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閒來讀史

    唐玄宗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非常特殊的皇帝,之所以說他特殊,是因為他不但親手打開了“盛世大唐,萬國來朝”的繁榮昌盛之局面,還親手打開了“安史叛亂,萬民哀歌”的淒涼悲慘之境地。因而,對於唐玄宗李隆基,實在是很難做一個客觀的評價。

    經常翻閱歷史典籍的朋友應該都清楚,唐玄宗在位時期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朝堂上有很多胡人(非漢族),而且這些胡人還都擁有很高的職位,比如最典型的三鎮節度使安祿山。歷史上對於這個現象有很多猜測,其中這兩個是大眾比較認可的主流。

    其一是唐朝皇室為胡人,所以才大量任用胡人;其二是武則天在位時期,瘋狂打壓異己,並將所有可能威脅到她統治的漢人名將都屠戮殆盡,所以導致唐玄宗無人可用,這才不得不得任用胡人擔任高官。

    第一個,唐朝包羅永珍的風氣

    眾所周知,唐朝是一個非常開放自由的朝代,而且這種開放自由不但體現在皇宮大院之中,更體現在平民百姓之中,而原因主要有三個。首先是唐朝信奉道教,而道教又提倡無為而治,也是與後世所信奉的儒家思想有很大區別。其中最直觀的體現點就是沒有封建禮節的束縛,如“貴妃研磨,力士脫靴”等。

    其次是唐朝有很強大的國際貿易及民族政策,比如說唐高宗或唐玄宗時期,唐朝首都長安胡人可達數萬之多,而且以商人貴族為主。而因為掌握權力與金錢的上層人物認可了唐朝,所以到後來唐朝也認可了他們,畢竟這些胡人在軍事上根本不是唐朝對手,因而想要融入唐朝,就只能付出大量的金錢。

    最後是唐朝強大的文化自信與軍事實力自信。說起來大家可能不太清楚,唐玄宗“安史之亂”以前,唐朝對外戰爭雖然多有失敗,但凡是失敗皆為無功而返,可只要成功必然是滅國屠城。因而唐朝有足夠的自信,相信這些加入的胡人不敢造次,也相信這些胡人會被中原文化所打動,並自然而然 地認可唐朝,認可漢族(統治地位)。

    第二個,奸相李林甫的弄權

    李林甫是唐朝宗室成員,也是唐玄宗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宰相。按正常情況來說,李林甫應該是位一心想要將唐朝推向巔峰的人,畢竟唐朝的榮辱就是他的榮辱,唐朝的富有就是他的富有。但可惜的是,李林甫並沒有這麼想,反而是在擔任宰相期間,大肆打壓異己,排除忠良,甚至不惜以唐朝國運為賭注,以求自己拿到更高的權力。

    李林甫一生中最被後人所詬病的是,他為了不讓其他人有威脅自己地位的機會,便不斷地向唐玄宗進獻讒言,比如漢族官員做大後可能會結黨營私,可能會對皇權造成威脅。而解決這個危險的最好辦法就是使用胡人,原因是胡人儘管官職再高,也不得中原門閥士族的認可,也就自然而然地不會對皇權造成威脅。

    按說這樣的話,只要唐玄宗稍加思索就能判斷出裡面的危險,但只可惜那時的唐玄宗已經沒有了少年時期的積極進取之心,因而便默許了李林甫的這一舉動,並直接為後面的“安史之亂”埋下了伏筆。

    第三個,以蠻夷制蠻夷,乃上策也

    這句話是筆者翻閱《舊唐書》時看到的一個評價,第一次提出這句話的人是誰已經不可考了。但值得肯定的是,在唐玄宗時期的朝堂上,這個觀點是有一定支持者的,因為如果滿朝文武全部反對,那即使是李林甫與唐玄宗同意,在實施起來也是不會那麼順利,那麼隨意。

    唐玄宗重用胡人這個觀點,主要指的是西北地區,比如安祿山所管轄的平盧,河東,范陽等地。這裡需要指出,在唐朝時期,這些地方確實是胡人佔了多數,因為我們漢族基本都在中原及東北地區,而西北地區因為比較苦寒,所以很少有漢族願意搬遷過去。

    但也正因如此,在胡人佔據多數的地方,如果強行任用不懂民風民俗的漢人去管理,確實更有可能激起民變甚至反叛。所以,“以蠻夷制蠻夷”這樣的話便在當時的朝堂上流行起來,並最終影響到了最高決策者,即唐玄宗李隆基。

    這裡筆者想要跟大家說點題外話,其實武則天將有本事的漢人屠戮殆盡這句話是一個偽命題,因為武則天執政時期距離當時的唐玄宗執政時期,起碼間隔三十年到四十年,而如此長的時間間隔,又怎麼可能會影響到人才的出現和培養呢?

