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天香雲外飄

    孫臏是戰國時期(約前475~前221年)人,是戰國時期齊國(戰國七雄之一)的軍師。據說,孫臏是一代兵聖孫武的後人。另外,孫臏還是一個殘廢(雙腳自膝蓋以下都缺失了),孫臏一生只能夠坐在馬車上!

    那麼,孫臏有什麼厲害的地方呢?

    第一,據說孫臏和魏國(戰國七雄之一)的大將龐涓是師兄弟關係,二人都是鬼谷子的學生。然後又據說,在孫、龐二人拜鬼谷子為師一起學藝的時候,孫臏就處處都顯得高過龐涓一籌了。比如說某一次,鬼谷子出題目考量孫臏和龐涓,要二人想辦法將自己(鬼谷子)從屋裡請到外面去。結果孫臏說我是沒有什麼辦法能夠把老師請到屋子的外面去的,但是我卻有辦法能夠把老師從外面請到屋子裡面來。結果,鬼谷子中了孫臏的計孫臏就贏得了這一次的比賽了。

    第二,據說,被龐涓禍害得失去雙腿的孫臏,最終依靠裝瘋賣傻等計謀騙過了龐涓逃出生天來到了齊國了。當然了類似的依靠裝瘋賣傻得保命等的情況,在演義小說當中也是鮮有所見的。比如說《水滸傳》中的宋江等人就用過此招了,這或許只是編故事而已不足為信的。而真正讓孫臏聲名鵲起的是孫臏指導齊王田忌贏得賽馬勝利的故事。然後這個故事曾經入選過初中語文課本,大家對之都是耳熟能詳的了,筆者在這裡也就不再重複贅述了!

    第三,在後來的諸侯爭霸、齊國Vs魏國的桂陵之戰、馬陵之戰等的戰鬥過程當中,孫臏用“圍魏救趙”“減灶計”等計謀,最終是打敗併除掉了自己的宿敵龐涓,讓自己名揚天下贏得了各諸侯國的尊重了。而功成名就的孫臏立馬選擇了急流勇退、歸隱山林去了!

    此外,孫臏還是中國歷史上早期著名的軍事家之一。據說孫臏著有《孫臏兵法》等軍事理論書籍。而圍魏救趙等計謀也成為了三十六計之一了。

  • 2 # 聊以自娛2

    孫臏的厲害不在於他有多高的武功,多高的衝鋒陷陣的能力。他的厲害之處,就在於他能因地制宜,發揮軍事智慧,謀略特長,達到克敵制勝的目的。他的軍事理論和實踐,為後來的實戰提供了很多理論的幫助和戰例的參考,對今天的作戰同樣具有很好的借鑑意義。孫臏(?-前316年),原名孫伯靈。孫武的後代,大致與商鞅、孟軻為同時代人。生於齊國阿、鄄之間(今山東省陽穀縣阿城鎮;鄄城縣北一帶)。戰國時期齊國的軍師。中國歷史上卓越的軍事家、軍事理論家。著有《孫臏兵法》傳世。有關孫臏的成語、典故就有:田忌賽馬、增鍋減灶、因勢利導、圍魏救趙、孫龐鬥智等。

    孫臏少時孤苦,四歲喪母,九歲喪父。所以,他比其他孩子懂事更早,也更加勤奮。相傳他早年曾經與龐涓一道跟鬼谷子學習兵法,後來龐涓在魏國做了魏惠王的將軍,深得魏王的信任,可他自以為才能不及孫臏,便陰謀派人把孫臏騙來。孫臏到了之後,龐涓越發害怕孫臏的才能超過自己,更加嫉恨他,於是蓄意用計陷害孫臏,假借法令砍去他的膝蓋骨,並在額頭刺字。孫臏也就因此得名。龐涓的目的是想把孫臏埋沒起來,讓世上再沒有同他競爭的對手。

    不久,有位齊國的使者來到魏國大梁,與服刑孫臏巧遇。齊國使者認為孫臏是個奇才,便偷偷地用車把他載回了齊國。齊國的大將田忌非常賞識孫臏,以上賓之禮相待。孫臏的軍事才能不久就被齊王發現了。當時,齊威王經常與王公貴族們用賽馬賭輸贏。田忌過去比賽,時常因馬的足力略遜一點而告輸。孫臏觀察了比賽之後,發現他們的賽馬腳力相差不多,可分為上、中、下三等。便建議田忌加大賭注,並且向他保證必能取勝。田忌佩服孫臏才智,就按照孫臏的意見同齊威王與貴族們下了千金的賭注。等到比賽開始前,孫臏告訴田忌:“你先用你的下等馬同他們的上等馬比賽,再用你的上等馬同他們的中等馬比賽,最後用你的中等馬同他們的下等馬比賽”。三場賽畢,結果田忌二比一獲勝。終於贏得齊王的千兩黃金。孫臏在“田忌賽馬”故事中所採用的方法,被後世視為“策對論”的最早運用,“田忌賽馬”也就成了軍事謀略學的生動事例。齊威王感到驚訝,想知道是什麼原因,田忌便把孫臏推薦給齊威王。齊威王在向孫臏討教兵法中,發現孫臏在軍事上確實有過人之處,當下拜他為“先生”。

