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福福福福福
-
2 # 小飛網路小課堂
如果不是全天開,普通硬碟即可,但是記住不要選擇疊瓦盤,現在很多大快取的都是這個,疊瓦盤壽命太短。選普通電腦硬碟就可以,我就是用的西數3t,因為我不是全天開機。如果價格不敏感,最好選nas專用,資料無價。監控盤儘量不要選擇,監控盤順序讀寫並且校驗原因,會導致資料可能有機率性出錯。
-
3 # 狹縫中求存
最好的硬碟自然是NAS專用...
兼有資料自檢,功耗控制等功能,適合儲存資料長時間線上使用。
典型的是西部資料的紅盤,希捷的酷狼系列。
但是...好東西的代價是,價格較普通硬碟高30-50%。
替代方案是5400轉的低功耗硬碟,適合長時間開機,安全性方面靠raid1來提升,
高併發方面靠raid0來提升。
普通家用也可以使用單塊一般的5400轉低轉速硬碟,
額外配行動硬碟來進行核心資料的手工備份。
-
4 # IT小超
推薦你選擇東芝的盤,4T比較合算589,3t的509差幾十塊錢不如選4T,2T價格399也可以不如4T合算,雖然是5400轉的,但是真心好用,輕度使用不會壞。
如果你是全天24小時開機的話,選擇東芝企業硬碟,不太推薦選擇希捷4T,雖然快取大,屬於疊瓦盤容易壞,你也可以考慮選擇西數的綠盤,轉速低,比較適合當儲存盤,不要盲目相信紅盤,裝電影沒必要的。
我平時也是用nas下電影啥的,推薦你一個解決辦法,不做raid的話,可以弄個垃圾硬碟,專門下載用,下載好以後轉移到儲存用的那個硬盤裡面,基本不會壞也,我是用的win系統,設定的自動休眠,半小時不操作自動休眠了,跟關機沒區別,啟動需要手動按一下開機鍵不過,後來改成向日葵遠端操作了,用完直接關機,透過智慧開關操作來開機。
你要用的是群暉之類的不存在這些問題了,可以設定休眠,喚醒什麼的。
-
5 # 濤哥精彩影片精選
如果家用無所謂隨便選,資料重要組個帶資料保護的陣列,一般都有專業的NAS盤,比如說WD的紅盤,希捷的酷狼 這些都是針對NAS最佳化的。
-
6 # 淡淡怒風
Seagate/希捷 ST4000VN008 4TB 酷狼 NAS網路儲存器專用硬碟 盒裝。用了快3年,24小時從不關機,一點問題都沒有。關鍵區域網傳輸在千兆配置下基本滿速。
-
7 # 職業閒人1
買正規店鋪的全新貨,都可以的。。。不要買那些深圳廣州發貨地的淘寶店的翻新盤就行,那些3TB三百左右,4TB四百左右,5TB五百左右那些翻新盤故障率特別高。那些都是大公司伺服器淘汰的。不要貪便宜就行。
-
8 # 李拾舟
其實很簡單,說下我家裡的NAS配置,2塊4T的硬碟做了一個raid1,主要用於辦公資料存放和家裡照片的存放,就是一些我認為重要的資料,另外一塊8T的硬碟用來放電影,再拿塊1T的以前的淘汰下來的盤,用來專門做下載盤用,下載下來的,有保留價值的,直接轉移到8T,不想要的,看完就刪。就是說,這塊盤會出現頻繁讀寫的情況,壞了就可以扔了,也不心疼。
4T,8T全是5年保的wd企業盤。
別說沒啥重要的資料,真丟了,死的心都有。(別問我咋知道的)
我這是窮人玩法,土豪請直接上4塊一樣的,10T,12T,隨意,組個raid5,愛咋折騰就咋折騰。真要同時壞了2塊硬碟,我覺得可以去買彩票了。
-
9 # 肥胖西瓜
500元,你是在給硬碟準備棺材吧?勸你還是算了,500元自己家用我還不敢買來用呢,你還用在監控上?你不怕硬碟壞嗎,這種nas硬碟倉狹小,散熱差,如果機房散熱條件差的話,你就準備好隨時隨地給你的硬碟舉行葬禮吧,真的是有人什麼nas都敢用啊
-
10 # 快樂的老貓貓
紫盤就可以了。
這裡科普一下,西數的紅盤pro,紫盤,藍盤這三個的碟片都是同一個生產線,也就是說這三個盤其實都可以7×24h執行。三者實際差距還是在電路板和韌體上
紅盤pro比另外兩款多了兩個rv感測器,但是新款紫盤又加了兩個rv感測器,所以其實際配置和紅盤pro已經基本一致了,差別只有韌體不同
……
nas用紫盤也可以的,畢竟紫盤便宜太多了!
