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吳濟堂養生
-
2 # 風溼免疫科趙劍醫生
看到很多回答都說老寒腿是膝骨關節炎的俗稱,是不是呢?在回答老寒腿是怎麼回事前,我們先來看老寒腿究竟是不是膝骨關節炎!老寒腿是膝骨關節炎嗎?
膝骨關節炎是因為軟骨磨損破壞進而繼發骨質增生的一種慢性關節炎,判斷膝骨關節炎要符合兩個條件,一是軟骨破壞,二是骨質增生。而膝骨關節炎的典型症狀,則包括關節晨僵、疼痛、腫脹、摩擦音以及關節功能受限等,寒冷是膝骨關節炎患者誘發因素之一,患者會在關節受涼後發病以及病情加重,從這一點來看,就和老寒腿非常像。
老寒腿的典型症狀,則是感受風寒溼邪後引起關節、肌肉的疼痛和發涼,但與膝骨關節炎本質的區別就是,老寒腿是痛而無“炎”,一般患者在遠離寒冷潮溼的環境後,疼痛就能逐漸緩解。需要注意的是,少量老寒腿患者可能出現軟組織輕度腫脹,老寒腿一般無骨質改變,但如果長期受風寒溼邪入侵則可能併發骨關節炎。
從上面我們就能看出,老寒腿和膝骨關節炎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病,為什麼容易被混淆,除了受涼後疼痛發生或加重非常相似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很多膝關節炎患者在病情較輕時,沒有及時到醫院檢查確診,就自我下結論是老寒腿,這就造成很多所謂的老寒腿,實際上是沒有確診的骨關節炎或其他關節炎患者。
老寒腿是一種什麼病?既然老寒腿不是膝骨關節炎,那麼老寒腿究竟是什麼病?除了俗稱,老寒腿也是有大名的,早在1985年,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就把老寒腿正式命名為風溼寒性關節痛,簡稱風關痛。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老寒腿究竟是一種什麼病。
01 / 病因與症狀
風溼寒性關節炎的起病原因比較複雜,目前也說不太清楚,可以簡單歸結為風寒溼邪入侵。基本病理改變為區域性毛細血管血流量下降,即關節尤其是負重關節在感受風寒溼邪入侵後引起區域性微迴圈障礙、組織缺血、無氧代謝活躍、氧自由基釋放。風關痛的典型症狀,就是在感受風寒溼邪後,關節與關節周圍肌肉發生疼痛、痠麻、沉重、屈伸不利。
02 / 治療與預防
很多人關心的問題,老寒腿能不能治好?說實話,這個病也很難根治,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遠離風寒溼邪,做好預防。因為老寒腿並沒有關節炎症的存在,因此患者一般不必用抗炎止痛治療,目前最好的治療辦法還是物理治療、中醫理療,如中藥離子匯入、電磁波治療、針灸、超短波等,而生活護理對防治則格外重要。
老寒腿患者,在生活中規避以下這些誘因:
長期在陰冷潮溼的地方工作或生活,或者在非常寒冷的天氣進行野外工作或戶外活動;過度勞累或運動出汗後受風,身體抵抗能力差時受風;飲酒後受寒,飲酒使面板血管擴張,風寒溼邪更容易入侵;天氣突然轉變,如遭遇陰雨天氣溫驟降,穿衣單薄就容易發病;室內外溫差過大突然外出,如冬天從溫暖室內到室外,不適應溫差變化也容易發病;在出汗後立刻游泳或洗澡,尤其是冷水;女性在產後或月經期,也容易受風寒溼邪,引起關節疼痛;夏季貪涼,長時間直面風扇或空調風口,容易讓關節受風寒,尤其是在睡後;女性在寒冷的冬季穿短褲或裙子,膝關節也容易受涼。總結一下。老寒腿患者,首先要知道老寒腿是風溼寒性關節痛,並不是關節炎,要和膝骨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等其他有相似症狀的關節炎鑑別診斷。老寒腿的關節疼痛,一般透過中醫理療、物理治療祛除溼寒以及遠離潮溼寒冷的刺激後就可以緩解,並且不像關節炎,老寒腿緩解後不會遺留關節畸形。生活護理十分重要,除了做好防寒防寒,患者也應該適當鍛鍊來提高身體素質,也能有效預防老寒腿的發作。 -
3 # 崔醫生科普風溼痛風
什麼是老寒腿?