    周顯王十六年(前354年),魏國派龐涓率兵8萬,由大梁(今河南開封西北)北上,用突襲的方法進攻趙國的都城邯鄲(今河北邯鄲)。趙國無力抵擋魏軍的圍攻,便向齊國求救。齊王想拜孫臏為將,孫臏辭謝說:“受過刑的人,帶兵為將多有不便,我就在旁邊出個主意吧”!齊威王想想也認為對,公元前353年,齊王任命田忌為主將,孫臏做軍師,率兵8萬前去救趙。

    從齊國出發,田忌想直奔趙國去解圍,孫臏勸阻道:“我們沒有必要硬碰硬地與魏國對打;不如避實擊虛,在戰略上遏制對方,自然就可以解圍了。現在龐涓攻打趙國,魏國的精兵銳將必然在前線作戰,國內留守的肯定是老弱殘兵,我們不如揚長避短,直接引兵進攻大梁,佔據交通要道,攻打它防衛空虛之處,魏國一定會放棄攻打趙國而自救。這樣我們既解了趙國的圍,又達到了消耗魏國的目的,還避免了齊國長途跋涉的勞頓”。田忌採納了孫臏的建議,將主力埋伏在桂陵(今河南長垣西北)。魏國都城大梁(今河南開封)告急,龐涓顧不上趙國,急忙回兵救援,哪料想,在桂陵(今河南長垣西南),遭到齊軍伏擊。桂陵之戰,齊軍“以逸待勞”打敗了魏軍。“圍魏救趙”的成功經驗從此被中國曆代兵家所引用借鑑。

    桂陵之戰,魏軍雖然戰敗,但實力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十三年(342年,齊威王十七年),魏國聯合趙國攻打南韓,南韓向齊國告急。齊威王再次任命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出兵救韓,直取魏國首都大梁。魏國得知齊軍攻魏救韓的訊息後,立即撤去圍韓之軍返回大梁。魏惠王決心集中主力迎擊齊軍,以報桂陵之戰失敗之仇。任命太子申為上將軍,龐涓為將軍,率領10萬軍隊主動尋求與齊決戰。

    孫臏利用三晉士兵向來驃悍驍勇,輕視齊軍膽小怯懦的心理。孫臏向田忌建議:採用示弱驕敵之計,誘敵追擊,然後乘隙予以致命打擊。齊軍與魏軍接觸後就大敗不支,倉皇撤退。魏軍來了興趣,狂追不止。他們發現:齊軍第一天挖了10萬個爐灶,第二天減少到5萬,第三天減少為3萬個,龐涓誤認為齊軍每天有大量士兵逃亡了,得意忘形地說:“剛進中國境內才三天,士兵就逃走過半了,原來齊軍如此怯懦膽小啊”!於是率一部分輕裝精銳部隊,兼程追趕。一直追趕到馬陵道(今河北省大名縣境內),馬陵道路狹窄,山高林密,龐涓追到這裡,天已經傍晚時分,發現一顆大樹的削去樹皮,在露出的白色的樹幹上寫有字。龐涓命軍士舉火把觀看,上面是孫臏寫的:“龐涓死在此樹之下”。

    火把剛燃不久,齊軍已萬箭齊發,魏軍大亂。龐涓這才明白到中了孫臏的計策,急令後退,但為時已晚,自己身中數箭,已是智窮力竭。知道敗局已定,遂憤愧自殺。齊軍乘勝追擊,又連續大破魏軍,前後殲敵10萬餘人,並俘虜了魏軍主帥太子申。魏軍馬陵道兵敗,龐涓自殺,孫臏終於報了私仇,解了南韓之圍。

    大家還記得《鄒忌諷齊王納諫》的那個鄒忌嗎?身高八尺,相貌堂堂。卻心胸狹窄,私心極重。馬陵之戰後,田忌、孫臏功高蓋世。鄒忌認為這是對自己的相位的威脅。經常在齊威王面前上眼藥,誣陷田忌謀反。齊威王老糊塗了,對田忌手握重兵的十分忌憚。逼使田忌舉兵“清君側”,田忌戰敗逃到楚國。孫臏則在田忌攻打齊國都城臨淄時不知去向,不得而終。

    《孫臏兵法》據說在東漢末年便已失傳。1972年,臨沂銀雀山漢墓竹簡出土,這部古兵法又重見天日。但由於年代久遠,竹簡殘缺不全,損壞嚴重。《孫臏兵法》反映了孫臏的軍事思想。基本上繼承了孫武的軍事策略,總結了戰國中期以前的戰爭經驗,在戰爭觀、軍隊建設和作戰指導諸方面都提出了若干有價值的觀點和原則。孫臏在軍事上建功卓著,特別是他的計謀,他懂得怎樣利用作戰雙方的心理,依據作戰地形、地勢對戰爭進行估測。他潛心研究軍事理論《孫臏兵法》,則成為了流傳千古的軍事名篇。

