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彈頭11

    客卿,客既客人,不是自己人,也就是外華人。卿,職位,可大可小,一般為副職。

    客卿,外華人到秦國當官的名人,是一個過渡型職位,屬於考察期,過了考察期,就可以認命高官了,商鞅就是客卿到相的。

    很明顯,這是秦吸引人才的好政策。

  • 2 # 二戰經典解說

    電視劇中熱播的大秦賦,其中的官職客卿是指的外臣職位最高的稱呼!秦王用客卿來對秦人老氏族。

  • 3 # 瘋言兩三語

    以別華人擔任本國官職,就稱之謂客卿,一般客卿已經屬於本朝官職體系中的高階官員了。戰國中後期,位居秦國相位多是六國來投的客卿,比如商鞅、張儀、魏冉、李斯等人皆是客卿,客卿一般展現能力後就會轉為各種實權的高職。另外客卿是當時諸國普遍設立的一個職位,在《戰國策·秦策三》: “秦昭王召見(蔡澤),與語,大說之,拜為客卿。”《史記·蘇秦列傳》: “齊宣王以 (蘇秦)為客卿。”《樂毅列傳》: “燕、趙以 (樂毅)為客卿。”

  • 4 # 文城觀點

    秦國中央政府實行“三公九卿制”“三公”是:1、丞相,負責上承皇帝詔命,下統百官,總攬政務,是最高的行政官:2、太尉,負責統領諸軍,負責各級軍官的任免與考核,系最高的武職官員;3、御史大夫,負責掌監察百官,實為左丞相。

    “九卿”是:1、奉常,掌宗廟祭祀禮儀。2、郎中令,掌殿中議論、賓贊、受奏事、宮廷宿衛之事。包括:大夫,專門的諫議官,包括諫議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諫大夫等,無固定定員;郎,為待選之官,有評議國事的議郎、有陪侍皇帝車駕的中郎、侍郎等,亦無定員;謁者,掌殿廷朝會禮儀、接受臣民章奏等,一般置七十人,謁者常常作為朝廷的專使出外處理臨時公務;僕射,原為戰車上的射手,後為侍中、尚書、謁者、博士等官署所設定的官員,系副長官。3、衛尉,負責掌皇宮諸門屯兵,包括負責吏民上書、朝廷徵等事務的召巴士司馬令和負責統領諸宮門衛兵的衛士令。4、太僕,負責掌皇家車馬;5、廷尉,負責管理司法事務,乃最高司法官員,其屬官有廷尉丞;6、典客,負責掌諸侯與少數民族部族首領朝覲事務、接待諸郡縣上計吏;7、宗正,又稱宗令,負責掌皇族親屬及登記宗室譜牒;其屬官有宗正丞;8、治粟內史,負責掌諸穀物、金玉之貯,相當於管理國庫司庫;9、少府,負責掌皇帝私產,照料皇帝日常生活起居。其屬官有御府令、尚冠令、尚衣令、·尚食令、宦者令、·太醫令等。

    在秦朝的官職中,沒有所有的“客卿”,其實,“客卿”是指授予非本華人而在本國當高階官員的人的一種官員的尊稱。秦國設“客卿”,以請其他諸侯國的人來秦國做官,而以客禮待之,商鞅、張儀、範睢都擔任過客卿。

    商鞅(劇照)

    在商鞅變法之前,秦國有設有四種庶長,即大庶長、右庶長、左庶長、駟車庶長。這四種庶長都是職爵一體,既是爵位,又是官職。大庶長贊襄國君,大體相當於早期丞相;右庶長為王族大臣領政;左庶長為非王族大臣領政;駟車庶長則是專門執掌王族事務。在四種庶長之中,除了左庶長可由非王族大臣擔任外,其餘全部是王族專職。所以,作為客卿的商鞅,任左庶長。變法之後,秦國官制仿效中原,設丞相,以總攝政務,各庶長便虛化為軍功爵位,不再有實職權力。