其實不管是在中醫還是在西醫上,並沒有關於老寒腿的說法,老寒腿是一個症狀的描述,並不是一種疾病的名稱。
老寒腿怎麼引起的
從西醫的角度講,最主要的還是兩種原因,一種是血管性因素,老年人容易動脈硬化,動脈硬化在雙腿上主要為動脈硬化性閉塞症,天氣變化可引起下肢血管收縮,肢體進一步缺血引起疼痛。另一種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在受到寒冷、潮溼刺激後,腿部尤其是膝關節周圍血管、神經等的變化會使症狀加重。其他的原因如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均佔少數。
引起老寒腿的兩大原因又以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佔大多數,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為退行性病變,50歲以上的人群基本上在膝關節X線中均可發現此病,但有些人並沒有出現症狀,有些卻已經到了不得不進行膝關節置換的地步。
老寒腿怎麼治療
1.堅持合理的活動
大家要減輕體重,太胖不僅增加心臟負擔,而且也增加腰推和腿部的負擔,有許多胖子都有腰腿痛。反之,因為有腰腿痛而活動減少,身體會越來越胖,成了惡性迴圈。所以即使有腰腿痛的人也應堅持合理的活動,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例如活動上肢、游泳,甚至在家裡爬行都可以,爬行還有利於降血壓呢!
2.注意保暖
人體下部產熱少,最容易受到寒溼之邪的侵襲,因此應注意對腰腿部的保護。尤其是中年以上人群腎氣漸虧,心火旺盛,表現為心煩口燥,而腰以下酸重冷痛,上熱下寒者增多,因此天氣變冷時應加強下肢保暖,有腰疼病的患者可以在腰上打個腰圍,既保暖又護腰。
3.注意養腎
每個人從40歲起應注意養腎。《黃帝內經》指出:“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什麼意思?說如果腰痛得不能轉身,說明腎氣虧損較重了,腎中陰陽精血虧虛,風寒溼三邪才能乘虛而入,這叫“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
4.藥酒治腰腿痛
許多民間偏方都有用藥酒治療腰腿痛的,白酒為辛溫之性,辛則能散,舒筋活血,溫則驅寒,能起到祛風、散寒、除溼的作用,在酒中加入一些舒筋活絡的中藥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5.理療治腰腿疼
如果腰痛,可以在腰部鋪上紗布,將生薑搗碎敷上,再用紅外線燈烤,加強舒筋通絡作用;也可以按壓委中穴,該穴在膝關節後膕窩橫紋中點,專治腰痛;另外—個穴位叫承山穴,在小退肚最高點即是,點按之專治腿疼。另外可以採取溫泉藥浴的辦法,溫泉本身可以改善血液迴圈,如在溫泉中加入伸筋草、透骨草、蘇木等舒筋活血藥物可以增加療效。
-
4 # 純鈞LHGR
老寒腿實際上就是以下肢發涼為特徵的慢性骨性關節炎,在寒冷天氣,會加重下肢酸困、疼痛,導致走路步履蹣跚,又稱“退行性骨性膝關節炎”。
人到了一定年齡以後,膝關節發生退行性變,由於長年的磨損、老化,易發生慢性膝骨關節炎。受環境溫度變化影響,在環境溫度變低時易發作,出現關節僵硬、疼痛、畏寒等症狀。
膝關節炎多在氣候轉冷、天陰下雨時疼痛加重;老年人肝腎不足,精虧血少,更容易患膝關節炎,所以老寒腿患者多以老年人為主,“老寒腿”的病名也由此而來。
在中醫來講,此病屬中醫痺症範疇,又稱“退行性骨性膝關節炎”,是由於風、寒、溼、熱、痰、瘀等邪氣閉阻經絡,影響氣血執行,導致肢體、筋骨、關節、肌肉等處發生疼痛、重著、酸楚麻木,或有關節屈伸不利、僵硬、腫大、變形等症狀的一種疾病。明·李中梓在《醫宗必讀·痺》雲:“治外者,散邪為急,治藏者,養正為先。”退行性骨性膝關節炎的治療,以保守治療為主,方法頗多。可採用中藥內服、中藥燻洗、針灸、推拿、理療、練功療法等進行綜合治療。
除各種治療外,適度的體育鍛煉可促進關節軟骨吸收營養,保持關節活動範圍,防止下肢關節僵直、粘連、畸形及肌肉萎縮,增強腿部肌肉的力量,緩解腿部不適。
-
5 # 木子9543724799722
老寒腿是指久治不愈、反覆發作的腿部(多為膝關節)痠麻疼痛,大多在天氣轉涼時發作。由於老寒腿多見於中老年人群,因此也被稱為老年性關節炎。