  • 3 # 看點兒歷史

    我們孰知孫臏,大概是因為幾個故事吧。比如圍魏救趙,田忌賽馬。

    當然,孫臏真正出名是因為他超凡的能力。雖然收到了師兄龐涓的迫害受了臏刑。但是後來帶領齊國軍隊,救趙國,打敗當時不可一世魏武卒。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兩次打敗魏軍,吳起訓練出來的魏武卒消滅乾淨,成為了魏國由盛轉衰的節點。

    孫臏還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只不過後期他的故事不多。

  • 4 # 有書共讀

    孫臏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著有《孫臏兵法》一書流傳後世。那麼,孫臏到底有哪些厲害的地方呢?今天有書君就跟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一、能屈能伸,“裝瘋賣傻”逃離險境。

    孫臏早年跟從鬼谷子學習兵法,他有一個師弟叫龐涓。龐涓對於比自己技高一籌的孫臏很是嫉妒。但是龐涓為人奸猾,嘴上從沒有流露過。龐涓還一再表示,將來有了出頭之日,一定要舉薦師兄。心地善良的孫臏對龐涓毫不設防。

    幾年過去,孫臏和龐涓經過鬼谷子的精心調教,兵法和韜略大有長進。龐涓是魏華人,在得知魏惠王招賢納士的訊息後,他下山應招。

    龐涓到魏國以後,很快得到了魏惠王的賞識,封為將軍。

    但是龐涓知道,論天下的用兵之法,除了孫臏之外,

    沒人能趕上自己。他想要是把孫臏推薦給魏惠王,孫臏的聲名威望很快就會超過自己;如果不舉薦他,孫臏一旦去了別的國家,施展起才能來,自己同樣不是對手。

    於是龐涓就派人給孫臏寫了一封信,說是自己在魏國受到重用,並且也向魏王極力推薦了師兄的蓋世才能。魏王同意請師兄來朝就任將軍之職。

    孫臏覺得有了大顯身手的機會,對龐涓很是感激,立即隨同來人趕往魏國的都城大梁。

    孫臏到來幾日,龐涓也不提讓魏王召見孫臏的事。有一天,一群兵士闖進來,把孫臏捆綁起來,並判定孫臏犯有私通齊國之罪,並要處以臏、黥之刑。

    孫臏醒悟過來,高聲為自己辯白。可是一切都晚了,如狼似虎的兵士拔刀剜去了孫臏的兩個膝蓋骨,並在他的臉上刺上罪犯的標誌,孫臏倒在血泊之中。

    原來龐涓把孫臏騙來之後,即在魏惠王面前巧言誣陷,使孫臏遭此大禍。龐涓以為受刑後的孫臏成了一個殘疾人,縱有天大的本事,也難以和自己較量了。

    孫臏的傷口漸漸癒合,便再也站不起來,而且時刻有人監視著他。孫臏只能在心裡謀劃如何逃離虎口。

    不久,孫臏瘋了,一會兒哭一會兒笑。送飯的人拿來吃的,他竟連碗帶飯扔出去。

    龐涓不相信孫臏真的會瘋,便叫人把他扔到豬圈,又派人偷偷觀察,孫臏披頭散髮地倒在豬圈裡,弄得滿身是豬糞,甚至把糞塞到嘴裡大嚼起來。龐涓認為孫臏是真的瘋了,從此看管逐漸鬆懈下來。

    孫臏裝瘋產生了作用。他暗中加緊了尋找逃離虎口的機會。後來,齊國有個使臣來到大梁,孫臏找機會偷偷前去拜訪。

    齊國使臣見孫臏談吐不凡,答應幫他逃走。這樣,孫臏便藏在齊國使臣的車子裡,秘密地逃到了齊國。

    二、頗具謀略,田忌賽馬才華初現。

    齊國的大將田忌和齊威王進行賽馬。

    當時參加比賽的馬分上、中、下三個等次。而齊威王每個等次的馬都比田忌的馬略好一些,所以比賽了幾次,田忌都失敗了。

    後來,孫臏給田忌出主意說,用你的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然後用你的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用你的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這樣你三局兩勝就會贏了比賽。果然不出所料。

    田忌贏了以後,齊威王詢問原因,田忌就藉機把孫臏推薦給齊威王。

    齊威王見孫臏對兵法瞭如指掌,對答如流,從此以先生相稱。孫臏也開始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三、精於軍事,圍魏救趙、馬陵之戰留下千古奇談。

    公元前354年,魏國將軍龐涓發兵8萬,採用突襲的辦法,將趙國的都城邯鄲包圍,趙國向齊國求救。

    齊威王就派田忌為將軍,孫臏為軍師,發兵8萬,救援趙國。孫臏提出,可以趁魏國國內兵力空虛之機,發兵直取魏國的都城大梁,迫使魏軍棄趙回救。

    這樣,避免了齊軍長途奔波的疲勞,卻致使魏軍處於奔波被動之中。

    孫臏的計策被採納,齊軍殺入大梁。魏軍正在邯鄲激戰,卻傳來了齊軍攻打大梁的訊息。龐涓顧不得休整,帶領部隊緊急前往大梁。不料行軍到桂陵時,陷入齊軍包圍。魏軍被打得落花流水,大敗而逃。魏國只好和齊國議和。

