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晚來風L

    賈母為了寶玉和黛玉的姻緣,很早就進行了謀劃。從黛玉進榮國府的那一天起,就是賈母的一部大棋。她讓二玉陪著自己一起住,兩個小孩子從那時候開始就一起吃一起睡,打下了深厚的感情基礎,整整四年的時間,直到薛寶釵的到來。

    隨著以王夫人為首的金玉良緣派的一系列動作,金玉良緣一時甚囂塵上,大有取勝之勢。而且還拉來了賈妃助陣,木石姻緣遭到了巨大的挑戰,也給賈母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但是賈母畢竟不是好惹的,她對此進行了有力的反擊。

    賈母利用清虛觀打醮強力的打擊了金玉良緣派

    在第二十九回,賈元春加入了金玉良緣派之後,叫夏太監送來了一百二十兩銀子,叫在清虛觀打三天平安醮。並且在此之前,賜下了端陽節的禮物。這份禮物暗含深意,其中賈寶玉和薛寶釵的禮物是一樣的,林黛玉只是和其她姐妹的禮物一樣。賈元春藉著這次機會,赤裸裸的表明了自己支援金玉良緣。

    王夫人因為有了大女兒的助陣,感覺勝券在握,並且又自持有了清虛觀的後手,她也不想讓賈母感覺在她面前丟了面子,於是就藉口身體不適,不參與這場活動。但是兩派都打著自己的小九九,所以大肆的宣揚了起來。第二十九回寫道,

    王夫人因 一則身上不好,二則預備元春有人出來,早已回了不去的;聽賈母如此說,笑道: “還是這麼高興。打發人去到園裡告訴,有要逛去的,只管初一跟老太太逛去。” 這個話一傳開了,別人還可已,只是那些丫頭們,天天不得出門檻兒,聽了這話誰 不要去,就是各人的主子懶怠去,他也百般的攛掇了去:因此李紈等都說去。賈母 心中越發喜歡,早已吩咐人去打掃安置,不必細說。

    而賈母也準備利用這次活動,好好的敲打一下金玉良緣派,所以就帶了很多人去,幾乎是賈府上下所有人。賈母這麼做的目的其實很明顯,就是要大張旗鼓的在清虛觀裡攤牌。而且她看到王夫人不去,於是她就請了薛姨媽,這個金玉良緣派的二號人物,一起前往清虛觀,總之是人越多越好。

    王夫人其實也沒有想到賈母竟然如此高調,她心裡也在納悶,這場兩派之爭,我們已經勝券在握了,老太太怎麼還如此高興呢?只是她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自己高興早了,老太太畢竟那麼多年的鹽可不是白吃的。

    在清虛觀,王夫人金玉良緣陰謀的另一大助力出場了。此人可是不得了,他就是張道士。

    賈珍知道這張道士雖然 是當日榮國公的替身,曾經先皇御口親呼為“大幻仙人”,如今現掌道錄司印,又 是當今封為“終了真人”,現今王公藩鎮都稱為神仙,所以不敢輕慢。

    張道士如此身份,背後的指使者不是賈元春就是王夫人,他的目的就是出面為寶玉求親,進一步敲定金玉良緣。因為無論多好的姻緣,你總要有個媒人啊,王夫人和薛姨媽都不能當媒人啊,所以這個張道士就走馬上任了,他要做寶玉和寶釵的媒人。且看看他是怎麼說的。

    說畢,又呵呵大笑道:“前 日在一個人家兒,看見位小姐,今年十五歲了,長的倒也好個模樣兒。我想著哥兒 也該提親了。要論這小姐的模樣兒,聰明智慧,根基家當,倒也配的過。但不知老 太太怎麼樣?小道也不敢造次,等請了示下,才敢提去呢。”賈母道:“上回有個 和尚說了,這孩子命裡不該早娶,等再大一大兒再定罷。你如今也訊聽著,不管他 根基富貴,只要模樣兒配的上,就來告訴我。就是那家子窮,也不過幫他幾兩銀子 就完了。只是模樣兒性格兒難得好的。”

    我們看看他介紹的這位小姐,今年十五歲,年齡相當。在第二十二回,薛寶釵剛剛過了十五歲生日啊。而且看寶釵的模樣,聰明智慧,根基家當,哪一樣和寶玉不相配呢?所以這位小姐必定是寶釵無疑啊。而且張道士心裡其實也沒底,他說要請示了老太太再去說,其實賈母心裡明鏡似得,早就看穿了這一切。

