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屋

    說起起外號這個能力,不得不佩服咱們網友的能力,像諷刺弘光帝朱由崧用蛤蟆煉丹藥,所以送給他“蛤蟆皇帝”這個外號,諷刺明末大臣馬士英在軍情嚴峻之際鬥蛐蛐,所以送他“蟋蟀相公”這個稱號,簡直是既符合實際,又足夠嘲諷。

    隋煬帝蕭皇后的綽號就比較有意思了,叫做“六味地黃丸”,為什麼叫“六味地黃丸”呢,因為據說她一生先後嫁給了楊廣、宇文化及、竇建德、突厥處可羅漢、吉利可汗、李世民六位皇帝,所以網友給起了這麼個稱號,因為有開車嫌疑,而本文是純粹又正經的歷史科普文,所以其中深意請自行理解。

    蕭皇后的一生的確是顛沛流離,在隋唐交替之際幾經輾轉,不過縱橫並不敢認同蕭皇后曾經嫁給過六位皇帝一說。

    蕭皇后只有一個名副其實的丈夫,就是隋煬帝楊廣

    蕭皇后出身尊貴,貨真價實的金枝玉葉,父親是西梁孝明帝蕭巋,母親是張皇后,隋朝建立後,蕭皇后嫁給了晉王楊廣,因為性格嫻靜、知書達理,所以丈夫楊廣很敬重她,也深得公婆的疼愛。

    蕭氏在事業上,也對楊廣助力良多,楊廣後來能將哥哥楊勇從太子之位上拉下去,取而代之,蕭氏從中發揮著不小的作用。

    隋煬帝楊廣登基時已是36歲了,而那時的蕭皇后也已經38歲了,雖然蕭皇后已經進入中年,但是她天生麗質保養有方,懂事明理又有擁立之功,所以隋煬帝對蕭皇后還是十分尊敬和疼愛的,蕭氏得以穩坐皇后寶座,後宮無人能撼動她的地位。

    可是幸福安穩的生活總是短暫的,隋煬帝統治的十餘年間,大興土木、勞民傷財的修築工程;四處征戰,又窮奢極欲,以致怨聲載道,朝堂之中亦生出變數,暗潮湧動,無數反隋勢力競相走上歷史舞臺,隋朝的統治危在旦夕,蕭皇后的顛沛也即將開始。

    宇文化及有想要稱帝的野心,才軟禁了蕭皇后

    隋朝政堂上的變動,最終讓宇文化及有機可乘,他發動了兵變,弒殺了隋煬帝,隨後自稱大丞相,保持朝政,成為實質上的皇帝。

    很多人說這個時候宇文化及將蕭皇后據為己有,縱橫覺得很不現實。因為當時的蕭皇后也已經51歲了,即使蕭皇后再怎樣天生麗質,也擋不過歲月這把殺豬刀。極有可能是宇文化及軟禁了蕭皇后,以此來脅迫皇室子弟,讓他們老老實實,來爭取時間讓蕭皇后交出傳國玉璽,讓自己成為真正的隋朝掌權人。

    竇建德起兵造反,接替宇文化及,繼續軟禁蕭皇后

    只可惜,宇文化及的如意算盤落空了,在中原一帶勢力逐漸龐大的竇建德起兵造反了,直逼聊城,宇文化及並沒有撐太久便失敗了,所以竇建德接手了宇文化及的擁有的一切,包括對蕭皇后的控制權,竇建德的意圖不過和宇文化及一般,也想要傳國玉璽,所以便一直派人監禁蕭皇后。

    蕭皇后幾經輾轉去往突厥,可謂是關係戶的解救

    只不過竇建德的願望也落空了。突厥處可羅漢的妻子義成公主是隋朝皇室,她不忍自己的嫂子被人挾持,身處險境,所以想要利用突厥的勢力,把蕭皇后接到了突厥。竇建德答應突厥人交出蕭皇后倒是瀟灑,其一是竇建德的軍隊剛剛經過腥風血雨的戰爭,竇建德建立的政權風雨飄搖,其二是竇建德整日沉醉於後宮,根本無心打仗,所以,蕭皇后就回到了突厥。

    新任可汗即位,蕭皇后成為吉利可汗的“妻子”,實際上是少數民族的傳統

    幾年後,突厥處可羅漢去世了,他的兒子繼承了王位,少數民族的習俗是首領要承襲一切父親留下的,包括女人,所以新上位的突厥首領吉利可汗成為了蕭皇后的新“夫君”,其實在我看來,蕭皇后此時在古代,已經算是半截身子埋入黃土裡了,她會成為吉利可汗的女人,單純是遵從突厥的婚嫁傳統。

    唐朝建立,結束漂泊生活,有賴於李世民的幫助

    唐朝建立後,唐太宗派去攻打突厥的李靖大軍,大獲全勝,唐太宗從突厥可汗手中要回了蕭皇后,有野史傳聞說,唐太宗垂涎蕭皇后的美貌,才將其接到大唐,封為昭容,縱橫是不信的,當時的蕭皇后已經將近50歲了,即使再保養有道也難風韻猶存,拿什麼去讓唐太宗垂涎欲滴;再說了,唐太宗這樣的天可汗要什麼樣的女人沒有,十七八歲滿滿膠原蛋白的女子她不美嗎?

