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深漂的90後V揚子
-
2 # 藍色記憶CC
首先來說一下秦完成的統一,這個和之前的商周時期統一是不一樣的。那會是分封制,最高權利的王就是天子,天子周邊會有很多諸侯,這些諸侯就像春秋戰國這些大小不同的國家一樣完全就是一個獨立的王國。但是秦的統一是真正的實現了國家的第一次大一統,整個天下的權利就集中在皇帝一個人的手上,這種制度被後世歷代所沿用。
再說說統一經歷的時間。秦孝公任用商鞅開始變法,秦國開始成為戰國時期的強國。可是在此之前秦國經歷的是四代亂政,秦獻公在位23年,秦國22年都有大戰,國家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當時的函谷關和離石要塞都已經割讓給了魏國,秦國完全無險可守,幾經滅國的危急。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在同魏國的大戰中拿回了函谷關和離石要塞,秦國開始走上強大的歷史舞臺。秦惠文王時期聽司馬錯建議,沒有急著東出而是派兵攻佔巴蜀兩國,又任命李冰為郡守修築都江堰,使得巴蜀之地成為天府之國,秦國的大糧倉。秦武王在位時間很短,在洛邑舉鼎而死。秦昭襄王是這期間在位最長的一位秦王,在位52年。這期間秦國東出不斷蠶食削弱山東的六國的實力,長平一站徹底打垮了當時唯一能和秦國較量的趙國。任用范雎為丞相實施遠交近攻的策略,使得山東六國難以形成合縱之勢。之後兩位秦王加在一起在位時間不到四年,但這時間內還是堅持東出,任用呂不韋為丞相。最後第七位秦王始皇帝終於用十年的時間完成了滅國大戰,統一了天下。
-
3 # 堆疊藝術
說到秦國咱們先講講秦國曆史。
公元前905年周孝王6年,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天子封為附庸國。 都城在秦邑(今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東北),號曰“秦嬴”。公元前821年,秦莊公擊敗西戎,被周宣王封為西陲大夫。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 自此,秦國正式成為周朝的諸侯國。秦穆公時稱霸西戎,位列“春秋五霸”。
說到這裡秦自秦穆公開始國力強盛,歷代國主勵精圖治。才有的一統六國,那為什麼得經過163年才完成統一有幾點:
1 :秦國封地在隴西,土地貧瘠、物產單一。經濟上無法與東方六國相比。
2:奴隸制度統治下的秦國的侷限性,奴隸主井田制阻礙了秦國的發展。百姓越來越貧瘠,連年征戰耗盡國力。
3:在秦國的東面魏國實力雄厚,帶秦獻公時期秦國國力羸弱,根本沒有統治中國的能力。
所以說秦即使沒有昏君也不能一下子統一中國。他要等——等兩個人出現:一是秦孝公,二是商鞅
兩個人缺一不可。
秦孝公、商鞅劇照
那問題來了在戰國七雄中為什麼歷史選擇了商鞅?有兩點:
1:秦國奴隸制最為薄弱,百姓困苦,變革之心恆之。秦孝公急於強大國力。
2:秦國曆代以統一華夏為己任。東方六國物產豐富,安於現狀。
3:只有秦國能接受法家思想,在當時只有法家思想才能走向中央集權。
4: 最重要的一點是秦孝公無條件信任商鞅,兩個人絕對是一對好基友。
四點缺一不可。只有商鞅變法成功,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才能建成。法制嚴明,軍隊才能所向披靡。秦國163年才完成統一,可能是一直在等商鞅出現吧。
-
4 # 小文章大視野
兩個原因吧。
第一,掃滅六國,一統天下,是之前從未有過的壯舉。而秦國作為第一個實驗者,還需要一步一步摸索著前進。商朝的政治制度及統治方式至今依舊十分模糊,但周朝自從建朝伊始便將分封制作為自己的基本國策,也就是透過分權來確保周王室對廣大領土的名義上的統治。然而,秦國進行的,是另外一種全新的政治制度——郡縣制。也就是說,自此以後,天下再沒有諸侯,所有的官員都是皇帝的臣子,都直接受皇帝的委派。由中央直接全權管理地方。
秦國之前,並不是沒有發生過滅國戰爭,其實當時的戰國七雄都各自吞併了不少小國,但到戰國時期,格局已經基本穩定下來,此時雖然依舊存在著魯宋薛等小國,但整個華夏已經被秦齊楚燕韓趙魏七國瓜分。此時再想對其中一國動手,就會顛覆現有的平衡,因此各國都小心翼翼,既不允許自己被滅,也不允許別人滅國。在這樣的環境中一步一步完成統一大業,說實話,用六代人的時間已經算少了。
第二,山東六國的實力依舊十分強大。從當時的態勢來看,其實秦國就是以一隅之地對抗著整個天下。誠然,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國力大增,在惠文王時期不論是軍事還是經濟實力都不在其他六國之下,到了昭襄王時期甚至已經將六國遠遠拋在腦後,但是這樣的實力依舊不能形成碾壓局勢。且不說六國合縱之時聲勢非凡,單憑趙國一國,就將秦國阻擋在關中長達百年之久。要不是最後郭開弄權,趙王昏聵,殺死李牧,自毀長城,趙國依舊是秦國東出最大的阻礙。所以,雖然說不少書籍中記載某段時間之後“秦國為刀俎,六國盡為魚肉”,這其實是很大的誇張的,至少在趙國滅亡之前,秦國還做不到隨心所欲地蹂躪他國。山東六國,即便是韓趙魏三國,也早已延續數百年之久,根基十分深厚,要想徹底滅掉它們,非得付出百分的努力不可。
