面就是即將抽出的稻穗。正是因為破出來一個小口,也更容易因為降水等原因導致病菌從破口處進入葉鞘而染病。所以,在這個階段,防病是第一要務。之後就是水稻的抽穗了。需要說明的是,從水稻的孕穗初期直至水稻揚花結束,全期田面不能缺水,至少要保證田面含水量保持在80%以上。因為在這個階段,是水稻整個生育期內對水分需求最高的時期。一旦田面缺水,就會造成幼穗分化、花粉分化受到影響而導致出現大量空殼的情況;同時,在這個階段,水稻對除草劑也極其敏感。這個階段需要禁用除草劑。

  • 11 # 創業超越夢想869

    水稻孕穗期水稻生長繁殖的關鍵時期,我們貴州單季一般在7,8月份左右進入水稻孕穗期,差不多持續20到40天左右。這一時期的管理直接影響到水稻的質量和產量,那麼水稻孕穗期應該怎麼管理呢?下面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水稻孕穗期的管理要點。

    一、水分

    水稻孕穗期注意水稻管水,這時期要灌深水護苗,不能斷水,防治高溫乾旱造成的空秕粒增多結實率降低。

    二、施肥

    水稻孕穗期追肥,一定要看田看苗。凡地力肥、基肥足、稻苗長勢旺、葉色墨綠的,宜適當少施;反之,則適當多施。追肥時,必須與深灌水相結合,同時要做好病、蟲、草害防治,確保水稻安全孕穗、抽穗、開花、結實,力爭優質高產。

    三、防倒伏

    水稻田間長期乾旱裂口,灌水後,根系集中在田的表面,泥層變得鬆軟,後期易造成倒伏。因此在追穗肥時應重點補施鉀肥增強抗倒能力。

    四、除草

    水稻已經進入孕穗期,對於外來的不利條件極易敏感,容易造成畸形穗或大幅減少每穗粒數。因此,草多的地塊只能採用人工或機械除草的方法,不能打除草劑。

  • 12 # 吉利寶貝兒

    水稻孕穗到出穗一般7-8天,通俗的講,就是水稻開始拔節後,水稻出現打苞,揚花,這個階段就叫孕穗期,這個苞到了生育的期限就會抽出來,也就成了稻穗。 專業的講就是水稻拔節時,自上而下第五個節間開始伸長,同時幼穗開始分化。所以,具有3或4個伸長節間的早熟品種,拔節時已處於幼穗分化期。具有5個伸長節間的中熟品種,拔節時正是幼穗開始分化的時候。具有6或7個伸長節間的晚熟品種,第二或第三個節間拔節時,幼穗剛開始分化。 這,就是傳說中的水稻孕穗期,具體的時間大概在8月的上旬!

  • 13 # 家有二百萬咋辦

    水稻孕穗期,是水稻開始幼穗分化到抽穗的過程。一般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水稻孕穗期是水稻生長繁殖的關鍵時期。水稻在7一8月份進入水稻孕穗期,做好孕穗期的管理,水稻才能實現高產穩產。

    一、水稻孕穗期是水稻生長需水量最多的時期,稻田要保持6一8釐米水層來護苗。如果孕穗期缺水,對水稻後期生長不利,水稻深紮根係數會變少,容易引起後期倒伏。遇高溫乾旱天氣,會造成空粒增多,實粒數減少的現象。

    二、水稻孕穗期施肥。在水稻抽穗前20天左右或拔節後15天左右施肥,每畝施12千克尿素加鉀肥6千克。水稻孕穗期對磷、鉀肥敏感,可噴施葉面肥磷酸二氫鉀。加強水稻孕穗期的營養供給,可以有效增強水稻的粒數和粒重,增加水稻的產量。

    三、水稻孕穗期要做好水稻紋枯病,稻飛蝨等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可噴施苯甲嘧菌酯或已唑醇等藥物防治。

    四、水稻孕穗期不能打除草劑,不能人為破壞水稻孕穗期的生長環境,可採用人工拔草等方式除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簡短而具有人生哲理性又精典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