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巖穴居士

    孔子學說中的“仁”,是一種最高的人生境界。它包含著多種倫理道德的原則,是各種“善”的品德的概括。其核心是“愛人”。

  • 2 # 駐言

    仁字它的意義重大,包括行善積德,善使善終,以德服人,還有心慈手軟,以德治人在裡邊,它還含有哲學在裡面,也是人生必修課。

  • 3 # 曾經千帆閱盡

    孔子提出的仁的核心內容就是愛人。《論語-顏淵》中寫道:“樊遲問仁。子曰:愛人。”樊遲問“仁”是什麼,孔子回答說仁就是愛人。

    仁者愛人不是空頭說教,而要有根據。孔夫子認為仁者愛人是建立在“親親”(血緣)關係上的。父母愛孩子,孩子孝敬父母,兄弟姐妹以及親戚互敬互愛,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由近及遠,推己及人,實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泛愛眾思想。

    人愛自己的孩子最容易做到,愛其他人就需要剋制自己的私慾,禮讓善待他人。所以,要落實仁,需要做到克己。

    孔夫子倡導仁愛思想,就是想透過血緣、人倫的親親關係,建立起人倫秩序,從而建設穩定有序的社會倫理環境,使得社會穩定和諧。

    孔子為什麼要倡導“仁愛”思想,這和他所處的社會背景有關。在“禮崩樂壞”的大混亂、大動盪的形勢下,權貴們為了一己之私,強國滅弱國,大臣殺國君,兒子殺老子,兄弟互相殘殺。春秋二百二十四年間,有三十六名君主被殺害,五十二個諸侯國被滅,大小戰事發生了四百八十多次。孔子目睹了屍骨成山,血流漂杵之殘暴兇狠的血腥屠殺,所以提出了仁愛思想,奉勸那些爭權奪利者,要有愛人之心。在孔子看來,人有了愛人之心,才會懂得尊重生命,從而避免互相殺戮,實現社會群體的和平共處。

    孔夫子的仁愛思想代表了人類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從世界範圍來看,兩千多年之後的十五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宣揚的人道主義思想,即:關懷人、愛護人、尊重人,做到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的世界觀,以及法國大革命時期把人道主義的內涵具體化為“自由”“平等”“博愛”等口號。這與公元前五世紀孔夫子提出的“泛愛眾,仁者愛人”的思想可以說一脈相承。

  • 4 #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孔子學術的“仁”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仁”是完全一致的。

    孔子學術的核心漢字“仁”的意思的簡約的標準解釋是:

    人(亻)愛護和包容不同意見、呼吸等(二)為“仁”。

    有人說老子的“道”不要求“仁”,這是誤解。孔子也堅持“道”。因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的意思是交換、票決等,此“道”中已經包含了“仁″,因此,不能再對“道”說三道四,讓人(亻)們愛護和包容反對交換、票決之“道”的不同意見、呼吸等(二)的“仁”。 否則,就是決而不行。

    中華文化造漢字造字原則詳見《大眾龍學》《破譯<論語>背後的龍學密碼》《解密紅樓夢真味道》前面的“說明”。

  • 5 # 浮木盲龜

    仁指杏仁、瓜子仁、核桃仁等的仁,果核中實有生氣者。大多數宗教都稱之為種子,佛教說的最通俗易懂:種豆得豆,種瓜得瓜。

  • 6 # 黃山一片雲

    孔子的確是那個時代很有文化的人之一。他老人家選用“仁”字來引出其整套的思想理念,這真的反映出孔子對先前文化的學習和運用。

    華夏古人造字是表現出了很高智慧的,如“仁”,為什麼要這樣寫呢?其意為獨個的人是不可能為“仁"的並進而不可能為“人”。是“仁”就得“互親、互愛、互敬、互尊、互幫、互助、互動和互(附)和”,而要做到的話,一個“人”能行嗎?答案是否定的。