    賈母直截了當的拒絕了,而且一點機會都不給老道士。並且搬出了和尚說事,你薛寶釵不是說有個癩頭和尚給了你那個金項鍊,要找個帶玉的來配嗎?那好,我也搬出一個和尚,這個和尚也說了,寶玉命裡不能早娶,這事沒得商量。

    並且進一步強調,寶玉找媳婦不講根基富貴,只看人,只要人好,無父無母也不怕,言外之意就是林黛玉啊。至此,張道士的媒人工作正式下課。

    事情到了這裡,還沒完呢。賈母進一步對金玉良緣進行了無情的駁斥,可謂窮追不捨啊。

    且說寶玉在樓上,坐在賈母傍邊,因叫個小丫頭子捧著方才那一盤子東西,將 自己的玉帶上,用手翻弄尋撥,一件一件的挑與賈母看。賈母因看見有個赤金點翠 的麒麟,便伸手拿起來,笑道:“這件東西,好像是我看見誰家的孩子也帶著一個 的。”寶釵笑道:“史大妹妹有一個,比這個小些。”賈母道:“原來是雲兒有這 個。”

    話說張道士拿了寶玉的玉出去給大家看,於是他們就孝敬了這些東西,裡面有各種各樣的小物件,“金璜,也 有玉石,或有“事事如意”,或有“歲歲平安”,皆是珠穿寶嵌、玉琢金鏤。”其中有件赤金點翠 的麒麟,老太太就假裝糊塗的問,說這個東西是誰的啊,好像看家誰家的孩子帶了一個。這老太太也真能演啊,史湘雲帶著的東西她會不知道?結果薛寶釵主動回答說是雲兒的,於是老太太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原來是雲兒有這個。”

    那麼老太太這是什麼意思呢?很明顯,你們不是說有金的一定要配個帶玉的嗎?有金的多了,誰都可以有,誰都可以帶,難不成都可以配給寶玉不成,真是荒唐。我們的玉可不是一般人就有的,那可是命裡帶來的,你們的金能配得上嗎?以後別拿出來顯擺了。

    賈璉從黛玉家帶回來的鉅額財富,其實是黛玉的嫁妝

    林如海生病的時候,賈母讓賈璉陪同黛玉回家探父,並且特意囑咐賈璉,務必再把林黛玉帶回來。賈母這麼做也是有原因的,按理說黛玉即使父母雙亡,也不一定非要去外婆家住啊。而且林如海家族裡的人不能都消失了吧,林黛玉應該和他們住在一起才對。但是賈母一定和林如海保證了什麼,林如海也為了女兒的終身幸福,做出了這樣的決定,那就是把自己的大部分家產,全部由賈璉帶回賈府,就當做是林黛玉的嫁妝。

    賈母真是老謀深算啊,王夫人和她都還是嫩了點。

    輿論宣傳

    其實在前幾回,賈母就已經在進行輿論造勢了,讓大家都知道二玉的婚事定了的,誰都不能再算計別的了。這時候,王熙鳳成了最好的代言人。第二十五回,王熙鳳來送暹羅茶。

    黛玉聽了,笑道:“你們聽聽:這是吃了他一點子茶葉,就使喚起人來了。” 鳳姐笑道:“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兒?”眾人都大笑起 來。

    這時候金玉良緣風波未起,賈母謀定先動,因為以她的敏銳,或許揣摩出了王夫人的態度,所以在二玉的婚事問題上,她是從來不放鬆的。

    我們都知道王熙鳳那可是八面玲瓏的女人,雖然是王夫人的侄女,但是她絕對是服從賈母的,在這次的公開宣揚要黛玉做他們家媳婦的事情上,很難想象幕後沒有賈母的授意。

    在第六十五回,小廝興兒說道,

    興兒笑道:“若論模樣兒行為,倒是 一對兒好人。只是他已經有了人了,只是沒有露形兒,將來準是林姑娘定了的。因 林姑娘多病,二則都還小,所以還沒辦呢。再過三二年,老太太便一開言,那是再 無不準的了。”

    這時候金玉良緣派已經完敗,一個小廝都如此篤定賈寶玉將來必娶林黛玉的了。可見二玉的婚事,全府上下已經無人不曉了。之所以老太太還沒開口的原因,一則林姑娘多病,先好好養養身子。二則是二人年紀還小,再過個兩三年就準了。