    再者,有人說唐玄宗任用胡人是因為唐朝皇室本身就是胡人血統。這裡筆者需要鄭重指出,唐朝皇室從來都不是胡人,之所以有這個傳聞,是因為唐高祖李淵及父輩的那個時期,娶過幾位胡人女子,但也僅限於此。至於其他人所說的整個唐朝都有胡人血統,那是純粹的以訛傳訛,大家可千萬不能相信。

    最後,唐玄宗之所以重用胡人,並不是因為武則天殺光了所有有本事的漢族名將。而是因為有奸相李林甫弄權,以及唐朝整體的社會風氣比較開放,且有“以蠻夷制蠻夷”這樣的半分觀點輔佐,所以才最終導致了唐玄宗重用胡人並引發了後世的“安史之亂”這一重大慘劇!

    本文參考資料:《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鑑》等。

  • 2 # 榮耀歷史

    唐玄宗時期,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將有很多都不是漢人,哥舒翰是突騎施人,高仙芝是高句麗人,安祿山是慄特人,執失思力是突厥人,李光弼是契丹人等等。

    但是這並不是因為武則天,而是李唐王朝自帶的基因。

    1、李唐王朝本身就有胡人血統

    唐朝承自隋朝,隋朝承自北周,北周承自西魏,西魏承自北魏,北魏承自五胡十六國。

    自西晉末年五胡亂華,匈奴、鮮卑、羌人等胡族在北方建立多個政權,其中鮮卑族更是統一了中國北方,建立起強大的北魏王朝。北方被胡族統治了近300年,當地的漢人早就和胡族融合,雙方通婚,生活習慣多有改變,漢人高官們都有胡族名字等等。

    隋唐兩朝骨子裡就有胡人血脈。隋文帝的獨孤皇后出自鮮卑貴族獨孤氏,李淵的母親和獨孤伽羅是親姐妹,李世民的外婆是北周襄陽公主,鮮卑宇文氏,長孫皇后也是鮮卑族,如此等等,可見漢族與胡族聯姻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

    正因為如此,隋唐時期漢胡之分並不像我們現在想象得那麼大,那時真正做到了天下一家,無論族類皆是大唐子民。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也有很多胡族人,長孫無忌是鮮卑族,尉遲恭鮮卑族,屈突通鮮卑族,李世民重用的契苾何力、阿史那社爾、阿史那思摩等人則是突厥人,都是唐朝滅亡東突厥之後歸順的。

    2、唐朝政變頻繁,胡人沒有根基好掌控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政變最頻繁的王朝,沒有之一!

    太宗朝:玄武門之變,太子李承乾兵變;

    高宗朝:高陽公主政變;

    武后朝:神龍政變;

    中宗朝:太子李重俊兵變,唐隆政變;

    玄宗朝:先天政變,馬嵬坡兵變。

    頻繁的政變,讓唐朝的後繼皇帝看到兒女不可信、後宮不可信、大臣不可信、武將不可信,稍不注意就會萬劫不復。

    以唐玄宗李隆基為例,他透過唐隆政變誅殺韋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扶父親李旦登基為唐睿宗;他自己登基之後又發動先天政變誅殺姑姑太平公主以穩固自己的地位,對於他來說,周圍的人都存在威脅,因此當太子李瑛帶兵入宮宣稱是捉拿賊人時,也被他當做逼宮,下令廢黜後賜死,一天之內殺掉自己的三個親生兒子。

    繼任太子李亨也整天在他的監控之下,太子好友王忠嗣是李隆基的養子,巔峰時期兼著河西等四地節度使,比安祿山還受寵,但是李隆基覺得他與太子交往過密,影響自己的皇權,順手就除掉了。

    這一點被奸相李林甫運用得淋漓盡致。李林甫想一直掌控大權,他怕邊疆的有功戰將回朝後與自己爭奪權勢,於是勸李隆基大規模重用胡人將領,因為胡人將領即使立了大功,在朝中也沒有勢力,也無法對他形成威脅,甚至還要依附於他,哥舒翰、安祿山等人不都是有求於李林甫嗎?

    3、總結

    綜上來看,李隆基重用胡人將領並不是因為武則天殺了太多漢人將領,而是因為彼時的胡人就是大唐的一份子。

    能夠重用胡人將領,表明當時的漢胡已經充分融合,也表明了大唐開放的態度,也正是因為有海納百川的開放胸襟,才能創造萬國來朝的盛世。

    我們不能因為安祿山發動了安史之亂,就丟擲“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鬼話,歷來是胡人造反多還是漢人造反多?胡人將領中,除了安祿山外,更多的是在為大唐鎮守邊疆。

    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去掩飾自身的問題,而去尋找外部的藉口,安祿山難道是因為自己是胡族而造反的嗎?不是,是大唐的朝堂之上,以李隆基為首的一群屍餐素位的政客將大唐搞得烏煙瘴氣,若是貞觀或者開元年間,哪有安史之亂?

  • 3 # 星輝650

    不只是漢人名將所剩無幾,

    隨著中原主流人口生育率斷崖式下降,中原漢人已經拿不出像樣的兵員兵源,中原主流人口占比已經出現嚴重倒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想問一下,6kg的啞鈴,用極高次數的鍛鍊方法對增肌有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