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凌亂的單調
-
2 # 漩渦鳴人yy
說起來的話,米格飛機和蘇霍伊的飛機算得上是曾經毛熊用來護衛自己天空的羽翼,在這其中最著名的肯定就是米格飛機了,他那個打了雞血的年代,米格飛機那就是代表著紅色,這一點毋庸置疑。
美國是飛機崛起的時候,是在抗美援朝期間,當時的米格15bis對陣美軍的f86佩刀,雙方之間你來我往,雖然具體情況誰都說不清楚,但是可以來講,此時的米格飛機算得上是一款比時期較為優秀的飛機。
真正讓米格飛機執掌天空的是米格,21米格21奇系列家族在世界上的產量,可以說獨樹一幟達到兩萬多家,是噴氣式作戰飛機裡面的冠軍,米格,21在越戰之中稱霸天空,使得當時的很多清淨,前蘇聯的國家買了米格21,比如說中國的殲七戰鬥機就是米格21的大家族之一。
而這個時候蘇霍伊公司雖然有一些拿得出手的截擊機,但是此時期的蘇霍伊公司很難去追趕米格公司的腳步,而這個時候的米格公司可以說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飛遍全世界,美華人把米格飛機當成重點研究的範本兒,全世界購買軍火的國家也會把米格飛機當成了自己的第一選擇。
但是問題也由此誕生了,米格飛機在設計的時候比較貼近於前蘇聯的那條大戰略,也就是多快好省,無論是什麼樣的飛機,無論是什麼樣的戰爭資源,槍械坦克,飛機設計的時候必須要省工時,也就是說在戰爭時刻,即便是在最艱苦的條件之下,我也能夠完成對於這個武器的大規模建造。
所以米格公司在設計自己未來一代,也就是米格21之後的那些飛機的時候,也是秉承著這樣的一個策略,有的人說到米格29這一款輕型的飛機,實際上這款飛機並不能算得上是米格公司的沒落製作真正的沒落之作來自於米格25。
這款飛機是一款優秀的截擊機,是專門用來對抗美軍的黑鳥偵察機的,同時是一款誇張到直接用自己的速度甩開美國的防空導彈的一款飛機。
但就這一款飛機渾身用的是鋼材,他的重體現在的材料中,但這一切都沒有影響米格25這款飛機的優秀性,但是後來發生一件事情,讓米格25這一款世界上最先進,並且集結了眾多優秀技術匯聚而成的飛機,後來成為了一個笑話,這個就是著名的別連科事件。
重型飛機的研製遠遠要比輕型飛機的研製要花的錢多的多,我會去看一下每個國家同一個時期的高低空搭配,我們就會發現重型飛機升上級級的技術和資金,這是輕型飛機遠遠不能比的,一旦這些飛機發生任何問題,對於研究公司來講,這簡直就是一場滅頂之災,別連科事件使得情愫的內部大部分的米格25戰鬥機,幾乎都快要被淘汰的命運,而雖然米格公司拿出了一款米格31戰鬥,但是秘密已經被別人給偵破了,同款型別的飛機很難引起軍方的注意。
所以在下一代飛機研製之中,米格公司拋棄了自己的資本和技術優勢,選擇了輕型作戰飛機,從這上面來講,每個公司也有自己的打算,首先輕型作戰飛機要購買的數量比重型作戰飛機要多,因此米高公司可以獲得更多的分紅和利潤。
接下來我們都知道了,米格公司製造了米格29飛機,而當時的蘇霍伊製造出了大名鼎鼎的蘇二七作戰飛機。