之後劉邦、朱元璋等人雖然也是以布衣出身取得了天下,但是說實話,他們遇到的對手,實力與六國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秦國最終完成華夏一統,可以說得上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奇蹟。
(全文完)
-
5 # 有料觀史
戰國時期的秦國在七雄中算是一個異類,在當時秦國的文化水平跟山東六國相比還有一段巨大的差距,雖然當時的秦國已經吞併了西戎的大片土地,但是整體實行的制度還是跟六國有不同之處,而且秦人尚武所以經常會被六國的人看不起。
在這樣的狀態之下,秦國的歷代君主都希望勵精圖治早日讓秦國富強,雖然這個思想一直存在於秦國的腦海中,但是直到秦孝公時期才得以實施,秦孝公為了加強秦國的綜合國力,採用了商鞅變法,最終讓秦國慢慢強盛了起來,那麼為什麼幾乎沒出過昏君的秦國,經歷了163年才完成了統一的大業呢?其實具體的原因就出在了為什麼不出昏君。
其實主要原因就是秦國四周的強敵太多,秦國在戰國初期東邊就是強盛的晉國,晉國當時佔據著函谷關這一重要關隘,時刻都能威脅秦國,西邊則是西戎部族和義渠,強敵環飼讓秦軍沒有辦法東出函谷關,只能慢慢地平定周邊的地區。
可是遊牧的義渠和西戎始終跟農耕的秦國不相容,所以秦國時常會發生邊境被劫掠的事情,四境不安秦王自然不能享樂,所以只能殫精竭慮的謀劃對四境的戰事,這樣的情況下自然不會出現昏君,因為一旦昏聵不堪就有可能亡國。
為了對付義渠和周邊的部族勢力,秦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終剿滅了襲擾秦國的部落,可是這些地方還是需要有人駐守和開墾,才能休養生息讓百姓安居,所以前期的秦國一直都在積蓄國力,根本沒有時間進攻山東六國。
雖然在秦昭襄王時期秦國也跟山東六國發生過一些爭鬥,但其實都是在削弱六國的整體實力,秦昭襄王在位的六十多年裡,秦國從任人欺凌變成了鐵板一塊,這離不開宣太后和秦昭襄王的不懈努力,同樣也離不開賢臣良相的輔佐。
從秦孝公時期的商鞅,到秦昭襄王時期的范雎,再到後來的呂不韋和李斯,文臣武將都應主而生,相輔相成讓他們為秦國一統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果不是這些人的話別說六世,就算是更久諸侯紛爭的局面都不會發生太大變化。
因為分封制已經在先秦實施了許久,這種模式已經深入人心,如果不是秦孝公變法這種狀態也不會改變,而法令的施行,人心的改變需要時間,如果不是如此商鞅也就不會因為得罪太子的老師而死,所以六世163年不算久,畢竟秦國開了一代先河。
而且其他國家的君主也沒有影視劇中描述的那樣昏聵不堪,他們也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變法,取得的成果也都不凡,如果不是因為相互之間內鬥多年,秦國也沒有機會發展和強大。所以與其說是秦國沒有昏君才得以一統天下,不如說是秦國地理位置獨特,權力和政策的更迭比較順利。
-
6 # 津城沐雨
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終於統一了天下。那麼,秦國為何經過7代國君、花費了一百多年才完成了大一統?
因為秦國的統一實在是太難了,千古一帝也不是嘴上說說而已,那背後可是實打實的功績和努力。
秦朝的統一比後世封建王朝的統一更難,主要難在兩方面:
其一:破天荒的創舉。秦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封建王朝,在此之前,周朝的分封制和維護分封制的思想、制度已經統治華夏大地將近800年。
在秦以前,雖然也有夏商周王朝,但他們都沒有實現中央集權,在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轄地區外,還有大大小小的各種諸侯、部落等獨立性很強的政權或勢力。
這些大大小小的諸侯,除了統治上很大的獨立性,在民俗文化、思想意識等方面也相差很大。
如果說秦國用武力統一六國是件簡單粗暴的事情,那麼思想、文化上的統一卻遠沒有那麼簡單。
商鞅變法後製定的法律在秦國實行了一百多年都沒有問題,但秦國統一後把這套制度再用於山東六國時,則出現了問題,這不能說和各國的民俗、民情沒有關係。
秦國統一後,不管是皇帝的稱號還是書同文、車同軌等制度和措施,都是歷史上破天荒的創舉,沒有任何經驗和教訓,一切都得自己摸索。
所以,秦國的統一,遠比後世王朝的統一要困難的多。
其二:秦的對手都不是吃素的。周朝在取代商朝後,採取了分封制,前前後後、大大小小分封了幾十、幾百個諸侯,而秦人直到周平王東遷後因為護送有功才成為諸侯,秦人的封地當時大多被西戎等佔領。
秦人的壯大,是和這些戎狄的戰爭中打出來的,秦國也是創業最為艱辛的諸侯國之一。
從周朝初年的幾百個諸侯到戰國七雄,能夠存活下來併成為強國的諸侯國,都經歷過無數的腥風血雨,都是一步步打過來的,都不是吃素的。
對付這樣的一個個強國,又豈能是一朝一夕的事兒?這必須經過數代人、上百年的不斷積累,才能實現臨門一腳,最終完成一統天下。
而且,秦國起步晚,地處西陲,強敵環飼,直到商鞅變法,秦才開始強盛起來,一切都是開始,哪能一口氣吃個大胖子?
如此艱難的創業歷程,必須經過幾代人的不斷努力,才能實現最終的一統天下。
對此,大家認為呢?