-
11 # TangX1606
選西數企業盤的價效比最好,便宜大碗,比如HC550這類的,國行千元16T,速度快250MB/s,穩定性強,5年保
-
12 # 唐伯虎點郭襄
第一,別選紅盤
第二,別選疊瓦盤
第三,別選希捷,希捷會猝死,要掛的話都不給你搶救機會
第四,最好上西數企業盤
-
13 # news無敵哥
千萬別選紅盤,我京東買了5塊,幾年已經壞了4塊,丟了一次資料。雖然京東免費換了新的,可是資料找不回來了。還是上企業級的靠譜,資料無價。
-
14 # BOY譹
我覺得硬碟應該在確定正品 全新 可靠的情況下,買最便宜的就好了
沒有一款硬碟沒有人黑的,也沒有一個廠家敢保證資料安全。
資料安全還是要靠備份或者組陣列
假設有一款硬碟。在旗艦店賣2千,在一個信用還湊合的小店賣1千。那我就會買2塊1千的。這樣資料的安全性肯定更好
回覆列表
如果只是用來看電影,對資料的安全性要求不高,買西數的藍盤或者綠盤都可以,價格便宜,4t的藍盤大概600以內,另外紫盤是監控專用並不適合nas,如果買nas專用盤對於你的應用場景來說浪費了。
隨著NAS技術的發展,各個廠家都生產了相對於NAS專用的硬碟型號。那麼專用NAS硬碟對於普通硬碟有何區別,我們是否值得購買呢? 這裡做一個技術上的詳細分析。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希捷NAS盤在轉速上有500的領先優勢。所以在各項測試中,希捷NAS盤也佔據優勢就不足為奇了,同時也意味著希捷NAS盤將更加耗電。另外希捷NAS盤的總負載週期計數600K指標與Re硬碟一樣,本人不甚瞭解此指標在使用時候具體意義,但是想來和Re一樣總是好過WDred的。希望有高手指明一下相關含義。
MTBF 兩個NAS盤都是1M小時,足夠普通家庭使用了。
WD RED支援電源管理HIPM但是不支援高階電源管理。希捷反之,支援高階電源管理但是不支援IPM。APM支援設定磁頭停靠區間,WD red需要透過WDIDLE工具手動設定並且預設為關閉,但是考慮到針對NAS使用環境此點並不重要。
IPM支援現行調整電力消耗,希捷的NAS盤不支援。
還有些其他細小區別並非針對nas環境就此略過。
下面,我們用AIDA64比較各個磁碟的區別:
不同區別用高亮標註出來了。
我們可以看到Se和Re支援EPC功能,這個功能可以管理更多的硬碟電力狀況,包括停電,磁頭沒有停載,磁碟減速轉動時候以及馬達徹底停轉等。這個功能可以更好的管理效能與能耗之間的關係。感覺對一般家庭沒有太多意義。
NCQ技術大家應該很熟悉了,簡單的說就是最佳化硬碟讀寫指令來達到提高效能的手段。WD NAS盤均有此功能並且預設開啟,希捷似乎覺得這個功能對於NAS環境沒有影響所以並沒有支援。令人吃驚的是兩個WD的企業級硬碟也均不支援此功能,這個功能在做多媒體服務或者影片編輯時候其實非常的有用。
下面我來說說TLER(Time-Limited Error Recovery). 希捷叫做ERC(ErrorRecovery Control).
PS:網路上關於此方面的中文資料比較少,但是我覺得這個很重要。
首先來看看啥是TLER。 官方解釋:Error Recovery Fallout Prevention in WD Enterprise SATA Hard Drives.中文翻譯大概就是WD企業級硬碟防止硬碟糾錯而掉線採取的措施。
整體資料文件可以參考WD官網:http://www.wdc.com/wdproducts/library/other/2579-001098.pdf
取其中重要的來說:桌面級別硬碟再遇到讀寫錯誤時候會進行糾錯處理,此時硬碟將對任何命令失去反應,當此硬碟用於RAID環境中,一旦失去響應超過8s,將產生掉線。而硬碟糾錯時間經常會超過8s,所以不適用於RAID環境。(因為一個讀寫錯誤可能需要rebuild整個硬碟)
上圖是沒有TLER的情況下。
解決方法:
TLER相容的產品仍然會進行糾錯處理,但是7s後將返回給RAID控制器一個錯誤值並且暫停糾錯處理。支援TLER的產品可以用一個叫做errorhanding的功能,就是不糾錯繼續使得硬碟工作,RAID控制器將標註一個錯誤的日誌並將此部分進行保護直到硬碟糾錯成功。這個技術與許多年前就已經使用的SCSI-RAID環境中的糾錯處理非常相似。
這圖是對TLER的解釋。
總結:有了TLER,可以有效防止硬碟因為糾錯而掉線,省卻了時間,節省了成本,我們終於也可以在家裡用上企業級的容錯技術啦。感謝硬碟廠家的努力。
讓我們來看看WD官網是怎麼說的。
翻譯:
請注意:WD黑盤,綠盤,藍盤不推薦作為RAID硬碟,因為他們不支援TLER,請選擇帶有TLER功能的WD企業級硬碟。他們經過7X24小時的RAID程式測試,還帶有諸如RAFF科技功能和超溫環境下烤機測試。
好了,至此大家應該明白了,選擇NAS硬碟的關鍵是要支援TLER功能的硬碟。
再次強調,任何系統都無法做到百分百安全,保持良好的備份習慣才是最重要的!
希望大家透過此文能對NAS硬碟選擇有了一個大概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