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汗青墨痕
-
2 # 劉坤忠120
劉備為漢室後裔,參加過征討黃巾起義,想為國建功。因時運不濟,遊離於眾諸侯之間,眼瞅著曹操挾持天子,在許田忤逆皇帝,也無可奈何。劉備想學光武帝中興大漢,與命抗爭,百折不撓,最後選擇依附宗親荊州劉表。劉備總結失敗經念,缺失的是策劃者和凝聚力,在荊州訪得賢士諸葛亮,三次誠心相請,在隆中對談使劉備有了宏偉藍圖,也堅定了奮鬥目標。劉備在人事、外交、軍事以諸葛亮決策運籌,取合孫權取得赤壁大捷,又趁勢奪得荊南4郡,有了自己的地盤,與江東孫權,北方曹操三足分立已現雛形。劉備繼而向縱深發展,向西奪取劉璋益州,在諸葛亮的謀劃下於214年取得益州。。。因為益州新定,劉璋舊部和蜀中土著士族與外來派系尚未融合,各方面矛盾重重,諸葛亮留在成都,是治理蜀中的最佳人選,其它人難以勝任。曹操佔領漢中,得隴望蜀,劉備必須奪取漢中,確保蜀中安全。劉備以法正為謀士,率領精兵強將向漢中進發,與曹操決戰,各有勝負,兩軍相互對峙。曹操久出征戰,怕許昌有變,引兵回長安,留夏侯淵張郃等守漢中,法正令黃忠佔據制高點,以逸待勞,出其不意地斬了夏侯淵,主將已亡,曹軍潰敗,劉備佔領了漢中。漢中之戰歷近兩年,艱苦卓絕,做到了男戰女運,蜀中耗損巨大。劉備擁有荊州大部,整個益州和漢中,勢力空前壯大,有勢力和能力與曹操孫權分庭抗禮,三國鼎立已形成。。。馬超諸葛亮等群臣勸進劉備為漢中王,劉備於219年三讓自立,加封群臣與五虎將。同年關羽北伐,大意失荊州而殞命。220年春曹操去世,曹不繼魏王,逼迫漢獻帝禪位,建立魏國。221年,劉備為延續大漢在成都稱帝。首要任務是伐吳,為關羽報仇,導之張飛被部下所殺,夷陵之戰全軍覆滅。蜀國從此元氣大傷,人才調零。在諸葛亮的精心治理下,蜀國四年間就得到了快速地恢復,諸葛亮又平定了南中叛亂。228年,諸葛亮為了完成先帝遺志,恢復漢室,還於舊都,舉行北伐,歷經五次,諸葛亮禪盡竭慮,嘔心瀝血,於234年在北伐戰場五丈原病逝。諸葛亮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讓後世敬重又嗟嘆。。。總結,劉備漢中勝利其實是大敗,劉備的精兵強將歷時兩年,盡蜀中人力物力財力對曹操欲放棄的漢中,以慘勝告終。其中是戰略與指揮上的失誤,就不能說法正是蜀中第一謀士了,在軍事上也不能是高上大,其中不言而喻。因歷時太久,劉備無力經營荊州,導之荊州丟失,夷陵大敗的一連串反應,諸葛亮的努力前功盡棄。諸葛亮的北伐看似窮兵黷武,實是出於真理和正義,也得到了蜀華人民的理解和支援。曹操統一了北方,為什麼不讓曹操統一天下,是劉備諸葛亮從中作梗,使百姓長期處於戰亂的水深火熱之中,後世的歷史學者大多對劉備諸葛亮病詬,是蜀國死活堅持假正統。這就違背了歷史上廣大人民群眾的意願,大漢是正統正義的,大漢的強大,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人們都有漢民族情節,歷朝歷代的廣大人民,希望劉皇叔能重振漢室,發揚光大。諸葛亮的忠誠情操為三國時期人們的認可和敬重,諸葛亮的才智、品德、忠誠受到歷朝歷代君王的讚譽和稱頌。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是道德的模範,對後世影響深遠。
-
3 # 平陽男人601
我認為他們的行為對歷史還是應該有價值的。只不過是反面教材!