參考文獻:
《戰國策》,
《呂氏春秋》,
《史記》。
-
7 # 香茗史館
戰國中後期,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開始迅速崛起,然而未曾出過昏君的秦國,為何仍然用了足足七世一百二十餘年才完成統一呢?原因便在於,秦國崛起的同時,山東六國中魏國、齊國、趙國也曾先後強盛,再加上山東六國合縱抵禦秦國東出,導致以一隅敵天下的秦國始終無法對山東六國形成壓倒性優勢。
事實上,秦始皇繼位前的六代國君,尤其是秦孝公嬴渠梁、秦惠文王嬴駟、秦武王嬴蕩、秦昭襄王嬴稷四代國君,在堅持發展自身國力的同時,始終在不斷蠶食列國國力,這才使得秦國在秦始皇時期,擁有了以一敵六的實力,進而一統天下。
秦孝公嬴渠梁:持續消耗魏國國力,秦國東部壓力驟減秦孝公在位期間,重用商鞅推行變法,獎勵耕戰、遷都咸陽,建立縣制、加強集權,開阡陌、促生產,透過徹底的變法,使得秦國開始走上富強之路。然而,此時的秦國雖然完成了變法,但只是為秦國的崛起奠定了基礎,由於秦國羸弱,想要一統天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而其面臨的首要對手,便是戰國初期的霸主魏國。
進入戰國之後,雖然中原霸主晉國已經解體,但新生的魏國給秦國帶來的壓力,卻一點也不比晉國少。由於河西之地的丟失,秦國不僅東出之路斷絕,甚至連拒敵於國門之外都很難做到,雖然秦獻公多次發動收復河西的戰爭,可面對戰國初期的霸主魏國,秦國始終被壓得抬不起頭來。
趁著魏國與趙、齊等國征戰之機,秦國迅速完成變法,並趁著“桂陵之戰”後魏國軍隊被諸侯聯軍包圍於襄陵之機,奪取了魏國河西的少梁和安邑,但剛剛完成變法的秦國顯然還不是魏國的對手。魏國在贏得襄陵之戰後,便又迅速收復了河西失地,秦國仍然無法與之匹敵,而魏國也不過是由於國力損耗,對秦國從戰略進攻轉入了戰略防禦而已。
直到秦孝公晚年,魏國由於在前342年的“馬陵之戰”中慘敗,緊接著又被齊、秦、趙三國夾擊,接連遭遇戰敗,連年征戰之下,魏國這才徹底失去了霸主地位。即便如此,秦國奪取戰略要地河西之地,已經是秦孝公去世之後,秦惠文王在位期間的事情了。
秦惠文王嬴駟:五國合縱迫使秦國放棄東出,戰略重心轉向南北秦孝公去世之後,其子嬴駟即位,雖然族滅了商鞅,卻將其變法成果保留了下來。在地位穩固之後,又任用公孫衍於“雕陰之戰”中大敗魏軍,這才使得河西之地重新回到秦國之手,然而魏國戰敗之後,卻接連與三晉、齊楚等國修好,山東六國逐漸形成聯手抗秦之勢。
面對山東列國的合縱,秦惠文王則透過重用張儀,以連橫破之。後張儀遊說魏惠王不成,秦遂於前322年發兵攻魏,奪取曲沃、平周,意圖迫魏就範。與此同時,魏惠王有感於惠施聯齊、楚抗秦策略失敗,遂任用張儀“欲以秦、韓與魏之勢伐齊、荊(楚)”的策略,起用張儀為相,而張儀的根本目的乃是以連橫之勢破壞合縱。
前319年,由於秦國的東擴和張儀的連橫,在齊、楚、燕、趙、韓等國的支援下,魏惠王驅逐張儀,改用公孫衍為相,推行“合縱”之策。次年,在公孫衍的推動下,魏、趙、韓、燕、楚五國共推楚懷王為縱長,組織聯軍進攻秦國,並聯絡義渠自側背進攻秦國,形成前後夾攻。結果,由於楚、燕持觀望態度,義渠又收受重禮出兵較晚,導致三晉軍隊在修魚被秦國擊敗,被斬殺近25萬。
五國合縱攻秦雖然以失敗告終,但秦國當時面臨的局面同樣極度危險,一個處理不慎,便有亡國之危。因此,為了避免引起列國更為劇烈的反彈,秦國只好將戰略重心轉向南北兩端,進而透過滅蜀敗楚、伐取義渠擴充國力,消除側背威脅,同時繼續蠶食魏國國力。
秦武王嬴蕩:整頓內部繼續擴充國力,拔取宜陽再度謀求東出武王嬴蕩雖然因舉鼎絕臏而亡,導致一直以來評價不高,但實際上對於秦國的貢獻一點也不小。即位之初,便透過連越制楚而使秦國東南威脅消除,並透過平定蜀地叛亂、設立丞相,修改封疆、更修田律,疏通河道、築堤修橋等方式,進一步擴充了秦國國力。
在內部穩定、國力日漸強盛之後,秦武王嬴盪開始再度謀求東出,而這次他的目標是南韓軍事重鎮宜陽。宜陽乃是周王畿與南韓阻擋秦國東進最為重要的屏障,秦軍若想出兵函谷關,就必須掌控此地,如此才能確保物資和兵員的輸送通暢。
此後,秦武王嬴蕩先以丞相甘茂瓦解韓魏聯盟,促使魏國答應出兵助秦攻韓,後以甘茂為主將,率兵斬首韓軍六萬,攻取南韓宜陽,設立三川郡。之後,秦軍又乘勝渡過黃河,奪取武遂並築城,韓襄王則被迫派公仲倗到秦國謝罪,同秦國議和。
拿下宜陽後,周王畿已是近在咫尺,秦武王嬴蕩遂於周赧王八年(前307年)率兵來到周王畿,進而成為了繼楚莊王之後,第二位“問鼎中原”的君主。要知道,九鼎乃是象徵國家政權、天子權力的傳國重器,秦武王嬴蕩雖然最終因舉鼎絕臏而亡,但此舉無疑極大動搖了周天子統治的正統性。