    馬陵之戰則是又一次著名的戰役。公元前342年,龐涓率領10萬大軍分三路進攻南韓。南韓國力衰弱,抵擋不住,也派出使臣向齊國求救。

    孫臏出主意說,我們可以先答應南韓的請求,他們知道我們能出兵相救,必然全力抗擊入侵的魏軍。

    而魏軍經過激烈拼殺,人力物力也會大大消耗,那個時候,我們再發兵前去攻擊疲憊不堪的魏軍,就可以以少勝多。齊王當即採用了孫臏的建議。

    戰役之初,孫臏帶領部隊攻打魏國的都城大梁。龐涓得到訊息,回師救援。孫臏假裝不敵魏軍,給龐涓形成齊軍軍心渙散的假象,誘敵深入。

    龐涓果然中計,下令留下步兵和笨重物資,集中騎兵,輕裝前進,追趕齊軍。齊軍正好來到一個叫馬陵道的地方。

    這裡處於兩座高山之間,山勢險要,中間只有一條狹窄的小路可走。

    孫臏傳令就地砍樹,將小路堵塞,再選擇路旁的一棵大樹,颳去一段樹皮,在樹幹上面寫下“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幾個大字。

    隨後命令一萬名弓箭手埋伏在兩邊密林中,吩咐他們夜裡只要看見樹旁出現火光就一齊放箭。

    到了傍晚,龐涓率領魏軍騎兵果真來到馬陵道。龐涓聽說道路被樹木堵塞,忙上前檢視。朦朧間,他見路旁有一棵大樹,上面隱約有字,便命人點亮火把。

    當龐涓看清楚樹上的那一行大字時,知道中了孫臏的計謀,便命令魏軍後退。

    但是已經晚了,埋伏在山林的齊軍萬箭齊發,猝不及防的魏軍死傷無數,亂成一團,龐涓身負重傷,知道敗局已定,便拔出佩劍自殺。齊軍乘勝追擊,將魏軍的後續部隊打垮。

    馬陵之戰,龐涓兵敗自殺,孫臏終於大仇得報。這次大戰以後,孫臏也淡出了歷史的舞臺。

    四、著書立說,軍事思想廣為流傳。

    馬陵之戰以後,孫臏開始寫《孫臏兵法》一書。這本書中,孫臏的軍事思想得到充分展現。

    孫臏主張重視、慎重地對待戰爭。

    他反對窮兵黷武,指出作戰勝利能夠挽救瀕臨滅亡的國家,但戰敗也同樣會失去土地、危害社稷。孫臏主張要想“強兵”必先“富國”,並指出民心軍心是取得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所以戰爭必須順應民心軍心。

    孫臏還提出將領要知道戰爭的規律,這樣才能利用微妙的變化出奇制勝。要積極主動地進攻敵人防守的薄弱環節,掌握戰爭的主動權。還要充分利用敵我雙方的條件,以扭轉敵眾我寡的不利形勢。

    在軍隊建設、管理方面,他提出忠君思想,也提出君主不應該干涉將領的具體軍務。他對將領的素質進行了較多的論述,可以概括為任用賢能、嚴明紀律、獎懲公平、賞罰及時等。這些軍事戰略思想,對後人影響深遠,意義重大。

    孫臏的確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軍事家。他在逆境中能屈能伸,並能透過自己的聰明才智脫離險境。

    他有勇有謀,田忌賽馬使得他的謀略可見一斑。而圍魏救趙等戰役,又成為戰役的典範之作。他的軍事思想與理念,對後人也產生深遠的借鑑意義。

  • 5 # 火涅國度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這句話就是出自孫臏的《孫子兵法》。

    大凡優秀之人,也會遇到人生的挫折。比如孫臏與龐涓師出同門,本來應該相親相愛,一起幹出一番事業。但結果是,龐涓小肚雞腸。明知自己的能力不如孫臏,就只有想方設法地除掉他,龐涓才能出人頭地。在龐涓的眼中,既有瑜,就不能有亮。

    最後孫臏成為階下囚,為了防止他逃走,龐涓還挖去了他的膝蓋。我想龐涓選擇這種方式,而不是殺了他。多半還是因為,當時處於春秋戰國時期,國家與國家,常常會有戰爭的發生。龐涓如果遇上自己搞不定的軍事問題,他還可以利用孫臏幫他出主意。

    但是,令龐涓想不到的是,孫臏也不是吃素的。既然你都不念及同門之情,那就不能我不義了。藉助齊國的力量,終於逃出了龐涓的牢籠。在齊國,孫臏得到與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待遇。最後在馬陵之戰和桂陵之戰中,成功打敗龐涓,為自己報仇雪恨。

    其實,我們可以看出,能力對於一個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面對逆境時,我們要有抗壓力的能力。就像我們經常說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一定會為你開啟一扇窗戶。道理都是相同的。

    孫臏能夠成功打敗龐涓,那是因為他對龐涓有足夠的瞭解,知道他的致命弱點在哪裡。不管是在戰爭中,還是面對自己的競爭對手時,我們都要先了解清楚對方的底細。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 6 # 愛歷史張老師

    毛澤東寫過一篇軍事文章《游擊戰爭的戰略防禦》,文章中,毛主席引用了“圍魏救趙”這個成語。

    這個成語來自於孫臏指揮的一場戰役。

    孫臏在中國歷史上,是一位十分厲害的軍師謀士。他有哪些作為呢?