原本,我這個輕型作戰飛機,我是依靠巨大的數量來平攤的,研究成本來獲取鉅額的利潤的,此時前蘇聯倒臺這個利潤瞬間就蒸發了,與此同時,米格公司似乎還想維持自己的高傲,不願意去招待那些來自於第三方世界的購買合同,反而蘇霍伊公司願意去禮遇這些第三方世界此消彼長之下,大家就選擇效能更好,更加強勁的蘇二七而不是米格29。
等到米格公司回過神來的時候,一切都晚了,因為發生了科索沃戰爭,發生了兩德統一。
首先是兩德統一,讓當時的美華人知道了米格29的弱點,並且制定出了相應的戰術和方法,但是每個公司不以為然,認為只要能夠擅長使用米格29還是一款利器,接下來科索沃戰爭幾乎打了米格公司一個閃亮的耳光。
米格29在空中被美國各式各樣的飛機來回吊打讓當時的米格公司臉上都掛不住,反而是蘇二七戰鬥機在面對西方偵察機的迫近偵查的時候,來了一次手術刀,聲名鵲起,所以再回過頭來的時候,蘇霍伊的聲譽被捧到了頂點,而米格公司的聲譽被降到了冰點。
講道理,一個國家肯定不能夠把自己的研發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面,就像美國在研究各種各樣武器的時候都是需要公開招標的,哪怕另外一個招標物件不成比例,他也要硬生生的把兩個招標物件才到同樣的位置上,為什麼不是說你今天看起來很爛就代表你未來就很爛,你說不準人家這技術在未來可行,人家這裝備經過改裝可以成為一代優秀的裝備,比如說F17,後來被改裝成為f18仍然還是遭到美國海軍的吐槽,說這款飛機太爛了,但是被改裝成了f18ef超級大黃蜂之後,現在美華人幾乎都不吐槽這款戰機了,反而稱這款戰機是自己最優秀的夥伴!
所以說很多東西不能提前下定論,走一步看一步,對於自己真正有用的東西那才是好東西。
-
3 # 白溪釣客
有啊。俄羅斯:米格31“狐蝠”戰鬥機。北韓還有:米格19、米格17、殲6(米格19)、米格21、米格29(少量)。
印度:米格-23改進型。
巴基斯坦:殲7MKIl(米格-21)。
還有一些非洲國家還在使用米格戰鬥機。
-
4 # 一葉楓流
一家飛機設計部門,只有設計出優秀的飛機才能繼續存在下去。放之四海而皆準。
蘇聯在二戰前確立了以設計師個人名字命名設計局的制度。米高揚和格列維奇共同組建了米格設計局。二戰的螺旋槳時代,輕型戰鬥機的設計是雅科夫列夫和拉沃契金為主,強擊機是伊柳辛獨領風騷,轟炸機是老牌的圖波列夫。米格-3雖然高空效能較好,但是開戰之初就被大量擊毀在地面上,所採用的發動機與伊爾-2一樣,因此在戰爭優先順序上靠後產量不大,也沒起到什麼作用。
二戰結束後,老一代飛機設計師沒能適應技術進步帶來的變化。雅克和拉氏設計局相繼退出戰鬥機設計領域,米格15異軍突起成為戰後產量最多的噴氣式戰鬥機。奠定了米格設計局在蘇聯和世界航空界的地位。蘇聯戰鬥機一度以米格代指。
但是米格設計局長期專注前線戰鬥機的設計,難免形成設計理念上的固執。就是重格鬥效能,忽視航程,注重簡單,放棄精密航電裝置。用造腳踏車的方式造戰鬥機。總是力求簡單,甚至不惜犧牲效能。造成米格戰鬥機患有航程短的遺傳病。
在米格15獲得巨大成功後,只進行簡單改進就設計出米格17和米格19,是一條漸改道路。十年如一日打磨一種飛機,終極成果就是米格-21,簡單的幾乎是一架試驗飛機,而不是實用戰鬥機。從米格15到米格21,總產量達到3萬架!