可實事是,他們兩個人沒有起到反面教材的作用。一千多年來,他們都在正面教育著一代又一代的華人。到近代,還不能被專家,文人所否認。把他們倆當反面教材的也是民間各別人所為!!!
本人認為如果加大(荊州教訓)的宣傳力度。中國將迎來整體信譽,形象從內到外的改善。
-
4 # 中行偃1
“凡是現實的東西,都是合乎理性的”。這裡的合理是指合乎理性而不是有道理⚠️!簡單來說,只要是存在的東西都是符合自然規律的、符合絕對精神的。而不是說所有的事情都是正確的、有道理的。“存在即合理”應該是這樣解釋才能更有說服力,黑格爾當年也是這個意思。
劉備和諸葛亮建立發展起來的蜀漢集團,難道不是符合自然規律的嗎?劉備“以人為本”的施政綱領會有什麼問題嗎!
問題在於當時全社會都知道曹操曾經屠城徐州、濫殺無辜、殘害邊讓、孔融、伏皇后、董承、董貴人等等大族名士以及皇親國戚,造成了他自己為此應該付出的代價!劉備正是利用了這一點攻擊曹操是峻急、暴虐、狡詐;而說他自己則是寬厚、仁慈、忠誠。誰又能辨別是非!除非是久隨曹操或者劉備的親信、大臣們,更多的則是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
所以劉備、諸葛亮就有生存和發展的政治條件和歷史空間。這就是為什麼聽到曹操要打荊州襄陽十萬吃瓜群眾隨劉備“戰略轉移”、聽到曹操要打漢中張魯的“子民”驚慌失措、聽到曹操打下了漢中益州舉州驚恐萬狀的最根本的原因。
然而,“存在即合理”現在卻被很多人用來為自己支援的事物做辯護???劉備、諸葛亮也包括陳琳對曹操的造謠、汙衊、誹謗用以欺騙吃瓜群眾難道就是合理的嗎!就是正確的嗎!!所以,合理是說符合理性也就是說劉備、諸葛亮有他們存在的原因和意義,而不是說他們的存在就一定是正確的!!!
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的人們越來越親身體驗到曹操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正統。當襄陽的十萬群眾被曹操妥善地安置、當張魯與曹操聯姻漢中人民遷徙到經濟發達的中原地區、益州的貧民百姓無不翹首期盼著曹魏“王師”儘快的來改變他們的生活狀態的時候,劉備、諸葛亮、陳琳們的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但如果說劉備沒有任何歷史價值,我還能勉強接受?涵蓋了諸葛亮,顯然是汙衊!簡單來說,諸葛亮對於當時的中國西南邊陲的領土不可分割的掌控;對少數民族地區的開發和民族融合;對於提高益州地區的農業、灌溉業的發展;對於提升益州、漢中人民的生活品質(包子和饅頭、肉夾饃);對三國時期的軍事科學技術的進步(連弩、孔明燈、木牛流馬等等)都有著不可替代的歷史價值。
更重要的是,諸葛亮為人師表為我中華民族樹立了一國首相的典範——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
5 # 牧野流星樂悠悠
說實話,我就是這樣想的人!