    縱橫覺得,李世民接回蕭皇后,主要原因與何宇文化及、竇建德一樣,想要王朝傳承的合法性罷了。給前朝皇后一個容身之處,也彰顯皇恩浩蕩,有利於得到關隴門閥的支援,尤其是蕭皇后的母族。還有一點,李淵一脈畢竟與楊廣是血親,隋朝時便得到楊堅父子的關照,如今為權勢搶了人家的江山,照顧一下楊廣的遺孀也算是一點補償吧。

    結束語

    蕭皇后在81歲時去世了,她死後和隋煬帝楊廣葬在了一起。不知道蕭皇后泉下有知,會不會痛恨那些文人墨客,將自己寫成了一個薄情寡義之人,忽略了自己一生的問心無愧。蕭皇后一生都在做一個賢妻良母,她為隋煬帝生下了三子兩女,前半生孝敬公婆、勸諫夫君,後半生即使四處漂泊,仍不改自己的初心,終其一生,卻落得了一個“六味地黃丸”的稱號。

  • 2 # 東白啟明

    夫貴妻榮的反義詞是鸞飄鳳泊,是指夫妻離散後,妻子總是很悲慘的。而隋煬帝楊廣的蕭皇后就充分應證了這個詞。現在許多野史上說,蕭皇后得到許多皇帝的喜歡。甚至有更邪呼的,說蕭皇后因貌若天仙而先後嫁給過宇文化及,王世充,竇建德,兩任突厥藩王和李世民等人。關於蕭皇后的這些風流韻事,如果不是腦袋進水了誰會相信。這都是一些對隋煬帝楊廣不滿的人落井下石,編排他的女人的。

    其實,隋煬帝也不是象一些史書上記載的那樣殘暴荒淫。事實上,隋煬帝還是有很遠大的政治抱負的,只是他急於改革,奈何時機不對,不僅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引起了各大門閥的爭鬥和民怨,從而加快了隋朝滅亡的速度。之後唐朝取代了隋朝,史官不僅把隋煬帝塑造成一個殘暴不仁、貪圖享樂的暴君,還改了楊廣的諡號(原諡號是隋明帝)還連帶著抹黑了蕭皇后。與史書相反,蕭皇后是一位受人敬重的皇后。史書上記載:“後性婉順,有智識,好學解屬文,頗知占候,文帝大善之。煬帝甚寵敬焉”。蕭皇后是西梁皇帝蕭巋的女兒,南朝蕭家在歷史上也是名望爆棚的家庭。梁武帝蕭衍是有名的文學家,其長子蕭統編撰了了不起的《昭明文學》。生於這樣的家庭,蕭皇后從小便受到文化的薰陶,不僅善文學,還精通周易,棋琴書畫樣樣精通,堪稱才女。蕭皇后不僅家世好、有才華,而且品相、容貌、性格也好。蕭皇后不僅不是傳聞中所說的到處丟媚眼的風流女子,而且還是個賢后。蕭氏嫁給楊廣時,楊廣還不是皇帝,當時他在揚州做晉王,當時蕭氏是晉王妃。兩人大婚後,可以說是琴瑟相合,楊廣學習隋文帝和獨孤皇后,只有蕭氏一個妻子,而蕭氏也為楊廣爭奪太子之位立下了汗馬功勞。當時晉王府只要是朝廷來的女官,無論是侍女還是公主,蕭氏都跟她同吃同睡,可以說在蕭氏的配合下,讓楊廣擁有了不好色的美名。楊廣當了皇帝后,多有失德,蕭皇后多次婉諫,但沒有起到效果。

    楊廣被宇文化及殺死後,蕭皇后帶著幼孫、皇室諸女,被亂軍帶到了聊城看管起來。不久,竇建德率軍攻破聊城,接回了蕭皇后,並且將其安置在武強縣,這時蕭皇后已經50多歲了。後來,蕭皇后帶著孫子楊政道逃到突厥,東突厥的可汗將他境內的中原人交給楊政道管理,史稱“後隋”,楊政道被稱為“隋王”。蕭皇后和孫子楊政道在東突厥住了十多年之久,後貞觀四年,唐朝滅了突厥,李世民將祖孫二人迎回長安,並給與厚待,還給楊政道封了官。李世民之前已經立了蕭皇后的女兒為妃,因此非常敬重自己的丈母孃,十八年後蕭皇后去世,李世民恢復了她皇后的名號,並將其厚葬。