類似的是法國達索公司,從學習英國無尾三角翼飛機算起,二十年打磨一架飛機,從PhantomIII、PhantomV到Phantom2000,耗盡了自己的聰明才智。
經過不成功的變後掠翼重型化,新一代的戰鬥機米格-29重複了昨天的故事。一張新船票也沒能登上三代機的客船。受到詬病。
因循守舊是米格衰落的主要原因。世界格局變化改變了戰鬥機的使用環境,米格設計局沒能適應這個變化。就像雅科夫列夫沒有適應噴氣式時代一樣。讓位於蘇霍伊。
其實這種情況很常見。在美國也經歷的幾次世代交替。
一戰時美國主要依靠購買歐洲生產的飛機。二戰前,美國空軍的主要雙翼機戰鬥機供應商是波音、柯蒂斯和Consolidated(康維爾的前身)。二戰中變成單翼機的天下,北美和共和主宰了陸軍航空隊的戰鬥機。海軍飛機波音和柯蒂斯主宰雙翼機時代。進入二戰單翼機時代,格魯曼成功佔領了航母甲板,實現世代交替。
二戰後進入噴氣式時代,麥克唐納力壓老牌的格魯曼,戰後初期北美和共和還保持一定勢頭,但是很快就被麥克唐納和康維爾(通用動力)超越。而現在進入隱身時代,是洛克希德一騎絕塵。
再看英國,二戰時的眾多飛機公司因為英國經濟蕭條,國防預算削減,民用領域拓展無力。已經淪為二流水平。二戰中叱吒風雲的飛機公司一個也沒保留下來。
所以時代大潮大浪淘沙。技術的進步是沒有止境的。固步自封就是自廢武功,自掘墳墓。輝煌都是過去,成就都是歷史。沒有誰是不可或缺的。不會因為你曾經輝煌,歷史就會對你網開一面。所謂的悠久歷史、優良傳統,不過是一縷青煙罷了。優勝劣汰是歷史客觀規律。 米格也會步曾經的著名飛機公司後塵。
噴火、Bf-109、Fw-190、雅克-9、拉-5、P-38閃電、P-47雷電、P-51Mustang、零式、F4U海盜、F6F地獄貓、米格-15、F-86佩刀、F-4鬼怪II、米格-21、F-16,是一座座豐碑,也是一座座墓碑。
噴火
Bf-109
Fw-190
雅克-9
拉-5
P-47
P-51
P-38
F4U
F6F
零式
米格-15
米格-21
F-4
F-16
-
5 # 厲兵
圖一:米格局的E8驗證機。當時應該量產的是這個,不應該是後來的米格23。
米格當年輝煌過,是蘇俄最強的軍用戰機設計局,碾壓蘇霍伊設計局、伊柳申設計局和雅克設計局。從二戰以來蘇俄的主力戰鬥機一直由米格包辦。蘇霍伊只能搞搞截擊機和攻擊機,雅克只能搞搞垂直起降戰鬥機,伊柳申連攻擊機都完蛋了,被逼走搞運輸機。所謂物極必反,米格的輝煌後邊隱藏著危機。
圖二:米格E8從前面看,長得跟殲十有點象。
第一個錯誤是沒有認識到戰鬥機重型化是發展大勢。
米格一直沉迷於搞米格21和米格23這種輕型戰鬥機。越南戰爭其實就已經很清楚了,能制空能偵察能對地打擊的F-4鬼怪戰鬥機,才是大國空軍主力。米格錯誤地把米格21偷襲F-4得手,認為是空戰的主要潮流。沒有認識到輕型戰機終究是打不過重型戰鬥機的。
圖三:米格I-2000戰鬥機,實際上就是毛熊版的殲31,大小噸位相似。
第二個錯誤是沒有認識到戰鬥機一定要搞多用途。
純種的截擊機,終究會被時代淘汰。米格25和米格31造價昂貴,用途單一,也無法對抗同時代的美國戰鬥機。而半路出家的蘇27PU就是一型非常優秀的遠端截擊機,能幹好米格31現在乾的所有活。所以導致蘇俄國土防空軍也拋棄了米格,轉而採購蘇27。
現在看來,米格局會在截擊機的路上一直走到黑,還要搞4馬赫的米格41。甚至要求具有太空作戰能力。這顯然超出了人類的技術能力,即使放到普京那兒,米格41也未必能透過。
