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狗眼博士讀武俠
-
2 # 南風知我心意否
洪七公閉了眼辨別滋味,道:“嗯,一條是羊羔坐臀,一條是小豬耳朵,一條是小牛腰子,還有一條……還有一條……”“肉只五種,但豬羊混咬是一般滋味,獐牛同嚼又是一般滋味,一共有幾般變化,我可算不出了。”黃蓉微笑道:“若是次序的變化不計,那麼只有二十五變,合五五梅花之數,又因肉條形如笛子,因此這道菜有個名目,叫做‘玉笛誰家聽落梅’。”
拿起匙羹舀了兩顆櫻桃,笑道:“這碗荷葉筍尖櫻桃湯好看得緊,有點不捨得吃。”在口中一辨味,“啊”的叫了一聲,奇道:“咦?”又吃了兩顆,又是“啊”的一聲。荷葉之清、筍尖之鮮、櫻桃之甜,那是不必說了,櫻桃核已經剜出,另行嵌了別物,卻嘗不出是甚麼東西。洪七公沉吟道:“這櫻桃之中,嵌的是甚麼物事?”閉了眼睛,口中慢慢辨味,喃喃的道:“是雀兒肉!不是鷓鴣,便是斑鳩,對了,是斑鳩!”……黃蓉仍是搖頭,笑道:“那麼這斑鳩呢?《詩經》第一篇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以這湯叫作‘好逑湯’。”
相比於金庸筆下諸如“好逑湯”、“玉笛誰家聽落梅”這種陽春白雪的美食,古龍的美食常常市井得多。
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有流星蝴蝶劍中,律香川深夜給孟星魂做的蛋炒飯,配了一點風雞鹹肉;誰也不會想到一個帶著圍裙,十分煙火氣的溫和男人,是個內心陰暗的陰謀家。這一次表面熱情的款待,暗地裡藏著試探的機鋒。
古龍還很喜歡寫深夜的麵攤,一個孤獨的老人,守著自己一輩子的行當。一碗熱湯麵,招待過無數古龍筆下的俠客,比如高漸飛、楚留香、蕭十一郎,他們深知食物的可貴,絕對不會有絲毫浪費。
在這點上做到極致的,無疑是楚留香的朋友姬冰雁,他不分場合囤積吃的東西,因為他曾經經歷過什麼是瀕臨死亡的飢餓。
寒夜裡的溫暖、食物的可貴,這常常是古龍想要表現的美食觀。
古龍也不是沒有寫過豪奢的席面,但是他總是缺乏金庸的手筆,往往有時候照著菜譜抄。他也不能免俗地寫了很多武林世家,羅列了許多珍饈百味,但總給人照本宣科的感覺。
許多武林大豪梟雄往往有亢進的性慾和旺盛的食慾,古龍不吝嗇於鋪陳這些東西。
但是到了後期,古龍又常常會來譏笑這些豪奢的做法,這種方式也類似於自嘲了。
武林外史中,龍四海諷刺周天富:
“下次我若要請周兄吃飯,就在桌上堆滿銀子就行了,他只要瞧著銀子,吃不吃都沒關係……”
古龍的主角就往往很精擅美食,比如香帥楚留香,在血海飄香一開場的時候,他躺在大船的甲板上,就在享受一頓大餐。
只見艙門裡已伸出一雙纖秀的手來,手裡託個大盤子。盤子裡有兩隻烤得黃黃的乳鴿,配兩片檸檬,幾片多汁的牛肉,半隻白雞,一條蒸魚,還有一大碗濃濃的蕃茄湯,兩碗臘味飯,一滿杯紫紅的葡萄酒,杯子外凝結水珠,像是已過浸過許久。
宋甜兒這個廣東廚娘,手藝驚人,做的菜十分現代和西化。讓人印象深刻。
後來到了蝙蝠傳奇,他有個很好的朋友叫做快網張三,烤魚也是天下無雙。
“魚是人人都會烤的,但我卻比別人都烤得好,就因為我比別人專心,‘專心’這兩個字,就是我烤魚的最大的訣竅。”
楚留香的美食態度在於,美食不在於食材的貴賤,而在於烹調者的心意。
又比如陸小鳳,在繡花大盜裡,一群武林大豪正齋戒沐浴後,苦待天下無雙的苦瓜和尚的素齋,結果卻發現陸小鳳像一隻泥猴,卻早就開始大快朵頤了。
古松居士嘆道:"苦瓜大師素菜,果然是天下無雙。"木道人笑道"他自己常說,他做的素菜就算菩薩聞到,都會心動的:"古松居士道"我們還等什麼?"