    秦孝公為了推行變法,設大良造,使之成為秦國國內最高官職,掌握軍政大權。秦惠文王之後,大良造成為爵名,位列二十等軍功爵制第十六位。秦惠文王設立相國一職掌握軍政大權後,主要用作爵名,秦國一些立有軍功者或名臣都獲封大良造,如商鞅、樛遊、公孫衍、白起等。而商鞅作為變法時的大良造,是有實際軍政大權的。

    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前,屬於貧窮落後的國家,而為了富國強兵,秦孝公下詔求賢,實施了廣泛引進人才的政策,而商鞅正是聽聞秦國求賢,才西入秦國,並在秦孝公的信任與支援之下,成為客卿,推行變法,使秦國日益強盛起來。可惜的是,他的變法遭到了秦貴族的激烈抵抗,最終被誣告為謀反,慘遭車裂而死。

    秦國君王對於客卿的態度自然會受到了國內形勢和包括秦貴族在內的各種勢力的影響,就在秦嬴政時期,也曾出現過要驅逐外客的事,但由於李斯等上書《諫逐客書》,以及當時秦國確實需要外來人才,所以,嬴政才沒有實施“逐客”政策。商鞅之後,還有張儀、范雎、呂不韋、李斯等這些宰輔級的客卿,只是,他們的下場都比較慘。

    範睢(劇照)

    從商鞅變法開始,秦國便不斷在打破“世卿世祿”制度,而實行“軍功授爵”制,秦國幾百年的世襲貴族制被拋棄,貴族受到的打擊並不比外來的客卿更好過,所以,秦國對外來客卿也不算是過河拆橋,乃是當時的激烈鬥爭局勢所致。

    李斯(劇照)

    其實,客卿在秦國缺少深厚的根基,他們只能盡心盡責地為秦國王室出謀劃策和處理政務,而秦國也缺少不了外來的客卿,除了外來能成為宰輔一級的人物多是很有才識、謀略之外,還因為秦國君王需要用外來人才來抑制與削弱本土世卿的勢力,並透過牽制平衡來強化君主集權。應該說,秦國以寬容的態度重用外來客卿,是秦得以強大的重要政治措施,客卿們,如商鞅、張儀、范雎、呂不韋、李斯等對於秦統一六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5 # 文字拾荒人

    秦時,“客卿”並不是一官半職,而是指一個特定的群體,就如同我們現在常說的“北漂”或者“滬漂”,是一群拼搏在異鄉的打工人。大多數“鹹飄”外來人才一族,也就是所謂的“客卿”。

    秦國有“客卿”之官,專門用於安置他國入秦之士,“位為卿而以客禮待之也。”(明人嚴衍《資治通鑑補》)客卿將兵攻伐、謀議國家大事,透過累積軍功,還可升為宰相。而且,商鞅廢世卿世祿之制,秦國貴族式微,這與貴族把持朝政的六國形成鮮明對比。

    秦國實行客卿制。這也是秦國政治上由弱變強的關鍵因素。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戰火紛飛的時期,五霸七雄,誰都想兼併天下,一統江山。然而,最終完成偉業的竟是起初國瘠民貧、地處西陲的秦國。究其緣由,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就在於秦國曆代君主都十分重視人才,把求賢才、用賢良作為政治之首務,而其重視人才的最大特點又是“不重秦人重客卿”,廣納天下良才,不問出身,不問國籍,有才有能者皆用之。正是秦國善於用人,使其逐步走上了富強的道路,最終以七國之人才完成了統一中華的偉業。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地處邊陲國力又弱,不像楚、晉等國,氣候宜人,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生活富庶,有許多富裕的奴隸主和大量的優秀士子世代居住在那裡,因而人才濟濟。相比之下,秦國可謂人才寥寥。為了改變自身的不利局面,從秦穆公開始,秦國君主便大膽任用非本國的人才(即客卿),以求富國強兵。