    這本是(農耕文明)現實生活中的正常現象,但是到了很有文化的孔子那裡,尤其是注入其思想中,“仁”就被帶進理想的殿堂,進帶偏走窄。

    因為,孔子最後用“仁”字套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社會、套出“君為臣綱、夫為婦綱、父為子綱”的三綱、套出“君親臣,臣忠君”,“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臣關係等等,至如君是否“親或敬”臣不重要,重要的是臣必須且絕對地忠君。

    因此,其兩千多年的結果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滿紙的仁義道德就透著兩個字"吃人"”。

  • 7 # 猛哥厲史

    孔子沒有什麼學說,只是一堆毫無邏輯、不成體系的胡說。

    就拿一個“仁”來舉例。孔子自己就搞不明白到底何為“仁”。

    比如孔子說“仁者愛人”。可他解釋不了愛什麼人?所有的人?不是。愛剝削者?也不完全,只是給他官的剝削者。一旦丟了官,馬上不愛,甚至翻臉背後罵人。這算哪門子“仁”?

    孔儒們所有的言論都是張嘴胡噴,沒考慮過任何可執行性。

    如“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這句話本身就錯得離譜,後世無數儒生,都不敢質疑。別說一日,一千日克己復禮,沒有法制束縛,天下還是不會歸仁。

    孔子有三個媽、九個姐、老婆、女兒、侄女,卻把女人當小人看,這樣的“人”配做人嗎?連人性都沒有的人,他哪裡談得上“仁”呢?

    《論語》中“仁”字出現了109次,但沒有一次對其解釋和另一次完全相同;這些論述全部彙總起來,也沒能系統、科學地揭示出“仁”的定義和實質來!因為孔丘自己也不知道到底什麼是仁,最後不得不承認:“仁則吾不知也。”

  • 8 # 臺灣孤臣孽子

    "仁"直接從字形看,就是說關於2個人或2個人以上的事,2個人相處就是要有禮有讓,用現代語言說就是要設身處地! 文言說就是要推己及人,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9 # 森林野狼30801284

    有一個問題;是當年的孔子聰明還是現在的知識分子聰明?我的結論是,孔子當年知道和懂得事情一定非常匱乏。與現在的知識分子相比較那也不知道要差多少?所以不必迷信孔老二的歪理邪說。

  • 10 # 喜降世界

    仁,從說文解字上看,仁,是由二個人組成的。一個人怎麼都行,二個人了,必須仁讓才能和作。說明了,只要不是單獨生活,就得仁讓禮儀。

  • 11 # 恍惚人間

    其實,千百年來,人們都把這個“仁”字誤解【這個“解”不是理解,而是解釋】了(包括孔老夫子本人,以下有解釋哦)。

    其實呢,我說出來,大家就會馬上明白:這個“仁”它原本是一個動詞,而非人們所慣常理解的名詞!

    簡單說,“仁”這個動詞意思就是區別、偏向。有例為證,老子的《道德經》中很著名的一句話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其中的“仁”就是區別、偏向的意思;還可以隨便舉出例子,比如,仁至義盡。雖然後人都隨孔子把“仁義”解釋成了名詞,但大家如果把它們都理解為動詞,是不是也能解得通啊?並且,我認為,當作動詞要比當作名詞解,更生動有力,更能說明問題,感受一下,是不是啊?

    再舉個文字倒解的例子,毛主席說,“沒有區別就沒有政策”,“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這裡的“區別”就是“仁”,是對人民的“仁”,是第一次把“仁”的指向指向了人民一邊,就像他倒轉乾坤,喊出了“人民萬歲”的至仁之聲一樣感天動地、震撼人心!