    可以想象,這幕後的推手必是賈母無疑。為了防止金玉良緣捲土重來,她不放鬆、不放棄、不鬆懈,大力的對木石姻緣進行推波助瀾,要眾人皆知。到了這個時候,金玉良緣已經再無還手之力了。

    為了二玉的婚事,賈母可謂謀劃深遠啊,這兩個孩子是賈母心目中最重要的兩個人。賈母為了促成此事,使出了一頓組合拳,把金玉良緣派打的不敢露頭。在高鶚的續書裡,把賈母的形象完全來了一次徹底的顛覆,可謂是最大的敗筆了。

    只是賈母千算萬算,還是有一樣算漏了,她畢竟老了,壽命到了,或許在她閉上眼睛的那一刻,她知道一切都大勢已去了。她不在了,木石姻緣就失去了強大的靠山,金玉良緣還是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 2 # 創作君

    看似慈愛的賈母其實久經事故,為人精明。但她一直喜愛黛玉,處處記掛她,而不喜歡年少老成的寶釵。

    說到巧解金玉良緣,不得不提到寶琴這個人物。寶琴初入賈府,賈母可謂是十分喜歡她,又是送東西,又是要她與寶玉定親。而寶琴早已經只配了別的人家,賈母為何要這麼說?這意思就是,我寧願要許了人家的寶琴,也不要寶釵,我不贊成寶釵和寶玉成婚。不得不承認賈母也是很厲害的人物。

    金玉良緣的姻緣她並不相信,但賈母沒有說明,後來金麒麟出現的時候,指明瞭湘雲也有一塊兒,意思就是說金玉良緣不一定非要是和寶釵,也可能是跟湘雲。

    在紅樓最後的結局裡也有人說寶玉確實是跟湘雲成婚,但真相究竟是怎樣的,我們就無從得知。

  • 3 # 阿丹151014015

    原箸通篇只看到賈母藉著對女說書人“掰謊” ,嚴正宣告賈府中不可能有大逆不道“兒女私情”的生存空間,而且純對不想容忍自家的公子小姐有“兒女私情”這種“人不人、鬼不鬼”的思法存在。

    哪裡有什麼“賈母巧解金玉緣”,事實上在曹翁原著的第五回中“穿越時空”的“太虛幻境”裡作者早就把“金玉姻緣”的宿命結局展示給了當時還稀裡糊塗的賈寶玉。真不知道賈母有何能力解得開這個“宿命的姻緣”呀!除了在清虛觀中賈母委婉又明確的拒絕過張道士的說媒(張道士說的女孩是否寶釵不得而知),哪裡還有過什麼“賈母巧解金玉緣”。

    莫非我看的不是真的《紅樓夢》?

  • 4 # 清心一棧

    賈母久經世故,怎麼可能看不穿“金玉緣”?

    先從寶琴說起。賈母是很喜歡寶琴,但還有另外一層深意。 借鳳姐之口假意向寶琴提親,其實就是在杜絕薛姨媽母女的念想。那時候,賈母應該是想成全【木石姻緣】的。

    大家族的某人生日祝壽尚且記得一清二楚需要送禮還禮,親戚間訂婚怎可能不知道?寶琴已定婚。

    這麼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側面告訴薛姨媽母女倆,從沒考慮過“金玉緣”。

    第五十四回掰謊,賈母藉機批評傳播這種故事的人,來譏諷薛家母女。賈母雖老,但一定會關注府裡的情勢動態。

    賈母言語句句針對薛家母女,“一見……就……”,就是指薛家母女一見到寶玉就開始生念,編造“金玉良緣”謠言。“不管是親是友……”,薛家母女正是王夫人的孃家人。

    賈母笑道“這些書都是一個套子,左不過是些佳人才子,編的連影兒也沒有了,開口都是書香門第,父親不是尚書就是宰相,生一個小姐必是愛如珍寶.這小姐必是通文知禮無所不曉,竟是個絕代佳人。只一見了一個清俊的男人,不管是親是友,便想起終身大事來,父母也忘了,書禮也忘了,鬼不成鬼,賊不成賊,那一點兒是佳人?再者,既說是世宦書香大家小姐都知禮讀書,連夫人都知書識禮,便是告老還家,自然這樣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鬟伏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麼這些書上,凡有這樣的事,就只小姐和緊跟的一個丫鬟?【寶釵可不是隻有鶯兒一個丫鬟嗎?】”言下之意很明白,這些都是你們故意無中生有,造謠惑眾。

