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每日讀書A
-
2 # 興華讀書
《大學》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之所先後,則近道矣。”這句話非常厲害。
什麼是“有本有末、有始有終”?如果你知道理解了“有先有後”,說明你“近道”了。那麼“本末”和“始終”是什麼?
舉例:我們周圍一般人看這個世界的時候更多的羨慕別人什麼?比如,別人掙錢多、房子大、有尊嚴等等。羨慕也無所謂,也無可厚非,但這種羨慕是不夠的。你看到的都是什麼?是“末”、是“終”,但你沒有看到“本”、沒有看到“始”。就像你看到一棵樹一樣,長得燦爛花開和長滿了果實,你羨慕這花開得好、長得好、果子結得也多,其實這是“終”、這是“末”。關鍵你想過沒有:人家樹上為什麼結這麼多果子?為什麼開那麼多花?這叫什麼?這叫“本”、叫“始”。如果我們懂得了這個道理了,“則近道矣”,就是找到了方法、找到了規律了。“物有本末,事有終始”說的簡單一點,就是兩個字“因果”。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首先都應該先去種“因”。
-
3 # 聖歷
這四句話一句一句來分析。
物有本末。物是什麼?凡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作為人,卻往往忽視或者回避,人的身體也是物。
本是什麼?比如一個建築物,它的本就包括鋼筋,水泥,沙,磚,地層上下,裝置,施工各層次人員等,更重要一點,就是思路,也就是設計人員,測繪人員,探測人員,施工人員的知識,把知識和實際結合的過程。
末就簡單了,就是結果,是否到達了設計目標,以及使用者是否滿意。
那麼,作為物的人,其始末呢?
凡所有物,無人思維,行為,是不能成物的?
人呢?人的身體是物,人本身是具備思維的,我的身體是我的思維帶來的嗎?又將帶我怎麼走過這一輩子,一輩子後會帶我去哪裡呢?
然而,荒山的石頭也是物啊?有思維在裡面嗎?
事有始終。物用的過程是事,也可以說相處是事。物和物之間的關係。有些事良性迴圈,有些事惡性迴圈,有些事平談無奇。
事在人為,沒人參與,就不是事。人的參與都是思維透過行為和語言來推進走下去的。
走到任何地步,都有表面上的開始,最終的結束。比如一對男女,為什麼遇到千千萬萬都不能成為夫妻,偏偏誰都看不好的一堆男女反而成為了夫妻?誰都認為郎才女貌,天生一對,卻也不能白頭到老?
這個始,這個終必有其深層次原因。
知所先後。先為因,後為果。普通的人一般只是追求結果,追求希望,不會考慮是否能追到。可是冷靜下來思考,成功是那麼簡單,不知不覺成功的。失敗是那麼突然,根本沒有考慮到。原因呢?
所以,知所先後,知道因果,那就是不簡單的人了。知道因果的人,自然從因上面想辦法,而不是隻注重果,或者說不用注重果。
則近道也。我們都知道了,物,事,都是人在做,都是從思維到行為,都要注重因,那就接近道了。
接近卻不是道,哪道又是什麼呢?
道失而有德,德失而有仁,仁失而有義,義失而有信。道,德,仁,義,信,這個過程就是人類思維變化的過程,思維變化了,行為也就變化了,當今社會,不斷強調信用社會,合同,協議,法律不斷圍繞著信用在變化,這就是老子道德的源頭,孔子的仁,孟子的取義,王陽明的致良知的一脈相承。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因為頭,念頭!