圖四:米格1.44戰鬥機,本質上是個大號颱風戰鬥機,不配當五代機。
第三個錯誤就是沒有正確認識隱身戰機的價值。
錯誤搞了米格I.44,將隱身的希望寄託在不靠譜的等離子隱身上。米格I.44連彈艙都沒有,這點甚至不如蘇47。幸虧蘇俄沒有,真搞出來就是個大號颱風戰鬥機。
米格公司可以說是看不到明天的希望,能混一天是一天。俄羅斯已經明確宣佈不在搞隱身中型五代機了。而蘇57和六代機又在蘇霍伊手裡。米格公司的總設計師去年自殺,也預示著米格29的結局。
圖五:蘇聯解體前研發的米格701超級截擊機。
-
6 # 一念燦若煙華
米格,屬於那一個強大的國家的象徵。
誰說沒有米格系列飛機了的?我們不能因為蘇霍伊的耀眼表現否定米高揚的成績吧?米格29、31依然還存在啊,只是現在俄羅斯經濟不行搞不了百家齊放,把米高揚、蘇霍伊、依柳辛、伊爾庫特和圖波列夫五家設計局合併成立聯合航空製造公司(OAK),集中力量高研發了而已,不代表米格系列戰機都沒了。
米高揚設計局確實很強大,差不多壟斷當時從二戰起蘇聯的戰鬥機序列,和米高揚設計局掌門的兄弟是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相當於我朝7人議會成員)有一定的關係,但米高揚設計局也確實出色,朝戰中的“米格走廊”不是白叫的,噴氣時代從米格15、17到25基本都是戰鬥機中的經典。
但是蘇聯軍方總結二戰時戰勝德國的經驗認為:戰鬥機作為武器,本身就是一種消耗品,在當時時代背景下(東西方冷戰),最重要是低廉的成本、快速的製造和簡單易維護,而米高揚設計局製造的米格系列前線殲擊機自然成為了人員素質不足、空軍預算有限且技戰術能力的最優選擇,我們從米格系列飛機的特點基本可以看出都是以“機海”戰術消耗對手空軍作戰思想的延續。而且米格系列也沒有讓人失望,在北韓和越南的表現證明了它作為蘇聯主力戰鬥機的實力。
因為人類對的兩次的自我毀滅的反思,以及核武器的大行其道,世界政治格局以磋商、和平為主,即使東西方冷戰也沒能改變這個基調,對戰機的要求就從單一的奪取制空權轉變為多用途的制空、對地、截擊等能力。戰鬥機就必須得“精細打磨”而不是簡單製造,預想中的大戰一旦沒有發生,數量型空軍的本質缺陷就暴露無遺:在各種小規模空戰中,製造簡單、成本低廉、電子裝置落後的米格戰鬥機遇上電子裝置先進,運用新技術、新材料的西方戰鬥機,已經顯得不適用時代了,資訊化時代,誰還跟你拼機動玩狗鬥?別人都玩視距外資訊化戰爭了!
雖然當前合併後的米高揚設計局也在改變其設計思路,但想重整江湖重新實現“米格走廊”的輝煌,就其所屬國家的實力來看,基本不可能了。
-
7 # 千里光8
俄羅斯在1975年以前的武器和飛機和美國各種武器不相上下,可現在的飛機和各種武器落後與美國一百年,住要是他沒有更新換代,美國|己進入到資訊化精確度時代,而俄羅斯還在沿用二戰的理念。
-
8 # 航空之家
沒有競爭力的產品是米格的死穴。先是“米格”戰鬥機外銷敗於“蘇霍伊”,其五代機的研製也落後於“蘇霍伊”。
蘇聯解體後,雖然將大部分軍事工業遺留給了俄羅斯,但是受制於經濟和軍費的雙重困境,俄羅斯的軍工企業基本處於停產或半停產狀態,這也直接導致產品沒有競爭力。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痛定思痛決定聯合一批企業組成軍工綜合體,1996年6月1日,以米高揚(米格的生產商)設計局為基礎,還有克里莫夫設計局、卡莫夫公司等12家著名企業組成了“莫斯科航空軍事工業綜合體”。
