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空夜願

    (一)疫病特性。引起鴨腦炎病的4種疫病可分為細菌性和病毒性兩大類。

    1.鴨疫裡默氏桿菌病:該病是由鴨裡默氏桿菌引起的一種接觸性傳染病,主要侵害10天左右至7周齡的雛鴨和仔鴨,呈急性敗血症或慢性病程。發病率可高達90%以上,死亡率高低不等,高者可達80%。患鴨呈現共濟失調、頭頸震顫等特徵性症狀。以纖維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和腦膜炎等為特徵性病理變化,尤其是神經症狀的病例,剖檢可見腦膜充血、水腫、增厚和纖維素滲透物附著。

    2.鴨大腸桿菌性腦炎:該病是由大腸桿菌所致,主要侵害10日齡至50日齡的雛鴨和仔鴨,呈急性敗血症。發病率為80%--95%,死亡率在50%以上。患鴨死前有轉圈、倒地兩腿亂划動等神經症狀。剖檢可見腦殼嚴重出血、腦膜出血、腦組織充血、出血以及有芝麻至綠豆大灰白色壞死灶和肝臟稍腫大、充血和出血斑塊、呈黃斑駁狀等特徵性病理變化。

    3.鴨病毒性肝炎:該病是由鴨肝炎病毒所致的一種傳播迅速和高度致死的傳染病,主要侵害3周齡以內的雛鴨。但因感染的日齡有差異,死亡率高低不等,10日齡以內的雛鴨感染後死亡率可達90%以上,而10日齡以上雛鴨感染後死亡率則為50%左右。患鴨運動失調,身體偏向一側,兩腳發生痙攣,死前頭頸向後仰,呈角弓反張姿態,出現神經症狀後幾小時內死亡。肝臟腫大,呈淡紅色或外觀呈斑駁狀,表面有出血點或出血斑等特徵性病理變化。

    4.鴨病毒性腦炎:該病是由禽流感H5亞型毒株所致的一種傳播迅速和高致死力的傳染病,主要侵害10--70日齡雛鴨和仔鴨,其他日齡也感染髮病。但因感染日齡和品種的差異,其發病率和死亡率表現為高低不等。發病率一般為60%--95%,死亡率為40%--80%。患鴨有間隙性不斷轉圈運動,尤其在應激下轉圈的次數大幅度增加,轉圈後倒地不斷滾動,腹部朝天兩腿不斷划動等神經症狀。有的病例,呈現頭頸部不斷作點頭動作,或歪頭、勾頭等特徵性症狀。剖檢可見腦膜充血、腦組織充血,尤其在大腦不同部位有大小不一,小如芝麻綠豆、大如小蠶豆的灰白色壞死灶;心肌顏色變淡,像開水燙過、有塊狀或條狀灰白色壞死狀,心內膜有出血斑等特徵性病理變化。

    (二)區別診斷。鴨腦炎病區別診斷必須從流行病學、特徵性症狀和病變以及實驗室病原微生物分離鑑定和血清學進行。

    1.與流行病學區別:鴨病毒性肝炎僅發生於3周齡以內雛鴨,尤其是10日齡以內有很高的死亡率,而3周齡以上雛鴨不發病。鴨疫裡默氏桿菌病、鴨大腸桿菌性腦炎和鴨病毒性腦炎則不同,這3種病均發生於10--70日齡的雛鴨和仔鴨。這是鴨病毒性肝炎與其他3種傳染病流行病學區別。

    2.與特徵性症狀區別:患病雛鴨死亡前後發生角弓反張症狀,應考慮可能是鴨病毒性肝炎病毒所致;患病雛鴨和仔鴨發生間隙性不斷轉圈和倒地,不斷滾動等症狀,可能是鴨疫裡默氏桿菌所致;患病雛鴨和仔鴨死前有轉圈、倒地、兩腿亂划動等症狀,可能是由大腸桿菌引起的腦炎所致。

    3.與特徵性病變區別:患鴨心包、肝、氣囊和腦膜有纖維素性滲出物為特徵,是由鴨疫裡默氏桿菌所致;患鴨腦殼嚴重出血,腦組織充血、出血和壞死灶,肝臟呈黃斑駁為特徵,可能是大腸桿菌引起腦炎所致;患病雛鴨肝臟腫大,呈淡紅色斑駁狀,可能是由鴨肝炎病毒所致;患鴨大腸組織有大小不一、灰白色壞死灶,心肌變淡並有條狀或塊狀灰白色壞死灶,可能是鴨病毒性腦炎病毒所致。

    (三)防治

    1.鴨疫裡默氏桿菌病:疫苗免疫,首免以10日齡左右為好,二免在首免後2--3周進行。注射疫苗時,在飼料中新增有效藥物可減少因應激而引起的免疫早期細菌感染。治療藥物應根據藥物敏感試驗結果使用。

    2.鴨大腸桿菌性腦炎:疫苗免疫,在10日齡左右進行免疫注射。注射疫苗時在飼料中新增有效藥物可減少免疫早期細菌感染。治療藥物應根據藥物敏感試驗結果使用。

    3.鴨病毒性肝炎:目前有免疫性良好的弱毒苗,但該病流行面仍然較廣,造成較大的損失,其原因與商業操作有關。該苗免疫種鴨,可達到預防雛鴨的結果,而目前很少免疫種鴨,使雛鴨對該病毒具有高度易感染而受到危害。種鴨免疫,在產蛋前15天用疫苗免疫,使雛鴨獲得被動免疫,達到抵抗強毒的感染,預防該病的發生。雛鴨免疫:雛鴨出殼48小時內用弱苗進行免疫,免疫後7天內必須進行隔離飼養,防止在未產生強免疫力之前感染強毒而引起發病。雛鴨群發病時,可用抗血清或高免卵黃抗體作緊急預防,該法有良好的效果。

    4.鴨病毒性腦炎:(1)肉鴨免疫:飼養期為40天內的肉鴨。在有該病流行的區域,應在5--7日齡時進行免疫;無該病流行區域,可在10--15日齡時進行免疫,每隻皮下或肌肉注射0.5毫升滅活苗。飼養期在40天以上的肉鴨,首免可在5--7日齡進行,每隻皮下或肌肉注射0.5毫升滅活苗。二免在首免後30天左右,每隻注射0.5--1.0毫升滅活苗。(2)種鴨、蛋鴨免疫:首免和二免按肉鴨方法進行。三免在產蛋前15天左右進行,肉種鴨和種番鴨每隻肌肉注射1.0--1.5毫升,蛋鴨每隻肌肉注射1.0毫升。四免在三免後2--3個月進行,劑量同三免。(3)緊急預防:燒燬或深埋患病死鴨,對場地、用具進行消毒。未出現症狀的鴨可用抗血清或卵黃抗體進行預防,每公斤體重用2毫升,雛鴨1--2毫升,同時配合廣譜抗菌素和抗病毒藥物。在注射抗體後,也應用滅活苗進行免疫,進行注射時應勤換針頭,防止帶毒汙染的傳播。

    有疫病流行區域,商品鴨應全進全出;平時應防止各種應激因素;種蛋、孵場、飼養用具應定期消毒;飼養場地應徹底清洗和消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今社會,你是否會覺得所謂朋友很虛偽,人都很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