    孫龐結拜弟兄,兩人盟誓互薦

    孫臏,原來的名字已經被人遺忘,因為他受過臏刑,人們叫他孫臏。

    臏刑就是把犯人的膝蓋骨挖掉。

    孫臏是戰國時期軍事家。

    他不是天生殘疾,而是被同學傷害致殘的。

    孫臏跟隨鬼谷子學習兵法,一起學習的還有一個人,名字叫龐涓。

    由於孫臏是孫武的後代,鬼谷子給孫臏一點特殊照顧:只讓孫臏一個人學習《孫子兵法》,其他學生沒讓學習。

    龐涓很聰明,知道孫臏單獨學了《孫子兵法》,便十分嫉妒孫臏。

    城府很深的龐涓,表面上不顯山不露水的,跟孫臏結為拜把弟兄,希望偷學《孫子兵法》。

    下山取水的時候,龐涓聽說魏國正在高薪招才,而且安排的職位是將或者相。

    自認為學有所成的龐涓,想到魏國去謀差事,鬼谷子同意他下山。

    下山的前一天晚上,龐涓與孫臏二人,來到一處山谷中,對月盟誓:

    如果有機會升遷,二人一定相互舉薦,共同建功立業;如果違背諾言,一定被萬箭穿身。

    孫臏非常感動,與龐涓兩人淚眼相望。

    龐涓如願拜將,魏王尋求孫臏

    戰國中期,七個較大的諸侯國都希望透過武力統一天下。

    如果論實力,魏國最強。

    能說會道的龐涓,誇誇其談,向魏惠王了表明了自己的規劃、措施、以及能夠實現的目標。

    當魏惠王聽到“龐涓一定能夠消滅六國而一統天下”的時候,十分高興,對龐涓賞識有加。

    魏惠王拜封龐涓為大將,同時兼任魏國軍師。

    龐涓大量提攜親戚朋友,兒子、侄兒都成為魏國將軍,一支“龐家軍”組織成功了。

    龐家軍在龐涓帶領下,整天到晚操練不停,戰鬥力日漸長進。

    很想建功立業的龐涓,主動率軍進攻宋國、衛國。由於宋國、衛國比較弱小,龐涓屢戰屢勝。

    實力較強的齊國攻擊魏國,被龐家軍打得大敗。

    龐涓威名大震。

    魏惠王更加重用龐涓。

    功成名就的龐涓,不想舉薦孫臏,擔心孫臏搶了自己的功利、蓋過自己的風頭。

    但是,魏惠王聽說孫臏非常厲害,而且是龐涓的同學,便要求龐涓勸說孫臏,也來魏國建功立業。

    孫臏來到魏國,龐涓設計陷害

    不敢違背魏惠王的要求,龐涓寫了一封信,派人送給孫臏。

    接到龐涓的信件,孫臏感動不已,對龐涓感恩不盡,他收拾行李直奔魏國。

    看見孫臏到來,龐涓十分熱情,連續幾天盛情招待,帶領孫臏參觀自己的軍營。

    突然,有人報告魏惠王說:截獲了一封齊國軍師寫給孫臏的信。

    魏惠王認真閱讀信件,在信中,齊國軍師要求孫臏把魏國大將、軍師名單報給齊國。

    魏惠王把龐涓找來,詢問怎麼回事。

    龐涓說,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並建議魏惠王可以將計就計,把信件原封不動,傳給孫臏,看看孫臏有何反應。