米格決定集公司之力推出俄羅斯版的“聯合攻擊機”(LFI),LFI的尺寸和“米格-21”相仿,起飛重量在12噸,採用可變前掠翼,當機翼伸出時可以對地/海面目標實施精確打擊。機翼前掠時有利於機動作戰。當機身摺合時,飛行速度甚至能達3馬赫。此外LFI還設計了艦載機型。然而後來沒有下文了。
然而米格和法國聯合研製的“米格-AT”教練機並無銷路,所做業務也是對米格-29的修修補補。在2006年,時任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行政命令,米格集團和其他航空公司合併為“聯合航空器製造公司”。
米格續命的工作也就是給“米格-29”進行現代化升級。但是其經營前景仍不樂觀。俄羅斯財政部甚至還在仲裁法庭起訴米格,討要多達2.9億美元的債務。米格從未贏得俄羅斯時代的任何主要飛機合同,並嚴重落後於其競爭對手蘇霍伊。據報道由於訂單短缺,米格在2017年削減了數百名員工,彷彿整個經營陷入了惡性迴圈。
-
9 # 新型多向進氣風扇
三通道航空發動機的特點
所謂三通道航發,就是發動機內部有三個氣流通道的航空發動機,像美國目前在研的自適應變迴圈航發就是三通道航發。
現有的渦扇發動機都是內外兩個通道的發動機,燃燒室在內通道里。自適應變迴圈發動機有內外中三個氣流通道,燃燒室同樣在內通道,三通道前設有調節檔板,可以調節三個通道的進氣量。
在三通道發動機裡,可以考慮把燃燒室設在中通道里,內外通道的氣流都不參與燃燒,通道前設定可調式分流器,以調節三個通道氣流比例。
燃燒室在中通道里,可以使燃料燃燒產生的熱量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燃燒室產分的熱量透過內外管道壁的傳導,使內外通道里的氣流都能受熱膨脹,提高燃料熱量利用效率,從而增加發動機推力。同時內外通道里的氣流能使中通道燃燒室內的高溫氣流更好的冷卻,使後部渦輪工作環境的溫度較內通道燃燒室低,而渦輪軸也不透過燃燒室,整個渦輪增壓器的工作環境都將會有所改善,工作環境的改善對減少渦輪故障,提高渦輪乃至整個航發的壽命都有積極作用。
中通道燃燒室航發配用新型多向進氣異面風扇,增加航發的進氣量,充分的利用燃料燃燒的熱量,使航發在推力增加的同時,壽命也會增加,故障率下降。
三通道發動機和中通道燃燒室,多向進氣異面風扇都是全新的東西,在研發,使用過程中會產生新的問題,在不斷的改進,完善後,相信它們一定能在航空領域大放異彩。
-
10 # 觀厚理
有的,只不過中國的進口戰機現在已經是蘇霍伊的天下了。米29賣的也不錯,雖然腿短,米25風采依舊,雖然有點舊
-
11 # 航空君
昔日,米高揚設計局研發出來的米格系列戰鬥機是何等威風,特別是由該飛機設計局研發出來的米格-21系列戰鬥機,可是當今世界上噴氣式戰鬥機累積產量最大的一款戰機型號。可也隨著前蘇聯的轟然解體,米高揚設計局往日風光早已不在。目前也就只有幾款戰機型號還在製造生產之中。
首當其衝就是,近些時間才問世的,米格-35中型多用途戰鬥機,該款戰機可是米高揚設計局為了與蘇霍伊飛機設計局爭奪俄羅斯目前戰機訂單,耗費了十年心血研發出來的機型。該型戰機,是在原先米格-29系列戰鬥機的基礎上,再透過米高揚設計局近幾年最新的研發成果整合出來的一款高效能戰機。該型戰機有著不錯的飛行航程和大武器彈藥攜帶量,且具有著比較強的超視距空戰能力。