    下面解釋一下孔子為什麼要硬性地把動詞“仁”改為名詞。按照我的理解,孔子本來也希望有所著述的,學者嘛。但是他所提倡的“克己復禮”的周禮已經很完備了,因此,他就乾脆來了個“述而不作”,只傳授周禮就夠了。(因此,孔子“述而不作”是有原因的,不只是謙遜)而“仁義禮智信”等等就是他為“作”準備的概念。只是他後來一直教學,一直在遊走各國傳授周禮,一直沒有把這些概念整理清楚,或者創造一些詞來專門容納他這些獨特的思想,以致我們翻遍《論語》,也不能為這些概念湊出一個有模有樣的內涵和外延一致的模樣。所以,這裡的“仁”就成了一顆眾多備用材料中的“夾生飯”之一了。

  • 12 # 吉殿882288

    孔子所說的仁是指仁慈、含容。當你內心清淨、胸懷寬廣的時候,你就有了“仁”心。天地有“仁”,萬物生生不息,難道不值得我們效法嗎?

  • 13 # 騎士悠然行

    孔子所謂”仁",他說“仁者人也",“仁者,愛人"。仁就是做人丶愛人。愛人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又說“克己復禮曰仁",既要剋制自己的慾望,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周禮,做到“四非":“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可見,孔子講“仁”是為了重新解釋“禮”,是以維護周禮為根本目的的。

  • 14 # 商業模式師袁連法

    仁者,人也。

    人者,仁也。

    兩者一而二二而一,

    突顯出孔子關注的是人與人的倫理道德本質,

    更關注人與自己的道德覺醒和自我昇華,

    由此內聖(誠正格致)而外王(修齊治平),

    使個人達於至善,

    使天下而得大同!

    這是孔子感時代之勢而體認到的天下之道:

    一是徹底告別商殷的諸神統治,

    二是厭惡諸侯的霸道政治!

    孔子是個清醒的時代覺者,

    一個仁字涵蓋天下人間的和諧訴求:

    一方面仁在己為忠,

    另一方面仁在人為恕,

    強調一以貫之。

    一方面仁在家為愛為孝,

    另一方面仁在國為義為忠,

    強調存異求同,愛有差等!

    由此推演開去,輔以禮樂,

    倡詩教而導天下於王道,

    天下輯熙雍止可及也。

  • 15 # 誰是誰的菜

    孔子的學說是以“仁”為核心內容的,“仁”就是人的最高道德標準。

    在《論語》中孔子從不同的角度解釋“仁”的涵義。其實歸納起來,仁不仁?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如何對待自己;二是如何對待別人。“仁”包括“克己”和“愛人”,而這兩者又必須要以“禮”為行為準則。

    什麼是“克己”

    從字面意思我們就可以知道,“克己”就是剋制自己的言行。當然,有一個標準規範,那就是“禮”,可以理解為用“禮”來自覺約束自己。就是下面這句名言了。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

    “克己”對於一個人最基本的要求是:人對金錢和物質利益的佔有,必須要遵守周禮的森嚴制度,剋制無限膨脹的私慾。

    前面說了,“仁”是一個人最高的道德標準。所以,“克己”就成為衡量一個人道德怎樣的一項內容。那麼,人對於金錢和物質的貪慾就成了關鍵之所在。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里仁》)

    這是孔子對於“義”和“利”的看法,同時也是對一個人道德評價的基本原則。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里仁》)

    君子,有理想、有抱負,知道努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從不放縱自己的物質慾望,有一種說法叫“仁人君子”;小人,從不剋制物質慾望的膨脹,從而在道德上無休止地墮落,有一種說法叫“貪婪小人”。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雍也》)

    這句話就是孔子稱讚弟子顏回“賢哉回也”的原因,他說:“顏回賢德啊!一小筐飯、一瓢水就是他的一頓飯,還住在那麼簡陋的屋子裡,別人都受不了這種貧苦,但顏回卻能繼續享受這種積極向道的樂趣。