樓上有人拿汪精衛的事作類比,個人覺得十分搞笑,
曹操和旗下團隊不是外邦異族,沒有按人種搞三六九等,也沒有指定法西斯國策,沒有計劃“雁型經濟模型”,沒有說某地原住民都是劣等民族!更沒有縱兵搞南京大屠殺,四處強姦婦女~~~曹操有兇殘的一面,但是個兇殘的人!豺狼虎豹,地獄惡魔不配統治華夏,所以人也不可以的狗屁邏輯真不知道怎麼得來的
-
6 # 至尊寶5685
劉備是早期投機,晚期自負。奮鬥吧中晚年,別怕失敗,一敗再敗,再敗再戰,只要不死,觸底也就反彈了。但一旦成功,馬上脫離群眾,注重小人培養,成功人士的通病,剛剛到頂,再次反彈,又現衰敗之象。包括整個劉備集團,都是高傲自負,就是小人得志。
總體評價精神可嘉,會的挺多。
諸葛亮是會的太多,沒有人才培養,晚期大搞獨裁統治,排除異己,後期無人可用。
總結評價自己作死,蜀國該亡。
-
7 # 智天使893
桃園結義、白帝託孤———君臣一心,臣不背君,君不負臣!五出岐山、鞠躬盡瘁———忠君愛國,千古流芳!這些都是古代帝王希望臣民能做的,以便築固自己的統治,於是帝王們大力推崇民間供奉關公和諸葛亮,這也是《三國演義》在民間流傳甚廣的原因!簡單地說:劉備和諸葛亮給後世君、臣、民定好位置和目標!
-
8 # 我眼中的哈姆雷特
按照你的思維,那背鍋的不應該是劉備諸葛亮啊!張角沒事造什麼反,董卓進京後老老實實的聽劉協的不得了嗎?這樣就沒有戰亂了!動不動就拿百姓當藉口說這個不對,那個不對!叫囂沒有誰誰誰,百姓就不會受苦!全是扯淡!研究歷史首先要尊重歷史!又不是讓你寫架空小說呢!總說史書上記錄的是假的?你腦子裡想象出來的就都是真的?都是有價值的?
-
9 # 舊事依然笑春風
三國之爭,一統天下幾乎是當時所有梟雄的願望,於是出現了互相征伐的戰爭史。當時北方政權實際掌控者曹操、皇叔劉備和江南孫權都想穩坐天下,所以出現了連年戰亂。再看三者,捲入歷史洪流之中要麼消滅政敵,要麼被政敵消滅,沒有第三個選擇,大到征服天下,小之保命養身,也必須用戰爭來搞定敵人或者搞定自己。想偏安一隅的諸侯都已經被消滅了。稱霸天下或者被人消滅,還有得選擇嗎?
-
10 # 相遇如風
我不贊成這個觀點,東漢末年,漢室衰微,群雄並起,在諸多割據政權中劉備勢力最為衰微。漢室雖衰,仍有劉表據荊州,劉璋據益州。漢室宗族仍據有三分之一天下。劉備德才兼備,胸有大志,最終代替劉璋、劉表取得荊州、益州。雖然比不得據天下一半的曹魏集團,但也足以代表荊州益州忠誠漢室的百姓。諸葛亮在治蜀期間,勵精圖治,蜀國經濟得到迅速發展,七擒孟獲,即消除了了西南少數民族對蜀漢的威脅,也拓展了疆域,收穫了民心。蜀漢敗亡,在於實力不濟,統治階層孱弱腐化,但即使如此,蜀漢統治期間,加強了對西南諸省的統治,發展了生產,拓展了疆域,歷史貢獻不容忽視。
-
11 # 色國丞相
看港產片的時候,經常能見到一種凸顯小混混小流氓無賴之處的方法,就是這樣的:當混混、壞人要打主角的時候,膽小的主角或擋,或反抗,混混都還沒打下去,看到主角這個樣子,就會來一句。
“哎呀,你敢還拖(還手)?”
這個所謂的問題,是不是也和這個情景有點相似呢?
我們都知道,不能用超越時代的道德要求去要求古人。比如說,我們不能說古代男人三妻四妾就不道德。而這個問題,比用超前道德要求古人這種行為更加不道德,更加無恥。
讓失敗的一方、弱小的一方背上“統一延期”這口大黑鍋,那當今世上所有國力不是世界第一的國家,為什麼不直接投降歸順最強的國家,加快全球人類共融發展,迅速達成世界和平的偉大夢想,為人類歷史寫下輝煌燦爛的一筆呢?