老寒腿起病多在中老年以後,起病比較緩慢,症狀表現為雙下肢肌肉、關節出現僵硬、疼痛、腫脹、麻木、怕冷等一些感覺異常的表現,多在活動、久行久站後加重,休息後可減輕,多於天氣變化、陰雨天、冬天及天氣變冷的時候,症狀會誘發加重,還有在夏天突然進到空調房裡,受涼以後也會出現老寒腿區域性的症狀。
治療的辦法可以選用一些生薑艾葉泡水泡腳,還有可以使用一些活血化瘀,補益肝腎,強筋健骨的中藥,還有區域性熱敷,注意防寒保暖。西藥方面可以適當的食用一些補鈣,還有改善關節功能及疼痛的藥物,對緩解症狀有一定的幫助。
-
6 # 慈脈商務服務
很多人對老寒腿並不陌生,但是到底什麼是老寒腿,估計不少人並不清楚。“老”一方面指病程長,老病,另一方面指年紀一般不輕。“寒”一方面代表寒冷容易誘發,另一方代表腿部“發寒”,即患者感腿“涼”。目前醫療界對老寒腿的定義爭論很大,大多數人比較認可的說法是:與天氣有關的反覆發作、久治不愈的腿部酸冷麻疼,統稱為老寒腿。陰寒溼冷是最常見的誘因。老寒腿是一種“環境病”,一旦遇上誘發此病的氣象環境,很容易復發。
-
7 # 青島棘海生物科技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隨著冬季氣溫的下降,很多老年人開始出現活動後腿部痠疼,甚至走路一瘸一拐。許多人往往認為是受涼了,“老寒腿”發作了。可是這“老寒腿”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什麼是老寒腿?“老寒腿”醫學全稱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又稱為“風溼性關節炎”。在冬季常見病中,“老寒腿”是很多中老年患者所困擾的問題。當天陰下雨、氣候轉涼或受涼,膝關節冰冷且疼痛。
老寒腿”從字面意思理解,好像是一種老年病。但近年來,“老寒腿”的發病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許多三十出頭的年輕人也逐漸成為這一病症的發病主體。
沒有無緣無故的“老寒腿”勞損是這類關節疾病的最大幕後黑手,比如經常需要腿部用力的勞力勞動工作者。
還有不恰當的鍛鍊方式也是造成“老寒腿”的重要原因。
比如有些人鍛鍊時喜歡半蹲,並前後左右搖晃膝關節,這可不行,因為半蹲時膝關節壓力最大,搖晃會加重磨損,容易導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寒冷不背鍋。(But,雖然寒冷不會導致關節炎,但可能加重已有的關節炎症狀。)
為什麼冬天更容易發作?老人們在冬天會感到膝蓋疼的原因是:
一是因為寒冷會導致關節液和關節周圍毛細血管異常,從而刺激骨關節炎發作帶來疼痛;
二是長期勞損的關節軟組織在氣溫較低時也會出現收縮痙攣,引起不適;
三是在寒冷狀態下的人更容易產生負面情緒,會放大關節的不適感。
“老寒腿”已經賴著不走了怎麼辦?注意保暖:如前面所說,骨關節炎雖然不是由寒冷造成的,但遇風寒溼冷刺激時,不適症狀會加重,而在溫暖條件下病情減輕。
由於老寒腿發生的同時關節活動常受限,給患者的生活、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老寒腿的發生會因為關節活動受限而影響運動控糖。因此,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有老寒腿病史者加強護理,預防老寒腿復發。
健康飲食並進行適當鍛鍊 :注意健康飲食,在“老寒腿”症狀較輕時堅持腿部鍛鍊。
最後就是去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康復訓練。
回覆列表
吳濟堂:比天氣預報還準的“老寒腿”,對年輕人也下手了
美好的一天從閱讀一篇有溫度的文章開始,小生每天都會分享一些實用性的醫學內容,希望對您有幫助!小生專注腸胃健康和中醫療法多年,有任何的健康問題都可以給我留言哦。期待您的關注!俗話說,人老腿先老,養生先養腳。在生活中,許多患有膝部骨關節炎的中老年人或膝關節受傷的人總是說自己的腿“老寒腿”。尤其是在冬天或每天的天氣急劇變化時,那些“腿部發涼的老人”將遭受更多的痛苦和折磨,從而使其腿堪比天氣預報。
那麼老寒腿是怎麼形成的呢?如果您露出腿部和腳踝,冬天會不會有腿冷?今天,我們將為大家揭開謎底!
