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老沈一

    其實,不止“春秋戰國時的諸侯稱國”,西周初年就這樣了。

    或許,殷商時期稍大的部落和城邑,已經“稱國”了。

    因為,“國”之本義,就是指諸侯這樣的“小邦主”領地。

    甲骨文中有“國”字,同“或”。

    著名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孫海波先生考證考證說,甲骨文的“或”中之“口”,象“城”形,以戈守之,國之義也。

    學者們大多贊成這個說法。

    的確,先秦,皆把“國”訓為“城”。

    所以——

    第一,“國”,首先指一級政治經濟軍事的管理單位。

    《周禮.天官.太宰》雲:“以佐王治邦國。”

    這說的,是“太宰”這一高階周官的職責。

    也可知,“邦”和“國”,都是“王”,也就是周天子的“下屬”。

    這些“下屬”,都不是“獨立法人”,而是周天子的“派出單位”,即《詩》曰:“敷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邦”和“國”的區別,放在後面講。

    第二,“國”,以“城邑”為標誌。

    《國語.週中》曰:“國有班事,縣有序民。”《注》:“國,城邑也。”

    第三,“國”,有大小之分。

    《左傳.隱公元年》:“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叄國之一;中,五國之一;小,九之一。”

    “都”,指建有先君宗廟的“國都”。

    《左傳.莊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都”分大中小,表明“國”分大中小。

    這種區別,在周初,與國君的爵位高低有關。

    翻回頭來說“邦”和“國”。

    前面說到了《周禮.天官.太宰》曰:“以佐王治邦國。”其《注》雲:“大曰邦,小曰國。”

    其實,以大小來區分“邦”“國”並不準確。

    《書.堯典》雲:“百姓昭明,協和萬邦。”

    由此看,所謂“邦”,就是“國”。所以才有“邦國”一詞。

    “邦”和“國”不同之處,在於“邦”的含義。

    甲骨文中有“邦”字。

    王國維列為“甲骨四堂”的功績之一,是考證了卜辭中的“邦”字。

    他說,“邦”,音來於“豐”,義來於“封”;古時,“封”和“邦”為一字。

    這就清楚了。

    “邦”,就是“分封”之“國”——“國”,來自“分封”;“國君”爵位、領地和權力,也來自“分封”。

    《詩.大雅.文王》:“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朱熹《集傳》注:“周邦雖自後稷始封,千有餘年,而其受天命,則自今始也。”

    這句詩的前一句,解為“周,原是殷商的一個‘封邦’”就已經可以了。

    殷商,從卜辭看,周邊或遠或近的“方國”,約有140多個。其中始終為敵的,有26個,稱“侯伯”的4個;始終服從“領導”的,有64個,稱“侯伯子”的45個,稱“王”的3個;時敵時友的,有51個,稱“侯伯”的11個,稱“王”的1個。

    這裡邊稱“王侯伯子”的,或許就是與商王室有封賜關係的“方國”。

    西周初,實行分封制,一次分封了七十一國。

    所以,那個時候的諸侯,已經“稱國”了。

    於是,有了“國家”一說。一般說,諸侯稱國,大夫稱家。個別時候,“國家”也作為“國”之統稱。

    也有了“國君”“國主”之號,一般指諸侯。管諸侯的最高領導者,稱 “天子”或“王”。

    亦有了“華人”和“國民”之稱,指居住在城邑內的人。

    總之,先秦時期帶“國”的詞彙,基本都指“諸侯國”範圍內的人和事。

    後來,周廷衰微,諸侯坐大。諸侯,包括原來計程車卿搶奪權力上來的新貴,不滿足於稱“公”,就紛紛稱“王”了。

    到戰國,眾多的諸侯國,只剩下了七個。

  • 2 # dx向日葵

    為何要稱春秋戰國時的諸侯為國?

    西周建立後,給功臣和王室近支分封封地,就是諸侯國,西周時期分封了500多個諸侯國。各諸侯國之間戰爭不斷,好多小的或軍事實力較弱諸侯國被吞併,到了春秋時期還剩100多個。以三家分晉為標誌的春秋與戰國的歷史分界時,只剩下齊、楚、燕、秦、韓、趙、魏七國。好多諸侯國被滅後,後人往往以國為姓,周王室本姓姬,好多王室近支諸侯國以國為姓後,有產生了好多姓氏。

    親王嬴政吞併其他六國,建立統一的秦帝國稱帝,史稱始皇帝,給各諸侯國曆史畫上句號。

    比較有代表性的王室近支諸侯國有:

    魯國:周文王第四子周公旦,輔佐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有非常大的功勳,被周成王封於今山東等地,國號魯;

    衛國:周武王同母兄弟,封於今北京、冀州等地,國號衛;

    管國:周武王弟,名姬叔鮮,封於今河南信陽;

    蔡國:周武王弟,名姬叔度,封於今河南上蔡縣;