    孔子認為:人能夠在吃粗糧、喝冷水、盤起胳膊當枕頭的清苦生活中,體悟到精神上的愉悅。

    孔子還認為:從“利己”的角度出發,必然會引起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社會上的一切矛盾衝突都是由此而來。

    為了解決這個社會難題,把矛盾衝突扼殺在搖籃裡。於是,孔子在自己的學說裡全盤否定了“利”。

    什麼是“愛人”

    這裡的“愛人”不是今天老公與老婆之間的稱呼。

    “仁”裡面的“愛人”就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它包含兩個含義:一、自己不願意別人怎樣對待我,我也不能這樣對待別人;二、自己希望做到的,也儘量幫助別人去做到。

    孔子講的“愛人”有個特點,就是以孝悌為本。

    這是出於鞏固氏族血緣關係的需要。“孝”是為人子女對長輩的愛;“悌”是兄弟之間的愛。宗法制度的維繫靠的就是孝悌。

    事實上,所謂的親親、尊尊、長長等,就是孝悌意義的延伸。

  • 16 # 讀經論道

    什麼是“仁”?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古今學者對其的解釋有很多。

    比如《說文解字》的解釋是“仁,親也。從人,從二”。意思是當兩個以上的人在一起相處的時候,要相親相愛,這是一種廣義的道德觀念。

    而自稱繼承儒家道統的唐代文人韓愈則認為“博愛之謂仁”。也就是所謂“仁”,就是人要愛戴每一個人。

    這兩種解釋不能說不對,但也難免有片面之嫌。

    我們讀一下《論語》便會發現,孔子在不同的時機面對不同的弟子,對於“仁”的闡述也是不同的。

    且孔子從未如許慎或是韓愈一樣給“仁”下一個明確的定義,而是一直在闡述身為“仁者”應當如何作為以及“仁道”是如何體現的。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巧言令色,鮮矣仁”;“剛毅、木訥,近仁”等等

    這就說明孔子的“仁”絕非僅僅是“愛人”這樣一個狹隘、單純的道德觀念,其背後應當是蘊含著很深厚的人文文化的。想要了解這背後的深層文化,則一定要找到這種文化的根基。

    要知道,我們中國古代思想與古希臘為代表的西方古代思想是截然相反的,西方人的思想是典型的“務虛”思想,而我們中國古人的思想是絕對的“務實”思想。

    西方人否認眼見為實,他們好奇的是宇宙萬物的本體、人意識的本源這些虛無縹緲跟現實生活沒有太多聯絡的問題。而我們中國古代思想諸如儒家、墨家、法家、楊朱學派等等思想流派所探討的核心問題其實就只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問題。

    縱使道家學派的理論觸碰到一些關於本體論的話題,最終也在“天道”的邊緣急轉直下,由“道”引出“德”,重新迴歸人文序列。而古人所謂的學問,從小讀的書、學習的知識,也都是為人處世的道理,最終也是為了服務於社會中的人倫關係。

    這種差別是怎麼來的?

    我們觀察一下我們中國的地貌便會發現,中國大陸是屬於一個封閉式地貌。北部和西部是草原和荒漠,東部是大海,南部則是山區叢林,唯有今山東、河南一帶擁有大片平原以及黃河沖積出的肥沃土壤。

    所以,在生產力極度低下的上古時期,我們華夏族自然而然便定居在了中原這片土地,依託大河平原發展農業,這也就是華夏文明的開端。而農業的發展就必須要涉及人與人的協作,人文文化就這樣有了誕生的土壤。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古老的農業社會人口不斷增加,但生產力卻不足以打破中原地貌的封閉性,所以人文壓力誕生,人們不得不開始思考人與人之間該如何相處這個問題,以人文關懷為核心的人文文化就這樣誕生了。

    而西方為什麼沒有產生這種人文思想,因為歐洲地貌多山石,不利於大面積發展農業,且歐洲大陸西部沿海,中部還有一個狹長的地中海。人們發展不了農業,為了生存便只好跨海去非洲或是中亞換取糧食。人口的大量流動導致了歐洲並不會存在大量人口封閉在一個固定區域的情況,不存在人文壓力,自然也就不去關注人文問題了。