按這種邏輯,那我能不能說謝玄,無端端把一個正準備統一中國的大秦給打崩了,延遲統一206年,歷史罪人。
當是時,沒有人知道天下最終將會落入誰手。袁紹不知道,曹操不知道,劉備不知道,司馬懿也不知道。雖然我很少推崇坐在人頭骨堆上建功立業的孤家寡人們,但“秦失其鹿,有能者逐之”,天下並不是誰私有的天下,誰有本事,誰就去拿。
劉備和諸葛亮只是在競爭帝王家業這份事業中最終失敗了而已。中國傳統文化和九年義務教育似乎都沒有把“成王敗寇”作為我們華人的核心價值觀,但我真想不明白,為什麼這種唯結果論的調調最近怎麼這麼有市場。
說回頭,導致三國統一延期的罪人到底是誰,讀過點書的人難道還能想不明白嗎?
是誰輸了一場赤壁,就意興闌珊地得隴不望蜀,硬仗一來就雞肋雞肋,躲在家裡蓋高臺,殺忠臣,進公進爵,等著做周文王?
又是誰放著小國死斗的機會不顧,急急忙忙趕著做寫作禪讓讀作篡位的猴把戲,錯過了統一的機會?
又是誰七老八十了還不安分,棺材板一天沒釘上都還要試試造反?造反之後又是誰搞了一波白色恐怖,淮南叛了又叛?
又是誰在動那小心眼,為了保住自己那個為什麼不吃肉粥的地主傻兒子,又是外戚又是宗親地亂立權,搞得最後八王之亂,最後引致五胡亂華?
那統一的聖君哦,搞得這後面的百姓連連連連連年戰亂。我倒想問一問,完成統一的辣個男人,又留下什麼正面的歷史價值?
-
12 # 白河大哥
古代人是看不到一統天下的重要性,但他們知道如自己能一統天下的好處!成王敗寇,如果是劉備,諸葛統一了吧?所以說沒有對錯,能在歷史上青史留名的人都值得我們尊重!只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去歪曲歷史,並造假文物,以經濟利益為驅駛,不顧歷史去爭搶名人,誤導子弟,只會給人以笑柄!
-
13 # 澈月藍凌
首先,我們來祥解三國:
三國分為改革派、守舊派和地方割據派。
改革派主張革新政體,打破世家政治,給平民一個機會,所以就有了唯才是舉、量才適用。這一派代表社會前進的力量,誰是改革派?當然是曹孟德!
守舊派堅持保持原來的政體不變,守著世家政治這一陳舊腐朽的傳統,跪拜、力求延續劉漢的腐朽政權。誰是守舊派?當然是劉備諸葛亮之流,這些人想阻擋歷史的前進,最後被歷史碾為齏粉。
地方割據派就是孫權,沒有想過統一全國,更沒想過怎樣改革,也不支援舊勢力,只想自己過的好。
從歷史來看,守舊派和地方割據派必然滅亡,他們所做的努力也是歷史短暫的倒退。
-
14 # 邱際鵬
什麼叫歷史價值?歷史價值就是歷史意義。人生的意義就是創造和奉獻,同理,歷史的意義主要看人類社會的發展,此歷史階段為人類創造了多少,奉獻了多少,社會發展快還是慢?比如說,科學技術飛速發展,高效,先進的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的誕生,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各行各業,等等各種各樣的精英們的創造,發明,行業改革,不斷地新陳代謝,各行各業不斷地飛速發展。不管是物質文明還是精神文明,有生產,有創造,有推廣,不斷向前發展都可視作有歷史意義。看,近幾十年中國各行各業的飛速發展,可謂是突飛猛進,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這個時代就是有歷史意義的。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只強調埋沒苦幹,缺乏投資意識,不重視科學技術,統治階級打下天下後只強調享受生活,抓牢政權,只強調百姓安居樂業,不謀求社會的發展。所以這幾千年來社會的發展極其緩慢,一代接一代地碌碌無為。如此的惡性迴圈了幾千年能有多大的歷史價值?劉備與諸葛亮以及整個三國時期,儘管精英輩出,爾虞我詐,費盡心機,但對於人類社會的歷史價值來說確實不怎麼樣!