    看來,我們今後看歷史要用辯證的眼光來看。

  • 3 # 錢多多讀文史

    這個問題其實有點老生常談了。

    姓蕭的皇后其實不止一個,但所謂得到“那麼多”皇帝寵愛,估計指的是隋煬帝的那個蕭皇后。

    各大野史趣談中,常常津津樂道這位皇后所遇的男人之多之尊貴。

    但細究起來,這位蕭皇后究竟有過多少男人,其實附會者甚多,蓋因她時逢亂世,自己的正規配偶又先她而去,她作為一名寡婦,卻沒有隨去地下,這天下又正亂著,後來坐龍椅的又不再是婆家人,故此她的香豔故事挺多。

    但不管這麼說那麼說,蕭氏沒有被男人們嫌棄,尤其是得到亂世中眾多帝王的青睞,還是自有她的獨特之處的。

    先說說擁有眾多美女的正頭丈夫隋煬帝為什麼沒嫌棄她

    蕭氏與楊廣,可謂青梅竹馬,她很早就訂給了楊廣,彼時楊廣正值韜光養晦之際,無故不會藏許多女人在王府,徒惹爹媽不高興,面上還得要做出夫妻恩愛的模樣,博得獨孤皇后的歡心。

    後頭楊廣得了位子,可能會隨心所欲一些,但也不一定有李唐描黑他所說的,有那麼美女供他淫樂。加之他與蕭後是年輕夫妻,又是兒時情份在,所以他也並沒有嫌棄髮妻。

    再後來,就是情份薄些了,蕭皇后自己卻也不是那傷春悲秋,只求男人的眼光放在自己一個人身上的人。可能她本身也比較通達,不為情愛所擾,也不嫉妒丈夫有了新歡,所以,兩人相愛無事。

    丈夫故去,蕭前皇后還要生存

    前面分析過了,蕭皇后可能並不是把丈夫的愛看得比天高的人,她本身於情感上也比較通達,因而,楊廣死後,她並沒有殉情。而是輾轉於各方勢力之間。

    蕭皇后一介女流,史料中並沒有顯露出她對於朝政的興趣。因她放得下身段求生存,又沒有陰謀詭計妨礙各方勢力,因此,宇文化及、竇建德、王世充,以及始畢可汗等,就留她在帳下盤桓幾日又如何?

    至於她輾轉於這些勢力中,有沒有和新興勢力們有些什麼故事?那就全靠吃瓜群眾想象了。

    她皇后的頭銜很能提高男人的價值與面子

    蕭氏雖然沒了丈夫,但畢竟也是一國之後,母儀天下過。男人們若能一親芳澤,自然是面上有光。

    所以,新興勢力如宇文化及等,就算與她傳出什麼緋聞,大概也是很情願的。

    只不過,後面人們說她與李世民有些什麼,就有點不合常理了。首先,論輩分,她是李世民的表嬸,論年齡,她她比李世民大出一截來。再者,李世民此時已得天下,不再需要一個前皇后的光環了。

    當然,蕭氏的顏值應該也不低

    民間能流傳出蕭皇后有過六個帝王男人的說法,除了以上幾個因素外,還有一個不或缺的因素,那就是蕭氏有貌。

    能做皇后,入得楊廣之眼的人,容貌絕對差不到哪裡去。即使她與之後的那些男人,鬧的只是緋聞,也得有個基礎———女主角得長得不差。

  • 4 # 澳古說歷史

    這裡解釋一下,現如今關於蕭皇后被六個皇帝先後寵幸;與唐太宗曖昧不清,甚至被封為昭儀;原是楊勇的妻子,後被楊廣所搶;與李密關係不清等等,這些說法其實都是無稽之談,完全是子虛烏有的事情。

    蕭皇后絕非是什麼“淫娃蕩婦”,而是可與獨孤皇后、馬皇后並列的“賢后”。

    蕭皇后,南北朝南朝梁武帝后代,西梁孝明帝蕭巋之女,母為張皇后。史評蕭皇后“婉順聰慧,知書達禮”,16歲時蕭氏嫁於當時還是晉王的楊廣,之後蕭氏與楊廣琴瑟和諧,夫妻恩愛,並先後為楊廣生下元德太子楊昭、齊王楊暕、三子(早夭無名),及長女南陽公主,次女楊氏。

    初,蕭氏還是晉王妃的時候,她就在楊廣被冊封為太子一事上立了大功。當時楊廣本無望成為太子,因為他非嫡長子,且太子一位也早已定為楊勇。但因楊勇這人太不爭氣,他生性好色,喜愛奢侈,這與一向崇尚節儉的隋文帝是截然相反,再加上他太過冷落正室,這又讓孤獨皇后也是十分失望,如此在皇帝和皇后都雙重失望的情況下,楊勇太子之位終被廢。

