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正經的軍棍
-
2 # 西餐劉顯琨
從戰艦發展來看,是航空母艦淘汰了戰列艦。
火器時代,人類就開始以口徑論長短了!大口徑自然對應著大殺傷。所以鉅艦大炮的思想在二戰裡是有一定地位的。德國,日本都以鉅艦大炮為標準,建造軍艦。
俾斯麥號的381毫米主炮,大和號460毫米三聯座主炮,武藏號九門460毫米主炮。都是這個時代的精品之作。
這種龐然大物,令人望而生畏。中小型戰艦被擊中一發,都是毀滅性的打擊。即使是英國皇家海軍的驕傲:胡德號,也被俾斯麥的巨炮所擊毀。
以前傳統的鉅艦大炮海戰是二維的戰爭,兩方拉開架勢,對炮射擊。但是自從有了航空母艦,飛機的加入,直接改變了傳統海戰的二維格局。
三維空間裡,人的水平視覺已經不佔有優勢,艦載機的偵查效率更加的高,可以更早的發現敵軍,並標記,指引艦載攻擊機的襲擊。
歷史上最直接的兩個戰例就是:圍剿俾斯麥號與大和號沖繩特工作戰。
在失去制空權與可視作戰的大前提下,戰列艦就像巨大強壯的盲人,只能疲於應對源源不斷的艦載轟炸機,魚雷機,絲毫無法奪取戰爭的主動權。
鉅艦大炮的時代註定會被航空母艦所終結。
-
3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現在普遍的認知就是認為戰列艦是被航母給淘汰的,那這個說法對不對呢?其實反正也沒錯。無論是戰列艦還是航母,其發展的目的就是進行對敵攻擊,而戰列艦之所以被推上大艦巨炮的巔峰就是為了提升遠端打擊的能力,海軍戰列艦的交戰距離,從日戰爭的7公里以內到一戰時期的10多公里,再到二戰時期的20多公里,戰列艦的交戰距離都是不斷拉遠的,但凡事都有一個極限,受限於地球曲率的影響,傳統的觀測瞄具最多隻能看到40公里遠的地方,而且身管火炮給火藥釋放的能量給炮彈提供的初始速度也就二點幾馬赫,並且會隨著距離的增加導致空氣阻力的加大削減速度,炮彈要達到40多公里遠的地方至少得飛60多秒的時間,而在這麼長的時間裡,對方完全擁有時間進行規避機動。
在二戰的時候,20多公里的交戰距離火炮的命中精度都低於2%,雖然有過32公里的炮彈記錄,但是在這麼遠的距離上命中率為0。所以隨著交戰距離的增加火炮的命中精度會呈指數型的降低。所以為了提升遠端打擊的能力就必須更換新的武器投送載具,而當時新興的飛機就成為了該載具的最佳選擇,蘇聯二戰時期的航母艦載機已有上千公里的航程,但是飛機真正進行攻擊的距離其實都只有2-3公里而已,有的甚至僅僅只有幾百米,只不過將攻擊的角度從海平面轉移到空中。
而二戰之後隨著導彈的出現,遠端打擊的能力再一次提升,哪怕導彈的飛行距離只有幾十公里,那麼它仍然有著非常明顯的提升,所以並不是戰列艦落伍而是它達不到遠端打擊投送的要求,不過從某種意義上講達不到要求就是落伍了。至於說到底是誰淘汰的戰列艦,是導彈還是飛機?還是航母?其實這三者本身就是一個包含遞進的關係,航母可以透過環球航行的能力,將戰機送到對方家門口,艦載機起飛後,讓航母留在安全的區域,自己孤身進入戰區進行火力投送,而導彈的出現,則讓飛機可以處在一個相對安全的距離進行火力投送。三者的距離疊加就形成了一個超遠距離的打擊能力。
回覆列表