-
15 # 漩渦鳴人yy
NBA2018~19賽季!可以說是屬於一個傳奇的賽季,那一年,勒布朗詹姆斯單核率領騎士隊在東部血戰,一路殺進總決賽!本來這是屬於傳奇的一站,可是呢,總歸會有那麼一兩個不知趣的天天在那裡打去,說這人有什麼用,最後總冠軍都沒有拿到,這麼吹有用嗎?然後有人就回隊了,說總冠軍,詹姆斯也有啊,況且我們看到的是傳奇,你看到是什麼,冠軍粉?
講道理,歷史書屬於什麼,是屬於某一個人繼承大統,振臂一呼,然後萬民臣服,這種場景出現嗎?並不是!歷史書要真這麼寫,有人就該吐槽這本歷史書是假的,如果電視劇敢這麼寫,回過頭來罵著電視劇的人都比看著電視劇人都多!
歷史是什麼?英雄與英雄之間的碰撞,陰謀,陽謀,各種各樣的軌跡之間不斷的盛行,最終能活到最後,獲得最終勝利者的是真正意義上的強者!在這些歷史之中,我們才能夠品味人生,才能夠品味歷史帶給我們的那種震撼,才能夠了解到歷史的魅力所在!
雖然從他們嘴上來講,可能天天喊著說我這個人有信仰,我信仰國家,我熱愛國家,可真正到了出了事情,這些人絕對是牆頭草。出事不辦事兒!做事情隨大流!
說到底,《三國演義》作為中國民間第一小說,作為我們一直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就那麼多字兒,但是研究它的人絕對超過了它的字數,甚至於更多,而這一本《三國演義》裡面承載的事情,太多太多了,無論劉備,曹操,孫權還是那些配角小人物,其承擔的精神,其在中國文化裡面所承擔的字元,都不是單純的一兩句話就能講的清楚的。你所有的人都刪掉了,就讓曹操一個人在舞臺上面獨舞!那曹操心裡估計也有一句媽賣批了!
情況就是這樣,一場體育比賽裡面,人們可以自覺地分成很多派,支援不同的選手,而這樣的歷史大劇之中,人們自然而然也會分成不同的派系。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天下爭奪和那種權謀交錯之間的那種暢快感!
-
16 # 內蒙農夫
劉備從桃園三結義,三兄弟打造兵器,收編隊伍,到後來的十九路諸候反董卓,用復興漢室這四個字,收籠人脈,三讓徐州,赤壁之戰到奪取荊州,等等反映出三國時期,劉備知人,用人,而諸葛亮之才,使蜀漢集團迅速崛起,形成了魏蜀吳,三分天下之局勢,不管是走麥城,還是夷陵之戰,蜀漢集團都是一己之私,若成功或可完成統一,荊襄之戰,若關羽真的逼老曹下野,劉備,諸葛亮,必親統大軍,滅東吳,滅曹操,則大業定一舉可成,可惜,未成,最後司馬懿家族統一了全國,建立晉朝,縱觀,劉備,諸葛亮之舉,亦是為統一大計而為之,是大勢也,必然也。
-
17 # 天外智鑫
劉備是否真中山靖王劉勝之後,無從可考,劉勝生子無數,但劉備一個賣鞋假借皇室後裔跟劉表劉璋攀起親戚,借兵借錢借糧,整個就是一個皮包公司騙吃騙喝的發家史。諸葛亮雖多智,但當時也無太好破城利器,多次象陳倉一般無功而返。 沒有延期統一一說,董卓不被呂布幹掉,早一統天下。每個皇朝末期積弊已久,都有一個爆發的過程,所以自然發生十常侍之亂、黃巾之亂。
劉備就一皮包公司老總,虛構資產,遇上諸葛亮搞傳銷洗腦的高手,三分天下北定中原,而無實質改變蜀國弱小的命運,故而必敗。唯一轉折,漢中之戰達到巔峰,打的曹操要遷都,不珍惜來之不易的局面,後面破罐破摔了。
大部分時間蜀國是被人吊打,唯一一次翻身機會失去了不會再來,最終劉備不僅敗了而且掛了,連忽悠和搶來的江山,也被斷送了。
-
18 # 野喬342
統一的程序是鼎立三國在遲滯,盼望統一是百姓,也是時代潮流滾滾向前的必然!
