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潛艇發展到現在也有百餘年了,為什麼到今天潛艇的觀測裝置(含其它通訊裝置)依然採用那種硬管式的?為什麼不採用軟連線(線控),那樣隱蔽性不是更好?技術上有什麼難道嗎?
回覆列表
-
1 # 兔哥哨位
-
2 # 潛望鏡kangjixiang
潛艇的潛望鏡是潛望深度(水下8米)的重要觀察裝置,應該說當前是不可替代,就好像我們吃飯用筷子,開車撐握方向的方向盤一樣,軟管是沒有支撐力的,而且潛艇在海上是運動的,還有湧浪和洋流對軟管的影響和衝擊是非常大的,還有回收的問題,這些問題在現階段是解決不了的,也是世界難題。
這個問題是一個問題,問題是這個問題目前的技術還做不到使用軟管進行潛望鏡的設定,牽扯到很多的技術問題,於是這個問題目前來說依然是一個問題,最主要的問題是未必適合。
潛艇潛望鏡的是潛艇的眼裡,是潛艇檢視海面目標和空中敵情的重要工具。潛艇潛望鏡的發展也是一個進步的過程,從早期的簡單的海面、空中觀察的光學潛望鏡,到現在的光電潛望鏡,技術越來越先進。潛望鏡的作用主要是對海面進行觀察,對空中敵情進行觀察,同時潛望鏡也是潛艇利用天體星光來定位和助航的重要工具。潛望鏡最大的用除是攻擊目標,利用潛望鏡來測定目標距離,測定攻擊夾角,此類潛望鏡也就是攻擊潛望鏡。攻擊潛望鏡和對空觀測、對海觀測潛望鏡有所不同,主要是視場不同,攻擊潛望鏡視場窄,主要是精度高,而觀察潛望鏡視場都比較寬。二戰時期的潛艇必須依靠潛望鏡來瞄準攻擊目標,那時的魚雷都是直航魚雷,而且聲吶定位功能也不先進,現在的潛艇可以脫離潛望鏡來進行攻擊。
儘管潛艇可以不依賴潛望鏡對目標進行攻擊,也可以用雷達對海面空中目標進行探測,但潛望鏡並沒有過時,潛艇在浮出水面前,都必須要先升起潛望鏡,對海面和空中進行觀察,避免發生與船板碰撞。潛望鏡對於近距離目標觀察效果好,直觀效能優越,可目視和照明,不受人為干擾的優點,另外,潛望鏡也是現在潛艇的一個攻擊備份。
潛艇潛望鏡都是硬管式,主要是受技術因素影響,潛望鏡是光學(光電)的,光學潛望鏡技術簡單,可靠效能好,價格便宜,對潛艇能量利用小,多采用鏡片折射結構,而這種結構也就限定了潛望鏡不能有彎曲,也不能使用軟管。另外就是水的影響,潛望鏡需要升出水面,海浪是起伏不定的,需要把潛望鏡固定在潛艇上做為一個平臺,不受海浪流動的影響。還有,軟管在海水壓力下穩定效能無法保障,潛艇通常是運動中升起潛望鏡,如果使用軟管,潛望鏡很難突破水面,這就必須要給軟管潛望鏡安裝一個平臺,這個平臺不能太小,否則海水的顛簸無法觀察,如果平臺太大則會暴露目標,有點弄巧成拙。
潛望鏡不用軟管,用攝像模式就可以實現升出海面,難度在於怎麼保持在海浪中保持穩性。我們知道,反潛機對於通氣管和潛望鏡模式下航行的潛艇的探測機率是很高的,潛望鏡確實是一個缺點,不過,現在的潛艇聲吶技術先進,通訊技術先進了,可以減少使用潛望鏡的頻率,但是潛望鏡只要存在於潛艇就是一個暴露目標的缺點,不能沒有,又不能使用軟管,該怎麼辦?美國已經提出了浮標式,利用搭載在浮標上的攝像機實現潛望鏡的工作任務。不過,正如前文所述,這種方式有優點也有缺點,技術難點在於無動力的簡單浮標依然無法解決穩性問題,而且容易暴露目標,電視傳輸也涉及到釋放裝置的複雜性和耐用效能。
美國也提出無人機系統,可以從桅杆上一次發射4臺無人機,不但能夠實現廣域觀察,還能接受來自衛星的通訊訊號,未來安裝小型導彈打反潛機也沒有問題。問題是發射無人機也會暴露目標,回收無人機也是一個問題,捨棄不要了,多帶幾架無人機又是一個浪費。不過,美國海軍在“俄亥俄”級攻擊核潛艇和“弗吉尼亞”級核潛艇上採用了無人機技術。無人潛航器也是一個,無人潛航器就可以做為搭載光電潛望鏡的小型無人潛艇,需要時釋放無人潛航器,用光纖通訊技術連線潛艇,無人潛航器接近水面升起潛望鏡,先進綜合潛望鏡能夠實現觀察、探測、通訊等多種任務,潛航器能夠航行,並具有噪聲低,隱蔽效能強的特點,具備躲避反潛機探測效能,又能解決穩性問題。
總之,潛艇潛望鏡發展不會停步,而所謂軟管式潛望鏡無疑是一個落後的理念,軟管式的可能是借鑑了胃鏡的原理,可是潛望鏡的管徑是有要求的,因此,軟管潛望鏡的航行阻力依然是一個問題,而且軟管回收更困難,體積更大,遠不如光纖通訊線路收放自如,體積也小。所以,潛艇的潛望鏡未來會是怎樣的,還有待觀察,不過,一定會更加先進,更加有利於潛艇的隱蔽,並且是多用途的,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