    魏惠王委任龐涓去辦理這件事。

    幾天後,龐涓稟報魏惠王,孫臏的回信已經被攔截了。龐涓把孫臏寫的信交給魏惠王。

    魏惠王發現,在信中,孫臏正是按照齊國軍師的要求,把魏國10位大將的資訊詳細羅列出來。

    孫臏私通齊國的事實擺在眼前,魏惠王非常惱火,命令處死孫臏。

    為了騙取孫臏所學的《孫子兵法》,龐涓建議魏惠王保留孫臏一條活命,說不定還有更大的利用價值。

    但是,龐涓又建議:死罪饒過,活罪不免。要對孫臏實施臏刑,再加上墨刑。

    魏惠王採納了龐涓的建議,挖掉了孫臏兩條腿的膝蓋骨;在孫臏臉上刺字,並且用墨塗黑。

    孫臏變成了一個十足的殘疾人。

    龐涓還要利用孫臏,獲取《孫子兵法》。

    龐涓假意同情,孫臏真心感動

    成為殘疾的孫臏,生活上十分艱難,龐涓以老同學的身份,提供食物援助,並安排一個心腹,服侍孫臏。

    孫臏由沮喪、絕望,慢慢恢復生活下去的勇氣與信心。

    出於感激龐涓的大量資助,孫臏無法報答,就想把在老師那裡學到的兵法傳給龐涓。

    直接面授吧,又怕龐涓不答應,於是孫臏打算把背下來的《孫子兵法》默寫出來,傳給龐涓。

    孫臏每天忍受著身心兩個方面的劇痛,堅持一絲不苟默寫《孫子兵法》。

    龐涓派來的心腹,早在心中不滿龐涓的奸詐,又看見孫臏如此真心,並告訴孫臏,龐涓在魏惠王面前陷害孫臏的全部過程。

    孫臏回想很多細節,覺得龐涓心腹沒有欺騙自己。孫臏終於明白自己已經掉進了龐涓挖好的坑。

    孫臏痛苦異常,可是無法改變現實,只能忍痛活著,等待重見天日的機會。

    孫臏佯裝瘋癲,齊國偷走孫臏

    雖然明白了龐涓的奸詐與狠毒,可是,孫臏已經身為殘疾,連走路都是奢望,哪一天才有機會重見天日?

    孫臏苦苦思索著。

    意志超群的孫臏沒有徹底沉淪,他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

    有時大哭、有時狂笑,孫臏失去了常人的理智和姿態。

    晚上不睡覺,把寫好的書稿、準備寫的竹簡,一片片堆起來焚燒,並大喊鬼來了。

    龐涓派人試探,孫臏披頭散髮,裝出要吃人的樣子。

    龐涓親自觀察,孫臏還是瘋瘋癲癲,自己吃食大便,還要喂龐涓吃大便。

    龐涓疑其有詐,派人把孫臏拖進豬圈。孫臏睡到豬糞上,發出呼聲。

    龐涓對他的看管放鬆很多,但是,仍然派人監視。

    白天,孫臏被扔到大街上亂爬;晚上,自己爬回豬圈睡覺。

    半個月後,龐涓相信,孫臏真的瘋了。

    齊威王聽說孫臏在魏國的遭遇,便派遣淳于髡帶領一批人訪問魏國。

    訪問期間,淳于髡安排手下人秘密找到孫臏,告訴孫臏,齊威王希望孫臏到齊國去。

    淳于髡的手下人提前帶著孫臏,乘坐馬車,偷偷回到了齊國臨淄。

    孫臏能否在齊國大顯身手呢?

    孫臏跟隨田忌,軍中出謀劃策

    到了齊國,特使將孫臏交給將軍田忌。田忌很賞識孫臏,孫臏沒有辜負田忌。

    孫臏略施小技,幫助田忌在賽馬中取得大勝。

    齊威王親自接見孫臏,孫臏談了自己的軍事見解與兵書戰策。

    齊威王覺得孫臏是不可多得的軍事奇才,任命他為齊國軍師。

    孫臏站上了齊國的軍事舞臺,大展身手的機會終於來了。

    魏國一心想佔領趙國的大片土地。

    公元前354年,魏國大將龐涓率領8萬大軍,長驅直入趙國境內。

    龐涓很快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邯鄲守將艱難苦守。

    趙成侯派人求救於齊國。

    齊威王答應了趙國的請求,任命田忌為大將,孫臏為隨軍軍師,乘坐軍中馬車,負責出謀劃策。

    田忌與孫臏帶領8萬齊軍出發了。

    圍魏救趙策略,桂陵消滅魏軍

    出發之前,田忌主張率領大軍直接向邯鄲進發,攻擊魏軍。

    孫臏不贊成直接進攻邯鄲。他分析道:

    現在魏國把主力軍隊都用來攻擊趙國,國內留下的只是一些老弱病殘。我們避實就虛,進攻魏國都城大梁,攻擊空虛的後方,魏軍主力一定回來救援。我們就可以解除邯鄲之圍,拯救趙國了。在魏軍長途跋涉的途中,我們創造機會,給魏軍致命打擊。這樣,一舉兩得,大獲全勝!