不過,雖然米格-35多用途戰鬥機看著綜合作戰能力頗為強大,且一改之前米格系列戰鬥機固有的很多缺陷,但米格-35中型戰機的尺寸這個先天缺陷,還是讓俄羅斯空軍實在提不起太大的興趣,也因此只是計劃在2018至2020年,採購30架這型戰機。
除了米高揚設計局口中的準四代先進多用途戰鬥機米格-35,還有一款自主研發的米格-29K艦載戰機,也可以說是米高揚設計局現在唯一的救命稻草了。該型戰機也是在米格-29系列戰機的基礎之上,進行大幅升級和改進的產物。不過有意思的是,俄羅斯海軍的艦載機部隊一開始並沒有採購該型艦載戰機,而是在印度海軍艦載機部隊先行採購的基礎上,且使用反饋感覺還不錯的基礎之下,再要求米高揚設計局進行一定設計改進後,再進行小批次持續採購的。未來,俄羅斯海軍也計劃用米格-29K自用版本來替換掉逐漸老化的蘇-33重型艦載戰鬥機。
不過,就目前俄羅斯近幾年裝備的戰機型號來看,米高揚設計局憑藉著手中這兩款自主研發的戰機型號,恐怕再難現當年的米格系列戰機的當年的榮耀了。也就是在前段時間,蘇霍伊剛剛向俄羅斯空軍交付了第100架蘇-35先進多用途重型戰機。
-
12 # 航空視界
米格系列戰鬥機還有許多在服役中,在這些服役的國家中就不得不說印度了,目前印度空軍和海軍都裝備有米格系列戰鬥機,印度空軍還有不少米格-29戰鬥機在服役,而印度海軍則有可以在航空母艦上起降的米格-29K戰鬥機在服役。
印度空軍除了裝備米格-29戰鬥機之外還裝備了不少米格-21戰鬥機,這款二代戰鬥機還在印度空軍中佔有很大的作用。除了米格-21之外印度空軍還裝備有米格-27戰鬥機。
除了印度空軍裝備米格系列之外還有歐洲國家也裝備米格戰鬥機,其中就有波蘭空軍和羅馬尼亞等。米格戰鬥機曾經是蘇聯/俄羅斯戰鬥機的代名詞。
不過如今的米格戰鬥機在國際市場上的銷路已經大不如從前。最近米格戰鬥機的最新的型號就是米格-35戰鬥機,這是米高揚設計局在米格-29基礎上經過重要的改進之後的型號。在俄羅斯空軍的裝備中已經很久沒有全新的米格戰鬥機了,因為蘇霍伊公司的重型戰鬥機更受歡迎。
-
13 # 東龍45
米格設計局的兩位天才大師,米高揚和格列維奇去世後,後繼乏才,就沒有出來拳頭產品,唯一的米格一29雖然大賣東歐,但是,隨著蘇聯解體,華約解體,米格一29被西方深度瞭解,在後來的戰鬥中被西方戰機打的落花流水,名聲掃地,賣不出去了,優秀的米格一31,俄羅斯又不讓外賣,不能週轉,無疑走進了死衚衕。現在,拿出來了米格一29的大改米格一35支撐局面,。普京總統後來宣佈俄羅斯各大飛機設計局合併,米格設計局從此消失了,所存飛機成為絕唱。
回覆列表
主要原因蘇聯解體軍方訂單銳減,使很多設計局都揭不開鍋米高揚首當其衝,蘇-27家族效能優秀,外銷使得蘇霍伊設計局獲得了足夠的資金,不僅渡過了那個艱難的歲月,甚至還有經濟實力、技術能力繼續開發改進蘇系戰機,研發出蘇-57這樣的五代機。反觀米高揚端著金飯碗吃老本,產品定位、認知模糊,守著保有量巨大的米格系戰機,沒有新機型研發上下功夫,滿足於給印度、埃及、敘利亞...這樣國家的米格戰機搞技術升級,時不我待隨著四代機的橫空出世,米格系的四代機方案米格1.44由於資金短缺、技術不成熟,最終不了了之。米格-29的後續改進實在是讓人扼腕嘆息,口碑太差一個米格-29CMT甚至還被買家要求退貨。大跌眼鏡啊,沒有新機型米格走向衰落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