秦昭王嬴稷:齊趙先後退出爭霸行列,秦國國力力壓山東六國秦昭襄王即位之後,延續了秦武王嬴蕩的東出之策,在王位穩固之後,便開始頻繁向魏、韓、楚、趙等國用兵,先後攻佔蒲阪、陽春、封陵、武遂、穰城、襄城等地,齊、韓、魏等國深怕秦國繼續東進,遂於齊閔王三年(前298年)再度合縱攻秦。此戰歷時三年,齊、魏、韓、趙、宋五國聯軍在齊將匡章的率領下,最終攻破函谷關,迫使秦國歸還韓之武遂及魏之封陵等地。
秦昭襄王戰敗之後,不得不再度休養生息,並與楚、齊交好,歷經數年準備,於周赧王二十一年(前294年)再度東出,趁楚國、齊國無力關注中原之際,再度大舉進攻韓魏,先於“伊闕之戰”中殲滅韓魏聯軍24萬,後在數年內連下南韓的宛、鄧和魏國的桓、軹等大小61座城邑,韓魏兩國日衰。與此同時,秦昭襄王又與齊國並稱東西二帝,意圖瓦解齊國與列國關係。
中原各國深怕齊秦兩國聯手,魏趙於是再度聯合各國共同反秦,蘇秦也說服齊湣王自去帝號,與列國聯手反秦。於是在周赧王二十八年(前287年),齊、趙、魏、韓、燕五國再度聯手攻秦,然而由於諸侯聯軍各懷鬼胎,此次合縱在逼退秦國後,最終不了了之。此後,中原列國再度陷入混戰,秦國則趁齊國得罪三晉和楚國的情況下,聯合燕、韓、趙、魏等國共同伐齊,連下七十三城,齊國就此國力大損。
齊國退出爭霸行列後,秦國繼續向東蠶食,雖然趙國此時已經崛起,並在269年的“閼與之戰”中擊敗秦國。但秦昭襄王卻採用范雎的“遠交近攻”之策,先於“鄢郢之戰”中大敗楚軍,奪取楚國國都;又在“華陽之戰”中殲滅魏、趙聯軍15萬,奪取南陽地區;後在“長平之戰”中殲滅戰趙國大軍45萬,結果三晉、楚國國力被大肆削弱,新晉強國趙國也就此一蹶不振。
“長平之戰”後,趙孝成王接連與齊、魏、楚、韓、燕等國交好,再度合縱抗秦。周赧王五十六年(前259年),秦昭襄王見趙國違約拒絕割讓六城,遂起兵二十萬攻趙,“邯鄲之戰”雙方激戰三年,因魏、楚援軍到來,秦國戰敗。兵敗之後,秦國遂與趙國修復關係,送嬴異人入邯鄲為質。此後,秦昭襄王繼續蠶食三晉,連敗韓、趙、魏三國。
秦昭襄王在位長達五十六年,在位期間接連戰敗山東六國,雖然由於常年征戰,導致秦國國力有所損耗,且在諸國合縱之下幾乎丟掉所有戰果,但山東六國的國力損耗比秦國還要嚴重,尤其是齊國和趙國的慘敗,使得秦國國力開始力壓山東六國。
秦孝文王嬴柱、秦莊襄王嬴子楚:抵禦六國合縱,持續恢復國力秦孝文王嬴柱、秦莊襄王嬴子楚兩代秦王雖然在位時間不長,但卻起著重要的承上啟下作用。孝文王在位僅有一年(正式即位僅三天),但卻停止了對山東各國的攻伐,使得秦國國力得以一定程度恢復。
秦莊襄王即位之後,東周君諸侯密謀攻打秦國,秦莊襄王得知後命令呂不韋率軍攻滅東周國,後延續了孝文王休養生息的策略,直到秦莊襄王三年(前247年),恢復了元氣的秦國才再度大舉進攻魏國,魏國則以信陵君為將抵禦秦國,趙、韓、楚、燕也紛紛出兵救魏。
秦軍與五國聯軍於黃河以南大戰,秦將蒙驁戰敗而逃,信陵君率聯軍攻至函谷關,秦軍閉關不出。此戰後信陵君聲威大震,結果反遭魏王猜忌而被罷免,交出兵權後的信陵君鬱鬱不樂,整日飲酒作樂,最終因酒色過度而死。
秦莊襄王在位三年而死,去世後秦始皇嬴政即位,呂不韋繼續採用遠交近攻策略,數年間攻魏四次,攻韓三次,攻趙一次,攻佔上黨郡、重建太原郡,切斷了燕、趙與魏、韓間聯絡,山東列國於是在秦王政六年(前241年)再次組成趙、魏、韓、楚、衛五國聯軍,由趙將龐煖指揮攻秦,聯軍繞道蒲阪、南渡河水,迂迴至函谷關後,打了秦國一個措手不及,秦軍則集中精銳軍隊,突襲聯軍之中最為強大的楚軍,楚軍得知後撤軍,列國軍隊軍心動搖之下最終撤軍。
至此,歷經六代秦君努力,六國再也無力對抗秦國,即使合縱也很難擊敗秦國,秦始皇親政之後用李斯“滅諸侯,成帝業”、“數年之中盡兼天下”的建議,加快了各個擊破的步伐,不給各國再次聯合行動的機會,最終得以成功兼併天下。
-
8 # 匆匆過客6868
秦由弱變強,不是一朝一夕,由強到統一也需要循序漸進,再說其餘六國立國都有百餘年,根基深固,戰爭打的不光是陣前撕殺,還有廟堂決策和國力比拼,所以是階梯式的不斷進取,才能逐步完成統一。
-
9 # 老無歷史觀
秦國自從秦孝公變法以來,歷經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再到始皇帝嬴政掃滅六國,一共花了136年才統一全國。
這裡面秦孝文王實際在位時間三天,不考慮在內。
其他六位秦王並不是昏君,就算是喜歡喜好武力、重新力士的秦武王也算不上昏庸。
那為什麼秦國要話費這麼長的時間才能統一全國呢?