    聽了孫臏的分析,田忌非常高興,立即採納孫臏的計謀。

    為了迷惑魏軍,孫臏要求田忌派兵進攻平陵,並且在與魏軍作戰中,故意失敗。

    孫臏要求田忌派少量精銳軍隊進攻魏國都城大梁,後援軍隊也安排很少,讓敵人覺得齊軍力量微弱。

    龐涓聽說齊軍在魏國接連失敗,便集中軍力進攻邯鄲。

    公元前353年,魏軍終於攻克趙國都城邯鄲,龐涓被勝利陶醉了。

    突然,龐涓接到魏惠王的文書,齊軍兵臨城下,大梁告急,命令龐涓快速回師救援。

    軍隊還沒有來得及休整,龐涓便率領魏軍日夜兼程,急行軍向大梁趕去。

    此時,齊軍主力部隊已經在桂陵埋伏就緒,以逸待勞,張開口袋,等待魏軍進入。

    當龐涓率領的魏軍進入齊軍埋伏陣地後,齊軍萬箭齊發,射傷很多魏軍。隨後,士氣旺盛的齊軍像洪水一樣衝向魏軍,殺得魏軍卸甲丟盔、狼狽逃竄。

    桂陵之戰,魏軍死亡幾萬人馬,只有少數敗將殘兵跟隨龐涓逃出齊軍的重圍。

    “桂陵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成功戰例,充分顯示了軍事家孫臏的謀略與智慧。

    “桂陵之戰”完美實現了孫臏的預定目標。

    但是,孫臏還是沒有報仇雪恨,因為龐涓沒死。兩人之間的較量還要繼續。

    南韓求救齊國,孫臏分析利弊

    桂陵一戰,魏國損兵折將,但是長久稱霸的餘威還在,經過休整,又恢復了元氣。

    幾年中,魏國不斷髮展壯大,魏惠王再次萌生了獨霸中原的野心。

    公元前340年,也就是桂陵之戰13年後,魏惠王派遣龐涓大舉進攻南韓,理由是:南韓沒有參加當年的諸侯大會。

    南韓軍事力量薄弱,經不起魏國的進攻。韓哀侯連夜派人向齊國求救。

    大臣中有人主張救南韓,也有人主張不救南韓。

    猶豫不決中,齊宣王徵求孫臏的看法。

    孫臏說:魏國打敗趙國後,又來進攻南韓,魏國時刻準備進攻齊國。如果任由南韓投降魏國,魏國更加強大,對齊國不利。

    孫臏繼續分析:如果太早出兵幫助南韓,就是齊國與魏國打仗,齊國消耗太大,對齊國極為不利。

    齊宣王急忙詢問怎麼辦。

    孫臏說:為了讓齊國損失最小,應該答應南韓一定相救。南韓一定盡最大力量自衛;魏軍看見南韓抵抗不降,必然盡力攻打。等到魏國與南韓雙方消耗殆盡的時候,齊國出兵攻打疲憊的魏國。這樣,既可以很快打敗魏國,又能拯救南韓,事半而功倍。

    齊宣王覺得孫臏分析的非常合理,決定據此行事。

    齊宣王告訴南韓使臣:齊國救兵早晚就要到了。

    得到後援保證,韓哀侯率領軍隊奮力抵抗魏軍;但是,連續6場戰鬥,南韓全都失敗。

    南韓再次派使臣,請求齊宣王儘快發兵。

    幾場戰鬥下來,魏國士氣磨滅了很多,也有不小傷亡。

    齊國判斷魏軍已經疲憊,進攻魏國的時機已經到來。

    齊宣王便任命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率領幾萬大軍,精神飽滿地去進攻魏國。

    魏國吸取教訓,孫臏減灶誘敵

    決定再一次使用“圍魏救趙”的策略,齊國大軍向魏國大梁直奔而去。

    吸取13年前桂陵之戰的慘痛教訓,魏惠王接報齊軍攻來,便立即命令龐涓率軍回國。

    龐涓這一次沒有輕敵,而是集中10萬大軍,火速回撤,準備與齊軍決一死戰。

    孫臏分析魏軍此次來勢兇猛,不可硬戰,只能計取。

    孫臏告訴田忌:魏軍一向認為齊軍膽怯,我們將計就計,誘敵深入。

    田忌詢問如何用計。

    孫臏告訴田忌:我們逐漸退兵。第一天建造鍋灶供10萬人吃飯;第二天建造鍋灶只夠8萬人吃飯,第三天建造鍋灶只夠5萬人吃飯。魏軍看見我們鍋灶減少,一定以為我們計程車兵逃跑很多。魏軍越發追擊我們,消耗很大力量。等待時機,我們用計殺敵。

    聽了孫臏的計謀,田忌十分高興,決定按照計策行動。

    魏軍急速從南韓返回魏國,快到都城大梁的時候,發現齊軍卻已經撤退逃竄。

    生性多疑的龐涓擔心齊軍用計,開始追擊齊軍時,小心翼翼,保持魏軍前後呼應。

    追擊兩天後,龐涓發現齊軍做飯的鍋灶每天都在減少,判斷齊軍士氣低沉,逃兵很多。

    認為雪洗桂陵之戰恥辱的大好機會來了,龐涓十分興奮,傳令步兵在後面行走,自己率領騎兵,馬不停蹄,儘快向前追趕齊軍。

    等待龐涓的將會是什麼呢?