    歸根結底,一個民族或是一片地域的人民所秉承的文化,是受到生存環境的影響而衍生出來的。

    所以,人們常常說漢文化的同化力非常強大,歷史上諸如鮮卑、契丹、蒙古等外部民族來到中原地區都會被漢化。其實並不是因為漢文化本身具有獨特的魅力,而是因為以人文精神為根基的漢文化是唯一能夠與封閉的中原地區相適應的生存文化。

    無論是什麼樣的民族,什麼樣的文化,想要入土中原,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對在封閉地域間因人口增長而帶來的人文壓力,而此時漢文化就是解決這種壓力的現成方案。生存境遇促生了文化根基,文化根基發展到一定程度則自然要結出五彩斑斕的文化成果,就這樣我們先祖文化的第一次開花結果便選在了那個熱鬧非凡的春秋戰國,也就是我們熟悉的百家爭鳴時期。

    而在這次文化大豐收中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正是最耀眼、最碩大的文化成果之一。這就是“仁”文化的根基。

    可能有人會質疑“仁”文化的成功性。

    因為無論是孔子最初的“仁道”,還是後來孟子提出的“仁政”,亦或是後世諸如宋明時期理學家為復興儒學提出的“天理”學說、陽明先生“良知”之學。

    儒家的“仁”似乎始終不得推廣,甚至一度出現亂象,而到了近代儒學道統更是被連根刨斷。其實“仁”文化的成功並不體現在表象上的推廣,而是透過文化滲透為我們中華民族打下了堅實的信仰根基。

    其實不論是許慎還是韓愈,他們都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正統儒家的“仁”,在愛的體現上是有差別的,不是絕對大公無私的博愛。

    要知道人類情感最根源處的愛來自血緣紐帶,人面對跟自己毫無關係的陌生人是不會天生就產生愛的,人類原始、根源處的愛只有對父母的愛。這種感情是從動物感性中延伸過來的,這是動物的本能。

    所以孟子講:“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在儒家的觀念中,人對父母的愛一定是高於兄弟的,而對兄弟的愛一定是高於朋友的,對朋友的愛則一定高於陌生人的。

    比如孟子在與萬章關於舜的討論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人悅之、好色、富貴,無足以解憂者,為順與父母,可以解憂。”堯把自己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都嫁給舜,九個兒子也都聽命於舜,還把國家財富、牛羊、糧倉、官吏全都交給舜。

    如此威風舜依然很難過,因為他跟父母兄弟相處的不順,父母和兄弟總想殺害他,他覺得自己最重要的情感無處安放,無法盡到孝悌之道。這就可以看出古人對這種血親情感的崇拜,血親之間的愛是至高無上的,而對血親之間的愛也絕對與對朋友甚至妻子的愛有所不同的。

    這種有差別的血親至上的愛才是真正的“仁”愛。

    而諸如韓愈所謂“博愛之謂仁”,對所有的人都是同等的愛,則更多偏向於墨家的“博愛”學說。儘管墨家也是人文根基衍生出的人文成果,但相比儒家的血緣紐帶的愛,它並不順應人的本性,它帶有強迫性。可儘管“仁”不是“博愛”,但“仁”之愛也絕不是隻愛自己親人的自私的愛。

    儒家所提倡的“仁”愛是希望人們能夠優先重視對父母、血親之間的愛,再將這種情感向外推廣、擴充,進一步愛妻子、愛朋友、愛陌生人最終愛天下百姓,由此來實現天下之大愛。這是血親情感在人倫壓力下的昇華,是利用血緣紐帶實現社會穩定的偉大創舉。

    很顯然,這個創舉很成功,因為這種觀念很成功地融入到了我們華人的血液中。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外華人稱呼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往往都是先生或是女士,而我們華人呢?