腿變形,膝蓋疼痛他們大多數是[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也被稱為[變性關節炎] [老年性關節炎],也是人們常說的“老寒腿”。
主要表現為緩慢出現的關節痛,壓痛,僵硬,關節腫脹和不便等。許多中老年人對此深有影響,他們的腿越來越彎曲。從正面看,它是字母O。膝蓋受傷,使不上勁,甚至在平坦的地面上行走,都嚴重影響了生活。
據有關統計,中國骨關節炎患者佔總人口的10%以上,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加,女性的發病率高於男性。
感冒和膝蓋骨關節炎有關係嗎?
首先,肯定地說:根本沒有關係。
就發病機理而言:膝關節骨關節炎是長期反覆使用關節軟骨磨損及其結構變化引起的。對於遭受創傷的人,創傷還會加速關節軟骨的磨損。 由此很明顯:感冒不是關節炎的原因。
有證據表明,生活在溫帶地區的人患膝骨關節炎的患病率並不低於寒冷地區。相反,山區人民的膝骨關節炎患病率更高,這可能與人們在高海拔地區的生活和工作習慣有關。
為什麼一旦溼冷就容易疼痛
但是有些患者確實說,當天氣寒冷時,膝關節疼痛很明顯。 這些患者可能對壓力和寒冷太敏感,因此天氣變化只會增加患者對疼痛的敏感性。這些患者可能已經患有膝蓋骨關節炎,但通常沒有症狀,只有在溫度下降時才對疼痛做出反應。此時,人們將選擇就醫,並最終診斷出膝蓋骨關節炎。
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由於感冒,滑膜液中促炎因子的表達增加,這加劇了疼痛等。
運動如何治療膝蓋骨關節炎?
眾所周知,運動對身體有很多好處,但是哪種運動適合骨關節炎患者呢?
動作一:膝蓋伸展
行動要領
坐在牢固的椅子上,背部靠在背部,雙手放在大腿前。慢慢拉直膝蓋關節,使其與地面平行4-5秒,然後慢慢返回原始位置。
注意
先練習不會受傷的腿,然後再練習會受傷的腿。一組10-15次,雙腿交替做三組,每組可休息30s。
動作二:靠牆靜蹲
動作要點
站立,雙手向後觸控牆壁,然後慢慢向後靠在牆壁上。保持雙腳與臀部同寬,使肩膀,背部和臀部緊貼牆壁。高跟鞋必須與牆壁至少30釐米。慢慢將您的身體沿著牆壁滑落到可以容忍的高度。保持膝蓋向內,膝蓋保持在腳趾下方5秒鐘。然後慢慢向上滑動身體。
注意
每組10-15次,做3組,每組中間休息30s。
動作三:並排站立並抬起雙腿
動作要點處理椅子或牆壁的靠背以支撐,直立並保持膝蓋伸直。抬起一條腿到另一側,另一隻腿站立,保持站立,腿的膝蓋和腳尖直接朝前,不要扭曲骨盆,不要將身體傾斜到一側,保持五秒鐘。
注意
先練習無痛的腿,然後再練習無痛的腿。一組10-15次,雙腿交替做三組,每組可休息30s。
動作四:膕繩肌捲曲。
行動要領
站立,握住椅子和牆壁後部以得到支撐,身體向前傾倒。
緩慢彎曲膝蓋的一側,然後使腳跟膝蓋保持在同一水平。此時,您的膝蓋成90度角,並且您的小腿與地面平行。讓它們緩慢退後五秒鐘。
注意
先練習不會受傷的腿,然後再練習會受傷的腿。一組10-15次,雙腿交替做三組,每組可休息30s。
動作五:舉重練習
動作要點
站立,握住椅子和牆後部以支撐,稍微向前傾斜。同時緩慢抬起兩側的腳後跟,注意保持膝關節筆直,不要前後擺動身體,不要使腳踝向外彎曲,並保持其原位五秒鐘。
注意
先練習不會受傷的腿,然後再練習會受傷的腿。一組10-15次,雙腿交替做三組,每組可休息30s。
運動療法,應該堅持下去,但不要盲目。運動量取決於清晨膝關節疼痛是否加劇。或者,如果疼痛加劇,則意味著運動量太大,需要適當減少。如果不加重,繼續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