    孫臏馬陵設伏,龐涓死於此地

    根據偵探的報告,撤退行程中的孫臏,計算著龐涓的路程。

    得知魏軍已過沙鹿山時,孫臏料定魏軍傍晚一定趕到馬陵(今河南範縣西南)。

    馬陵道,夾在兩山中間,道旁樹木叢生,地勢險峻,狹窄逼人,是設伏殲敵的極好戰場。

    孫臏命令齊軍砍伐樹木,堵塞馬陵道路,在兩邊山坡上埋伏重重士兵,準備圍殲追敵。

    孫臏特別命令兵士將一棵大樹颳去一段樹皮,在白色的樹幹上用黑煤書寫8個大字:“龐涓死於此樹之下”。這棵大樹位置十分顯眼。

    挑選精銳弓弩手1萬人,埋伏在大樹兩旁的山坡上。

    孫臏命令弓箭手:“天黑以後,只要看見火把,就一齊射箭!”

    果然不出所料,黃昏稍後,龐涓率領騎兵趕到了馬陵道。

    農曆十月下旬,天黑較早。

    看見路障,龐涓判斷齊軍害怕,故意阻擋魏軍追趕的道路。

    剛停下來,龐涓看見一棵樹上有大片白色,隱隱約約寫有文字,但是看不清楚。

    龐涓命令士兵點亮火把,照亮樹幹。

    看清文字的時候,龐涓大驚失色,知道中了孫兵的計謀。

    龐涓急忙命令退兵,為時已晚。

    看見火光,埋伏的齊軍士兵萬箭齊發。

    魏軍亂作一團,無法組織抵抗。亂軍之中,多支箭弩射中龐涓。

    絕望之中,龐涓對天長嘆:

    吾恨不殺此刖夫,遂成豎子之名!

    龐涓拔劍自刎,加速自己死亡!

    10萬魏軍幾乎全軍覆滅。

    齊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馬陵之戰。

    馬陵之戰,龐涓被萬箭穿身,應驗了當初的盟誓。

    馬陵之戰,孫臏發揮聰明才智,消滅了敵人,洗雪了致殘的恥辱。

    圍魏救趙、桂陵之戰、減灶誘敵、馬陵之戰,這些都是孫臏的智慧,這些超人的用兵策略,都被寫入了中國戰爭史,都成為後人模仿的成功戰法。

    (圖片選自網路)

  • 7 # 一枚俗咖

    我們華人做事講究借鑑古人智慧,比如遇到一些處境我們就會採取“調虎離山”“聲東擊

    西”,甚至“美人計”“空城計”“苦肉計”還有使用頻次最多的“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這些都出

    自《孫子兵法》,是孫武所著,老孫家的軍事家都挺厲害的,你知道還有個《孫臏兵

    法》嗎?今天我們就來知道知道孫臏。

    孫臏,孫臏是孫武的後代,是戰國時期的的軍事家,效力於齊國,說起來,孫臏去齊國

    還有個故事。孫臏和龐涓是同窗,龐涓在效力於魏國,他覺得自己和孫臏比還差了點,

    便讓人請孫臏來魏國,實際上是為了監視孫臏,孫臏去了魏國以後,龐涓就立刻馬不停

    蹄地陷害孫臏,孫臏被治罪,遭到了臏刑和黥刑,把他雙腿砍斷不說,還在他臉上刻

    字,經過這樣一番折磨,龐涓認為孫臏已經不能翻身了,一輩子就這樣了,結果孫臏被

    眼尖的齊國使者看上了,帶他去了齊國。

    說到這裡,大家是不是對孫臏有些印象了?或許還不夠有印象,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孫

    臏,你絕不可能不知道田忌賽馬,田忌之所以能贏,全靠孫臏給他支招。這種只調整順

    序就瞬間逆轉敵我形勢的逆天神招,沒有人在聽過後不為之驚歎。田忌賽馬的故事我們

    已經很熟悉就不多說,從這個故事我們可窺見一二的是,這孫臏被龐涓毀成這般模樣,

    還能被人發現進而發光發熱,可見其才能真是非同一般,這麼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還

    真不是一句只能安慰人的話。

    作為軍事家,光有小妙招贏賽馬是遠遠不夠的,他真正發揮才能的地方是在作戰上。孫

    臏有兩場著名戰役被後世稱道,即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

    首先,桂陵之戰。這場戰役在歷史中的著名程度,我們就用四個字便能概括——圍魏救

    趙。這又是孫臏拋開表象打破常規思維的一次例證。因為趙國和魏國之間的恩怨,兩國

    開戰,打到第二年,趙國像齊國求救,齊王就開了會,讓臣子們就“救不救,如果救要怎

    城,如此一來,魏國必然顧此失彼,趁魏國自顧不暇之時一舉拿下,齊王應允,於是齊

    國就贏了這場與魏國的桂陵之戰。而馬陵之戰則是孫臏對圍魏救趙戰術的再次運用,更

    加爐火純青,就是這場戰役使得魏國損失慘重,霸主地位盡失。

    孫臏的經歷告訴我們,在面臨人生黑暗之時,不要心灰意冷,應該相信自己的才能是有

    用武之地的,並去努力實現自己的抱負。身殘志堅應當是我們從孫臏身上得到的鼓勵,

    無論人生面臨怎樣的狀況,我們不該被痛苦和絕望打到,決不放棄自己才能找到出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類未來是否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