先看內因1、起點太低
秦國在秦穆公時期曾經強大過一段時間,但很快衰敗成個二流國家。在整個春秋戰國時期,是晉、楚較為強大。秦國由於地處偏遠,文化相對落後,一直受到山東諸國的鄙視。
軍事實力上,也並不是特別強,只是憑著秦人的好戰特性而不至於亡國。
步入戰國之後,秦君主的權力漸漸被舊貴族竊取,他們甚至有弒君的權力。像秦懷公、秦出子都是被舊貴族所殺。
這一時期,頻繁的內亂大大削弱的秦國的國力,再加上東邊的魏國逐漸強大,河西地區都被奪走,秦國真到了亡國的邊緣。
因此在秦孝公之前,秦國不僅不算強大,和東方六國相比,都算是實力弱小的。
2、變法起步晚
秦孝公重用商鞅實行第一次變法是在公元前356年,但魏文侯在60多年前就啟用李悝變法,後又任命吳起駐守河西,打得秦國幾乎亡國。
相比李悝的變法的時代,商鞅可以說起步較晚,此時的魏國已經成為諸侯中的霸主,而且偏偏控制住秦國東出的通道。
3、君主決策的失誤
雖然秦國這幾任君主沒有昏君,但也不是說他們沒有犯下錯誤。
有的時候他們的錯誤會讓影響到戰國的程序。
如秦武王重用大力士,寒了一批將領的心。而他非得和人比試舉鼎,結果受傷,氣絕而亡。這導致後面的季君之亂,差點中斷了變法程序。
又秦昭襄王晚年,長平之戰後,因白起抗命逼其自殺,出兵攻邯鄲,結果被趙、魏、楚大敗,讓秦軍元氣打傷。秦軍撤回到函谷關內,多年的攻城奪地成果付之東流。
再看外因1、各國也有英主
雖然秦國沒有一個昏君,但山東六國的君主也不是代代草包,相反他們也有不少的英主。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讓趙國迅速成為一個強國。
齊威王勵精圖治、韓昭侯任用申不害變法、楚悼王讓吳起變法、燕昭王任用名將樂毅等等,幾乎每個大國都有一些英明的君王。
因此秦國同山東六國就像是在不同賽道上跑步,不是比誰跑沒跑,而是比誰跑得快,跑得久。
2、山東六華人才輩出
除了國君,山東六國在人才上也比比皆是,他們在六國都曾受到重用,如趙國用廉頗、李牧,燕國用樂毅、齊國用孫臏、司馬穰苴,田單,魏國用龐涓、吳起。
這些人使得秦國和他們發生戰爭,不一定能佔到什麼便宜。
3、六國合縱
在秦國逐漸成為戰國七雄中的強國之後,山東六國為了防止被一一吞併的命運,多次發起合縱運動,聯合起來共同對抗秦國。
雖然因為各國並不齊心,再加上秦國張儀的連橫,迫使合縱失敗,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秦國的攻勢。
正是因為有內外6個方面原因,所以令秦國雖然沒出現國昏君,卻得花136年才完成統一。
-
10 # 哈士不是奇
戰國時期,秦國本來只是西方一個不起眼的邊陲小國。可是在秦孝公任用商鞅進行變法以後,秦國卻迅速崛起,很快就超越了其他的國家,最後甚至一統了天下。
而在這個過程中,秦國的“奮六世之餘烈”,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所謂的奮六世之餘烈,指的就是秦國從秦孝公開始,到秦莊襄王結束的六代明君。
那麼,問題隨之而來:秦國有著六世的明君,又有著領先各國的制度,為何還是花費了那麼久的時間,才統一了全國,有那麼難嗎?
一、統一天下的目標並不是從秦孝公時期就開始出現的在秦孝公商鞅變法之前的秦國,就是一個被魏國死死壓在西方的孱弱小國。如果說這時候秦孝公提出,自己的目標是統一天下,別說是你們了,秦孝公自己恐怕都不會相信。
因此,秦孝公一開始的目的其實很明確,就是為了壯大自己的國家,並且奪回河西之地,以此來作為秦國在亂世中安身立命的本錢。
到了秦惠文王時期,這一策略依舊沒變。
此時的秦國,雖然經歷過商鞅變法,已經一躍成為了當時的大國,但是秦國的形勢卻依舊不容樂觀。
因為在這一時期,以公孫衍為代表,開始出現了針對秦國的合縱聯盟運動。這個合縱運動的出現,使得秦國成為了眾矢之的,一度變得十分危險。
因此,這一時期的秦國,其目的應該是一邊謀求發展,一邊尋求自保。秦滅巴蜀,張儀連橫都是基於這個目的的。
真要說秦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統一天下念頭的,應該是在秦昭襄王時期。
秦昭襄王時期,以五國伐齊為開端,才讓秦昭襄王真正看見了秦滅六國的希望。
此時的秦國,已經是當時當之無愧的第一強國。而秦昭襄王也在這一時期內,開始了自己的瘋狂擴張。
可以這麼說,秦始皇最後能夠統一天下,秦昭襄王出了不少的力。
因此,雖說秦國是分六世之餘烈,但是秦國可不是一開始就奔著統一天下去的。
二、滅一國容易,滅六國難秦國實力最強,這固然沒錯,但是山東六國再弱,六國還比不上一國嗎?整個戰國時期,山東六國針對秦國的合縱聯盟運動可不要太多了。也幸虧秦國地理位置好,有函谷關天險,否則五國伐齊之後的齊國,就是秦國的下場。
其實此時秦國面臨的局勢和周武王剛剛伐紂完的局勢有點像。
武王伐紂完,確定了西周的基本制度,分封制。
一直有人疑問,周武王都把商朝滅了,為什麼不學習秦始皇,直接建立一箇中央集權的制度呢?把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上它不香嗎?