    曹國:周武王弟,名姬叔振鐸,封於今山東濟陽縣;

    霍國:周武王弟,名姬叔初,封於今陝西平陽;

    晉國:周武王子、周成王弟,名唐叔虞,初封國號為唐,後改為晉。封於今山西西南一帶

    比較有代表性的功臣諸侯國有:

    齊國:姜姓,太公呂望,就是姜子牙原型,助周武王伐紂成功,封於今山東青州。

    楚國:羋姓,熊氏,本是部落酋長,在商超快沒落時審時度勢投靠周王室,並幫助周武王滅商有功,周成王封於今淅川一帶。

    燕國:姬姓,周同姓功臣,幫助周文王、周武王評定天下,封於今薊縣一帶;

    秦國:贏姓,幫助周武王滅商,封於今西安西南一帶;

    三家分晉,春秋末年,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是為春秋與戰國的分水嶺。晉文公設六卿開始,六卿一直把握著軍政大權,到晉平公韓、趙、魏、智、範、中行六卿相互鬥爭。後來趙把範、中行滅掉又聯合韓、魏滅掉智,晉國開始名存實亡,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韓、趙、魏為諸侯。開始了戰國七雄的天下爭奪局面。

    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為何普遍都看不起秦國?

    在春秋戰國的歷史中,沒有任何一國的君主,曾想到最後會是秦國最終完成了統一的大業。因為,在春秋戰國歷史上的秦國,一直都受到了各諸侯國的排斥。而到戰國初期的霸主魏國,更是視秦國蠻夷,連年大舉用兵征討秦國。正是這樣的背景下,秦國受到魏國的壓制達到了八十年之久。而追溯到更早的春秋時期也是如此,秦國也同樣受到了晉國的壓制。而看不起秦國的情況,更是一直延續到了戰國晚期的時候。那麼,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為何普遍看不起秦國?

    首先,各諸侯國紛紛看不起秦國,實際上同秦國的出身,有著很大的關係。當時,秦國的建立可以有很大的機緣巧合的因素。這是因為,秦國君主的先祖並不具備顯赫的身份,而是給周天子養馬的存在,最開始僅是王室的附庸。而秦國的發跡,則在於周幽王時期,當時秦公因為有功,秦國這次一步步的壯大了起來。可是,這樣的情況下,在宗法等級制度的影響下,自然而然的會受到歧視。

    因為,縱觀天下諸侯,諸如燕國、魯國這樣的諸侯國,本身便屬於周王室宗室,自然會鄙夷給天子養馬出身的秦國。而別的諸侯國也是如此,因為諸侯一直以來都分三六九等,諸如齊國這樣功臣之後,所敕封的諸侯,自然而然的也就鄙夷秦國這樣出身的諸侯。由此可見,在宗法等級制度的影響下,列國對於秦國來說,一直都存在著很大的偏見。尤其是一等、二等諸侯,更是對秦國嗤之以鼻。因為,各國的出身相較於秦國的出身,在那個時代要高上許多。

    當然,春秋戰國時期,列國一直看不起秦國,並視秦國為蠻夷,不僅在於秦國的出身,同秦國所處的地理位置也有很大的關係。當時秦國所處的地域,可以說是完全遠離中原文化圈,地處一隅成為了秦國真實的寫照。以至於,在相當長的時間裡,秦國都成為了列國眼中落後的一個代表。秦國所佔據的西部地區,最早的時候實際上是周王室的所直接管轄的地域,但是自幽王亂國之後,這片土地則完全演變成為了遍地戎狄不毛之地,這使得列國對於秦國的印象,更進一步惡劣了起來。

    由此可見,在東周時期,中原諸侯國對於西部戎狄的刻板印象,可以說是完全強加到了秦國的身上。這樣的情況下,使得秦國一直以來都受到中原諸侯國的鄙夷,並且因為常年同戎狄作戰的原因,秦人十分好戰,這無疑在間接夯實了列國對於秦國的印象。以至於,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戰國末年,雖然列國不敢得罪秦國,但實際上依然視秦國為蠻夷,不懂華夏禮節。

    其次,列國看不上秦國,同秦國在春秋晚期至戰國初年的內亂、窮困也有著很大的關係。到了春秋末期的時候,秦國內部可以說是十分混亂。並且,到了戰國初年的時候,因為受到魏國的壓制,使得秦國近乎失去了同列國之間的聯絡,這進一步的加劇了秦國的落後。而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系,秦國貧窮、落後的印象更是深入人心。

    總結:歷史就是這樣,正是這個被諸侯視為蠻夷的秦國,最後完成了滅亡六國的大業,這可以說是中原諸侯國始料不及的。或許也正是這份來自於列國的鄙夷,成為了秦國奮進的歷史起點。以至於,最終秦國橫掃六合,締造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路由器可以用多久?一個路由器可以帶幾臺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