    後楊廣在不久就被立為太子。而楊廣被立為太子這之中少不了蕭氏的作用,當時蕭氏因賢惠,且關心黎民百姓的生活,所以早早就被民間稱為“賢妃”。而後蕭氏還時常與宮人同寢共食,對宮人也十分優待。

    蕭氏如此作為可以說是深得文帝和獨孤皇后的心,尤其是孤獨皇后,她覺得若今後讓蕭氏為一國之母,絕對是天下的大幸,如此獨孤皇后也就從心底支援楊廣為太子。

    開皇二十年(600年),楊廣終於得償所願被冊封為太子,蕭氏亦隨之成為太子妃。4年後文帝駕崩,楊廣登基為帝,蕭氏亦被冊封為當朝皇后,母儀天下。

    蕭氏為皇后後,也的確如同獨孤皇后所想的那般,她在內盡心盡力替楊廣打理好後宮,在外也始終勸諫楊廣一定要勤政愛民,實為“賢后”。可是蕭皇后雖為“賢后”,楊廣卻並非是“賢君”,楊廣在位期間多有失德的行為,蕭皇后也是始終勸諫他一定不要再勞民傷財了,要與民休息,可是楊廣卻不聽勸諫,一意孤行,最終讓隋陷入滅亡。

    大業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發動江都政變,楊廣被宇文化及所殺。

    楊廣死後,蕭氏被沒有離隋而去,她用自己柔弱的身軀一直守護著楊廣所遺留下的子嗣,始終是不離不棄,即使是接連被宇文化及、竇建德等亂臣賊子所劫持,蕭皇后也始終都沒有丟掉身為隋朝國母的威嚴和尊嚴。

    就這樣在敵營舉步維艱的生活了數月後,同年蕭氏在身為隋朝皇女義臣公主的幫助下,蕭氏被接到了突厥之地。而在這裡蕭氏依然不忘故國,她在突厥之地重新建立了隋朝,並扶煬帝孫楊政道為帝。

    可以說以蕭氏在歷史中真正的表現,她絕非是什麼淫婦,也並非是什麼禍國殃民之人,她實乃是隋朝的“賢后”。她一生都沒有背棄過隋朝,對楊廣也是始終不渝,即使他做錯再多事情,她也從未想過要離開他,即使她曾經幾次三番的勸諫楊廣要勤政愛民,雖楊廣不聽,但蕭氏也未想過要離他而去。

    而後楊廣被殺,蕭氏也沒有想過要背離隋朝,她用自己柔弱的身軀一直在保護著楊廣留下的子嗣,從未遠離。她一個女子能做到如此,還不能被稱之為“賢”嗎?

    所以千萬不要輕信現在各種小說、影視劇,甚至是一些網際網路所流傳的謠言,把一個賢惠的蕭皇后傳成一個淫婦,一個禍國殃民的人,這對蕭皇后公平嗎?

  • 5 # 看見財神

    不知道你說得那個蕭皇后,歷史上姓肖的皇后太多了,如果你說讀的皇上的寵信,那應該就是隋煬帝的蕭皇后吧,首先蕭皇后本身就很漂亮,能歌善舞,溫柔賢惠,深的楊廣的寵信,楊廣這一個閱女無數的皇帝,美女見得太多太多了,為啥獨寵蕭貴妃,我覺得只有一點可能那就是肖妃,讓楊廣有了家的感覺,其他的女人更像是洩慾跟傳宗借代的女人,而肖妃讓楊廣過得像個家,像個普通人一樣生活。這就是獨寵的原因,很高興為題主回答問題,謝謝

  • 6 # 修行的吳哥

    蕭皇后是貴族出身,不僅長得美麗,更有皇后氣度,美麗與才華並存,媚功與心智俱佳,因此男人見之不能忘,思之難以入眠。蕭皇后與羋月一樣,都是奇女子,不僅僅是美麗動人,更有王者氣度。蕭後本楊廣的髮妻,在楊廣登基之前夫妻恩愛,共同設計弄到太子楊勇,取得太子大位。楊廣稱帝后,冊封蕭後為皇后。蕭皇后不僅床榻功夫了得,也把後宮管理得井井有條,深的皇族認可。楊廣儘管有三千佳麗,但皇后之位一直巋然不動。

    蕭皇后的一生,經歷了顛沛流離,嚐盡了人間酸甜苦辣。一生做了六位帝王的妃子,可見她有獨特的魅力,半老徐娘時還讓李世民不顧年齡寵愛有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鬥羅中,寧榮榮要是沒有報考史萊克學院,她還有可能成就神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