我想,很難有人能夠抵擋住這樣的誘惑,可是很可惜,當時的周武王還做不到。
周武王伐紂,出力的可不止他自己,還有各路諸侯,當然了,所謂的各路諸侯,也就是當時的各部落首領。
誠然,在這些滅商勢力中,周武王的勢力是最大的,否則也輪不到他做天子了。可是,其他部落的首領雖然弱小,但是人多啊。
周武王如果提出中央集權的制度,那麼這些弱小部落首領就會聯合起來,頃刻間形成一股不弱於周武王的力量。
因此,周武王沒辦法,只能採取分封制,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將好地方儘可能分給自己人。
秦國此時面臨的環境其實差不多,秦國最強沒錯,但是秦國還沒強到以一敵六。而五國伐齊的例子再一次證明了,不是諸侯國之間不會團結,只是看大家利益一致不一致罷了。
而秦滅六國,這對於山東六國來說,利益已經相當一致了。
-
11 # 小楊品史
自從秦孝公時代,秦國開始變法後,就走上了富強的道路,可是為什麼還要經過六代的努力,才最終一統天下呢?主要原因有:
01秦國起步較晚,根底不深商鞅變法前,秦國其實很貧弱,具體體現在:
軍事戰鬥力弱,河西被魏國佔領;國際影響力非常弱,在中原諸侯眼裡,秦國和戎狄部落沒什麼兩樣;文化落後,中原士子基本上不到秦國去;經濟落後,由於魏國制裁,和中原物資交流有限;制度落後,按畝收稅制度比魯國晚了100多年。商鞅變法後,秦國崛起的速度非常快,遠比同時期變法的齊國、南韓快,但由於根基太淺,想要追趕上魏、齊、楚大國,還要很多年。
秦孝公時期,打勝了幾場大仗,但都是趁魏國和齊國、趙國、南韓交戰時,採用偷襲取勝的,真要硬碰硬的魏國幹仗,秦國還不是對手。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是,當魏國主力西遷後,秦孝公非常緊張。
商鞅遊說魏惠王稱王,以孤立魏國,也可以看出秦國的實力還不如魏國。
02其他諸侯國也在快速崛起,實力都挺強秦國在變法,其他諸侯也沒落下,也都在變法崛起。
商鞅變法前後,齊國國君齊威王任用鄒忌為相,也開始了變法。那時齊國政通人和,發展的也非常快,尤其是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雖有偷襲、陰謀的性質,但能夠取勝、打垮魏軍主力(馬陵之戰),說明齊國的改革是非常有效的,齊國的國力也是非常強大的。
南韓也在變法。南韓的實力一直被低估,主要原因是一直缺乏明君主導。實際上南韓人口多、耕地多、交通發達、鐵礦石資源豐富、軍工產業發達,申不害變法期間,南韓的國力上升的非常快,前後十幾年,沒有受過欺負。
魏國、楚國就不用說了,變法的時間都比秦國早。秦國變法最早,也比較徹底,加上魏武侯、魏惠王都不是泛泛之輩,魏國實力一直在前進,比方說我們熟悉的桂陵之戰,其實魏國並沒有吃多大虧,要知道它可是同時面對趙國、齊國、楚國等強國。
楚國也不弱,吳起變法比商鞅變法早了20多年,雖說變法時間短,但架不住楚國底蘊深後啊,在楚懷王時期國力到達巔峰,要不是奸臣當道、國君昏庸,和秦國一對一交手,鹿死誰手還很難說。
03倘若秦國攻伐一國,其他諸侯會群起攻之秦軍作戰有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戰場斬首(商鞅變法之前,秦軍就有斬首的習慣),手法殘忍,諸侯震恐。一個國家恐懼沒什麼,當很多國家都恐懼時,就會抱團取暖,聯合起來攻擊秦國。
剛剛我們說了,戰國中期,秦國的綜合實力並不比楚國、齊國、魏國強多少(不考慮國君能力的話),倘若幾個國家聯合起來,秦國就不是對手了。歷史上,諸侯合縱伐秦過5次,秦國都沒有硬碰硬的打,而是採取退讓的方法化解危機(通常是退還一部分之前侵佔南韓、魏國的領土)。
秦國東出,首先面對的就是南韓、魏國。秦武王時期,攻打南韓,頗費了一番功夫,外交、軍事齊上陣,才好不容易攻下了宜陽。秦昭襄王時期,秦國連續三次圍攻魏國大梁,結果趙、韓、楚都來幫忙,秦軍無功而返。
綜上所述,秦國實力上升是一個較長的過程,其他諸侯都在發展,諸侯害怕秦國抱團取暖,三方面因素合在一起,導致秦國統一天下耗費了100多年。
-
12 # 馮言馮語
從量變到質變需要一個過程,一百多個好皇帝不能說明期間已經達到統一六國的實力了。像五霸時期,秦還得努力自保,最多也是好戰分子,哪有能力談統一六國,想想都害怕。歷史就是由好多機緣巧合形成的,實力有了,有做為的皇帝出現了,於是統一就形成了
-
13 # 唐寶楨
要完成統一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戰國時期的各個國家都是實力差不多的能在那樣一個時代生存絕對不是僥倖。經過六世完成統一就很不容易了,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絕對是由量變引起質變這樣過程。秦國由地處偏僻弱國而變為吞併六國的強國,秦國沒有出昏君其它國家也全不是昏君也有勵精圖治面對秦國統一的程序也是全力阻止。
各個國家都是不同程度進行了變法圖強,一旦發現秦國的企圖各個國家會聯合起來。就人們的思想觀念來看長時間的分裂也習慣於各自為政,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面對如此艱難的事情六代人鍥而不捨都只為一個共同的目標,立大志併為其奮鬥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從商鞅變法開始秦國變強大了為其提供製度保障,後世之君繼承並且發揚。六華人才多在自己的國家不被重視重用一旦到了秦國卻能發揮才能,為有識之士提供一個實現才華的平臺。我想秦國能統一六國來源於它的包容與接納,包容了不同接納了一切。都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可是這一準備卻是六世。
-
14 # 博物館狐狸
當年奧斯曼號稱“十世英主”,也沒能統一中東。相反,清朝在順治、康熙兩個小兒當皇帝,權臣治國的時候,完成了對中原的統一。所謂“沒有昏君”,根本不是什麼統一的必然條件。