三國歸晉不是晉的貢獻!晉統一不也繼續奴役壓迫老百姓麼?!
-
19 # 禪悟淨慧
劉備和諸葛亮的相遇,是在歷史上著名的《三顧茅廬》中,在這裡諸葛亮有一篇名冠天下的《隆中對》。
未出茅廬便知三分天下。從這裡來看,他們並沒有延誤統一程序,而是為了統一大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連年的戰亂也不是他們一家造成的,西漢末年,天下群英薈萃,人才輩出。軍閥多如牛毛,例如十八路諸侯討董卓。連年的戰亂受苦的只能是老百姓,老百姓生活在那個時代,是他們最大的不幸。
關於歷史價值和觀點的問題?我想說劉備、曹操、孫權三大軍閥的存在,是有歷史價值和意義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一。時勢造英雄,不僅僅是三國演義裡出了這些英雄豪傑,歷史上的每一個轉折點,都有英雄輩出的例子,劉邦、李淵、趙匡胤、朱元璋等。
劉備雖然沒有一統江山,但故事跌宕起伏,他們為家國雄起的精神,還是值得學習的。其中的鬥智鬥勇,生死離別,忠肝義膽對我們仍有借鑑意義。
二。推動了歷史程序,三國雖然烽煙四起,戰火紛飛,只有短暫的九十年的時光,可它的到來正是為了大統一,做了一個鋪墊。
連年的徵殺,最後讓人們看清楚了,國家不能再四分五裂,必須有一個統一國家,才能阻止這一亂世。驚醒了民眾期望統一的想法,價值是有很大意義的。
三。傳播文明,拋開軍閥殺戮不說,從一部《三國演義》來看劉備和諸葛亮,為我們留下了什麼?我說是文化文明。桃園三結義是儒家文化中的義,草船借箭說的智。
三顧茅廬是禮,千里走單騎是仁,白帝城託孤是信。處處都體現文化的力量。仁、義、禮、智、信在今天仍然是指導我們思想最好的文化。
小結:歷史人物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閃光點,都具有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只要深思熟慮,我們會忽然發現,我們要學的東西很多很多!
-
20 # 如虎如棋
我覺得提問可以改一下,如何看待曹操曹丕孫權除了造成百年戰亂統一延期,沒有任何歷史貢獻?如何看待戰國七雄除了造成幾百年戰亂統一延期,沒有任何歷史貢獻?如何看待南朝除了造成百年戰亂統一延期,沒有任何歷史貢獻?……
回覆列表
所謂的統一,所謂的戰亂,昭示的都是人性的貪婪。
普通人的慾望膨脹,不過是多買幾套房子,多賺幾分錢,多買幾輛豪車,多擁有幾個異性而已;而大權在握的人,有野心的人,無不想攀爬到金字塔尖。所以當劉邦、項羽看到秦始皇時,就必然滋生出“大丈夫當如是也”,“彼可取而代之”的感嘆。帝王的奢華,是一個很惡劣的示範。所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表面上是讚美大一統的功德,實質上是暗示人的權力的極度膨脹,你的疆土不夠廣大,你就不是最牛逼的皇帝。開疆拓土,哪一次不是透過戰爭而實現的?
人性的這種貪慾,似乎是沒法根治的。貪、嗔、痴,佛陀畢生致力於消解此三毒,然功效甚微。這是人,作為一種物種的缺陷。
但人終究是理性的動物,所以,終究有人意識到了,人種的缺陷克服不了,但權力還是可以限制的。這就是現代的權力觀。若無法解決權力的問題,也就無法解決動亂的根源。
從這個意義來看,歷史上的兵連禍連能給後人一點兒啟示,也算先人的血沒有白流。
只可惜,這個血可能還得毫無價值地繼續往下流。