回覆列表
第一部分“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句話啊,可以說是儒家所有思想的基本原理,說的是先後次序。先後次序,就是選擇的原則、決策的原則。但是,確立原則並不難,難的是始終按原則去做。要始終按原則去做,就要對事物執行的原理有深刻透徹的理解,這樣才能知行合一。原則和按原則去做,就是“知”和“行”。原則是“知”,按原則做是“行”。知行合一,你覺得已經最了不起了吧?其實,知行合一還分三個層次——生知安行、學知利行、困知勉行。上等氣稟的人,天生就按原則做,這叫“生知安行”——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只要不按原則做,他心裡就不安、不舒服,會自動矯正過來。中等氣稟的人,是“學知利行”——學而知之,利而行之。要知道了、理解了這樣做對自己有利、能得,然後才去做。下等氣稟的人,是“困知勉行”——困而知之,勉而行之。得了教訓,受到教育之後,再勉強自己去做。以上這三種,都是知行合一,都“近道矣”。第二部分當然,世上更多的是下下等氣稟的人,栽多少跟頭還是不明白,還是不去行。朱熹註解說:“明明德為本,新民為末。知止為始,能得為終。本始所先,末終所後。”張居正講解說:這一節是總結上面兩節的意思。物,是指明德、新民而言;本,是根本;末,是末梢。“明明德”了才可以“新民”,所以“明德”是本,“新民”是末,就好像樹先有樹根,才能有樹梢。事,是指知止、能得而言;終,是結束;始,是起頭。“知止”了,方才“能得”,“知止”為始,“能得”為終,就如凡事有個頭尾一般。這本與始,是最要緊的,該先做;末與終,是第二節功夫,該後面做。人能曉得這先後的次序,順著去做,則自然可以“明德新民”,可以“知止能得”,而於大學之道,為不遠矣。第三部分“明明德為本,新民為末”,就是你要先自己“明明德”,然後才能去“新民”,去教化別人。這就是儒家領導力,或者說是管理學的基本原理——率先垂範。我們常說的“上行下效”“上樑不正下樑歪”,就是這個道理。你在公司做領導也好,做小組長也好,總是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因為自己做到是本,別人做到是末。在家裡做父母也是一樣,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但是我們很多人恰恰相反,給孩子的要求,都是去完成自己小時候沒完成的任務,或者把自己沒能實現的夢想寄託在孩子身上,這樣就把孩子壓垮了。所以你要管孩子,主要是管自己。這就是本末的邏輯。咱們這書算是“國學”,現在有很多家長都帶孩子去上“國學班”,覺得孩子應該學點“國學”,可是家長自己卻不學,這就是本末倒置了。“知止為先,能得為後”。要先“知止”,之後能不能得呢?原理是能得。但是做的時候,不能“期必”,不能期待自己一定能得!因為你只能去做那個“先”,至於“後”,那是結果,不歸你控制。最後沒等來怎麼辦?孔子說了:“求仁得仁,又何怨?”難就難在你有期待,求回報。知所先後,就是該幹嗎幹嗎,不問回報。能做到不問回報,“則近道矣”——就接近大學之道了!再比如,我們常說一句話:“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這道理其實簡單得不得了,因為只有耕耘,才有收穫。耕耘是本,是先;收穫是末,是後。知所先後,就是隻問耕耘。但是,有人就是理解不了,他就要問:“你怎麼可能不問收穫呢?我就不信你不問收穫!”問收穫,問得來嗎?問收穫沒有用啊。問收穫的唯一路徑,就是問耕耘嘛。第四部分本末先後,就是要我們不為利慾所牽引,不要利令智昏,讓利慾矇住了眼睛,亂了心智。面對任何事情,我們都是要作出決策選擇的嘛,那麼我選擇的邏輯,不應該是怎樣對我有利。因為你判斷對你有利的,不一定真有利,也可能弊大於利。所以你只需要管原則,哪頭是本,哪頭是末;哪頭是先,哪頭是後。然後就照那本、那先的地方去做,這不是活得很簡單嗎?所以王陽明說:“我等用功,但求日減,不求日增,這是何等灑脫!”這就是明明德,擦亮了,把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都扔掉了,只需要辨別一個本末先後,不是很灑脫嗎?應事接物待人,無論大事小事,都只要辨別一個孰是孰非、孰先孰後,就這麼簡單。這也是一種無我,不把自己的欲求摻雜進去考慮,就天人合一了。天人合一,總是要我們去合於天,不可能讓天來合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