戰國時代,秦國沒有昏君,但其他六國也沒幾個有昏君,多數還算能幹。戰國時有名的幾個昏君,其實也要客觀看待。
真正算昏君的,頭號選項大概是燕王噲。燕王噲盲目相信了“禪讓”的理論,把王位讓給相國子之,結果導致國內大亂,差點亡國。但燕王噲也並不是我們想象中那種無能之輩,只能算一個極端理想主義者,而且希望改革燕國,寧可拋棄自己的尊貴地位。
還有齊緡王,在五國攻齊戰爭中差點讓國家滅亡。但是齊緡王本身是雄主,多次擊敗楚國和秦國,滅亡宋國,並且和秦王並稱“二帝”,讓齊國版圖和國勢達到歷史巔峰。齊緡王的錯誤,在於四處樹敵,缺乏秦國那種外交手腕。
另一個是楚懷王,導致楚國國勢衰敗,自己還被秦國扣押,成了歷史笑柄。但是楚懷王其實也是雄主,幾乎滅亡越國,讓越國失去七雄資格,而且多次擊敗其他諸侯,甚至楚軍能攻到秦國首都附近。楚懷王的失敗,也是外交的失敗,再加上楚國自身改革不徹底。
可見,戰國時代不僅人才輩出,各國君主的水平也是很高的。這相當於養蠱遊戲,大家都是強者,但只有最強的才能脫穎而出。(陶慕劍)
-
15 # 一個人的歷史
事物的發展需要過程,從來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堅持和積累,才能產生從量變到質變的蛻變。我們在肯定秦獻公直到秦王嬴政奮六世之餘烈,商鞅變法成為秦一統天下契機的同時,也要看到秦從西北邊陲貧弱之國,到令天下震動的霸主,這需要一個過程。
打個比方,你上小學的時候,沒有上過幼小銜接的課程,而其他同學早都學過,那麼你想和他們公平競爭,本來就是不存在的事情,這就叫做基礎。秦和山東六國相比基礎很差,在秦獻公之前,秦穆公之後,秦曾經出現了很長一段時期的停滯不前,君主能力不足、內亂頻發,是那個階段的主題詞,遠沒有後來的“奮六世之餘烈”那要振奮人心。正所謂“看得到的榮光,看不見的心酸”,其中滋味只有當事人才最清楚。
秦以往者數易君,君臣乖亂,故晉復強,奪秦河西地。—— 《史記·秦本紀》
在秦獻公繼位之前,秦君主變更頻繁,臣子作亂爭權,弒君奪位內亂不斷,這個春秋時期的霸主國家,在秦穆公去世後迅速敗落,河西之地也為晉國所奪取,秦國成為了諸侯們都不願會盟的貧弱之國,就連和秦毗鄰的戎狄都想把秦國吞掉,那是因為當時的秦國實在太弱,你貧弱,你就沒有話語權!
獻公元年,止從死。——《史記·秦本紀》
在秦孝公用商鞅推行變法之前,秦獻公對於秦國舊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令其面貌一新。其中第一項就是廢除的殉葬制度,秦穆公去世時,重要的秦國棟樑也一起殉葬,這做法不僅殘忍而且反智。年輕有能力的人都去殉葬,什麼人去耕種,什麼人去打仗呢?秦獻公正是基於這種情況,才廢止了殉葬制度,目的是恢復秦國的生產力,不做無謂的內耗。
秦獻公六年,初縣蒲、藍田、善明氏。——《史記·六國年表》
秦獻公繼位後第六年,把蒲、藍田等邊境地區設定為縣,由自己直接控制,極大的保障了對於邊境的管控。秦君直接參與到邊境地區的治理,因為那時候的秦國邊境十分不穩定,秦君表現出這樣的重視程度,才能有下面官吏的良好執行態度。
獻公立七年,初行為市。——《史記·秦始皇本紀》
第七年的時候,秦獻公開始規範國內的工商業,並收取營業稅,這個做法增加了國家的收入,令秦國的國庫充盈起來。
十年,為戶籍相伍。令民為什伍,而相牧司連坐。——《史記·秦始皇本紀》
十秦獻公十年的時候,開始改革秦國的戶籍制度,五戶為一伍,農閒時便練兵,農忙時變耕種,如果犯法則五戶連坐。
秦孝公秉承他的父親的意志,繼續堅持變法,因此才有了商鞅的用武之地,秦君在變但秦法不變,這才有了大出東方,天下歸秦。
-
16 # 書患不多
戰國時期,諸侯國之間的鬥爭更加的殘酷,我們都知道秦最後完成了大一統,但是其他諸侯國沒有機會完成統一嘛,秦國雖然強悍,但是其他諸侯國也不弱。
秦國沒有出現過差勁的君主,仍然要奮六世之餘烈,因為在整個戰國時期,都有其他國家能威脅到秦國,和他抗衡。
戰國初期齊國無疑是當時的超級大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算後面衰弱,也能憑藉自身的影響,對戰國局面形成威脅,
在戰國後期齊國的發展落後於秦國,綜合的國力比不上秦國,但是在前期,秦國不管有多英明的君主都不能在齊國面前抗衡。
魏國,在戰國初期差點滅掉秦國,不過有齊楚出兵,秦國得以存活。
在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國力增強,就算是這樣,仍然有楚,趙,的威脅,就算是到了末期,
趙國也是能對秦中中國產生威脅的
-
17 # 種花家的工業兔
說句實話,這已經算快的了
其實非常有意思,戰國七雄韓,趙,魏三個國家是從春秋時期的霸主晉國分家而來的,燕國和齊國祖上也都是周朝的大貴族,可以說也是耕耘了幾百年的老牌強國,只有楚國和秦國算是草根,根本沒有接受多少中原文化,楚王就曾經說過,我蠻夷也
秦國呢,大家也知道原本不過是給周朝養馬的馬伕,因為烽火戲諸侯,每一次秦國的頭領都來了,這才導致在東周建立以後劃給秦國一大塊地方,而且那一塊地方還是有主的,是人家犬戎部落佔領的。有了這個周王頒發的房地產證,也算是出師有名的,通過幾百年的經營才有了當年秦始皇吞併六國的本錢。
秦國在積累一統天下的本錢的時候,也不是一點錯誤都沒放,也都是磕磕絆絆的,再加上你發展別人也發展,6國並不像大家想象的那麼垃圾也是很強的,包括進攻楚國的時候,一開始還打輸了。
-
18 # 中外雜談
一開始秦其實也可以滅掉一囯兩國,但戰略上不允許。秦變法後國力強盛,不斷侵略擴張,增長實力,但仍不可能做到一敵六,只是不斷削弱六國壯大自己。所以,中前期即使佔領了對方國都,也只要求割地賠款,然後撤兵,以隱藏自己一統天下的野心。否則,會逼六囯全力合作對秦,秦是必輸的。合縱連橫就來源於此。經過150多年的遠交近攻合縱連橫,秦己經可以一敵六了,最後用10年滅了六國。
-
19 # 地平線上的月亮
統一天下不是一朝一夕、一鼓作氣就可以的!