    賈母:“自然這樣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鬟服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麼這些書上,凡有這樣的事,就只小姐和緊跟的一個丫鬟?【寶釵可不是隻有鶯兒一個丫鬟嗎?】”言下之意很明白,這些都是你們故意無中生有,造謠惑眾。

    有人分析說掰謊記是指☞黛玉,真的無語。賈母心裡愛兩個“玉兒”,他們的感情賈母是看在眼裡的。

    賈母掰謊實是擺明了自己的態度,她從來沒有看上過薛寶釵作為她的孫媳婦。

  • 5 # 君箋雅侃紅樓

    《紅樓夢》金玉良姻和寶黛姻緣是兩個死結。雙方各有擁躉,都在捍衛自己心目中最合適的姻緣,為此翻遍全書,試圖找出各種線索來論證自己正確。賈母的態度是最常被引用的。賈母支援寶黛還是支援金玉成了永遠打不完的嘴仗,其實大可不必。賈母的態度,是時刻在變的。賈母也絕不可能在寶玉的婚事上一手遮天。

    從私心來說,賈母支援寶黛姻緣是一定的。沒有什麼比寶黛結婚更能讓老人家滿意和放心得了。賈母對寶玉和黛玉的愛,至死未變過。可越愛寶玉、黛玉,賈母越難以下最後的決定讓林黛玉嫁給賈寶玉。原因無外乎就是王夫人反對,林黛玉身體不好。這是基本的,以前說過很多,不說了。那麼賈母對薛寶釵什麼態度呢?同樣很複雜。

    薛家一來榮國府,金玉良姻的說法就傳出來。賈母馬上就明白內中含義。她也確實用給寶釵過生日、拒絕張道士提親和詢問薛寶琴八字委婉表達對薛寶釵的不認可。我認為原因只有一個。

    很多人只看到薛家有錢,卻忽略了那個年代商人出身對身份的影響。士農工商,商人排最末。這是貫穿中國封建社會兩千年的根深蒂固思想。

    古人講究門當戶對。這不是簡單有錢沒錢決定的。而是家庭出身全方位考慮。最典型的例子是唐朝地方士族拒絕皇家公主。那些大家族連公主都能拒絕,更別提商人出身。

    賈家當然不如當年計程車族。可賈家自詡詩書簪纓之家,對出身門第一樣重視。賈珠娶了前國子監祭酒的女兒。賈母就特別滿意。賈母對李紈的態度可知十分滿意。賈母愛寶玉一定強過賈珠,怎麼可能願意寶玉娶商人的女兒?傳出去也好說不好聽。大兒子娶了詩書世家,大儒的女兒,二兒子卻娶了商人的女兒,這種傳言和認知對賈寶玉今後的人生和仕途都有影響。古代讀書人交朋友都要全面看的。你有一個商人的媳婦,會讓人覺得你愛財,品味不高,慢慢就會被孤立,是很嚴重的事!賈母不同意也大體基於此。

    不但賈母不同意。就算賈政也是不同意的。賈政在大觀園試才題額見到蘅蕪苑第一句就是“無味”!我們都知道曹操的“雞肋”的典故。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曹雪芹用賈政評價蘅蕪苑暗示他對薛寶釵的評價。對於賈政來說,他更加不能接受商人的女兒做兒媳婦。他更清楚寶釵會對寶玉的人生和仕途產生一些負面影響。不過賈政對與薛家聯姻還是有一點想法。畢竟賈薛聯姻對當時的賈家會有好處。賈政不光考慮薛寶釵,林黛玉他也考慮,林黛玉探花郎女兒出身遠比商人出身的寶釵強。但黛玉父母雙亡對賈家沒有助益也讓他猶豫,甚至後面出場的傅秋芳賈政都有考慮,賈政作為當家人,他要看的更遠。怎麼對賈家最有利,對賈寶玉最好才是賈政最先選的。這一點,賈政和賈母的想法更接近,與王夫人的想法就不相同。

    賈母對賈寶玉得婚姻確實有話語權,如果她不顧兒子兒媳婦的意見強行指婚,賈政王夫人也不敢反對。可賈母會那樣做麼?絕不會!賈母首先是賈家的老祖宗。賈家才是她最應該在乎的。哪怕最後賈母真的舍黛玉選寶釵都不奇怪,畢竟,賈母是賈家的賈母,賈寶玉是她最愛的孫子。對寶玉好才是她最優先考量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眼下腮紅和蘋果肌腮紅在妝感上有何區別,分別應該怎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