    這一情形,正如宋代文學家洪邁在其《容齋隨筆·秦用他華人》中描寫的,“七國虎爭天下,莫不招致四方遊士。然六國所用相,皆其宗族及華人,如齊之田忌、田嬰、田文,韓之公仲、公叔,趙之奉陽、平原君,魏王至以太子為相。獨秦不然,其始與之謀國以開霸業者,衛人公孫鞅也。其他若樓緩趙人,張儀、魏冉、范雎等魏人,蔡澤燕人,呂不韋韓人,李斯楚人,皆委國而聽之不疑,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諸人之力也。” 從客觀上來看,秦國任用客卿是為本國地理位置及環境造成人才缺乏所迫。但從主觀上來講,秦國的君主能把眼界放開,不為傳統世俗的宗親觀念所囿,大膽重用客卿,在當時來講是極為難得的。

    秦國在公元前4世紀前期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國,但是兩位偉大的政治家使秦國的歷史大為改觀,一個是秦國國君贏渠梁(孝公),他在即位的第二年就發出了徵求賢能人才的文告,歡迎能使秦國富強的知識分子光臨秦國。正是由於這個文告,才迎來了秦國曆史上第二位政治家公孫鞅。孝公很快把大權交給這個素不相識的客卿,並依照他的計劃進行變法。秦國的商鞅變法聲勢大、影響深、效果顯著,沉重打擊了舊貴族。但後來也幾經反覆,直到統一中國前夕秦王政在貴族的煽動下,釋出了逐客令,後在李斯的苦諫之下,秦王收回了逐客令。

    從秦惠文王四年(公元前334年)秦國設立丞相一職開始,直到秦二世亡國長達百多年時間中,有24人擔任過秦國丞相,其中16人都是客卿!而從秦穆公開始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段時間中,秦軍對外作戰總數大約是130次,除去國君親自率兵和沒有記載的情況外,留下統帥名字的80次戰爭中,任命客卿為主將的情況多達56次!

    秦國所納六國之士均為經世致用之人。秦國致力於富國強兵,極力招徠能幹之才。秦國接納的六國之士為數亦較大。據清人洪亮吉統計,秦國自穆公以來引進的名士多達60餘人,姓名不顯計程車人為數應該更多。戰國後期,秦國成為最有希望統一列國的政治力量,士人入秦更加普遍。呂不韋柄國時,對天下英才兼收幷蓄,士人蜂擁而至,達三千人之多。

    正是由於異地人才遠離本土的宗法貴族,才使得秦國比其他各國更加徹底地剷除了舊貴族,使秦國在政治上強盛起來,同時在秦國統一中國的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也正是這些“異國”人才。這些異地客卿為秦國制定了一系列法令、法規,為秦國在政治上剷除舊勢力和統一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正如李斯所言:“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惠公用張儀之計,⋯⋯遂散六國之縱,使之西面事秦,功施至今。昭公得范雎,⋯⋯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納,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如果說秦國經濟強大的關鍵在於商鞅變法,那麼秦國政治上由弱變強的關鍵就應是秦國實行客卿制。正是由於秦國大膽招攬異地人才,並能最終沿用下來,才使得秦國能徹底打擊舊貴族,使秦王在統一中國的過程中如虎添翼,最終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國家。

    大秦帝國的客卿們作為外籍人士,成為打造強國智囊團。

  • 6 # 通往智慧之門

    春秋戰國時競爭激烈,新興的地主階級需要任用大批寒微的人。頻繁的戰爭為人們透過軍功獲得職位提供了機會。為了達到富國強兵,各國對人才的需求更為迫切,養士之風盛行。因此打破世官,確立任用賢才的選官制度成為了當時的必然趨勢。

    於是戰國時期出現了特有的官職,“客卿”——即“以諸侯來者,其位為卿,而以客禮待之。”

    客卿制是從下層軍士和平民中選官。由“賓客”率兵出征,透過戰場的實際檢驗,獲得顯赫軍功後便拜為卿、相。這種制度結合了“以客出仕”和“獎勵軍功”的特點,標誌著戰國時期選賢制度的完善,世卿制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它終結了貴族的特權,有利於調動士人的主觀能動性,為平民甚至下層人士提供了升遷的機會。獲軍功者可以在朝中任職,能言者亦可任職,如張儀、蘇秦之類的縱橫家。但由於社會動亂,各國政令不一,人才選拔隨意性較強,尤其是缺乏客觀的選材標準和程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紫砂壺值得收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