他們掀起竹簾走進去,忽然怔住。萊不但已擺上了桌,而且已有一個人坐在那裡開懷大吃。
這不速之客居然沒有等他們,居然既沒有薰香,也沒有,沐浴。事實上這人的身上不但全是泥,而且全身都是汗臭。
苦瓜大師居然沒有趕他出去.居然還在替他夾菜,好像生怕他吃得還不夠快。
陸小鳳後來帶著薛冰去蛇王那裡,帶著薛冰吃了兩碗肉羹。
巷底有家很小的店鋪.門口擺著個大爐子,爐子上燉著一火鍋東西.香氣就是從鍋裡發出來的。裡面的地方卻很髒,牆壁桌椅,都已被油煙燻得發黑,連招牌上的字都巳被燻得無法辨認。可是這種香氣卻實在人誘人。他們剛坐下店裡的夥計已從鍋裡勺了兩大碗像肉羹一樣的東西給他們。 這地方好像並不賣別的。肉羹還在冒著熱氣,不但香,顏色也很好看。 陸小鳳遞了個湯匙給她,道"趕快乘熱吃一冷味道就差了!"薛冰吃了兩口.味道果然鮮美,又忍不住問:"這究竟是些什麼東西做的,除了肉之外好像還加了很多別的"陸小鳳道"你覺得好不好吃?" 薛冰道"好吃"
結果薛冰吃完了,陸小鳳告訴他這是貓肉和蛇肉,這一碗龍虎鬥,薛大小姐吃的有多開心,吐得就有多厲害。
這是我最喜歡看的一段,陸小鳳帶著女朋友出來逛街的。好像後世的情侶晚上出去軋馬路,一起坐下來吃宵夜。
可惜後來再也看不到薛冰這條可愛的母老虎了。
陸小鳳的美食,是愛情和友情帶來的。
還有類純粹的美食家,在古龍筆下常常以老饕形象出現。
比如白玉老虎裡的唐缺,在胃口不好的情況下,一頓飯居然吃掉了四個豬蹄、二隻雞、兩碗大滷麵、一隻跟他差不多瘦的香酥鴨子、十二個豆沙包子、六個豬油桂花千層糕、三張棗泥鍋餅和十七八個香瓜。
還有賭局裡的關七,好像永遠都吃不飽,他曾經和諸葛太平要來一場饕餮界的絕世之戰。
諸葛太平說:“今天咱們的主菜,叫做‘混戰八方’,你看怎麼樣?”“先拿來看。”桌子上的菜都已經清除了,架上了一個木架,大概有三尺長三尺寬。一個瓦鍋端了上來,剛好可以四平八穩的擺在木架上。“好大的鍋。”鍋蓋掀起來,一陣濃烈的肉香立刻象魔法一樣散佈開來,裡面紅紅的燉著一鍋肉,還在冒泡。“好一個混戰八方。”關二用鼻子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這裡面最少也有八種肉。”諸葛太平大笑:“果然名不虛傳,果然是大行家。”他又說:“吃這種肉,要有一種特別的吃法,光吃肉就變得象是烏龜吃大麥,糟踏了好東西。”“我懂。”關二說,“光吃肉,顯不出肉的好味道來,一定要東西襯一襯才行。”“對,對極了。”要怎樣一個吃法才算正確呢?先把一張直徑兩尺左右的烙餅,平攤在桌上。餅要烙得薄,還要烙得有勁道,才不容易破。餅攤好了,拿一根三尺長的保定府玉白蔥來,掐去蔥青,只剩蔥白,蘸上皇宮大內太監做的上好麵醬,擱在旁邊。然後用木杓杓起三四杓大肉,大概有一斤到一斤半之間,杓在烙餅的中間,成一長堆;然後把左邊的烙餅蓋上去,再把右邊的烙餅蓋在左邊的餅上,尾部捲起,捲成一條長筒,用兩隻手捧著,揣在懷裡,就可以開始吃了。咬一口蔥麵醬,咬一口餅。左邊一口,右邊一口,中間再一口。諸葛太平道:“那時候只看見順著嘴角往外流油,那種味道,吃什麼都比不上。”
作為古龍晚期作品,這裡的關七的食慾甚至成為了一種疾病,這似乎也折射了當時古龍難以治癒的肝病。
古龍先生筆下人物的美食態度,和他們的身份有關,也和古龍先生的成長經歷有關,所以他對於鐘鳴鼎食的華麗美食描寫始終有隔閡感,而普通的食物寫來,有一種奇特的吸引力和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