    稱呼沒有血緣關係的長輩也作叔伯、阿姨、爺爺、奶奶,稱呼同輩也都是哥哥、姐姐。注意這種稱呼是什麼?

    是血緣稱呼,用血緣稱呼來稱呼沒有血緣關係的人,這就是血親情感的推廣與擴充,是“仁”的最直接體現,是我們中華文明獨有的文化。

    而我們再讀儒家四書之一的《大學》,也就是古人長大成人的必修課,其中八條目的次第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個人怎麼去面對社會,要先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心性層面開始自修,把自己內心看明白、管理好了。

    之後才可以接觸別人,而接觸別人要先從接觸家人開始,把家庭關係處理好,也就是“齊家”。要知道,古代的“家”可不是現代人學來西方的那種一男一女的兩口小家,而是家族。五世同堂或是六世同堂,子女成群,算上娶來的女方的家族,動輒一個“家”要幾百號人。想要處理好幾百號家人的關係真的是很難的一件事。做到了“齊家”才能夠去處理社會問題,最終“治國”、“平天下”。

    所以“齊家”是一個人由自我心性修養到入世做事的過渡環節。家庭關係是每個人都逃避不了的,正所謂“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幾乎所有的家庭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矛盾。

    但其實祖先早就給我們支了招,欲齊其家先正其心,自己心都不正,家庭關係肯定處理不了,心怎麼算正?“仁”就是正。把情感深處對父母、兄弟最原始、純粹的愛翻出來,擺在第一位,少一些虛偽,真誠對待家人,把利益往後放一放。做到了如此家庭關係自然也就能處理好了。

    而之後把這種情感擴而充之去發向社會,自然也就能夠做到善待他人,家、國、天下自然而然也就成為了一碼事了。用血緣紐帶關聯社會,用血親之情穩定社會關係,這種順應人性的治世哲學實在是高明。

    所以,儒家“仁”的思想是人們在人文壓力下對社會最順應人性的拷問成果,是人類情感在人倫社會中最合理的一種自然而然的體現,是人與人之間生存元素高接觸率下最有效的情感調和劑。

  • 17 # 湖北老衛

    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主要內容就是禮樂與仁義兩大部分,並且認為仁是禮樂的思想基礎,沒有仁,禮樂是空虛的。他所說的“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就是這個意思。

    何為仁?孔子認為:“仁者人也"。仁就是做人的道理,也就是愛心和同情心。他進一步解釋說:“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為仁應該做到“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他崇尚禮,但又說:“克已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甚至仁的精神也滲透到他的教育思想中,提出了“當仁,不讓於師",指出“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孔子特別強調仁的價值和作用。他認為,仁既是每個人必備的修養,又是治國平天下必須遵循的原則。一是對於個人修養來說,他主張“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二是對於施政者,他提出“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倡導立足於對人的關心愛護,以教化的方式來達到治國安邦的目的。

  • 18 # 心性智慧與管理之道

    仁義二字:仁者,一體也。心與環境之人、物一體謂之人。透過一體,就可以通達無礙、感同身受,就可以覺知人物之理;義者,依理行事則得宜謂之義。

  • 19 # 槓精低能量

    什麼叫“仁”,“仁”就是要自己與他人要合二為一,團結成一個仁字,相互平等。“義”就是要相互同捧一顆心,相互對待並無二心,大家一條心,就是義氣了。達到了互相不分比此,就是仁義了。

  • 20 # 河口鄧706

    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用孔子的說法“仁者愛人”。這個“仁”包涵孔子思想的全部內容。勤奮善良中庸智慧丈義有緒仁愛等等,孟子闡發為仁義理智信,我們今天說的社會主義核心價質觀,全面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這也是西方民主思想欠缺的地方。孔子“仁”的思想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也是孔子偉大之所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地球內部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