如果從戰艦更迭的角度看,戰列艦就是被航母淘汰的。早年間,海上作戰的主力就是戰列艦,而航母誕生了,其廣泛應用以後,戰列艦就開始逐步的從各國海軍裡開始淘汰了。
這裡面的關係是,航母上的艦載機淘汰了戰列艦的炮,航母順勢就淘汰了戰列艦,而導彈的出現,直接給戰列艦又補了一刀。
我們先簡單看一下,啥是戰列艦。
戰列艦這種東西是那種大艦巨炮時代的產物,而且在二戰時期,那大和號、俾斯麥幹都是大艦巨炮的巔峰之作。啥叫大艦巨炮呢,軍艦夠大、夠堅固,抗打擊能力就夠強。而你炮的口徑越大、射程越遠,你的攻擊力就越強。戰列艦就是這種思維下的產物,主武器為炮。
而主武器是炮,這東西就有著天然的劣勢,當然,在戰列艦那個年代裡面,他沒什麼明顯劣勢。但是炮這個東西,咱們人類玩了幾百甚至快上千年了,這東西的潛力都被髮掘的差不多了。別說二戰,就是現在,這最先進的艦炮也就是朱姆沃爾特上那兩門射程150公里的155MM艦炮了。然而,這個艦炮即便是最先進的,它和導彈還是不能比,有著天差地別。
這裡咱留一句,直接淘汰戰列艦的,不是導彈。
這射程,就是戰列艦的一個非常主要的問題,它的艦炮射程也就幾十公里。衣阿華級戰列艦的406mm主炮的射程也才38公里,這個距離非常短。在後來的海戰裡面,根本就是不夠看了。38公里的射程,在航母那裡,屬於小短腿級別。
我們再看看啥叫航母,這東西叫航空母艦,簡單說就是航空兵的母艦,上面搭載飛機起飛的出去作戰的艦艇,屬於一個海上移動的機場。出去打仗的是飛機,航母在後面坐鎮。就在二戰時期,美軍的F6F地獄貓的作戰半徑一樣達到了上千公里。
那麼,問題來了,那406mm主炮的射程38公里,艦載機的作戰半徑上千公里。那個火炮的射程就是艦載機作戰半徑的一個零頭。而且,這個打擊零度上,還是艦載機的精度更高。
這兩樣要是打起來,航母在六七百公里的位置就能對戰列艦發起攻擊,而戰列艦想打航母,你得從六七百公里的位置衝到幾十公里的位置發起攻擊。這個效果上,航母都是碾壓戰列艦的存在的。
咱舉個例子,就珍珠港事件那個突襲,日本海軍當時派出的艦隊裡有航母,有戰列艦。而負責攻擊則是航母。當時日軍航母上用的是九九式和零式這些飛機,這些飛機從距離瓦胡島230海里的位置起飛,開始針對美軍的攻擊。這個距離,戰列艦能幫上啥忙麼?幫不上。既然幫不上,山本五十六這些人也是老老實實的坐在戰列艦裡做後方指揮任務。
珍珠港事件就是那麼明顯的例子,飛機起飛去突襲,然後一通炸。你要是戰列艦摸過去,你得多摸幾百公里。
而到了現在,這個手長手短的問題就更明顯了。美軍的艦載機F35C的作戰半徑有1200公里,再配合幾百公里的空射導彈,打擊範圍能達到2000公里。這個戰力,是現在任何炮都無法滿足的,朱姆那兩門也才150公里。
而即便是其他的反艦導彈,現在200公里的反艦導彈都算是小短腿級別的了。咱們055大驅上的鷹擊18反艦導彈的射程有500多公里,這個射程,在任何炮面前,都是碾壓的存在。
也就是說,現在不管是反艦、還是對地,戰列艦一點作用都沒有了。這東西在艦載機和導彈面前,根本不值一提。現在一個戰列艦的戰力,五六萬噸的噸位,真就不如一艘萬噸大驅。
可能有人會說衣阿華級的現代化改裝,即便是現代化改裝了,它那幾門主炮還是存在的。而如果拆了這些主炮,全都換上垂髮,其實它就不算是一艘戰列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