秦國本是僻居一隅的落後國家。雖然春秋時期也出現過秦穆公這樣的霸主,使用百里奚、由余,向西“益城十二、開地千里”,但是身處中原和東方的各個國家,還多以“蠻夷”看待秦國。
可以說,當時秦國的底子是非常薄的。綜合國力弱小:人口稀少,又愛私鬥,經濟落後,國家貧窮,制度也是半奴隸的狀態。
秦國底子薄的同時,也有其他國家不具備的優勢:既得利益者並不太強大。
然後從秦孝公用商鞅變法開始,秦才一步步開始逆襲。
這是秦國全國上下以“耕戰”為務,除了打仗立功獲取榮華富貴,就是種地多獲取糧食為光榮。
秦國一以貫之的東出之策,終於在秦孝公時迎來實質性進展。到了秦惠文王奪得西河之地,秦國獲得了進一步東出的地利之便和基地,從而一發不可收拾。
到了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時,秦國所有的國君都在為大一統努力和服務,這期間湧現的文武之材多如天上星斗,使用的各種政策也正確。
在自身實力的不斷積累,山東六國的逐漸削薄,加以天下大勢和時機,秦國終於可以滅六國,一統六合。
這中間也有六國各自作死的玩法,他們始終無法接受和明白當時出現的天下大一統的思想,國家也一天比一天衰弱,所以賈誼又說:“滅六國者,六國也”。
秦國自身的逐漸強大,六國自身的不斷削弱,天下大勢所趨的加持,加以各種人事制度,秦國經歷6代163年方能統一天下。
-
20 # 清茶一杯照月光
無論搞政治,或經營商業,都須要從基礎抓起。哪個大亨不是從無到有,但都須要循循漸進的過程。一百多年,面對六個實力不弱的國家,已經不錯了。因為你建立的是封建大一統的帝國!
回覆列表
秦的統一跟歷朝歷代所有皇朝全都不同,比所有的皇朝一統都要困難得多。
因為它是開風氣之先!第一次完成了華夏版圖、文化的大一統!
在秦之前,有商、周,但都只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
且不說戎、狄、羌、蠻等,就連各路諸侯,也都是自己玩自己的。商周王室強勢一點,就上貢意思意思,一旦弱勢,那就真只是看心情了。
與其說他們是天子,倒不如說是諸侯霸主。
商周天子與諸侯的關係,與春秋戰國時期霸主國和附庸國的關係也差不了多少。
附庸諸侯都一樣需要進貢,一樣需要在被徵召時派出軍隊。
而商周之前,說是三皇五帝,可從實際控制範圍來看,不過只是部落首領罷了。(當然世代不同,無損其偉大。)
為什麼嬴政是祖龍、始皇帝、千古一帝?
為什麼說他功蓋三皇、德超五帝?
因為在他之前,根本沒有皇帝!
他開創了大一統的封建皇朝,並且此後這種制度一直沿用兩千多年!
萬事開頭難。
春秋戰國時期的爭雄,要比之後所有的亂世爭雄都更為複雜、困難。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在於:
在秦一統天下之前,趙人思趙,齊人思齊,楚人思楚。
沒有人願意被統一。
燕軍破齊,齊閔王被楚將淖齒所殺。齊王的侍臣王孫賈在市集振臂一呼,“淖齒亂齊,願與我誅者,袒右!”
市集上有四百多個人袒露右臂跟隨他!於是一起去殺死了淖齒。
什麼叫民心所向?這就是民心所向。
諸侯列國,思故國者千千萬萬。很多國家衰而復起,就是因為有這樣的民心依託。
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在這浩浩蕩蕩的民意大勢之下,逆勢而上是多麼困難?
而自秦之後,民心思定!
民心不再是阻力,反而成了助力,成了大勢所趨。
在秦之後的所有時代,所有人都覺得,大一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這才是秦始皇最大的貢獻和影響。
他為後世皇朝消滅了統一的最大難點,並將這種難點轉化為了推動力。
因而我說,後世所有皇朝的一統,都不如秦的統一困難。
此後再沒有這種困難,因而也常使人忽視它。
所以才會有這樣的問題,問秦為什麼要那麼久才能完成統一?
會說到它的先天不足、地緣劣勢;會說到諸侯列強,群雄環伺;會說到秦非子因為養馬有功才被封為附庸,此後秦莊公敗西戎、秦襄公救周室……代代進取,積蓄實力,才有了爭雄天下的資本,最後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御極八荒。
可我們同時也會說,秦國的底蘊再差,還能比劉邦區區一個亭長底蘊差嗎?秦國先天再不足,好歹也是一個諸侯國,還能比朱元璋一個乞丐先天更不足嗎?
所以它們當然不會是秦統一耗時更久的根本原因。
可讓我來回答:秦統一天下比劉邦、朱元璋這樣布衣出身的人物完成統一更難、先天更不足嗎?
我要說:是的。
因為無論劉邦、朱元璋又或是後世哪一位雄主。他們已經生活在一個大一統的時代。
而秦,開創了這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